其他

Web1.0→Web2.0→Web3.0→网脑1.0?

2017-09-13 高路 全球网脑

《超越谷歌—全球网脑新商机》摘录


第二章 Web1.0→Web2.0→Web3.0→网脑1.0?

Web1.0时代的网络还属于传统媒体和传统势力向网络迁移的初级阶段,还明显带有传统权力金字塔模式的烙印。例如,网络仅仅是发布信息,而不是用户参与,用户只有强迫阅读的权力,而没有修改发布标注的权力;用户仅仅是广告的用户,而不是消费者,更不是全息态的消费致富者;用户之间是隔离分割的,“鸡犬相闻而无法往来”;大部分业务重点只面向网络的头部,而不是尾部;面向中心,而不是边缘——只为少数有钱人服务,而不管大部分穷人的“死活”。

什么是Web 2.0?目前Web 2.0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严格地说,所谓的Web2.0并不是重大的技术创新或者架构升级,而是一种互联网应用理念的提升。RSS只是XML中的一种格式,只是强调将分散的内容有效聚合;Ajax是早就存在的javascript应用的整合,只是在理念上,Ajax推崇异步Web应用;Blog不过是模板化预定制的个人主页,远不如BBS系统技术成熟和复杂,只是在理念上强调以个人为中心的内容发布和管理。这也是为何在面临众多门户网站加强个人博客后,一些原先以商业炒作为目的的博客网站在商业层面和盈利模式、发展前景等方面迅速黯淡的核心原因之一,即没有技术壁垒,也没有用户沉淀壁垒,更谈不上内容后发优势!因此从Web2.0的发展潮流得到启示,领引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并不仅仅在于技术,还在于思想!因此全球网脑生命体的思想将前瞻性指引整个网络界的发展。

Web2.0的理念和思想、价值体系,包括六度空间理论、长尾理论、用户创造内容(UGC)、社会资本、病毒式传播及去中心化等,更强调用户的参与性、互动性、个性化、长尾效应、聚合性。互联网作为资源聚合的平台,作为人类互动的平台,有效利用用户的“自我意识、自助服务、信息分享、互助奉献、数据管理”等特点,延伸至每个边缘而不仅仅是中心,延伸至“长尾”而不仅仅是头部。

在Web2.0时代,各种新名词、新花样、新应用、新亮点层出不穷。例如,博客( blog )、内容聚合(RSS:基于XML技术的共享在线内容方式,网络信息将主动送至面前)、播客(Podcasting)、社会性网络(SNS)、维客(wiki)/ 维基百科(Wikipedia)、标签(TAG)、威客、闪客、晒客、团客、蹭客、动客、风灵客(Phonelinker,我生造出来的词,特指用手机无线与网络和世界沟通者。

关于Web2.0有关特性的汇总如图4-11所示。

4-11 Web2.0相关特性(摘自网络资料)


在高盛公司对门户网站的分析报告中,从对成功网站必具
6C要素的变化中可以看出Web1.0→Web2.0对网站要求的演变。

对于Web3.0的概念更是众说纷纭,如把Web 3.0等同于基于浏览器的虚拟网络操作系统Web OS,或等同于智能语义网,或等同于Web服务;有的提出Web 3.0是 XML Web Services,属于开放式OPen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Google则把云计算看作是Web3.0,(Google CEO Eric Schmidt 先生在韩国首尔数码论坛Seoul Digital Forum上,定义了 Web 3.0 的概念):“Web 3.0 是指集合众多应用在一起,并带有以下特点:应用相对少,数据成云状分布,应用可以运行于任何设备上(电脑或者手机都可以),应用速度很快且可以高度个性化设置,呈病毒化几何数量级地分发(通过社会网络、电子邮件等)”。

李开复先生也谈到:“现在的搜索已经到了第六代,目前我们考虑的主要是移动搜索,并已经推出了iGoogle,这标志着我们已经进入了Web3.0时代。我正在考虑的新业务还有问答式搜索,通过搜索能给出确定的答案,而不需要自己从多个答案中选择和判断。我们还在开发针对用户个体的主动推送搜索,掌握用户的个性,主动筛选符合其个性的搜索结果……Google BOCs是基于“云计算”的模式开发的。若要直观地描述这个产品,就是将用户目前存在自己服务器中的各类资料,包括各类办公文件、个人资料、网页信息等,存储于Google的公共服务器中,用户不必局限于在某一个地点查看自己的全部信息,也不必再用电子邮件附件发送这些数据和资料——只要有一个显示器,通过网址和密码登录就足够了。”

注:iGoogle(Google个性化主页):用户可以自定义个性化首页。首页上可以包括Google小插件(Widget)和来自其他网站的Feed。但从严格意义上看,iGoogle类似以前风行的功能块定制模版主页,还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个性化主页

相对Google的表述而言,Nova Spivack绘制的未来25年的网络进化图,把相关技术、划分界限和应用趋势描述得更清晰。例如,将“WWW万维网、语义网Semantic Web、网络操作系统WebOS”等当作划界的标准更为合理些,而将对应的技术和与技术对应的产品服务一一对应,更为清晰。

图4-13 网络进化图(摘自网络资料)

从以上引述中可以看出,在概念上从Web1.0、Web2.0、Web3.0和Web4.0,几乎谁都有感觉,但谁也说不清楚。

而当我们用全球网脑生命体的概念和人脑的机理来类比整个网络的发展,例如“大脑记忆体、全脑全息映射的内隐记忆和脑区功能分区定位的外显记忆、大脑三大贯穿全脑的拓扑结构(丘脑皮层网状系统、并行多突触长回路和弥散性投射价值系统)、意识发生的再进入回路、显性意识核心谐振激发”,则对于未来的网络发展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思路:“即整个网脑的发展乃是大脑仿生、功能仿真、意识仿造的过程!是人类合一人、群脑合一脑、群生共一命的过程!”

当我们放下技术、放下科学、放下网络,看看《道德经》《南华真经》,再返璞归真,脱下衣服,匍匐在地球盖娅母亲的怀抱中,反思一下文明,反思一下人性,反思一下我们自以为是的规则、习以为常的惯性,真正瞭望一下星空,再好好运用一下本书所倡导的“商业灵感刺激法”,从零悟空悟灵,你就会发现Web2.0实质不过是人文思潮与自由主义的折射,“即整个网络的发展乃是人性自由、人心自然、天心自在的过程!是人心返天心、人类返生命、地球返宇宙的过程!”

只有从大尺度、大时空、大趋势、大宇宙的背景来俯视整个人类文明的进程、整个生命演义的进化,才能深刻理解我们的使命、我们的命运、我们的价值、我们的职责!才能真正理解网络的未来、商机的孕育、技术的灵感、产业的飞跃!

因此当我们摒弃私有观念、公司竞争、商业因素等,从生命进化的宏观意义而言,我们会欣然意会,或许有一天我们会把Web1.0、Web2.0、Web3.0和Web4.0等统统汇集在一起,概之以“网脑1.0”,见表4-8。技术不是关键,最重要的是思想,只有每一个人——“自私或自生或自利或自理”个体的人,不是用“技术化外在他物感”的“Web”术语,而是用“网脑”这样的术语,时刻提醒“人文化、生命化、主体内在关心化”的感觉和“人类生命意义唤醒、生命本‘能’激发”的伟大意识召唤,才能真正促进整个人类意识革命和文明跃迁!

表4-8  Web1.0与网络的比较

Web N.0与网脑N.0比较

比较

Web1.0

Web2.0

Web3.0

网脑1.0

出发点

技术化外在他物感,以网络网站技术为出发点

人文化、生命化、主体内在关心化、以人脑网脑文明为出发点

特点

以数据为核心,传统金字塔权力模式过渡,至上而下精英模式

以用户为核心,去集权中心,用户参与创作互动,从下而上草根模式

以服务为核心,去网站间隔阂,网站互动融合重组重构,左右平行自“我”模式

以人脑为核心,去网站去私有去商业,围绕人的成长线构建个体生命内脑宇宙与全体生命网脑宇宙之间的映射区,激发本能释放,去人心间隔阂,全球网脑全息谐振共激

技术

W3C:www

无根本性革新技术

Sematic Web语义网

WebOS+人工智能

体现

单向发布,门户网站

用户自创内容博客、SNS群体互动

网站内容数据融合,网站互动

网站隐藏消失,以个人门户视图体现,以生命本能相互激发聚类互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