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星火训练营丨沈梅花:甘将热血之己身,许以家乡振兴处——我心中的苏正民师兄

沈梅花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工在线 2024-01-19
读书不易,再难也要走出大山


“倘若你遇到了色彩分明的人
那一定是凉山的人
他们有土地一样的肤色
山与松的一样情怀
他们那双澄澈的眼睛啊
收容了所有下在山头上
那些无家可归的雨滴”


这首诗歌完美诠释了我对苏正民师兄的认识与了解。1998年他出生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沙马拉达乡的一个小山村里,那时候的大凉山还属于较为封闭、保守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世世代代的彝族人以耕地务农为生,周围是一道道望不见尽头的险山与汹涌奔腾的大江大河,这样环境注定了这个民族最初的贫困与各方面的落后。苏正民师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生、长大,当得知因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政策,山里来了很多来自大城市的教师,荒废很久的村小又得以继续开学时,他的父亲选择扛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村民不解的眼光咬牙将家中的3个孩子都送进了课堂。  

上学的机会多么珍贵啊,学校里的支教老师又是多么温柔啊!面对一群挂着长长鼻涕、每天叽叽喳喳不知道说些什么的“黝黑小鬼”总是不厌其烦重复着讲过一遍又一遍的知识,所以即使山路险峻、路途遥远,这三个小小的身影总是迎着朝阳或淋着阴雨穿梭在群山之间只为了上课堂、求知识。夏日炎炎,走不动了就蹲在树荫下歇息;冬日飘雪,冷极了就打着哆嗦摩擦紫红色的双手。一年过去再一年,六年转眼即逝。支教老师们在深山中静默无声的燃烧着自己,照亮了无数彝族阿依(小孩)们的人生之路,而小小的阿苏也不负所望十分争气地考上了凉山州数一数二的中学,得以继续求学。原本期待满满的求学之路却因父亲的意外去世戛然而止,积劳成疾的父亲终归是没有能够抗住病痛的折磨离开了这个放心不下、难以割舍的家庭。至亲的离世加上因昂贵医药费而欠下的成堆外债,让原本应坐在明亮课堂中为父母的期望与个人的未来而拼搏的苏师兄在历经无数个辗转反侧、忧虑难安的夜晚后最终还是选择了辍学,作为家中唯一男性自然而然地接过了原本落在父亲肩膀上的重担。姐姐选择了奔赴远方的广州去打工,而他却选择了留在这片赤黄的土地务农。

命运在残忍剥夺了父亲生命与他求学的机会之后终究是于心不忍,在家务农时,苏正民师兄遇到了多年在凉山做扶贫资助的天津日报记者张俊兰,正是在她的资助以及党和国家低保、国家助学金等系列政策下,苏师兄得以重返校园并凭借自身的努力通过少数民族预科政策考上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第一次走出了大山,走到了大家面前,成为了我的师兄。 

心怀感恩,照亮阿依前行路

因为被淋过雨,所以试图去为他人撑伞;因为受过帮助,所以也想成为别人的依靠。初中班主任说“阿苏,现在党和国家、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士都这么关心你,给了你那么多的帮助,老师希望你有一天也能学会把手心朝下,去帮助其他人。”他一直将这句话铭记在心,不敢忘、更不能忘!他用实践履行着老师的期待,大学以来一直积极地投入于各种志愿活动,全身心燃烧自己的精力与时间。与此同时,我们的故乡大凉山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大凉山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亲自深入凉山实地考察扶贫工作与贴近彝族人民的生活。时代发展的红利以及国家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化让凉山褪去贫困的影子,大山里的孩子更是直观而深刻体会到了家乡的变化。

“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把我从困境中拉了出来。”2019年苏正民师兄在校团委老师的鼓励下,一遍遍练习略带彝腔的普通话,克服了内心的忧虑站在了“百生讲坛”的舞台上,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以及在党与政府全力支持下,故乡那座大山发生了怎样的历史巨变。  

“妈妈教育我,别人如果给了你一碗米,就要回馈别人一袋米。”苏师兄在论文致谢中道出了母亲对其的叮嘱。也正是母亲的叮咛让苏师兄更加坚定了回馈社会与国家的信念。2019年他见证了武汉军运会的壮大场面,也是在这一年他主动与周围的朋友发起了发起“凉山阿依助学计划”“只要一人每天节约1块钱,3个人攒一年,就能帮助一名困难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从2019年到现在,有200多人加入我们,66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2020年第一时间担任线上防疫志愿者;家乡的血战因疫情而紧急缺血,他独自一人骑着二小时的自行车先后献血8次,迄今个人献血已超过33次,并在大学影响和带动着身边的师友积极献血;在凉山发生“3·30”森林大火时第一时间加入了防火救援后勤保障志愿工作,连续压轴转地工作了90余小时。同年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他组建了“苏正民志愿服务队”,并在2021年成立阿依助学专项基金先后共筹得40余万元公益资金,为凉山留守和困境儿童开展公益书屋、夏令营、大手牵小手等系列教育公益项目。一系列的志愿服务让他不断飞速成长,在各种机缘巧合下,一直默默从事志愿工作的他走进了大家的视野,成为了师弟师妹们的榜样与参与志愿活动的动力。


从1到N,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作为预科班毕业的优秀前辈,他被邀请给我们这些来自各个省份的少数民族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样是出生于凉山的彝族阿依(孩子),同样是在国家、社会的帮扶下才走出大山的青年学生,同样怀揣着回归大山、建设大山的理想,在师兄结束演讲之后我们聊了很久很久并在他的鼓励下我在大一开学伊始便加入了“阿苏”(“苏正民”志愿服务队)这个大家庭,自己也终于找到一个机会能够为远在故乡的小阿依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上一个寒假里,我与苏师兄一同前往凉山州美姑县巴普镇中学参加了人生中的第1次支教活动。经过3天的准备工作后,我们来自各个学院的10多位志愿者坐上来回长达8小时的巴士,跨越条条陡峭的山路来到了位于凉山深处的巴普镇开始了期待已久的支教旅程。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收尾的教学汇演,长达10多天丰富而又格外具有挑战的授课以及与阿依们的日夜相处,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教育的意义所在。  

同样出生于大山、拥有着相似的血脉以及成长环境,我站在讲台上向阿依们讲述早早便开始帮助父母操劳农活、照顾弟弟妹妹们的童年生活,介绍一路坎坷、几经波折的求学经历,讲述苏师兄的成长故事以及我们共同开展的一系列志愿活动。

在分享的过程中,我看到了很多的小阿依们悄悄抹泪,明白我们之间相似的经历引起了他们强烈的共鸣,但更让他们看到了在党和政府支持下其未来的多样性与命运的可逆性。或许,他们也有机会走出去,而不是困于祖祖辈辈耕耘的土地,困于延绵的群山里。  

以前的我会为自己能够从偏远的农村走出来而沾沾自喜,看着从小一起长大的同学要么早早嫁人生子,要么尚未成年便辍学打工,而自己凭借一点勉强的学习天赋,依靠着社会与国家资助考上了大学,逃脱了宿命般的人生。曾多次想过要回报国家与社会,去帮助更多像我、像苏师兄、像发小们一样的凉山阿依,但一直苦于自己没有能力与际遇。

直到遇到了苏师兄,加入了他的志愿之旅!是他让我认识到,从深渊中起身的人,不要去畏惧深渊而是要直视它、挑战它,也是他让我知道了只要坚定地想去做好一件事便会克服万难、不惧失败。每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总是在鼓励着我,鼓励着我去规划自己的人生,鼓励着我去多看、多感受、多参与。我慢慢的开始成长,在预科时期担任团支书、同师兄们参与民族文化节,向学校老师们介绍彝族的历史、服饰、美食与风俗,在大一担任班长,参加各种主持、朗诵比赛并积极投身于志愿服务之中。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余小朋在“星火训练营”一期开营仪式上向苏正民授营旗

也是在师兄的推荐下我参加了学校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而特别开展的“星火训练营”卓越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计划,通过参加以党校培训、专题报告、课堂研究、案例研讨等为主题的理论学习,我逐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进一步提升了自身的党性修养;以考察调研、社会实践、故事分享为方式的实践锻炼让我对乡村振兴、改革开放等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综合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也是在这一年里,我认识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成长为了一名信念坚定、心怀理想的预备党员。

“星火训练营”第一期营员刚刚毕业,师兄师姐们有的前往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继续深造,有的成为一名深入基层、服务人民的选调生,有的签约华为等知名国企,也有的像苏正民师兄一样参与国家西部计划、继续支教之旅,投身教育事业。他们用自己的选择与行动践行着校歌中“走向人民需要的地方”的希冀,也激励着我将个人发展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复兴相结合,更加坚定了自己在学成之后回到凉山、建设故乡的目标。 


索玛花开,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可能大多数人会觉得作为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先后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青年五四奖章”以及被央视等多家媒体集中报道的他是充满光环的,会担心难以接近。但其实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平易近人、有点憨厚、做事认真但又爱笑的大男孩,也正是他身上积极乐观、善良淳朴的个人魅力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热心的青年志愿者们不远万里奔赴大凉山、去用全部热情与知识储备为更多的彝族阿依带去丰富的素质拓展活动以及为其提供感受外面世界的机会。

 

“这几年,国家对贫困地区投入很大,有书读不再是难题。但如何转变山里孩子的观念,让他们爱读书、会读书,这是我接下来想做的事。”这也是苏师兄一直坚持开展冬、夏令营的重要原因,让凉山的孩子们从优秀的志愿者们身上汲取力量,学会读书,爱上读书并通过读书能够走出去看看。

这个暑假是我第二次跟随师兄参加支教活动,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我们来到了凉山州的另外一个县城——会理,支教的对象是从布拖县中选拔出来成绩优秀的102位彝族姑娘,为期12天的支教旅程让我们一点一点的了解这群生性害羞的姑娘们,慢慢走进他们的内心,彼此间互相鼓励、共同成长。孩子们的淳朴与善良也给志愿者们带来了很多的感动与思考,也让他们在重返校园时更加坚定自己、成长为有志、有爱、有理想的青年。

今年的支教旅程结束后,苏师兄将于8月份离开校园去往凉山的另外一个县城—越西进行为期一年的支教。对于这个选择,他说:“作为一名受益于党和国家少数民族政策而走出大山的学生党员,我选择了报名加入研究生支教团,回到家乡大凉山支教。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很渺小,也许改变不了什么,但我相信在我们一代代中南大青年的接续奋斗中,一定能够点亮更多凉山阿依们的求学之路。”

苏师兄的微信名叫“凉山野玫瑰”,多年来从未更改过。我们这群志愿者也喜欢打趣他,但他只是坦然接受我们的玩笑并回应一些俏皮话,直到在前段时间才在新闻报道中看到他的解释“在我的家乡,山上有很多索玛花,我们都叫它高山玫瑰,即便在最艰苦的地方,它们依然能够盛放。我希望自己像索玛花一样,在大凉山里灿烂绽放。”一时间第一次觉得这个网名十分贴切,也非常适合我们这些凉山的阿依们。我们都是开在高山上的朵朵索玛花,我们都是凉山峡谷中傲然挺拔的野玫瑰!


向下扎根,向上成长

在苏师兄的毕业论文中有一段长达六千字的致谢,在他成长经历的回顾中我们看到了一粒种子成长为大树的故事,也看到了无数寒门子弟求学的影子,看到了大凉山的翻天覆地的时代变迁,更看到了在党的领导下国家的发展与进步!在致谢论文的结尾,苏师兄写道:“阿苏唯有继续努力学习、带着知识回到大山,帮助更多孩子走出大山;扎根最基层,永远做这片黄土地上最忠诚的儿子,默默耕耘一生以求回报党和国家、社会好心人士以及你们对我和家人多年来无私的关心与帮助。”

中国共产党、国家以及无数的良师益友成为苏正民师兄求学路上的星光,照亮了这个来自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前行的道路,而他自己在循光而行的同时也成为了别人的光!就像我们彝族在黑夜燃起的火把,苏师兄、我以及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有志青年将在党和国家的带领下继续把这份光、这份热传递下去直至天光大亮!

今年本科毕业的苏正民是中南大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前往凉山参与支教

文稿:星火训练营学员、法学院2021级本科生   沈梅花
审核:张雨舟 刘祚衡

往期推荐

央视一套、新闻频道集中报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苏正民成长先进事迹

学习强国丨大凉山彝族小伙苏正民引爆感动无数 “社会点燃了他的梦,他发出了照亮别人的光”

毕业季 | 长江日报记者对话大凉山彝族小伙苏正民:我想带着知识重回大山帮助更多孩子

荣誉丨我校本科生苏正民获评全国第十六届“大学生年度人物”

星火训练营“我心中的青年榜样”故事分享会成功举办

看两会 | 党委学生工作部举办“学习两会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星火训练营座谈会

学校举行“青春有约·师生面对面”暨“星火训练营”结营仪式

【星火训练营】这一年我们一起走过~

这个训练营不得了!第一期“星火训练营”卓越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计划开营!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星火训练营丨沈梅花:甘将热血之己身,许以家乡振兴处——我心中的苏正民师兄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