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要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2017-10-04 急事大观

企业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意义

伴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满足生存所必须的物质需求后,对于安全的需求开始取代生理需求成为人类发展主要激励因素。
面对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及员工对安全日益增长的需求乃至社会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不断呈现在企业管理者面前。虽然说经过国家不断加强安全管理和教育力度,“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基本原则每个管理者都已熟知,但如何处理生产与安全的关系,仍让管理者有些束手无措。
伴随着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也随之诞生,我国于2001年正式颁布了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有效地指导了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进入系统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但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诸如体系与企业实际有效对接、对管理及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过高、无法有效评估绩效等缺点也不断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些问题,安全生产标准化步入了人们的视野。从20世纪80年代煤矿行业开展的“质量标准化、安全创水平”活动开始,人们不断意识到建立、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对于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2014年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正式将“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法律形式确定。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就企业自身而言,推行并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具有以下意义:
一、全面贯彻我国安全生产法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从而提升企业信用评级
《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中指出“加强安全标准化分级考核评价,将评价结果向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主管部门通报,作为企业信用评级的重要参考依据”。2014年12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第13号令)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库,如实记录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信息;对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告,并通报行业主管部门、投资主管部门、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证券监督管理机构以及有关金融机构”企业的安全绩效与企业信用挂钩已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安全绩效差的企业,银行、证券、保险、担保等公司,也将对其关闭大门。企业的安全绩效是根据我国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的贯彻落实情况在评定,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建立正是为帮助企业落实其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以全面提高其安全绩效水平。
二、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生产责任逐层落实
长久以来,冗杂的部门设立及相关人员对于安全生产责任的互相推诿造成了各企业安全管理的极度混乱,各级管理人员乃至员工形成了“遇到问题了无人去解决,领取奖励时争先恐后”的趋向性。
通过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将逐层落实到人并以企业主要负责人签发的书面形式确定,彻底杜绝了遇到问题相关责任人互相推诿的现象。在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的过程当中,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涵盖了各生产岗位、财务及承包商管理等对象的一系列体系文件也将随之建立,员工有章可循,将极大的提升各岗位工作效率,同时能及时制止员工因各种生理、心理因素出现违章现象,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亚伯罕•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人类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后,安全需求将是激励员工的主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开始越来越重视自身安全健康问题。譬如人类最基本的眨眼反射,在遇到危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选择躲避。当其所面对的是一个未知危险时,畏首畏尾就成了自然而然的反映,一个无论安全设备、安全管理都达不到要求的企业,恰会为员工“营造”这种未知的危险感。
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的过程中,广大员工也会被调动参与到其中,亲身的参与会让员工更为透彻的了解到其所处的工作岗位特性、哪些行为会导致事故的发生。从而使员工走出担心出现事故的阴影。同时,参与到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中的员工由于其亲身参与其中,会有一种主人翁的感觉伴随着安全需求的满足,会大大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四、为企业创造隐性价值
由于安全资金投入的经济效益存在一种滞后性,许多企业领导者往往看不到由于加大安全资金投入而减少事故直接及间接经济损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愿投入安全资金,直至事故发生后承受了更大的经济损失才追悔莫及。从小的方面来说,一份工伤保险需要企业支付几百元,如果没有购买,员工在在工作中若发生事故而受到伤害,其损失小则以千大则以万记。
更何况安全无小事,事故发生后所造成的损失对于企业来说会难以承受,对于员工来说可能会是更深层次的伤害。从安全经济学的角度上来说,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以一份小的投入,提升了岗位安全、职业健康、工作程序、安全管理等方方面面的企业软实力,会为企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潜在价值。

来源:安全生产技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