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60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2017-10-15 急事大观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修订的主要内容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修订。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由原来的10类修订为6类,即粉尘类、化学因素类、物理因素类、放射因素类、生物因素类和其他因素类。

将原有的“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和“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别纳入上述6类职业病危害因素之中。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目录修订。

本次修订对《目录》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细化,由原来的133种修订为460种。

其中,粉尘类51种,化学因素类379种,物理因素类11种,放射因素类10种,生物因素类6种,其他因素类3种。

粉尘类前12种因素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前12种尘肺病病种对应,其他因素按拼音顺序依次排列;化学因素类前59种因素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前59种职业性化学中毒病种对应,其他因素按物质类别依次排列。

另外,为便于识别管理,对物质(混合物除外)CAS编号进行了标注,并对接触氡及其短寿命子体、艾滋病病毒及从事不良条件下井下作业及刮研作业的相关人员作了明确限定。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

来源:安全微课堂(如有侵权,告知即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