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万明钢、王婕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

西北师大学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4-25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万明钢

万明钢,原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现任西北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教育部民族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员,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教育人类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期从事少数民族教育研究。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成果二等奖奖、国家民委全国民族研究优秀成果奖。荣获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和“全国模范教师”称号。


王婕

王婕,女,1988年10月生,甘肃天水人,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民族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摘要

[摘 要]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事业,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是国家明确规定的学校课程,是学校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新的课程形态。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对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途径和载体。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探索和现实需要。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方法与路径


正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话都特别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基础从中华民族的共同疆域、共同历史、共同文化、共同精神等方面做出了全面论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工作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的核心内容,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政策和伟大实践的全面创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条件和前提。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 “要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19年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又多次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 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2020年,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 第三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干部教育、青少年教育、社会教育,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事业,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社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性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是国家明确规定的学校课程,是学校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新的课程形态。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理论与政策、目标与原则、课程与教材、方法与载体、效果与评价等涉及课程建设的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


一、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与政策依据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校思政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与学生各个学段的陪伴中,对学生产生最持久的“三观”塑造。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对各民族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途径和载体。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教育部多次发文,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活动载体创新、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做出过详尽的安排。2009年,中办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的意见》,要求在各级各类学校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将民族团结教育融入公民教育全过程,贯穿青少年成长成才的各个阶段。《意见》明确要求“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相关课程,高校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中充实民族团结教育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各级各类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民族团结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特点和思想实际,组织开展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各族师生互访、民族知识讲座、民族歌舞展演等丰富多彩、生动活跃的体验活动,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要对学校教师进行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方面的专题培训”。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纲要》提出“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推动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宗教观,不断夯实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以上两个中央、国务院文件,都对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做出了安排,提出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要求。

 201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来,特别是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之后,国家颁布的第一个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指导性文件。《决定》特别强调建立民族团结教育常态化机制,要坚持不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学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三进”活动,在全国小学高年级、初中开设民族团结教育专题课,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设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课程。《决定》明确要求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编写中学、小学各一册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纳入免费教科书范围,各地可结合实际编写地方补充教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开发、编译民族团结教育教学资源;在师范院校和民族院校设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师范专业,培养培训民族团结教育课教师;将民族团结教育纳入督导评估工作。《决定》对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学段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建设提出了十分具体的要求,明确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由国家统编、统审、统用;把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教材纳入到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师范院校相关专业建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决定》为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培养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工作指南。2015年召开了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培养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全面具体的安排。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全面阐述了新时代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任务和路径作出了精辟的概括。《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纲要》进一步阐明,要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使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光荣传统代代相传。要把青少年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中之重,将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进一步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载体。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履行守护民族团结生命线的政治责任,研究制定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发展战略和相关规划,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体制机制,推动实施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担责履职,带头做民族团结工作,推动党政主导、共建共享,形成全党全社会共同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体制机制和社会环境。《意见》要求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向纵深拓展,把重心下沉到社区、乡村、学校、企业、连队等基层单位。

从以上综述可以看出,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构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实践探索和现实需要。课程体系与内容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七十多年来,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族团结奋斗,开辟了发展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纪元的伟大实践与理论探索。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全面分析总结了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完整地规划出了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伟大工程,其核心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求、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只有通过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教材这一重要载体,才能把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三进”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也只有通过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五个认同”的个体建构。因此,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是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重大责任。


二、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探索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特别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国家为中小学编写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创新民族团结教育载体、探索民族团结教育方法、拓展民族团结教育资源,深入推进民族团结教育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要求。民族教育理论研究学者和学校一线教师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与探索。以CNKI数据库中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论文为数据来源,时间范围设定为1984—2020年,检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学术论文,得到有效数据569条。党的十八大之后,“民族团结教育”深化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一时期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研究发展十分迅速,发文量达311篇,占比55%。这段时间不仅研究文献数量陡增,而且从文献内容看,研究视角聚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和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学者们重新审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大意义,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路径、策略,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方法、课程建设、实施路径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何全面理解掌握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有效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新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活动载体与教育模式,学者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青觉、吴春宝对西藏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他们认为教材是民族团结教育基础知识的重要载体,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设计相应的教材内容和教材体系,重点关注学生年龄、知识结构、语言类型及身份归属等多种因素;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内容在反映最新理论成果的同时,还应关注本土教育资源的融入和整合;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教学应积极探索有效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应该多样化。研究特别强调民族团结教育成效的关键在于师资队伍建设。吕洋、金浩研究认为我国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方式和方法存在误区,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数量不足、民族团结教育相关知识素 养不高。主要表现为,教师按教材内容呆板讲授,在讲授知识中不注重价值目标引领;不注意在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寓教于乐;不注意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各民族和地区、各学校的鲜活特点和丰富多彩的人文资源。他们强调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要高度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要由浅入深、注重实效,学生既要掌握相关的民族知识,又要内化为学生民族团结的意识、情感和价值观。他们认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师资大都是思政课教师,缺乏专职教师。民族团结教育的师资不足、民族理论与政策知识素养不高,尤其是内地汉族地区教师接触少数民族比较少,缺乏民族知识的感性经验,这是当前普遍存在的现象。强调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要采取课堂教学、专题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开展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发挥它们的综合作用。

高长生认为学校是对各民族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场所,要设置专门的民族团结教育课程,把民族团结教育贯穿到小学至高中教育阶段的育人全过程中;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使用多种形式、途径和方法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使学生知道家乡的民族特色、风俗、文化,关心本地区各民族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变化,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李敏、薛二勇等认为要从内容、目标、对象三个角度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理论内涵。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内容包括中华各民族的民族问题、民族关系、民族文化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包括“团结”和“进步”,二者互为倚靠、不可偏废;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受教育者,而不仅仅是少数民族学生。蒋文静、祖力亚提·司马义依据心理学认知、情感和行为关系的原理,提出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各个学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情感与行为培养的内容和路径。李芳概括了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任务、对象、途径与常态化机制建设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核心问题。提出未来具体工作目标主要有,中小学开设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关课程;通过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民族知识讲座、民族艺术展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开展专题教育和实践活动;建立各族学生交流交往平台,开展“手拉手心连心”、主题夏令营以及互相考察学习等活动,形成课堂内外、理论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教育模式。韦克平、谢俏静强调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应该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融合;课程内容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区域各民族优秀文化与某一民族优秀文化相融合,国家民族理论政策、区域民族理论政策与地方民族理论政策相融合;鼓励开发民族团结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学过程实现专题报告、学科渗透与活动的融合,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月或活动周,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优秀文化知识,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团结意识。民族团结教育的对象应该是针对所有在校的各民族学生,不能只把少数民族学生作为重点对象。

焦敏认为影响民族团结教育的因素已超越课堂,内隐于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除了在学校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课程教学、主题活动教育外,应把民族团结的知识、价值观念、行为规范以潜在、内隐的方式渗透到学校教学活动、实践活动、规章制度、学校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民族团结的态度、观念和行为方式。黄慧英对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实施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整体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段的升高,学生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参与度呈下降趋势,对课程评价也是由高到低。在课程设置方面,小学阶段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设置较好;初、高中由于学业负担较重,民族团结教育课程安排较少,学生参加的次数也较少。分析发现,学校民族团结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学校领导和教师对学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统一、不到位。严庆等关于我国中小学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表明,将学生喜欢的民族团结教育形式按顺序排,前四项都是体验性和实践性强的学习形式,说明学生喜欢在活动中体验、参与民族团结教育课程。这也启发我们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要善于借助活动载体,避免教学形式枯燥乏味;当前我国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不均衡,一些省、直辖市开展得还不普遍,内地以及东部沿海地区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还需进一步加强;还有相当一部分学校尚未认真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要求,在教育形式、课程开设、教材研发等方面还需加大工作力度。

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和学校,在国家统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尚未正式发行前,积极探索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与教材建设,编写了地方或校本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韦兰明认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应该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多层次有机结合。从三级课程各自定位和作用来看,国家课程和国家统编民族团结教育教材是宏观层面的,内容主要体现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总体要求;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是微观层面的,主要体现地方和学校的文化特点,侧重于各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应该使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形成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以广西河池市金城江第五小学为例,该校着力于校本课程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编写了多种校本教材,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活动蓬勃开展;其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以活动课程化为形式,以创建特色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体验中升华民族团结意识。广西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结合特色学校建设,编写了民族团结教育校本教材《菁菁校园》,要求每一位学生要学会唱一首民歌、讲一个民间故事、掌握一项民族体育技能、学会一个民族舞蹈、做一种民族工艺品,开展校本课程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广西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编写了民族团结教育地方教材《民族团结教育》,重点介绍广西的壮、汉、瑶、苗、侗、仫佬、毛南、回、京、水、彝、仡佬等12个世居民族,让学生深入了解广西是多民族地区,广西的繁荣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结果,激励学生为把广西建设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作出自己的贡献。

三、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性质、基本要求与实施途径


(一)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性质与定位

  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民委颁布的《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最早明确提出在 学校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文件,《纲要》要求全国中小学设置民族团结教育课程。2009年中宣部、教育部、国家民委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在秋季开学后立即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主题活动,把教育活动开展到每一个班级、覆盖到每一个学生。2015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要求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编写中学、小学各一册民族团结教育教材,其中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纳入免费教科书范围,各地可结合实际编写地方补充教材。《决定》是十八大以来国家对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编写提出的最具体的指导性意见,表明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纳入了国家统编、统审、统用的教材范围。因此,从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来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属于国家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类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属性,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具有特殊的、重要的育人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政策发展、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讲话,构成了一套具有新时代特色、全面系统、有机统一的民族理论和政策体系。这些政策和讲话精神明确指出了开展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大意义,规定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实施途径。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就是全面、系统体现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全面系统体现党的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国家法律法规的国家课程。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 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教育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学校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阵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始于小学学段,贯穿于初中、高中和大学各个学段,是育人的关键课程;明确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作为学校思政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的课程定位。



(二)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目标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是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大工程,作为一门在各级各类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国家课程,要有很高的政治站位,体现国家意志。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总体要求、关于教育的系列论述、特别是关于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讲话精神,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这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的政策和理论依据,也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实施的基本原则。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和主线,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从历史和现实多角度阐明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显著特征和重要优势,维护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教育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增强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增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 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

1.      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特征与优势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由56个民族组成,具有共同地域、历史、文化和精神的政治共同体即国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讲话中说,“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的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特征,也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就是要讲好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让学生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社会生活中体验多元和认同一体、尊重多元和维护一体,积极参与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建设中,让多元真正成为凝聚一体、认同一体、维护一体的要素和动力,这是建设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根本要求。

2.      讲好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的讲话中,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地域、历史、文化和精神四个维度,精辟论述了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以及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即: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能凝聚为一体,源自各民族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源自中华民族追求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要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从“四个共同”展开,把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美丽家园、各民族共同铸就的历史、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交相辉映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等方面鲜活的历史和现实渗透进课程和教材的各个环 节,这是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建构和内容选择的基本原则。

3.      遵循强化一体包容多元的课程叙事原则

近年来,有许多省、自治区和学校组织编写了各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地方教材,从过去编写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来看,有两种倾向需要在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和教学中加以克服。一是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编成了民族知识、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汇编;二是课程分别讲关于各个民族知识,强调多元、忽略一体,强调各民族差异,忽略中华民族共同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要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中央精神、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精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思想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把民族团结理论政策的基本要点渗透在课程中,体现在教材的情景、案例、图片、活动等不同环节中。课程既要讲各民族各自发展的历史,更要讲各民族共同奋斗进步的历程;既讲历史上民族团结的经典事例,更要突出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70多年、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成就;既观照历史事件,又反映时代变迁,教材要选取真实感人的事例增强说服力、感染力和时代感。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要避免总是单独从一个个少数民族讲起,从民族之间的差异讲起,重点放在了对各民族的服饰、饮食、习俗、语言和宗教信仰等显性差异的描述上。这样的叙述模式容易使学生形成汉族与少数民族不同、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不相同的认知,不利于“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意识的培养。课程要坚持正确指导思想,全面把握多元与一体关系,克服片面强调多元、忽略一体的倾向,既要讲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更要强调共性,强化一体、认同一体;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不能只呈现少数民族知识和文化内容,使课程成为只针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中华民族大家庭是包括汉族在内的56个民族构成的,课程内容要反映包括汉族在内的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是针对全体学生的课程,课程与教材要适合在全国各地学校使用。


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实施途径


近年来,学校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各种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了许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载体和活动方式,积累了很好的经验。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一门课程,与以往学校开展的各种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所不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有课程标准、教科书、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课程实施规范要求。学校开展的各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创建活动是课程的组成部分或重要补充,但不能替代课程。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对学校和老师来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是因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并不是师范院校的一个专业,教这门课的老师大都是兼任教师。如何开好这门课程,对教师是新的挑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从知识体系来看,涉及政治、经济、历史、文学、艺术、民族、民俗与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等多个领域。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的要求,从不同的学科中选择相关的知识,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教师需要针对教材内容要求,挖掘相关资源,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凝练课程知识体系、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

(一) 注重课程多学科渗透与各学段课程一体化建设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从知识体系、教学过程和培养目标来看,具有综合性课程特征。课程实施中不应人为地强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边界,造成不必要的学科知识上的条块分割。要处理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各门课程中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进而构建各有侧重、相互补充的课程体系,共同形成育人合力,发挥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综合性、专题性特点。

在课程内容和知识点上与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都有交叉重合问题。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设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独特价值和意义,理解课程知识体系的内在逻辑,熟悉相关课程中有哪些与本课程交叉的知识点,做到心中有数,使所有的课程、所有的课堂和所有的教师都能承担起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育人责任。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还具有思想政治类,课程专题教育的特点,要遵循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规律、青少年人格发展特征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编排各学段教材内容,突出整体性、层次性和各单元之间的逻辑性。课程内容的安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体现学校思政课程各学段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例如在中华民族认同教育方面,课程要注重引导学生从民族认同上升到中华民族认同,从中华民族“自在”到“自觉”意识形成、发展历程的学习体验中,形成系统、综合的知识体系。认识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发展过程和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取得的巨大成就,建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民族观,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植入儿童青少年的心灵之中。在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上,努力贯彻以学生为本、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做到选材典型、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叙事风格贴近青少年的阅读习惯和认知特点。

(二) 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载体与教学资源

教师要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丰富教学载体,这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的性质所决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教学一定要与学校整体的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与校外社区和当地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创建活动融合起来;学校通过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班会、班队会、社会实践等方式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主题教育活动;中小学校在通过课堂教学传授民族知识的同时,要注重知行结合,增强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社团等组织,积极开展各民族学生共同参加的体育比赛、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文化展示等活动;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组织开展校外观摩学习活动;在学校教室、图书馆、宿舍、校史陈列室等场所,充分利用板报、橱窗、走廊、墙壁等,陈列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内容的作品,展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成果;学校要重视搭建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平台,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样化的联谊活动,促进不同民族学生共学共进;深入推进“手拉手心连心”研学实践活动、“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夏冬令营等活动,增进民族地区和内地之间、各民族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帮助;鼓励各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社团组织、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开展友好班级共建活动,使学生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强化知识、体验情感、形成行为习惯。所有这些活动都可以成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教学的延伸。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活动是与学生生活非常接近的学习活动,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的形成并不是教师单向讲授、学生积累知识就可以实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个认同”的培育,也不是通过知识的积累就能够形成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体验,才能使知识内化为学生积极的态度和行为习惯,成为学生人格发展的一部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就是要求教师在研究性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情景学习等方面积极探索,增加学生的体验、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与行为。

(三) 全面研究学情,使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既是集知识传承、价值引领及行为塑造于一体的课程形态,亦是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有形载体。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民族历史的知识传承,更要注重课程爱国主义情感与价值引领,同时要兼顾学生的行为塑造。

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与其他许多课程有所不同,教师需要了解的学情更为复杂,教学内容与学生、家庭、社区有十分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我们准备教学需要了解的,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比如,学校是处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民族杂居地区、还是城市汉族为主的地区,学生都来自于哪个民族,等等。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学生,他们关于民族、民族关系的认知和体验是不一样的,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也是不同的。教师一定要充分了解学生、学校和社区,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

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心理发展变化较快的年龄阶段,系统的理论思维能力逐渐成熟起来,对新知识更加好奇,求知欲望更加强烈。特别是随着他们自我意识、自我认同的发展,对自己与社会的关系、自我身份等都有积极探索的愿望。对每一位学生来讲,无论他们是什么民族,居住在民族聚居区、散杂区或城市里,他们都有可能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中才第一次系统接触关于民族、民族团结的相关知识。但是,儿童青少年通过家庭、社区或各种媒体已经获得了关于民族身份、民族关系的知识和体验,这些关于民族的个人知识有可能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正确的。教师一定要了解学生关于民族方面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态度,在教学过程中设置情景,提供更多学习资源,通过充分讨论,建构学生正确的民族观。要利用好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经验,将新知识的学习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增加情感体验,才能把知识内化为行为和信念。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的历史表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就是要全面总结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各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理论探索与伟大实践,使其融入大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一体化建设之中。如此,才能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长效机制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原刊于2021年第3期,已略去参考文献)

E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