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丽 |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作者简介
孟凡丽
孟凡丽,新疆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国家督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自治区第九批有突出贡献专家,自治区教学名师,自治区天山领军人才。先后多次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承担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专项在内的科研课题14项,科研总经费160万元。在《红旗文稿》《高等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师教育研究》《民族教育研究》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编各类教材6部。9篇研究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全文转载。多项研究成果被自治区教育部门采纳和使用。
摘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内在联系性,这主要表现为:文化底蕴的同质性、内容体系的共生性、价值导引的契合性、实践延展的同向性。因此,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国家层面的独特精神标识指引各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层面的公共价值追求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亲近感,个人层面的具象化行为导向形塑各民族内个体成员积极的自我认同。目前,要坚持整体推进的培育理念,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根基。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是当前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大原创性理论,是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鲜明主线和实践指南。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是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提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面对新的发展目标和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在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坚定信仰信念信心的基石,凸显其理论阐释、政治引领、民心感召等功能,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觉认同,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联系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都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根植于深厚的中华文化积淀,萌生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继续探索中,形成于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实践中,深化于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的伟大进程中,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具有内在的逻辑自洽联系。
(一) 文化底蕴的同质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底蕴具有同质性,二者涵养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沃土,熔铸于中国革命文化,生发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对中华文化精髓的凝练,体现出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智慧结晶。在对中华文化继承和提炼的呈现形式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被赋予特有的时代镜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视化形态中的文化符号、准则规范等具有内在相通性、持续互动性,蕴藏于中国历代王朝兴替治政的历史经验和古圣先贤、仁人志士的嘉言懿行中,标记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拼搏奋进、砥砺前行的辉煌革命历史中,表征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从二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渊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秉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爱国情怀,是对“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日知录·正始》)、“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等中华民族时代担当的再现;社会层面弘扬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公共价值追求,是对“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墨子·天志上》)等中华民族正确义利观的深刻体悟和时代延展;个人层面提倡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蕴含的私德规范,是对“出入相友,守望相助”(《孟子·滕文公上》)、“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承扬升华和具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底蕴的同质性为二者内容体系的共生发展、价值导引的内在契合、实践延展的同向同行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二) 内容体系的共生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价值观的“最大公约数”和共同价值信仰,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本质要求,含蕴着社会价值共识的伦理诉求,凝聚着在接续奋斗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追求。“所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在体认彼此生存发展的共性条件与历史基础上,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在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中华各民族集中一致的思想观念,这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价值观念和各族群众的共同价值追求。从内容生成看,二者存在着逻辑同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养成基础,统摄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容、价值走向、发展样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则自觉含蕴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在本质,其形成须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度认同为内在支撑;从内容导向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特有的社会价值导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指南,在构建具有强大向心力、高度凝聚力、顽强奋斗力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中起着精神定力的引领作用,二者所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增强各族群众的“五个认同”;从内容创新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高度统一的具象化表达,是对各族群众行为遵循的多维概括,其基本要义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日渐丰富的过程中势必会被赋予新的表达形式,形成富有新时代特色的内容体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定会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和支撑下生成更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时代理论样态。
(三) 价值导引的契合性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各族群众面临的价值观念选择日益多样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复杂性、异质性特征逐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成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和评判社会实践活动的终极价值参照,以其深厚的文化性、鲜明的时代性、内在的先进性、广泛的包容性不断滋养着各族群众的共有精神家园,是新时代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群众在新征程上携手前进的价值导引,为全党全国各族群众接续奋斗、再创中华民族新辉煌提供了高能的“精神养料”。从价值导引方向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价值方向,能够辨明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各类社会思潮的真相,澄清西方话语体系伪善的、霸权的本质,有力回击了近年来困扰各族群众思想认识的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和甚嚣尘上的西方“普世价值”话语霸权,提升了各族群众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从价值塑造标准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着各族群众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和衡量公共行为的价值尺度,能够将各族群众的共有认知体验、共承价值标准、共同实践指向、共善价值规范凝聚起来,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日益被各族群众在具体生活实践中所认知、认同、内化并自觉外化于行,促进各族群众在思想上精神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不断提振中华文化自信心,绘就携手努力奋斗的最大同心圆。
(四) 实践延展的同向性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坚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战略性的社会工程,需绵绵用力、常抓不懈。从实践基点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各族群众公认的价值准则和价值追求,以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体系化、具象化的价值规定性,为各族群众的主体实践活动设立了精神主基调,为铸牢各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精神支撑;从实践目标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指引我国民族工作的实践指南,以“兴国之魂”的力量发挥着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指引和行动纠偏作用,二者在全社会范围内的习得和养成,是为了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求落实到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中,使各族群众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传习者”“担当者”,激发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内在活力;从实践过程看,把二者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内容图式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的各环节,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实践,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准则感召力和行为规范统领力,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达成秉承初心使命、赓续守望相助、并肩砥砺奋斗的团结奋进共识。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在机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应然角度观照着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反映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根本动力,从实然角度形成了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大实践引领力。
(一) 国家层面的独特精神标识指引着各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学者认为,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本体性及其建设实践的客观实在性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于历史与现实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具体实践,以‘多元一体’的共同体认知为基础,以共同体认同与归属感为依托,以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为核心,以推进实现多民族国家整合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最终目标”,该理论观点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切中肯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建设的能动性反映,也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同”的共性凝聚,各民族意识则是对各民族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联系紧密、内在统一,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们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当前,我们在构建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进程中,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关键在于如何依托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现有社会结构基础,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使各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筑为各民族最高的精神归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须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从历史和现实的高度协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关系的价值纽带,能够有效促进各民族意识在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实现内在耦合,使各民族形成共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聚合心理,达成携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共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容淬炼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原生性要素,且超越原生性文化框架,是一种基于国家政治合法性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公共价值感召,表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自古至今形成的文化归属和精神动力,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质,反映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和最高追求,拓展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同视野,激发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情感共鸣。同时,各民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得的日常公共生活体验中,能够认识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内涵要义和养成价值,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摒弃各种可能存在的认知偏见和认识短见,携手深耕厚培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沃土,协力延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内在要求化为自身理想信念、责任担当和行为规范的确立标准。此外,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通过自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公共准则,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自觉,在内心深处强化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尊崇与公民身份的确认,从而消弭依托体貌特征、血缘关系等形成的本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间的张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根基。
(二) 社会层面的公共价值追求增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亲近感
中国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互相学习、彼此影响、共同进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有效应对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风险的基本途径。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各民族的心理状态往往是其交往交流交融状况的最真实反映,体现出最本质的特征和个体民族对其他民族的真实情感,其中既有对自身民族文化的本能保护,也会形成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可和欣赏。费孝通先生曾在阐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时提出:“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体之中存在着多层次的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状。”可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关系与日常的人际关系具有相似点,“陌生”和“熟悉”、“和洽”与“距离”等关系状况是一直存在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表现出的亲近状态或距离感正是各民族间关系的不同侧面。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呈现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基本特征,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各族群众“五个认同”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形成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克时艰、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少部分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中的“心理距离”依然存在,由此造成的实际距离感仍未完全消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应运而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实践指引。其中,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丰富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重要原则,也是各民族树立共同理想信念的价值支撑和追求旨归。有学者提出,“中华民族内部民族结构的多元要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以人为淡化族际差异为政策目标,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性质又要求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要着力于强化族际纽带的建立。”可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应时之举和基本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必然成为“强化族际纽带”的核心枢纽:在引导各族群众形成对交往交流交融的正确认知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容要求各族群众平等相处,深刻认识到“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和谐共生的命运共同体”,不断增强法治意识,从内心深处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养成“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习惯,共同营造全社会崇法向善的良好风尚,真正认可、遵循和践行社会公共领域的准则,自觉维护国家主权的统一性、党和政府的权威性;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行为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内容能够增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自信心和互信度,引导各族群众形成“换位思考”的在场意识,大力推动各族群众参与基于欣赏、兴趣、信任等的情感互惠体验,实现将“旁观式对待”代之以朋友式交往交流、协商式共谋发展、亲人式关爱照顾,更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有力促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纽带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三) 个人层面的具象化行为导向形塑各民族内个体成员积极的自我认同
自我认同(self-identity),也称“自我同一性”,由美国学者爱利克·埃里克森基于弗洛伊德的“认同”概念而提出,查尔斯·泰勒等人对“自我认同”的概念进行了多维阐释,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其他自我之中才是自我。在不参照他周围的那些人的情况下,自我是无法得到描述的。”查尔斯·泰勒的论述反映着对“我是谁”的整体性认识和“我归属于何种文化和群体”的追问,包含“向内”和“向外”两个向度,印证了自我认同源于个体内在的自我评价和与所处社会情境的互动过程,是自我认知与社会参照共同作用的结果。从价值属性来看,自我认同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自觉性、积极性,表现为个体对自身角色的主动确证和正确认知;另一方面是盲目性、消极性,表现为个体缺乏自主性和困于对社会环境的适应。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的个人是从家国天下的共同体中游离出来具有自我本真性的原子化个人,“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要想走出原子化个人的迷失,就只能在重建的家国天下新秩序之中获得自我的认同。”可以看出,国家公共生活和社会集体生活是个人确立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公共精神归宿、赢得个体发展空间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形式。就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各民族内个体成员积极的自我认同而言,在社会有机体中表现为对自身积极方面的自识性和对交往交流交融中他者优点的认异性,持续而稳定的积极的自我认同是各民族内个体成员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现实基础。
各民族内个体成员积极的自我认同形成于社会信任、社会共识及其生活价值体系规范等社会公共意义框架内,在个体主体性追求和公共价值性导引的良性互动中获得实现。“个体自我认同的危机的发生,从根本上看,是因为个体在生活上得不到确定不变的保障和精神上找不到归宿。”随着全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渗透和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民族分离主义传播日益高科技化、隐蔽化,在一定程度上危害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对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产生了人为的阻滞。鉴于此,各民族内个体成员对“我是谁”的认知错位、自我角色认同混乱、归属焦虑程度较高等自我认同迷失现象不断涌现,自我认同问题逐渐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程中的重要议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着我国各族群众最基本的公共价值追求,其中,“爱国”是各族群众爱国志、报国情的高度凝结,“敬业”是各民族内个体成员基本职业操守的简洁表达,“诚信”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得以传承的扎实根基,“友善”是构筑各民族内个体成员良好关系网络的关键枢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内容作为公民个人的行为指南,指引着各民族内个体成员主动明确自身合乎社会公德规范和私德要求的行为取向,形成对“我是中国公民”“我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共同性心理认知;且能够引导各民族内个体成员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找好选准自己的社会角色定位,建立科学合理的自我评价机制,不断发扬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创业传统和敬业精神,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增强与其他社会成员交往交流交融的敬重感和友善感,加深对公民身份角色的理解、接受与扮演程度,消除自我认同中的消极倾向和迷茫现象,促使各民族内个体成员积极的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国家认同相统一。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实现路径
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巩固各民族大团结的“粘合剂”,通过有效引领、积极培育和逐渐铸牢,能不断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物质力量。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提道:“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样的统一正是今天世界的绝对要求。”“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是两千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在新时代把我国各族群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的思想“利器”,以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为国家立心、为中华民族铸魂,须基于二者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积极探寻实现路径,确保引之有方、领之有力、行之有效。
(一) 坚持整体推进的培育理念
理念的科学性决定着行动的实效性。马克思指出:“每一个社会中的生产关系都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而我们决不能“把社会体系的各个环节割裂开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作为国家、社会、个人层面的整体性工作,应做到对培育主导者、对象、内容、方式方法、场域等要素的整体设计和科学统筹,消除宣传教育中各要素、各环节的“碎片化”现象,从时间、空间角度实现各要素间的无缝衔接、协同联动、多维共进,做到教育阵地横向拓展和教育内容纵向延伸有机结合。
首先,坚持教育对象全民覆盖性的基本理念。有学者认为,我国各民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命运共同体,在新时代,汉族和少数民族都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毋庸置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对象应包括各族群众,这是持续全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前提,如此才能激发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心理共鸣,使各族群众在熟悉中华民族形成的历史链条、中华文化的孕育发展时段等过程中,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其次,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式培育网络、全方位育人机制和全周期宣传教育体系。相关责任机构可尝试建立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标识性符号体系,涵盖广为人知的国家象征标识、国家地理标识、中华民族精神标识等,整合各类分散独立的中华文化宣传教育资源,使之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载体;根据各地实际、各族群众特点等靶向施策、精准落实,制定逐级、逐层、逐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阶段计划和实施标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融入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体系中,探寻从外部熏陶、认知接受、内化吸收到外练展示相衔接的推进流程,使各族群众在系统性的宣传教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最后,树立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导内容的一体化培育理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内涵具有充分的依据:经过五千年的沉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显著文化特征、中华文明主要的传承载体和中国法定官方语言文字。因此,应以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不断丰富面向各族群众的中华文化形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教育内容,使各族群众认识到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实践效能和长远意义,自觉成为学好用好讲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示范者和传承中华文明的时代新人,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二) 建立健全制度保障体系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商君书·壹言》)党的十九大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式写入《党章》。2018年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一词首次写入《宪法》。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等,不断完善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顶层制度设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必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基于具体制度规范的精准设计予以确认和保障。
首先,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导者,实现制度规范的精准供给。依托国家和地方立法机构、行政机关等,不断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相关制度和具体细则,从制度上保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价值目标、价值方向、价值准则的内在统一;在具体性的制度保障框架内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的爱国主义、人民至上、团结奉献等精神资源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献身明志、报国情怀、民本思想等思政教育素材,建立健全持续式、沉浸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从而提升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
其次,关切培育对象,建立以满足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需求为导向的跟进保障制度。结合当前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需求的内容和特点,根据各族群众“需要不需要”“满意不满意”建立动态性的跟进保障制度,制定和完善宣传教育流程的规范细则,及时掌握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最新认知状况;采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措施,引导各族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浸润感染和中华文化的洗礼淬炼中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在心灵深处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自己的情感高地,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为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的长青之藤。
最后,聚焦培育内容,完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议题优化制度。拓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议题范围,发掘二者在理论内涵、价值意蕴、实践延展等方面互融共生性内容,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的独特内涵和表达形式,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的原生魅力和时代活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外显要素“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针对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精神文化诉求和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收集各族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习得和践行过程中的合理诉求、认知困惑、实践难题等,设置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的恰当议题,引导各族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促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真正往深处走、往实处落。
(三) 统筹学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学校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场域,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应发挥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将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事业去抓,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建设。
首先,打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为重点的精品思政课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因此,应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的研究为先手,用史实发言,把历史文物、日常生活现象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融入思政课教材、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等环节,充分开发慕课等新型教育平台资源,打造线上教学、线下辅导、“第二课堂”实景模拟相融合的精品思政课,落实落细思政课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职责,使各族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形成对中华民族“共知、共思、共情、共鸣”的集体记忆和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
其次,进一步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促进学生发现各民族文化、历史和行为中的共同要素,使其凝练为社会共享的核心价值。”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全过程,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主题教育多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因此,应将深化新时代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大中小学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实践活动体系一体化设计,推进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形态的调整优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元素融入各类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衔接性的课程建设环节,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各族学生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最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融入课程思政建设。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内容多维融入各类非思政课程中,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中推崇民族团结模范和弘扬典型革命事迹的互嵌性内容设计,着力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的知识点和逻辑线,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与其他专业知识讲授的相得益彰、协同育人,落实好课程思政“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思政教育使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埋在各族师生的心灵深处,让爱我中华的种子在新时代各族青少年的心田里生根发芽。
(四) 构建“社区+家庭”协同培育机制
社区和家庭是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微观组成单元,其基本属性、独特功能、所处地位及人口结构影响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际成效。因此,应因时因地因人采取适用的举措,夯实社区和家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微观基础。
一方面,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化教育功能。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具有党和政府服务、联系各族群众,做好“最后一公里”工作的独特优势。因此,应加强社区基层党组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的组织领导,将二者融入各族群众鲜活的代表性社区事例和翔实的先进人物事迹中,通过“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民众”的方式进行大众化生活化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社区内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题材的手工、书法作品比赛等,以“传颂红色家书”“讲好社区民族团结故事”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到“群众演,演群众”,以“接地气”的“文艺+宣讲”方式激发各族群众的参与热情,营造富有时代特点和教育意义的社区文化氛围,培育各族群众的奉献互助精神、集体意识,激发各族群众树立爱家爱国相统一的家国情怀另一方面,重视以家风为主的家庭培育场域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所以,应不断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家风内容的方式方法,积极推进家风榜样文化建设,发挥“全国最美家庭”“民族团结模范家庭”等典型的示范宣传教育特效,通过定期的“送党的创新理论进社区,送中华文化到家门”的情景式宣讲和体验式参与延伸培育“触角”,使各家庭父母在涵养良好家风、中华文化传承、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为孩子树立正面榜样,真正当好孩子的“第一任教师”,阻断中华文化认同感不足代际传递,使具有优良家风的家庭教育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动力。
(五) 打造“互联网+”融媒体宣传教育平台
全媒体时代融媒体的发展升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创造了线上线下相协作的优势。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指出,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当前,充分依托网络空间整合各类宣传教育资源,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新平台,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时之举。
一方面,积极推进传统媒体和现代融媒体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多类媒体平台协同育人的强大合力。积极推广以“讲好中国故事”等线上微视频为主的宣传教育方式,在各类官方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设置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的宣传主题、热点议题,引导各族群众参与网络留言和线上互动,增强各族群众由近距离的“面对面”向跨越空间的“键对键”转变的适应性,增大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频度,增进各族群众间的深入了解和团结互助情谊,有的放矢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落实落细。
另一方面,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融媒体话语符号建构。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根植的中华文化进行深耕、细描,积极塑造具有可视化特点的中华文化话语标识形象,形成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网络话语体系,使融媒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最大增量。如将“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中华民族大家庭”等打造成具有标志性的融媒体平台符号,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镜像的直观认知,促使各族群众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的熏陶启发中深受滋养,实现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体悟、强烈认同,在学以致用中共同书写各民族团结奋进的华彩篇章,把爱党爱国之情化为强国之志和报国之行,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的重要一条是“坚持统一战线”,并明确强调:“只要我们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就一定能够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于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从理论和实践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科学论断,为加强和改进我国民族工作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时代使命、确立了实践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精神坐标,是保证国家稳步前进、社会和谐进步、个人全面发展的“总开关”,是中华文化绵延不绝、历久弥新的动力源泉和中华民族从容自信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力量所在,以其引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能够有的放矢地推进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落地生根,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不断增进共同性,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进而依法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唱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的奋进之歌,打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原刊于2022年第4期,已略去参考文献)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