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过“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的人
自然会以为和尚住在庙里
在古代,寺和庙是两个概念,文化背景和用途上均有差异。最早的“寺”是官署,为官吏办公的地方。如大理寺(掌管审谳平反刑狱的官署)、鸿肪寺(掌宾客及凶仪之事)、太常寺(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光禄寺(掌管朝廷祭享、筵席及宫中膳羞的机构)等。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以后,一直受历代王朝统治者所重视,认为佛教的思想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对民众有教化作用,遂兴建了一些场所,供僧团教授佛法、居住、学习、修行所用,这类的建筑场所就称为“寺”。相当于国家公办的教育机构,是国家出资建立的。寺在汉语里还有“持续、相续”的意思,皇帝把僧人教导佛法的地方称作寺,寓意为长期的事业,要世世代代永续下去。寺,直接归皇帝亲自领导,是独立机构。到了隋唐以后,寺作为官署的名字用的越来越少,逐渐成为佛教场所的专用名词。自唐中叶至五代,禅宗大盛。至宋代,教寺多改为禅寺。禅宗称寺院为丛林、禅林、禅阁等。即集合众僧使之规律、和合而修道,如林之齐整,便以‘林’作比喻。丛林之中,若师家依法系传法予弟子而任住持者,为子孙丛林。若广招天下大德高僧为住持,而不由徒弟继承之寺院,称为十方丛林,或十方刹。按照寺的设立者不同,还可划分为官寺和私寺。若由住寺者区别,则有僧寺、尼寺之分。因初时之寺院多建于山中,故山名与寺名并称,后对平地所造之寺院,亦附以山号,成为寺院之别称。另有以年号称寺名者,如北魏宣武帝景明四年(503)之景明寺,正始四年(507)之正始寺,及唐玄宗时之开元寺。关于寺院之主从关系,如承传祖师法之根本寺院,称为本寺、本山。其属下之寺院,则称末寺、末山。在大寺院境内,附属于该寺院之小寺,称为子院、支院、枝院、寺中、寺内、塔头。
庙的出现,要早于寺。又称“宗庙”,最初是祭祀祖先的地方。在古代,“太庙”是帝王的祖庙,其他凡有官爵的人,也可按制建立“家庙”。上到天子,下到黎民,对庙文化都极为重视。我国儒家感怀古圣先人之精神,设庙祭祀,如太庙是为祀皇祖之灵,文庙(先师庙)是为祀祠孔子,武庙则祭祀关羽等武将。到了秦汉时期,随着人们认知的提高和对精神图腾的寄托,庙所承载的对象也开始扩展和扩大。渐渐地,庙已不再单单是祭祖的场所,其祀神和纪念前贤的内容越来越突出。祭神的,比如有:“城煌庙”、“土地庙”、“龙王庙”、“山神庙”等;祭先贤的,比如有:“文庙”、“武庙”、“关帝庙”、“岳庙”等。另外,皇宫的前殿也称为庙,所以朝廷也称为“庙堂”。如宋代著名文学家范仲淹就有名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字词的背后,都有着深邃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考究和传承。通过上面关于寺和庙的介绍,你能看到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寺最早是朝廷官吏任职的场所,比如大理寺,太常寺等,而庙则最初是百姓进行祭祖的地方,比如家族的祠堂,就被称为家庙,还有皇帝的家庙,又被称为太庙。寺主要受佛家影响,所以供奉的大多是佛像和菩萨,但是庙则大多是传说中的鬼神,比如土地庙,城隍庙等。寺现在大多是佛教弟子居住在其中,进行修炼和学习,而庙中的僧侣却很少,大部分都是只有一个神像,经常会有人来进行祭拜,求神保佑。 了解“寺”和“庙”的不同后就应该明白,寺院里供奉的是佛菩萨,而不是神灵,我们到寺院去是要学习和生起佛菩萨的慈悲和智慧,而不是祈求神明保佑。
《寺和庙不是一回事》(来源:微信公众号“南普陀寺”)《佛学大词典》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了解健康环保的高科技 超氧纳米微气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