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凡是中华民族的青年,都应该牢牢记住这句话,这是人生的价值观

感恩关注👉 花雨满天生命家园 2022-03-16










图片来源:南怀瑾文教基金会


01


真正的人格是要有见地,人生的价值要从大处着眼


我经常和朋友谈天,说他们有个大问题,尽管活了几十年,自己的人生观没有方向,都跟着环境在转,这个就是犯了庄子所说“所存于己者未定”...


譬如人的职业,都是求生存,当皇帝也是职业,讨饭也是职业,是职业的不同,而不是事业的不同。


我们看一部二十五史,多少皇帝,多少宰相,多少状元,现在我们脑子报得出多少个?二十个都报不出来!原因是什么?他们没有事业在人间,人世间那几十年,马马虎虎过去了,只是个职业而已...


那些职业皇帝,他就是八字好,可是他没有事业,在历史上没有贡献,为什么没有贡献?因为“所存于己者未定”,自己人生观没有确定,“未定”两个字特别注意。


一个人把人生观确定了以后,富贵贫贱没有关系,有地位无地位,有饭吃没饭吃,有钱没有钱,都一样,人生自然有我存在的价值。


——《庄子諵譁》东方出版社


我们要先把人生观确定,准备将来做一个什么样子的人。这和将来赚多少钱、有多少资产,或子孙满堂等等,都不相干,因为这种种的情况,都不过是做人的一番景象而已。


当院长、部长、大将军、大元帅,也是做人;做老百姓,也是做人。不管你是怎么穷通富贵,但个人自己的人生观首先要确定,知道自己要做哪一种人...


真正的人格是要有见地,人生的价值要从大处着眼,这是建立人生观的基本要点。


——《孟子与尽心篇》东方出版社


02


凡是中华民族的青年,都应该牢牢记住,这是人生的价值观


宋朝了不起的名儒范仲淹,在他《岳阳楼记》中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脍炙人口的名句,流传万古。后世青年,有人把这两句作为读书做人的目的,且以济世救人为己任。就他的这两句话而言,已经属于“立言”的大事了。


“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一个人的学问修养做到了,虽然一辈子倒霉,人格始终不褪色。不要因为自己没有钱,而将自己的人格打折扣,那就整个失败了。“士得己”就是有我,“己”就是我,“得己”就是保得住我自己。


我刚才说人格的保持,年轻人要特别注意。若干年前,两三个大学的佛学社团联合邀我作一次演讲,可是我听见是佛学社团就头大,讲佛讲得不好会讲“糊”,讲得糊里糊涂的。我当时对他们讲的题目是“有我与无我之间”。学佛要无我,形而上道——自己讲修养,要到达“无我”之境,才可以入门,但还不是最高。做人做事,一定要“有我”,才能够立大功成大业。一般学佛的人,拿了这个“无我”的名词,就把鸡毛当令箭,到处“无我”一番,结果佛既学不成,人也做不好,这是学佛的人最容易犯的毛病。


做人一定要“有我”。例如写一篇文章,如果其中“无我”,则不值一读,不会有内容,老师就会批“不知所云”四个字;画家画一幅画,“无我”就没有东西。做人“无我”则怎么做人?是谁在做人?我就是我,不能变成你。更不能今天变成张先生,穿上西装;明天又变成李小姐,抹上口红。那成什么话?


所以做人要有我,每人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品德,自己的风格。至于风格对与不对,在于前面说的“尊德乐义”这个范围。各人在这个范围之内,建立各自的品格,老实人是老实的风格,慷慨的人是慷慨的风格,这就是“我”。


所以“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穷了还有我,如果穷到了无我,那就是孔子说的,“小人穷斯滥矣”


得志了,则“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得志以后并不忘形,不离开“尊德乐义”之道,更要好善。得志以后,到了上位,就要记住是上天给自己的机会,去为大家做事...“达”就要“不离道”,能这样的话,一般人才不对他失望,那就是众望所归了。现在选举胜利的人,就有人送一块匾额,上题四个字“众望所归”。


孟子继续说:“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古代的人,读书求学问,是为了增进自己的修养。得志的时候,是上天所给的权位,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目的在用这工具做好事,给社会大众谋福利。如果不得志,也没有关系,不过,也要对社会有贡献,不能蹲在城隍庙的角落躲起来。这样是自卑,是没有修养的,应该“修身见于世”——修身养性,端正自己,给世人看见,做个好的榜样。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两句是孟子流传千古的名言。凡是中华民族的青年,都应该牢牢记住,这是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的目的。

——《孟子与尽心篇》东方出版社


03


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做一个人


我们中国几千年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谋生,是教我们做一个人,职业技术则是另外学的。而且教育从胎教开始,家教最重要,然后才是跟先生学习。人格教育、学问修养是贯穿一生的。所以社会除了政治、财富力量以外,还有独立不倚、卓尔不群的人格品格修养,作为社会人心的中流砥柱。


譬如孟子的话“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告诉我们一个读书人、知识分子,如果倒楣,就把自己照管好就行了,不管外面的事。至于职业做什么都可以,职业跟学问根本是分开的。学问则是一生的事,学问不是知识,做人做事都是学问。“达则兼善天下”,如果有机会叫你出来做事呢,那就不是为个人,而是把自己贡献出去,为整个社会国家做贡献。这是孟子的教育。这与一切向钱看的教育因果差别有多大,值得深思。


像这些,我们都是小时候背来的。再譬如老子的话:“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有道德才能的人,时节机会来了,环境逼得你去做官,“则驾”,像开汽车一样,你就发奋去做事了。“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时机不对,则随遇而安,乐得自在,刚好去读书提高修养,做点什么谋生都可以。


这些是孟子、老子的教育。不像现在,读个书,就想到学哪一科最好,做什么待遇比较高,有前途。这完全是商业行为,不是教育行为。那何必去读书呢?学技术多好呢,学一个好的技术赚钱就更快。


——《南怀瑾讲演录》东方出版社




图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对原文作者深表敬意。如有版权异议及其他任何问题敬请及时告之,我们会立即删除或做其他妥善处理。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

神奇的随身净水器 碧玺水宝 等你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