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南怀瑾老师:现代人四肢不勤百病生、衰老快,一定要多走!这样走好处多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 Author 南怀瑾先生著述


汝等平时享惯物质文明,出门有自备汽车,穿吃方便,何曾用脚走过路?现在汝等在禅堂中大步前进双手摆开,多舒服自在。吃饭走路,这就是人生乡下人半个钟头走五里路,古人一笠一草鞋,一肩扁担,不问晴雨,走尽千山万水,到处挂褡,何曾有苦?古时人身体四肢经常在动,本能充分发挥了,所以少病;而今天都市中人四肢不勤,所以百病丛生。此理不说,各位均不明白,一说均知晓。
 
阿弥陀佛像多半画的塑的是立像。从外型说,代表度人无休歇。立有立的样子,要像阿弥陀佛的样子,眼睛眯成一条缝。慈悲祥和,行住坐卧都可以修行。要照这个样子用功,走着也要用功。怎么用功呢?念头坦坦然然,就这么走,比打坐都好,头要向后稍仰,眼要眯成一条缝,不要向两旁看,胳臂要摆开。尽量地摆动。头正眼正,不要放逸,莫打妄想,要像打坐时一样,坦然而住。要行而忘行,住而忘住,像阿弥陀佛一样的慈悲祥和。
 
你看初生的婴儿手几乎不大动的,最爱动他那两条腿子,这就是活力旺盛的表现。再看那老年人,年老力衰了,先是两腿的知觉麻木不仁,最后甚至两腿瘫痪,这是活力衰退的缘故。
 
过去一般禅堂的规矩,坐多行少,两腿运动量不够,所以气脉不能畅通,不能得定。同时要知道坐是禅,行也是禅,乃至语默动静,无一而非禅。一定要弄成木雕泥塑的样子才算禅吗?禅是活泼泼的。什么都不知道了,才算定吗?那是外道定,禅宗所不取。
 
那么,什么是禅呢?告诉你,圆明清净就是禅,不是麻木不仁,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外面一切声音动作清清楚楚,而此心灵灵明明,了无挂碍,毫无执著,一片祥和,一味的慈悲。把心放开,不要在身上搞,把心放下。

你们把外形先弄正了,内心自然慢慢也会正;外形不正,内心怎么也不会正。要像阿弥陀佛那个样子,慈悲祥和,拿眼睛照着,心中无事,行忘其所行,外形很有关系,这才是经行。像这样庄严恭谨的经行半小时,心中无事,不成道也成道了。

行住坐卧,都在修行。虽然在走路,还是像打坐一样,轻轻松松,严严谨谨,不管前面有人,不管后面有人,心中无事,不要放逸,就照这样经行就对了,就是一动一静之间,走不是动吗?香板一敲,停下来不是静吗?这一动一静之间的“这个”,要看清楚。
 
练腿子,身体好,一定要多走,走透了以后,筋骨会坚固,气脉可以流通,所以古德常说:“踏破草鞋,下盘才会稳固。”

《习禅录影》
-------------

大家经行不要忘记,还要像打坐时一样,要“知息入、知息出”,在知性和心息合一里行香,脚步放轻灵,如同虚空中行。行香时,身体要练习得非常轻灵自在,气脉也就容易通,不是在那里像石头人一样重重地蹬啊蹬的,那就是笨重,身体笨重就是老化。行香每走一步,身上的浊气就出去一点。
 
身体在动,注意呼吸,注意出气,这是第一点,记住。第二点,大家注意一下,你们听自己的的脚步声,业力的身体特别笨重,走路声特别响,“咚咚咚”,身体要轻灵,为什么脚步声会那么重?上面的浊气特别重。所以禅宗祖师大慧杲说,“你们有没有修行,在我前面走三步路我就会知道”。你看我这样一讲,你们一注意了,声音就轻得多了。大禅师指导人,眼耳鼻舌身,全都是机锋、都是学问。真的动、行是轻灵的,笨重是死的这是第二点。
 
第三点,天地生人,顶天立地!那气脉是张开的。你看阿弥陀佛的画像是勾腰驮背的吗?是低着头的吗?现在很多禅堂的行香,低个头驮个背,像小跑步一样,把身体都搞偏了,还说是祖师的规矩,该打一万香板!他把活人变成死人一样了。哪位祖师立的这个规矩啊?是马祖还是百丈、是临济还是曹洞,是哪个祖师讲的?行香、经行就是走路,佛告诉你“端容整肃”,头正尾正,走路如灵猫捕鼠,像猫抓老鼠一样,没有声音,很快地轻轻地就过去了,轻灵得好像在虚空中飘。禅堂行香,头正尾正,不准低头,还是像打坐时一样。打坐可以低头、勾腰驮背吗?头正尾正,心念也正!
 
(啪!南师拍下香板,大众默然立定。)这个时候自己就体会“安那般那”,自然的呼吸,每一念都知道,不用你特别去求“知”,息入知入,息出知出,息长知长,息短知短,已经知道了,慢慢等喘息自然宁静了,息止知止,息静知静,如此调气、调息,就很容易进入这个境界。尤其在行香的时候,这一拍(师打香板),身心寂然不动,浊气下降,身心自然清净。现在不是很清净了吗?知息遍身,定久了自然“除诸身行”,忘掉身体。注意出散,一切放下,你气越闭住,越烦躁,烦恼越多。所以要观无常、观出散,就那么简单。
 
心要专一!威仪是自己练出来的!你们在外面行香,我坐在里面,你们一圈走过,哪个下步声音很重、哪个声音很轻,我都清楚。得定没得定,佛学里有个名称,叫得“轻安”。所以你行香轻灵、端正,一动一静之间自然达到这个境界,外形做到了,内心也做到了。坐禅、走路勾腰驮背低着头,都不像话。
 
《南师2007年春节开示》
-------------

如果真懂了,学会了,还去住庙子干什么?这个社会闹热的街道上就是庙子了,很清静啊,你尽管走路,好像没有事,就像在禅堂里一样。眼睛不要低视,放开身心,不要妄想,慢慢行去,这样慢慢地你的气血就清淨了,业障消除。要行如无行,走的时候忘记了自己动或不动,身体在动,心境一样的宁静,练习在生活起居行住坐卧中,随时反省内照用功。抬起头来,眼睛平视,甚至于不看,没有什么好看的,跟在座位上打坐一样的,不过有个不同,身体在动,两只手在甩动,是动中的静。
 
左右两手平均的甩动,如果一边的手甩得大,一边的手甩得小,就晓得自己身体内部左右的脉稍有问题;两手平均甩动,身体内部自己会治疗健康了。我常常在路上看人走,我告诉跟着我的同学:“你看前面那个人有心脏病。”“老师你怎么知道?”有心脏病的人走路,左手只甩了一半,右手甩得很厉害,这是心脏有问题。有些人腰部有问题,右手不大动的,左手甩得很快,看出腰有问题。所以很严肃地、平正、端正、慢慢地走,还保持打坐中间的心境,四面不管。


现在大城市里的人都急急忙忙要去赚钱,所以每个女孩子、男孩子背上都是弯的,背个包包挂在那里,上下班的时候急匆匆赶路,再穿个高跟鞋,每个人身体都有病。世界上的人好可怜,你看很少有一个人能端容正走的。所以诸位平常在家里,如果出去散步,也可以用这个办法,把都市山林都当成在禅堂里一样的看待。慢慢走,身体端正,五官端正,双手甩开。
 
(啪――,师拍下香板,大众原地止静)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一动一静之间,要很深切地体会。你看刚才在走,没有动过吧!走的“动”到哪里去了?诸行无常,一切皆空。
走!行如无事的走去,忘记了自己在走不在走,肩膀甩开,不是故意甩手,自然地活动,头正身正,心中无事,心中有个念头就白走了,两眼平视,摆正不看了。本事大一点,觉得不是在地面上走,在虚空中走,好像没有踏到地下不是更舒服。假使你们能天天这样行香这样走,你的心脏病啊,有什么病统统走掉了,两脚一走,什么病都给你走光了,包你健康长寿。
*****
 
抬起头来,目光端正,眼睛正视,不要上望也不要低视,看而不看,行云流水自然地走去。肩膀甩动,不是手,肩膀一甩动,五脏六腑气血就流通了。不是身体摇动,肩膀甩动,讲肩膀甩动你身体在摇,可见你肩膀这里机能已经不灵活了,自己把它练习灵活起来。行云流水啊,左右无人,不管了,就是我,心中无事。
 
不要低头,拿科学来讲,低着头把后脑神经拉得紧紧的,身体容易衰老,脑神经紧张,消耗体能又多,就不行啦!头一正,后脑摆正了,脑神经不紧张放鬆了,就健康啦!讲科学听得进,讲佛法听不进,要命的!身心要端正!
 
(-啪-师拍下香板,众人止静)一动一静之间,正好菩萨帮忙,这一香板之下,什么都没有,只听到雨声,此声本自宁静。观世音菩萨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就在这个时候体会一下。一切相、一切事、一切声都了了然,统统不相干。原来平常都是自找麻烦,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啊!修行说难也容易,就是这个时候、这个境界,随时都有,每个人要随时随地都有!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你只要认得了真实,从此行住坐卧中,一路保持修下去。动静二相,了然不生。修行,不管在家出家,都要收拾起身心,严肃自己!没有什么了不起,就是生活规矩,做人像一个人,如此而已!做任何一件事,敬其事,儒家讲敬,什么叫敬?不是看到别人就鞠躬行礼,那个是外在的礼貌。敬,就是敬自己的内心,所以叫恭敬。
*****
 
肩膀甩开,头正眼正,顶天立地地慢慢行去。脑袋心里不要妄想,清净庄严自己。两个肩膀一甩动,身体内部五藏六腑自然就运动了。不要低头!居士们回家以后,每天记住还跟在禅堂里一样,每天能够坚持照这样行香,比你做什么运动都好。行,就是走;住,代表站到;坐,坐在椅子上是坐,盘腿也是坐;卧,躺在床上,每个姿势都可以修行。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随时随地都在修行修定。自己感受这样很清净,戒定慧都在其中了,这样经行也包括做了自然的运动,身心都健康了。

《南禅七日》
-------------

死亡从哪里开始呢?我常说,身体健康要注意活动两条腿。你看健康的婴儿生下来,这个手一定握拳,拇指握在拳内。这个也就是密宗的护身拳。你看婴儿躺在床上,主要的活动是两条腿,手不大动的,他的生命力很足,腿喜欢动。我也经常说,人生下来就抓,世界上什么都要抓,爱情、人情、儿女、钱财,到死的时候一定放掉。人死了就不能抓了,都放掉了,都“大彻大悟”了,哈!抓不了啦。

孩子是喜欢动腿的,到了大一点喜欢乱跑,到七岁八岁,狗都讨厌,那个狗在睡觉,他偏跑过去踢一脚,因为两腿爱动。所以到上小学中学,爱打球运动。等到做了老板,像你们这些中年人,两个腿不行,开始架二郎腿了。当年杨管北到办公室,抽根烟,腿架到桌上去,这样子去指挥。所以,你们的健康对不对,看你们两条腿,到了老年两条腿就这样走路了(师示蹒跚艰难状),只要看自己两条腿是否灵活,你就测验出自己的身体状况了。

所以衰老、死亡是先从脚底开始的,以前讲“寒从足底生”,老人冬天那个脚底心还发烫的,就会长寿。所以我经常叫你们加衣服,尤其女人,裤子要穿厚些。我们小的时候看到祖母,两个裤腿都绑起来,所以妇科的病少。现在穿个三角裤,又穿裙子,要美丽,不怕冻,所以妇科病特别多。寒从足底生,精也从足底生,两腿、两足是非常重要的。

我经常说一个闲话,也可以说是笑话。我说,你们出家人早晚课,念经——“皈依佛两足尊”,佛是两足尊,怎么两足尊呢?依道理解释,福德具足,智慧具足,所以叫两足尊。这个世界上,一般都是有钱人没有学问,有学问的人没有钱;有福报没有智慧,有智慧没有福报。人生有富贵功名,智慧又高,学问又好,那了不起,那是两足尊;教理上是这样解释。实际上,做工夫两个腿和足最重要!如果一个人,走路子时不灵活,腰以下都不行,那就是衰老了。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东方出版社)


本文源于迦陵仙音礼敬南怀瑾。分享此文一切功德,皆悉回向给文章原作者及众读者。






更多精彩请关注我们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生活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