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国碳价调查:越来越重要的市场,稳步增长的碳价
扫描二维码
关注更多精彩
2018中国碳价调查:越来越重要的市场,稳步增长的碳价
◆ ◆ ◆ ◆ ◆
由中国碳论坛、ICF 国际咨询公司、中创碳投、清华大学中国碳市场研究中心、挪威环境局和荷兰碳排放管理局联合开展的《2018年中国碳价调查》是2017年1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后项目组开展的首次市场调查。本公众号特选取了报告摘要与大家分享,欲了解更多内容,请联系中国碳论坛。
本文由“135编辑器”提供技术支持//执行摘要//本项目建立在2013年、2015年和2017年类似调查的基础之上。调查从2018年3月下旬持续到4月下旬,共获得317位利益相关者对中国未来碳价的预期。本调查展示了这些利益相关者总体的“最佳猜测”,虽然无法宣称具有代表性,但清楚反映了主要利益相关者对中国未来碳价的预期。
本次中国碳价调查是2017年12月中国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后项目组开展的首次市场调查。该建设方案概述了中国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路线图,将碳市场建设工作划分为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和深化完善期三个阶段,稳步推进碳市场建设工作。有关市场设计的重大决策将于今年(基础建设期)陆续出台,市场体系建设也将在未来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并将逐渐纳入其他行业。此外,当前国际社会正围绕落实《巴黎协定》的具体细则进行谈判,中国又将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职能调整到由新成立的生态环境部来承担。因此,本次调查的开展正值国内外对中国的气候行动愈发关注之际。
受访者
本调查共收到 317 份各行业专业人士的反馈,包括有关行业(67%)、咨询机构 (10%)、学术界 (6%)、碳金融 (4%)、地方政府和研究机构(各占 3%)。其他受访者来自非政府组织 (NGO)、碳交易所和行业协会。半数受访者已被纳入试点地区碳市场,或者有可能被纳入即将启动的全国碳市场。在2017 年、2015 年和2013 年的调查中,这类受访者分别仅占16%、18%和7%。大多数行业反馈通过行业协会向其成员分发调查获得,包括电力行业给出的90 份反馈、水泥行业给出的47 份反馈以及有色金属行业(铝和铜)给出的46 份反馈。其余31 份行业反馈则通过项目合作伙伴网络收集。总体而言,尽管接受调查的行业受访者为加入碳市场所做的准备可能比未参与此次调查的行业受访者更加充分,行业协会的参与意味着相关偏差比之前的调查更小。
中国碳市场的发展
在2013年和2014年期间,试点碳市场在五个市(北京、重庆、上海、天津和深圳)以及两个省份(广东和湖北)推出。近年来,试点地区通过采取扩大行业覆盖范围、改善配额分配机制和引入衍生产品等措施,使得碳市场进一步发展。福建省也在2016年末启动了碳排放交易。
2017年12月宣布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提出分三个阶段实现市场的全面运作,前两个准备阶段将分别持续大约一年。在被问及中国的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在何时“完全运行”时,只有19%的受访者预计会在2020年或更早时间实现(相比2017年的47%有所下降)。这一下降可能是因为在等待全国碳市场开始交易。72%的受访者预计碳市场能在2025 年前实现全面运行。
截至目前,全国碳市场的法律依据仍在制定中。国务院预计将在2018年出台一份全面规定。39%的调查受访者认为该政策文件足以确保履约,但大多数受访者(55%)更希望全国人大能够进行相关立法。不过,行业受访者对此问题的看法存在分歧(上述两种看法各占 46%和44%)。
受访者预计未来几年碳排放交易对投资决策的影响会越来越大。34%的受访者认为在2018年投资决策将受到很大或相当程度的影响,而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75%。
碳价预期
全国碳市场的平均碳价预期为:2020年为人民币51元/吨;2025年为人民币86元/吨。然而,碳价水平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更远的未来。按照统计学模型,2025年的第20 百分位数和第80百分位数分别为人民币35元/吨和人民币158元/吨。本次调查的未来碳价预期低于2017年的调查。
行业受访者和非行业受访者之间存在差异:行业受访者预期的碳价更高。虽然国际开展的类似调查显示,行业受访者预期的碳价往往更低,但是我们2015年和2017年在中国开展的调查均显示行业受访者预期的碳价更高。
碳价和相关政策工具
受访者被问及其预计未来推动温室气体减排最重要的政策是什么(图3)。结果显示,受访者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政策重点将转向碳市场、环境税、信息披露和能源补贴交易等基于市场的政策工具。
中国的排放目标和排放峰值
87%的受访者预计中国将在2030 年达到碳排放峰值,48%的受访者预计将在2025 年或更早的时间达到。
欢迎转载 版权说明
ERR能研微讯 微信号:Energy-report
聚焦世界能源行业热点资讯,发布最新能源研究报告,提供能源行业咨询。
本订阅号原创内容属对报告主要内容的提炼、摘要、翻译、编辑和综述,内容版权遵循Creative Commons协议。
可免费拷贝、分享、散发,但须明确注明作者与来源,不得改写,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