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从相机镜头里仔细检视我拍到的齿果酸模时,我注意到了花序上附着的另外一种生物。
我想起前段时间我在解剖镜下观察禾本科植物花序时,就看到过这种东西,想知道名字,但没有线索,确信它不属于我一向关注的植物界,也就暂且搁置起来了。
这可真是个可爱的东西,洁白、小巧、别致,我不知该怎么形容它,羽毛球拍?细豆芽?干净的苍蝇拍?都不足以表现它的灵气,它更像自然界某位艺术家的作品。那这位艺术家是谁呢?求教万能的微信群,马上就又了答案:草蛉的卵。这个答案还真有点出乎我的预料呢,因为我曾猜想它是某种真菌。上网一搜索,我就有了新收获。原来,我一不小心就两次幸会了三千年才开一次的“优昙婆罗花”,真是奇缘!关于优昙婆罗花
据佛经《法华文句》四上:“优昙花者,此言灵瑞。三千年一现,现则金轮王出。” 又有《慧琳音义》卷八载:“优昙婆罗花为祥瑞灵异之所感,乃天花,为世间所无,若如来下生、金轮王出现世间,以大福德力故,感得此花出现。”这里所说的优昙婆罗花就是我图中所展示的那些洁白的小可爱,它是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花茎细如发丝、蚕丝,色如玉,白如雪,花形如钟,周围散着淡淡的光晕,有的散发出淡淡清香。用放大镜细看:花瓣微张、有光晕;花茎纤细、有韧劲;无叶相衬,无枝相绕,均现一根、一茎、一花之玉体。淡定从容,相容一体,以气息拂之,微微晃动,似与观者相应。晶莹不能喻之质,绝妙不能状其体。点点白花,根根玉茎,素净得叫人止息绝虑、清心怡神。观之稍久,圣洁脱俗之感油然心生。我凡胎一枚,未能嗅到“淡淡的清香”、看到“光晕”,但千真万确被它的清新脱俗感染到了。相传优昙婆罗是拘那含佛悟道时身后遮阳挡雨的一棵树,三千年才开一次花,还能结出拳头大的果实,只是一般人很难见到。1997年,韩国媒体首次报道了优昙婆罗花长在一家寺院的金铜如来坐像胸前(咦?没有长在大树上),而那年正好是佛家的3024年,此花的出现预示吉祥。之后相继在韩国其它地方和中国不同地方有惊现奇花的报道,什么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不见泥土、无需肥料、无需世间任何营养等有点玄乎的描述,更是增加了此花的神秘感。不明就里的人往往各种议论和猜测,半信半疑地期待某种好事情的发生。
2007年7月有报道称,佛界传说的“优昙婆罗花”惊现五台圆觉寺
一而再再而三神乎其神的报道终于让一些科学家忍不住发声了:这简直就是“大惊小怪”嘛,哪是什么神花,这就是草蛉的卵!关于草蛉
草蛉是昆虫纲脉翅目的一个大科,是一类全变态昆虫,它一生中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种不同形态。卵:草蛉的卵是昆虫中比较特殊的,除少数种类外,大部分卵会在基部以一根富有弹性的丝柄附着于植物体(或其它物体)上,而卵则高悬于丝柄的端部,这样就可以躲避其它昆虫的侵袭。不同种类的草蛉产卵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卵呈数十粒集中在一片,如大草蛉的卵;有的则单独散产,如丽草蛉和白线草蛉;还有的种类呈十余粒一束。
幼虫:卵一般经过3-4天后孵化,孵化出的幼虫灵巧地顺着那个细细的丝柄滑下来。幼虫期的草蛉又叫蚜狮,这个名字可真贴切,因为它们长得丑陋又凶猛,虽然没有翅膀,却是竞走高手,到处爬行寻找蚜虫等猎物,简直就是“吃蚜虫的狮子”。
蛹:黄绿色,椭圆形,长12mm左右,卷曲在白色丝质茧中,茧一般附着在叶片背面、树皮下、枝杈间以及墙缝等隐蔽处。
草蛉的蛹
成虫: 成虫期的草蛉可比幼虫漂亮多了,这真是丑小鸭变白天鹅的现实版。它们体形中等、细长、柔弱,体色呈绿色、黄色或灰白色,具有咀嚼式口器、一对细长的触角和两对膜质透明的翅膀。成虫一般以花粉、花蜜和多种虫卵为食。世界已知的草蛉有12000多种,我国常见的有大草蛉、中华草蛉、丽草蛉、叶色草蛉等。它们是多种蚜虫和蚧虫等害虫的重要天敌昆虫,捕食主要在幼虫和成虫时期,尤以幼虫期捕食量大,每只蚜狮一天可以取食百十头蚜虫。我国早在1975年就有试验用中华草蛉防治果树红蜘蛛为害,不断地进行室内人工饲养和野外释放工作,有效地控制了果树红蜘蛛的为害。之后,利用草蛉进行农业害虫防治的研究和应用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例如有资料说南省某地,曾在棉田中释放草蛉防治棉铃虫,四五天便使棉铃虫的卵和幼虫减少了80%。我想起来,我看到这些神奇的小“花”时,确实注意到有的齿果酸模植株上密密麻麻爬了好多黑色的蚜虫,还有忙忙碌碌的蚂蚁。回头再看照片,貌似这个虫子堆里还有不少的蚜狮呢。我不认识这些蚜虫,但八九不离十,蚂蚁和草蛉正在共享一桌饕餮大餐。
这堆虫子的内容有点复杂
没想到啊,我使劲地看花看花,居然看到了这么个跨界的、神奇的、有趣的花!托优昙婆罗花的福,我定吉祥如意。
特别说明:正文中共9张图片,其中第一、二和九图为本人亲自拍摄,其余图片均来自网络,在此真诚感谢图片原作者。
扫描图中二维码,关注草木有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