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登庐山
本诗原有小序,“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九日登庐山,望鄱阳湖,扬子江。千峦竞秀,万壑争流,红日方升,成诗八句。”当时毛泽东上山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
他在九月一日致《诗刊》的信里说,“近日写了两首七律,录上正改。自以为可,可以上《诗刊》。”又说,“近日右倾机会主义猖狂进攻,说人民事业这也不好,那也不好, … 我这两首诗,也算是答复那些王八蛋的。”
前言:《七律·登庐山》是毛泽东所作。1959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庐山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于6月29日清晨登上庐山,站在襟江带湖的庐山顶峰,纵目远眺,水色山颜,尽收眼底。极富浪漫主义气质的诗人毛泽东神驰目极,手心相应,又为庐山留下了一首豪放之歌。这首诗以景写意,虚实结合,动静相应,既写登高望远的景致,也写极目远眺的情怀。庐山的雄伟突兀,长江的恢宏壮阔,透过诗人丰富的情思、雄健的笔力,显得气势磅礴,意气昂扬。
七律·登庐山
毛泽东(66岁)
1959年6月29日
一山飞峙大江边,
跃上葱茏四百旋⑴。
冷⑵眼向洋看世界,
热风吹雨洒江天⑶。
云横九派⑷浮黄鹤,
浪下三吴⑸起白烟。
陶令⑹不知何处去,
桃花源⑻里可耕田?
诗词注释
诗词译文
创作背景
1959年庐山会议前夕,毛泽东登上庐山,立足峰巅,极目远眺,江山胜览,尽收眼底。置身雄伟高耸、满目苍翠的庐山,面对开阔辽远、云海弥漫的景致,诗人心中涌动着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豪迈之情,于是写下了这首讴歌奋发的诗篇。
《贺新郎 · 别友》
《沁园春·长沙》
《菩萨蛮·黄鹤楼》
《西江月·井冈山》
《清平乐·蒋桂战争》
《采桑子·重阳》
《如梦令·元旦》
《菩萨蛮·大柏地》
《清平乐·会昌》
《十六字令·三首》
《忆秦娥·娄山关》
《七律·长征》
《念奴娇·昆仑》
《清平乐·六盘山》
《沁园春·雪》
《浪淘沙·北戴河》
《水调歌头·游泳》
《蝶恋花·答李淑一》
《七律二首·送瘟神》
《七律·到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