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企大调研⑦】成都星云智联:工业互联网将什么“一网打尽”?
调研企业:成都星云智联
打开电脑、登录系统,一眼可望生产线状态、产品产量、质量合格率等实时数据,省去了“车间主任”层层汇报环节;点击鼠标,可远程操控设备,“云眼”察看运转,高危作业场所实现“无人化”;原材料距离入库还有多久,各批次产品销售到了哪里,合同兑现情况怎么样,在一张“网”上皆有答案。
这张网,就是工业互联网。它把生产线上的机器设备、业务部门(单元)、上下游供应商等,通过有线、无线等技术连接到一个平台,构建起互联互通、数据驱动、智能高效的制造生态系统。
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浪潮中,工业互联网站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前不久,工信部公布2022年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名单,成都星云智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云智联)相关项目入选其中。这家脱胎于攀钢集团信息化部门的企业,如何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服务商?从服务一家企业到服务全行业乃至跨行业,需要迈过哪些坎?
调第一道坎:如何“万物互联”?
连接50多万设备点位
每天产生相当于4288亿个汉字的信息量
星云智联技术负责人李建瑜,一直在攀钢集团从事信息化工作,他眼中的工业互联网“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早在2003年,攀钢集团以获得国家贴息贷款支持方式启动实施ERP(企业资源计划)项目,尝试建设产销一体化系统。“对标国外先进企业,我们看到了信息化趋势,但那时信息化投入成本高、失败率高,许多企业陷入‘上ERP找死、不上ERP等死’的焦虑。”李建瑜说,这一阶段攀钢围绕“流程再造”解决了生产销售管理的信息化和规范化问题,提高了生产效率,“但遗憾的是,很多数据特别是生产端数据依靠人工录入报表,准确性、及时性得不到保障,无法带来革命性的突破。”
近年来的技术进步,推动制造业迎来数字化大变革。“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控制器与机器设备等连接起来,使万物具有了感知能力和信息交互能力。大数据、云计算等手段,极大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质量。5G网络具有高速率、大带宽、低时延的特性,进一步解锁了远程操控等应用新场景。
顺势而为,攀钢集团于2016年提出“数字攀钢”战略,随后分“三步走”布局打造海星工业互联网平台。
第一步是数字化,结合实施技术改革和设备更新,把“哑设备”联到线上来,尽可能破除“信息孤岛”,用海量数据反映生产经营活动;第二步是网络化,实现人、机、物泛在互联,让“活数据”广泛共享;第三步是智能化,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作用,优化生产工艺、创新业务模式。
截至目前,海星XYZ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了攀钢集团30多万台设备、50多万个设备数据点,约占全集团设备的八成左右,囊括智能智造、智慧经营和生态协同等三大集群业务,供应商、客户、物流、库存、质量、成本等有关数据也在这一平台汇聚。
平台每天产生多少数据?李建瑜给出的答案是0.78T,相当于每天录入4288亿个汉字的信息量,与集团信息化初始阶段的数据采集量可谓“天壤之别”。
第二道坎:能否“数据驱动”?
挖掘用好全面互联形成的海量数据
才能真正科学决策、降本增效
“工人坐在操控台远程指挥采矿车,延时不到0.02秒,上班看起来就像打电动;巡检员不出办公室,远程管控高压电气设备、水泵的启停;安全监督不用人,靠摄像头识别工作人员打瞌睡、外来人员闯入等危险举动;3D扫描来控制钢轨表面的平整度和平直度……”星云智联党委书记、执行董事代挺,一口气介绍了多个海星XYZLink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场景,毫不遮掩地说,“海星XYZLink工业互联网就像是攀钢集团的大脑。”
这个大脑的决策智慧,更多来自全面互联形成的数据驱动力。“许多人看到了智能设备对工作效率的提升,但如果没有应用好采集来的数据,工业互联网的价值大打折扣。”星云智联把数据看作知识沉淀的富矿,近年来重点围绕数据挖掘推进应用创新。
钢铁行业存在“老师傅现象”,随着老师傅生病或者退休,一些靠经验解决的问题便会突然爆发。这些“老师傅的经验”能否转化为数字化的知识模型?
西昌钢钒生产管控中心。受访者供图
在攀钢集团下属的西昌钢钒炼钢厂,经过对原料配比等数据进行采集分析,以人工智能算法和建模方式,找到了炼钢工艺、物料消耗等关键影响因子,进而为每一道工序匹配最优方案,实现降本增效。这一炼钢钢铁料消耗优化模型,月均降低钢铁料消耗1.6千克/吨钢,按钢产量440万吨/年计算,预计年可节约成本1239万元。
再如合金计算模型,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对转炉内投入的合金类别、数量进行精准选择,使得每吨钢可节约合金成本1.2元,年可节约合金成本约528万元。还有带钢表面质量缺陷检测模型,将智能辅助人工判钢与全自动判钢相结合,大幅提升了判定准确率,降低了质检员劳动强度。
除此之外,海星XYZ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发了智慧物流、智慧质量、智慧能源、智慧环保、智慧生产安全、MES、无人计量、无人行车智慧仓储、网络威胁态势感知平台等48个子系统。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认为,大数据、机器学习、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使人们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方法论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数据分析和应用将是改造客观世界的有力武器。
第三道坎:如何转身为“公共平台”?
建设跨领域跨行业平台
要在赋能企业、协同创新
构建生态等方面探索路径
据了解,星云智联正准备国家级跨领域跨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申报材料。建设海星XYZ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出发点,是为了服务攀钢集团数字化转型,“跨领域跨行业”却意味着要成为开放性的公共服务平台。
星云智联有一定经验积累,在当前公司营收结构中,20%来自攀钢集团外,有140多个数字解决方案在12143家中小企业得到应用。四川德胜集团钒钛有限公司多次引进相关产品。“2020年,采购了无人计量称重系统,其对大型汽车车牌识别率≥99.5%,铁水罐号识别率≥99.3%。”德胜钒钛信息中心主任谢丹介绍,去年又把海星XYZ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采集、生产管理两个模块,嵌入到了公司协同智造一体化平台。
海星XYZLink工业互联网平台进一步做大做强面临不小挑战。连接设备数量是衡量平台影响力的重要指标,截至去年6月底,全国32个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7900万台(套),平均每个平台连接近250万台(套),星云智联差距明显。“这与拟接入设备的协议跟平台适配性差有很大关系。”李建瑜解释,各个机器设备系统千差万别,如果协议不开放或者协议种类太多,很难采集到数据。
“企业也会从保护商业机密等安全角度考虑,提出为什么非要上你的平台?”李建瑜说,当前较为普遍的做法,是购买基于平台技术开发的定制化解决方案,在企业内部封闭运行。“不同产业领域需求不同,没有一个方案敢说包打天下,这就导致了开发过程颇为漫长,平台也难以实现理想中的规模化效益,双方积极性都不高。”
再就是平台上的工业APP开发,需要IT程序员、算法工程师与生产线专家密切结合起来协同创新,这样才能真正找准找对应用场景。李建瑜苦恼道,“现在沟通成本比较高,最怕剃头挑子一头热。”
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国内头部平台企业。今年4月在绵阳举办的2023(第一届)全国产融合作大会上,卡奥斯介绍了借助政府、平台、企业、金融机构四方联动,“与大企业共建,同小企业共享”的生态赋能模式,对四川工业互联网平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星云智联今年目标是实现以芯片、服务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为代表的平台核心产品完全国产化替代,显示了其持续深耕的信心。
👉️【川企大调研①】热度消退后,电热毯顶流如何从“网红”走向“长红”
👉️【川企大调研④】科伦药业:十年“面壁”研新药,全球“药王”为何选中这家川企?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