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市州观察】宜宾:一座被“电”改变的西部内陆城市

四川经济日报 四川制造 2024-01-09


电,是现代工业文明之光。


电,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基础产业。


这一基础能源、基础产业带来的“乘数效应”有多大?长江首城宜宾就能佐证——一座被“电”改变的中国西部内陆城市。


在每一次历史发展关键节点,宜宾都以敢于担当、善于闯荡的城市精神,抓住“电”的机遇,带来城市的蝶变和产业的巨大发展。


抗战时期,宜宾建成第一座火电厂,开启了近现代工业文明进程;本世纪初,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下,宜宾因丰富的水电资源,成为全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基地;新时代下,宜宾迅速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举全市之力,引进龙头企业四川时代,形成了“1+N”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正加快打造全球一流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让宜宾这座西部内陆城市,动力更加澎湃。


眼下,第三次被“电”改变的宜宾,正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6月8日至11日,2023年世界动力电池大会将在宜宾举行,届时将有超过700余名嘉宾、320余家企业齐聚宜宾,共同探讨动力电池产业的现在和未来,推动动力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宜宾打造动力电池之都、绿色新能源之都。


火力发电 开启宜宾近现代工业文明


行走在宜宾三江新区,你会发现这个四川省的首个省级新区发展迅猛,日新月异。


在宜宾锂宝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加紧生产锂电三元正极材料,这些产品将发往江苏、福建、浙江、广东等地。


宜宾锂宝,是宜宾天原集团旗下子公司。天原集团是我国最早的氯碱化工企业之一和宜宾第一批近现代工业企业之一,创建于1944年,其前身为著名爱国实业家、中国氯碱化工创始人吴蕴初先生从上海内迁到宜宾的“天原电化厂宜宾分厂”。

1944年5月,宜宾天原电化厂破土动工

抗战时期,宜宾凭借隐蔽的地理位置、丰富的煤炭资源、便捷的长江航运,以一座后方城市的担当,大量承接沿海工厂内迁,在烽火岁月中挺起了实业救国的脊梁。


这其中,1939年5月,从美国留学归来的中国电力工程发电专家鲍国宝在宜宾马鞍石(今三江新区白沙湾街道马鞍石社区)开建当时我国西南地区装机容量最大(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的火力发电厂,为宜宾近现代工业发展奠定了能源基础。

宜宾发电厂建厂时厂区全景和发电机组

电,点亮宜宾近现代工业文明。


正是有了鲍国宝等这批当时中国最顶尖的发电专家来宜筹建电厂,才有后来钱子宁、吴蕴初等一大批爱国企业家把工厂内迁至宜宾,逐渐在宜宾形成火力发电、机械造纸、机器制造、电瓷电子、氯碱化工等较为配套的产业,奠定了宜宾近代工业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后至本世纪初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支撑宜宾成为四川重要工业重镇。


这其中,历经近80年时光淬炼的天原集团,从抗战时期的内迁企业“种子”已成长为“参天大树”,不仅成为宜宾工业领域里的核心支撑企业,而且在宜宾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上扮演着关键角色。

天原集团办公大楼

近几年,天原集团抢抓宜宾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机遇,全力推进以优势氯碱产业为主体、以新能源和新材料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战略转型。宜宾锂宝,正是天原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先手布局之一,公司生产的锂电三元正极材料及配套前驱体,技术先进,成为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上的关键一环。



水电丰富  吸引宁德时代大手笔落户宜宾


宜宾,地下有煤矿、地上有江河。


携“天府之国”富饶的岷江,带青藏高原雄奇的金沙江,在宜宾中心城区交汇,汇成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


金沙江水电资源梯级开发,是国家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实施“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水能理论蕴藏量约占全国的1/5,居我国12大水电基地之首,溪洛渡、向家坝、乌东德、白鹤滩4座梯级电站总装机量相当于两个三峡工程。


位于宜宾市和云南昭通市之间的向家坝水电站,是金沙江干流梯级开发的最下游一个梯级水电站,于2006年11月开工,2012年11月实现首批两台机组全部并网发电。十年来,电站累计发电量超过3000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约9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2.5亿吨。

向家坝水电站

在金沙江水电资源开发进程中,宜宾市发挥“愚公移山”的精神,辖区内的屏山县城由金沙江边整体搬迁至岷江河畔,为建成向家坝电站、“西电东送”做出巨大贡献,同时,丰富的水电,也奠定了宜宾雄厚的水电基础,作为西部重要的清洁能源基地,可为落户的动力电池企业提供充足的绿色能源,这是宜宾发展动力电池产业的最大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宁德时代选择宜宾,一方面是宜宾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规划与宁德时代西南布局的需要不谋而合,另一方面是宜宾能源结构优势突出,电力供应80%为水电(绿电),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能源支撑。”宁德时代旗下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有关负责人表示。

向家坝水电站

目前,四川时代80%以上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水电,每年可减少40万吨碳排放。四川时代已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


基础设施是产业投资的重要支撑元素。宜宾位居“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印缅孟经济走廊的叠合部,通过大力实施交通大会战,“铁公水空”全面发力,被国家确定为全国50个铁路枢纽、63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66个全国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之一,支撑宜宾的动力电池产品既可辐射川滇黔渝汽车产业,又可远销欧亚市场。



抢抓绿色能源新赛道  打造动力电池之都


2019年,宜宾与签约宁德时代,成为宜宾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产业升级标志性事件。


四年时间里,宁德时代持续扩大在宜宾的产能布局,落户四川时代1-10期项目,总投资560亿元。


宜宾以四川时代为“链主”,不断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着力构建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累计签约动力电池及其配套项目92个,其中上市公司32家,涵盖电池正极、负极、铜(铝)箔、隔膜、结构件等6大组件和正极前驱体、氢氧化锂等核心材料及辅材等项目,协议总投资超2000亿元,预期产值超5000亿元,可容纳就业人员数量超7.5万人。

四川时代

2022年,宜宾动力电池产业27户规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889亿元,同比增长4.54倍。四川时代累计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动力电池产量的15.5%、装车量的24.4%,占宁德时代总装车量的50.7%。


宜宾,这座地处西部内陆的城市,原本就因“中国白酒之都”“世界十大烈酒产区”“五粮液”等金字招牌而享誉海内外,而今又乘上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列车,正加快建设动力电池之都,推动产业由传统的“一黑一白”(煤炭、白酒产业)向“一蓝一绿”(数字经济、绿色能源)迈进。

宜宾汽车产业园

5月24日,宜宾市委副书记、市长廖文彬在2023世界动力电池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宜宾作为四川万亿级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核心区,作为四川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将紧紧围绕“双碳”目标,加快建设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力争2025年全市全产业链产值突破3000亿元,建成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从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到以向家坝水电站为代表的水电开发,再到如今以动力电池产业为代表的“绿电”,宜宾紧跟时代步伐,抓住了不同时期的“能源革命”机遇,实现了产业升级和城市涅槃发展。


今年的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以“绿色新动力·世界新动能”为主题,宜宾将借机进一步汇聚全球的智慧和力量,以绿色新动力,扬帆远航。




👉️动力电池产量已占全国1/6!我省力争2025年实现全产业链产值破5000亿元


👉️【市州观察】宜宾市:投资10亿元的汽车配套产业园开工 宜宾打造成渝地区汽车产业新增长极

往期推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