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竹子,撬起四川千亿市场
这是电影《卧虎藏龙》中的经典画面,主角背后的一片“绿海”不在别处,就在四川宜宾。这里藏着世界面积最大的天然竹林区——蜀南竹海。
竹有正直、脱俗的意境,更是一道绿色风景。荧幕之外,四川竹正迎来“新风口”。
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未来三年推进“以竹代塑”发展提供了方向路径。近乎同一时间,四川印发《四川省竹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全省将实现竹产业总产值1200亿元。
塑料不香了
“以竹代塑”成为全球新趋势
先来看看什么是“以竹代塑”?目前普遍认同两种解释。
狭义讲,指原本用塑料制作的产品,现在改用竹子做,比如:塑料勺子和竹勺子。广义讲,指提取竹子主要成分,用化学手段让它变成另外一种工业材料,比如:聚酯纤维衣服和竹纤维衣服。
而加快推进“以竹代塑”,是基于塑料污染对人类健康和地球生态造成严重威胁的现实。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球每年产生约4亿吨以石油为主要原料难以降解的塑料废物,其中只有不到10%被再生利用。近年来,世界各国正积极寻求替代塑料制品的解决方案,而竹子因具有独特优势被多国列入最佳替代品名单。
从古至今,从文具、餐具、家居用品再到工业产品,竹子的用途可谓非常广泛。尤为可贵的是,竹制品不仅非常耐用,且用后可完全自然降解,在全生命周期内都保持低碳水平甚至负碳足迹。推进“以竹代塑”对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发展“以竹代塑”,四川的优势何在?
四川竹“天生骄傲”
竹林总面积居于全国第二
有这样一句话:“世界竹子看亚洲,亚洲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四川。”
这样的说法,源于四川丰富的竹资源所给予的底气:数据显示,四川全省竹林面积达到1835万亩,居全国第二位,年竹材可采伐量高达1500万吨种类。四川有竹子种类18属160余种,是国内竹子种类形态最丰富的省份,同时,四川的竹纤维含量高,适宜后续精深加工。
四川不仅竹林面积大,且分布范围广。截至2023年10月底,四川已建成现代竹产业基地1100万亩。竹林面积超过10万亩的县(市、区)扩大到42个,长江干流所涉13个县(区)竹林面积增加到区城森林面积的一半,沱江、渠江、青衣江、岷江等干支流竹林面积提高到区域森林面积的15%。
四川的竹加工产业基础同样不可小觑。当前,以“竹浆造纸、竹食品、竹家居及竹工艺品、竹基材料为重点”的四川特色竹精深加工产业体系已基本形成。其中,竹浆造纸是四川的优势门类,截至目前,四川适合制浆造纸的竹林面积约1200万亩,竹浆产能占全国70%。
不少市州成果初显。近年来,全国十大竹资源富集区宜宾市积极推动新型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9月,宜宾市共有竹类加工企业408家,竹原料就地加工转化率超过75%,2022年宜宾竹产业综合产值达353.5亿元。
乐山沐川更是将竹浆纸产业作为重点突破赛道。一年多来,多个竹浆纸项目带动沐川县迈进百亿级竹产业强县行列。
给出好“竹”意
四川定下千亿发展目标
发展“以竹代塑”,四川优势大,面临的竞争也不小。据悉,当前江西、安徽、福建、浙江等多个竹资源大省均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助力当地竹产业突破瓶颈、转型升级。
在浙江安吉,2022年起出台多项“以竹代塑”地方政策,每年以2.5亿元政府性投入专项支持竹产业。在福建南平,印发“以竹代塑”示范城市建设方案,明确全市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全面应用“以竹代塑”产品。
在你追我赶的“大赛场”中,四川如何拿出破“竹”之势?
为积极响应“以竹代塑”倡议,去年9月,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竹产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了7方面共19项具体措施,加快建设竹经济强省,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明确到2025年,四川现代竹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200万亩,竹浆总产能达到250万吨,竹笋加工能力突破120万吨,实现竹产业总产值1200亿元。
《方案》同时提到,支持科研单位、重点龙头企业开展竹林提质增效、竹浆纸绿色制造、竹笋加工等产业技术创新,支持竹笋及衍生产品、“以竹代塑”产品研发。
除了出台 《方案》,去年11月召开的全省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还提出,将把“以竹代塑”产品纳入政府采购支持范围,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支持市州“以竹代塑”发展,四川也早有行动,先后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关于支持宜宾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的意见》,明确将“以竹代塑”作为支持宜宾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宜宾也出台多个政策 ,提出将“以竹代塑”作为竹产业发展的重要门类和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不止宜宾,四川的乐山、眉山、达州等地方正将践行“以竹代塑”提上日程。
来源:四川发布
👉️共谋轻工行业发展 全国新型竹产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