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理论如何产生一篇Nature,一篇Science,五篇JACS?
CO2电还原的晶界活性位点“理论”
1 引言
铜催化CO2电还原可同时产生C1和C2+化合物,包括CO,甲酸,甲烷,乙烯,乙醇,乙酸,正丙醇等,弄清各产物在催化剂上对应的活性位点是控制CO2电还原产物选择性的关键。目前,已经取得一定进展的研究当属晶界活性位点理论,该理论由斯坦福大学Kanan课题组提出并证明。Kanan课题组对晶界活性位点的系统研究,不仅开创了CO2电还原催化剂的新研究方向—氧化物衍生的催化剂,同时精彩地展示了一个猜想逐步被证明的过程。本文阐述了该“观点”的发展过程,包括提出猜想、间接证明、直接证明和同行印证。
2 提出猜想
A. 起源:氧化物衍生的铜催化剂性能远好于未处理的多晶铜——说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某一种结构对催化性能有显著影响
Kanan课题组将铜片在500℃下加热,在铜片表面生长一层较厚的氧化层(尽管之前已经有研究将热处理氧化的铜作为CO2电还原催化剂,但Kanan课题组发现更厚的氧化铜层的性能远比之前报道的好),再将其电还原为铜,而还原CO2时,这种氧化物衍生的铜(OD-Cu)对CO的选择性远好于未处理的多晶铜,同时表现出更低的过电位,如图 1 (a)。尽管作者未能在文中确切地解释为什么OD-Cu铜比普通多晶铜好,但作者发现CO的选择性与氧化层厚度呈正相关,同时氧化铜纳米线的长短几乎不影响CO2电还原的性能,因此作者推测OD-Cu的性能与颗粒状表面或晶界结构有关。[1]
B. 定性结果: 电还原活性顺序与晶界密度相同——说明晶界与活性位点相关
为了证明晶界的影响,作者对比了具有不同晶界密度的三种铜催化剂,包括商业化的铜纳米颗粒(Cu NPs)、电还原的OD-Cu 1和H2还原的OD-Cu 2。由图 1(b)的TEM图可见这三种铜催化剂的晶界结构明显不同,铜纳米颗粒的晶界密度明显比OD-Cu小,同时OD-Cu1的粗糙度远大于OD-Cu 2,因此这三种铜的晶界密度顺序为Cu NPs < OD-Cu 2 < OD-Cu 1(但作者并未用准确的方法定量晶界密度)。这三种铜的CO电还原活性顺序与晶界密度相同(图 1(b)),由此作者正式提出晶界与活性位点相关的猜想。[2]
▲图1 (a)500℃氧化的厚氧化铜被还为铜后表现出更高的CO选择性和更低的CO2还原过电位;(b)对于CO电还原,两种氧化物衍生铜的C2+产物选择性和CO还原活性远高于铜纳米颗粒。[1, 2]
3 间接证明
C. 定量结果: 铜催化剂上的晶界密度与CO2还原活性线性相关
随后Kanan课题组用定量的方法证明了CO电还原活性与晶界密度的关系,同时发现CO在铜催化剂上的吸附强度与晶界密度也相关(CO2或CO电还原活性与CO的吸附强度相关)。Kanan课题组将铜纳米颗粒分散地担载在碳纳米管上,这样既可定量纳米颗粒数量,又可清晰定量单个纳米颗粒上的晶界长度,从而通过统计和建模定量晶界密度,同时利用热处理温度来控制纳米颗粒的晶界密度(图 2 a-e)。CO电还原的选择性(相对析氢)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降低(图 2 f),因为晶界密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也降低(图 2 a-e),同时CO电还原的电流密度(活性)与晶界密度呈正比(图 2 g),而析氢活性与晶界密度几乎无关(图 2 h)。[3]
同时,程序升温脱附(TPD)谱表明CO在高晶界密度的铜上的吸附更强,从而更利用C-C耦合,进而产生C2+产物。[4]以上结果再次证明铜催化剂上的晶界密度与CO2或CO电还原活性强相关。但这仍是间接证明,不足以说明晶界就是活性位点。
▲图2 (a - e)担载在碳纳米管上的铜纳米颗粒被不同温度处理后的TEM图,(f) CO电还原的C2+产物选择性与热处理温度的关系,(g) CO还原电流与晶界密度的关系,(h)析氢电流密度与晶界密度的关系,(i) OD-Cu和被热处理(Deactivated)失活的铜的CO还原选择性对比,(j) 铜表面的晶界SEM图,(k) CO在不同铜表面的程序升温脱附(TPD)谱。[3, 4]
4 直接证明
D.原位测试——“看见”活性位点
接着Kanan和McKelvey合作用扫描电化学池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chemical cell microscopy, SECCM图 3 a),直接探测铜电极表面的晶界附近的电流分布(图 3 b-f)。在氩气氛围下,探针扫过晶界时,析氢电流明显阶跃到更大值,并且两种取向的晶面上电流差异较大(图 3 c);而在CO2氛围下,晶界处的电流明显比晶面处大,并且两种取向的晶面上电流无差异(图 3 d),这直接表明晶界处的CO2还原活性更高,从而证明晶界比晶面的活性更高。
▲图3 (a) 扫描电化池学显微镜(SECCM)原理示意图,(b) 用于SECCM的铜电极的电子背散射衍射(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EBSD)晶面取向图,(c)氩气氛围恒电位下,晶界附近的电流相对位置的分布,(d) CO2氛围恒电位下,晶界附近的电流相对位置的分布。[5]
5 同行印证
晶界活性更高的观点也被其他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证明(图 4),尽管他们未直接采用“晶界(grain boundary)”这个说法,但他们的实验结果直接表明了晶界的作用。Byoung Koun Min和Yun Jeong Hwang课题组合成的一种Cu2O纳米颗粒在CO2电还原过程中,C2H4选择性随时间逐渐增大,他们将这种变化归因于纳米颗粒的逐渐碎片化(Fragmentation)。[6] Hyunjoon Song课题组对比被氧化为碎枝状和未处理的Cu2O纳米颗粒,发现碎枝状纳米颗粒的C2H4选择性远大于未处理的纳米颗粒。[7] 同时,Yu Han课题组发现氧化铜膜被还原为Cu时若出现碎片化,则C2+产物明显增加。[8] 以上三个工作都证明的碎片化可增强CO2电还原产C2+产物的选择性和活性,而这种碎片化直接对应着晶界密度的增加,因此,他们都印证了晶界活性更高的观点。
6 总结
7 参考文献
顶刊精读专栏欢迎大家踊跃投稿!大家所撰写的稿件,一经接收,都有稿费。稿费标准:稿件一经接收,保底稿费100。头条7天阅读量6000-9999,稿费:200; 7天阅读量1W -1.5W,稿费:300; 7天阅读量1.5W以上,稿费:400。二条7天阅读量4000-8000,稿费:200; 7天阅读量8000-1.2W,稿费:300; 7天阅读量1.2W以上,稿费:400。有意向投稿的朋友请联系微信号:yzcl93,黄主编,小编会跟您确认精读稿件的内容。撰稿过程中有任何问题也可以咨询小编。
微信加群
催化/能源交流群,请添加微信:yzcl93
理论计算交流群,请添加微信:ccl2098科研绘图交流群,请添加微信:17857127498
写作/表征交流群,请添加微信:xueshan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