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年终盘点]MOF在水氧化中的应用

RZ 研之成理 2021-12-21

作者:RZ  所属专栏:研之成理电化学天地

电催化析氧反应(electrocatalytic OER)是能源转换与存储领域的重要反应,可应用于水分解制氢,燃料电池,金属-空气二次电池等领域。目前活性较高的催化剂包括传统的贵金属铱、钌基催化剂,以及非贵金属类的镍、铁、钴、锰基氧化物、氢氧化物、磷化物等。在过去的一年里,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和共价有机框架化合物(COF)在OER催化领域也得到较大的发展。

2017年初,中山大学的张杰鹏教授课题组在J. Am. Chem. Soc.上发表了题为Modular and Stepwise Synthesis of a Hybrid Metal-Organic Framework for Efficient Electrocatalytic Oxygen Evolution的文章。

作者通过分步取代的方法,将桨轮型Co2-(RCOO)4(LT)2金属簇固定于[{Fe33-O)(bdc)3}4]框架结构中形成Fe3-Co2 MOF,以提高钴金属簇的化学稳定性。图1展示了合成Fe3-Co2 MOF的过程中参与的化合物和Co3-Co2 MOF的结构:首先,合成含有Fe(II)金属簇的Fe3-Fe(图1a);然后在酸性溶液中用小分子官能团替换Fe(II)金属簇(图1b);再用Co(II)金属簇替换小分子官能团,得到Fe3-Co2 MOF结构(图1c)。同时,作者合成了单一金属的Co3-Co2 (图1d)作为对比实验。

图1 化合物结构:(a) Fe3-Fe, (b) Fe3, (c) Fe3-Co2, (d) Co3-Co2 (橙色-铁,紫色-钴)

图2显示了在pH=13溶液中的电化学测试结果。作者选用了3种导电基底:玻碳(GC),泡沫铜(Cu)和泡沫镍(Ni)用于测试,负载在不同导电基底的电极的活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Fe3-Co2@GC,Fe3-Co2@Cu和Fe3-Co2@Ni的水氧化的起始电势分别为1.46 V,1.43V和1.42V;在电流密度为10 mA cm-2下的过电势分别为 283 mV,237 mV和225 mV;Tafel斜率分别为 43 mV dec-1,79mV dec-1,48 mV dec-1。可以看出,当使用泡沫镍负载活性物质时催化活性最高,这是因为金属镍本身具有OER催化活性,而且三维结构的泡沫镍具有比玻碳更大的比表面积。

图2 Fe3-Co2材料在不同电极上的LSV曲线

为了消除基底对活性的影响,作者使用玻碳作为负载电极比较了Fe3-Co2, Fe3, Fe3-Fe,Co:Fe3以及IrO2的OER催化活性,如图3所示。Fe3-Co2和Co3-Co2 MOFs具有类似的催化活性,且明显高于其他催化剂。

图3 不同样品在玻碳电极上的LSV曲线

这篇文章作为communication仅介绍了合成方法及电化学测试结果,没有应用更多的测试手段对样品结构进行表征,略感遗憾。期待作者后续更加精彩的工作。

其后,北京化工大学夏振海教授课题组在Adv. Mater.上发表了一篇题为“Design Principles for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as Efficient Electrocatalysts in Clean Energy Conversion and Green Oxidizer Production”的文章。该文章基于第一性原理的计算,预测了一系列含有第四周期过渡金属元素的COFs在析氧反应(OER)和氧还原反应(ORR)中的催化活性。

如图4显示,用于计算的COF结构模型为含有卟啉的无限延伸2维结构。作者采用酸性或中性电解液环境下的OER反应机理,包括OH·,O·,OOH·等中间体的形成,以及OOH·的分解并产生O2。过渡金属-COFs在析氧反应中的自由能图显示,Fe-COF具有最高催化活性,过电势为0.381 V。同时, Co-,Cu-,Zn-COF催化剂在OER中的速率决定步骤为O·的生成反应,而对于Ti-,Cr-,Fe-COF催化剂的速率决定步骤为OOH·的生成反应。作者通过对结晶场稳定化能(CFSE)的计算还预测了ORR在双电子及四电子转移过程中的自由能及反应机理,得到Fe-COFCo-COF在四电子转移时活性最高的结论。

图4 过渡金属-COFs结构模型


图5 过渡金属-COFs在OER中的自由能图:电势为0V(a)和1.23V(b).

此外,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赵川及Sheng Chen课题组在Nat. Commun.上报道了超薄MOF阵列的制备及OER测试结果。通过(2,6-naphthalenedicarboxylic acid dipotassium)与镍/铁无机盐的反应,在泡沫镍表面沉积一层MOF阵列。该材料在0.1M KOH溶液中表现出极好的OER及HER催化性能。

    图6 超薄MOF阵列/泡沫镍材料的合成路径

柏林洪堡大学Pinna课题组在Adv. Funct. Mater.报道了镍铁有机膦酸盐在OER反应中的应用。该层状材料在碱性溶液中原位生成镍铁双氢氧化物。通过对X射线吸收光谱(XAS)的研究发现,NiO6/FeO6八面体在有机膦酸盐中具有非对称性,该特性在原位反应中继承给了镍铁双氢氧化物,改善了金属位点的电子结构,进而提高了催化活性。


图7 层状镍铁有机膦酸盐的XRD及结构(镍/铁-蓝色,磷-红色,氧-橙色,碳-灰色)

总结:

MOF及COF化合物目前广泛应用于吸附、气体存储、生物催化、光催化、化学催化等领域,但是在电催化OER,HER,ORR,及二氧化碳还原中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有两个:较差的导电性和结构不稳定性。目前来看,有效的解决办法首先是控制材料形貌及尺寸,缩小电子转移路径,如制备二维超薄结构;其次是改善材料结构,如在第一篇文章中提到的引入更加稳定的有机骨架。MOF及COF化合物作为异相催化剂的优势有:一,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提供更多的反应场所;二,具有多样的结构模型,可设计为0维,1维,2维,或3维结构,满足不同的反应环境;三,易掺杂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如通过离子交换,末端官能团改性等方法;四,可修饰的金属位点电子结构,可控制合成对称或非对称的MOx四面体或八面体结构;五,具有高度的结晶性和结构重复性,易于模拟计算。


参考文献

[1] J. Am. Chem. Soc. 2017, 139, 1778−1781

[2] Adv. Mater. 2017, 29, 1606635

[3]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7, 8, 15341

[4] Adv. Funct. Mater. 2017, 1703158


1. [年终盘点] MOF新贵!导电MOF

2. 干货来啦~ ~液相核磁共振波谱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3. 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在电催化中的应用| 氧气析出反应(OER)的测试要点 

4.  HER测试方法

5.  CO电化学氧化 

6. 电催化中的模型催化剂

7. 电化学面积的标定---双电层法

8.  CO2电还原中Cu面积的标定

9. 这些大有来头的多孔材料

10. 典型多孔纳米结构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11.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MOF)在碳氢化合物吸附分离上的应用

12. 初识“非经典晶化”与“介观结构晶体”



研之成理电化学专栏招聘:招聘锂硫电池锂空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CO2电化学还原氧析出(OER)单原子催化剂非金属电催化剂光谱电化学等电化学方面的专栏作家,如果你认为自己精通其中某一个方向,不要吝啬,大力地将简历扔向小编吧!(rationalscience@163.com)。或者加小编QQ(1226440167)详聊。


要求:每月1-2篇自己方向知识的分享,分享形式包括该方向的综述解析、定期热点文章盘点、人物介绍、经典文献精读赏析、基础知识总结、测试方法总结、数据处理总结等。





温馨提示:后台回复电化学就可以快速获得研之成理相关往期内容!




鸟语虫声总是传心之诀,花英草色无非见道之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