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丨黄丽君《化家为国:清代中期内务府的官僚体制》
内容简介
清代内务府的主要成员为皇帝直领的上三旗包衣。内务府的权力侧生于君宠,君王的意志直接影响了个人或家族的兴衰。清前期,内务府官僚体制的人事迁转自成一格、独立封闭,君主的特迁拔擢成为包衣及其家族发展起落的关键因素。内务府官僚体制在清代中期以后的定制化与文官化的现象,与此所涉及皇帝与其包衣家人的关系,体现出内务府“化家为国”的历程。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体制”共四章,考察十八、九世纪皇帝任用内务府官员的模式,分析内务府人事制度的变迁,下编“变革”则分析了十九世纪清代君王依赖制度任用包衣的原因,考察内务府包衣追求仕途进身的个人主体性等问题。
作者简介
黄丽君,台湾大学历史系博士。关注性别史、医疗史、法制史等领域。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清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内务府包衣完颜氏、金氏家族的研究数篇。
目录
绪论
上编:体制
第一章 近臣仆隶:内务府的人群组成与组织建置
第二章 皇帝的管家:清代总管内务府大臣的出身与选任
第三章 循分供职:包衣的身份义务与内务府挑补制度
第四章 铨衡升骘:内务府司官的迁转与考课
下编:变革
第五章 因时势变:清代中期以后包衣税差的置撤与功能
第六章 登科历阶:科举制度与内务府官员的进身机会
第七章 纳赀授官:清代中期以降包衣的捐纳、捐输与报效
结论
附录1 清代总管内务府堂官年表
附录2 清代内务府堂官出身表
征引书目
索引
后记
后记
《化家为国》这部作品脱胎于我的博士论文《皇帝及其包衣奴才:论清代皇权与内务府官僚体制》(2014年)。从论文到专书,改写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内容也有很大的调整。会花这么多气力来修改这本书,主要是想弥补当初论文没写好的缺憾。
《皇帝及其包衣奴才》不是一本“十年磨一剑”的成果,而是走在个人思考着研究转型,跌跌撞撞,仓促完成的作品。内务府档案利用得太少是最大的缺陷。但在毕业以后,我在育儿、求职、申请计划、兼课教书等杂务间兜兜转转,加上离开台北以后,失去图书、学术网络等资源,一直无力面对自己的论文。直到我申请到“人文及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改写专书暨编纂主题论文集计划”,2015年回台大当了一年的博士后,才能提起勇气继续跟内务府奋战。当时《内务府奏销档》《内务府奏案》两套重要档案虽已出版,但台湾的图书馆购入的并不多,修改论文时主要仰赖清大图书馆的《奏销档》馆藏,因而必须感谢子懿学妹的热心协助,每每大方让我占用她的借书额度。《奏销档》虽有编目上的缺漏,却也无碍信息的完整性,是支撑本书研究断限可下探至19世纪的重要材料。
2016年有幸转至史语所进行博士后研究。但直到2017年的暑假,孩子稍微大一点之后,我才能在北京待上一段长一点的时间,系统性查阅《奏案》跟甫开放的《内务府呈稿》。内务府材料对于论文改写帮助甚大,官书里记载模糊不甚确定的制度细节,终于在档案里见到落实的景况,也在意料之外读到许多依违于制度实践的个案与争议,更丰富了本书的讨论。
2017年年底,我到中山大学历史系(珠海)报到,开启新的学术旅程。惠蒙系主任吴滔老师的提携与支持,系上图书室购置全套的《奏案》与《奏销档》,资料查阅上更为便利。同时,得益于中大的高校教师业务费的支援,我开始固定每年进京查档,陆续收集的材料除了继续充补书稿,也成为日后《八旗制度与族群认同》《乾隆皇帝的民人嫔妃》等文的写作基础。
书稿修修改改,缝缝补补,终在2018年年初完成,赶上该年度“台大文史丛刊”的投稿审查。但从通过审查、修改,到真正出版,忽焉又是两年。从博士论文到专书的改动,除了补充内务府档案等资料外,研究架构也有不小的调整。大抵而言,博论停留在描绘出内务府官僚体制在19世纪的转折的情况,专书则进一步尝试解释变动发生的原因,继而思考清代统治格局的变迁。因而除了档案的增补外,也新增第一章制度背景的铺陈;第五章则尝试从税差制度沿革解释体制的变动;参考审查意见之后,决定拿掉最后一章家族个案的讨论。
《化家为国》在2020年出版时,正值一场席卷全球的大疫。同年年底,我离开中大,绕了一圈又回到史语所。虽然遗憾离开时来不及跟珠海的师友好好告别,但在充满不确定的日子里可与家人孩子支持相守,却也是值得感恩的幸福。拙著出版两年之后,幸而可再以简体版的形式和更多读者交流。因而再度润稿,这次的修改主要是新增后记,修订一些错字与错误数据。感谢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高笑红老师让文稿臻至完整,也让我见识到专业编辑火眼金睛的功力。但文笔不佳可能是因天生才气不足,若有表述不清之处,还祈读者见谅。
在论文改写的过程中,我得到许多师友的帮助与支持。指导教授陈国栋老师鼓励我从事传统政治制度史的研究,也启发我对内务府体制的探索。在台湾以文化史为主流的学术环境里,传统的政治制度史研究说来有些“复古”,但人们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都脱离不了体制的支配与影响。而清史研究赖以为根本的档案原为政治制度的产物,若不熟悉这些体制,又如何适恰运用这些材料来进行研究?基于这些思索和陈老师的鼓励,促使我在博士班的研究转向。陈国栋老师学识渊博,无论行程如何忙碌,都随时欢迎学生叩问,与我讨论学术与生活,提供不同视角的研究观照,也提醒我注意制度与人情交错考量的复杂情况。专书改写主要遵循陈老师的期许与指导方向,惟愿这个结果没有让老师失望。亦师亦友的衣若兰老师是我在2015年台大博士后的指导教授。她就如我认识的性别史研究者一样,一点也没有师长的“权威”,反而像是一个亲切的姐姐,关心着我的职业生涯、研究、发表、生活和家庭,不断提点我放宽学术的视野,提升外文能力。在我最困顿的时候,衣老师“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赠言一直让我铭记在心。定宜庄老师优游于档案、制度与口述之间的学术风范也对我影响至深,个人对八旗制度的基本了解即奠定于老师在东吴大学客座的讲堂上。毕业之后,定老师不惮其烦,愿意花时间读我那本不成熟的博士论文,告诉我该如何调整架构,下笔必须更清楚精简。至中大工作以后,老师也多次以行动支持系里组织的田野、教学与会议活动。我虽然不是定老师的入门弟子,但她却如同我的另外一位指导老师,一直在学术与生活上带领着我。此外,庄吉发、叶高树、赖惠敏、周婉窈老师在我的论文写作过程,不吝提供研究观点或材料上的提示,出席口试,给予具体的修改意见。甚至在毕业后,几位老师在教学与公务繁忙之余,仍愿意拨冗和我讨论,从论文细节到生涯规划,无所不谈,这些建议与支持都弥足珍贵。
最后我也想感谢我的家人。晴耕在妈妈的肚子里就一路陪着我完成博士论文;雨读自小用内务府档案当胎教,还没出生就随着我登顶长白山。从论文的雏形到专书的成果,我家的两小是一路的见证者,与我一同分享着知识心灵的丰足与写作的痛苦。孕龄的女性研究者职涯得面对许多挑战、困难跟泪水,除了师长的鼓励外,我的先生庆明是我最大的支持者。无论是最初论文走岔了路,自我怀疑是否能坚持下去时,或者是在孩子年幼,决定离家到珠海赴任时,庆明一肩扛下照顾这个家的责任,鼓励我不要因为母亲的身份放弃想做的研究。所以我慢慢前进,逐步完成了一些目标,感谢你们一路走来的陪伴与支持,所以我也想把这部作品献给我最亲爱的晴耕雨读小家庭。
四马路上
单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