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党史学习教育〡红色家书——温情与热血的代际传递

青春社科大 青春社科大 2023-04-12
家书,往往记叙家常、寄寓亲情;而红色家书不仅有普通家书的温情脉脉,更传递着革命记忆、红色基因。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的这个重要节点上,重读革命先烈在硝烟弥漫的战斗间隙、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写下的红色家书,我们将感受到前辈们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无畏的精神,体会共产党人坚守的初心与使命。今天,我们穿越时间长河,择其中一二,与同学们共缅先烈。

陈毅安写给妻子的54封信

“我们是有阶级觉悟性的青年,担负了世界革命的重大使命,我们难道恋恋于儿女的深情吗?没有一点牺牲的精神吗?我们绝对不是这样。”

(图源:央广网)

陈毅安,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北伐战争、秋收起义,后随部队到井冈山。1930年6月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长沙战役中,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壮烈牺牲,年仅25岁。陈毅安生前有一个幸福温馨的小家庭,他与妻子李志强十分恩爱。从恋爱到结婚直到壮烈牺牲,陈毅安给妻子写了54封家书。这封家书是陈毅安于1927年4月在国民革命军进军途中写给妻子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两位热恋中的青年对国家对革命怀着的坚贞不渝的理想与憧憬。


陈觉、赵云霄的血泪遗书

“我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所以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我们虽然是死了,但我们的遗志自有未死的同志来完成。‘大丈夫不成功便成仁’,死又何憾!”(节选)“小宝宝!我很明白的告诉你,你的父母是共产党员。” (节选)

(图源:文汇报)

这两封信,一封是丈夫就义前写给妻子的诀别信,一封是母亲留给尚在襁褓中女儿的遗书,他们的作者是一对年轻的革命伉俪:陈觉与赵云霄。陈觉、赵云霄,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作为第一批先进的中国青年前往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学习期间,二人相识相知相爱,结为夫妻。1927年,赵云霄、陈觉一起回国参加革命。1928年,由于叛徒告密,陈觉、赵云霄在常德、长沙分别被敌人逮捕,关押在长沙陆军监狱。当年陈觉在长沙牺牲,年仅25岁。4个月后,赵云霄在狱中诞下一名女婴。1929年3月,在给襁褓中的女儿喂过最后一口奶后,赵云霄毅然走上刑场,牺牲时年仅23岁。


吉鸿昌致妻书

“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人终有死,我死您也不必过伤悲,因还有儿女得您照应。”(节选)

(图源:作者摄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吉鸿昌,著名抗日英雄、爱国将领,曾为冯玉祥部下,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天津从事抗日活动时不幸被国民党逮捕,同年11月被国民党杀害于北平陆军监狱,时年39岁。在英勇就义前,吉鸿昌给妻子写下了这封诀别信,信中展现了他对妻儿、母亲的关心,“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更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伟大与光荣。


刘伯坚致兄嫂

“弟准备牺牲,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一切听之而已。”(节选)

(图源:人民网)

刘伯坚,被毛泽东誉为“我党我军政治工作第一人”。25岁赴欧洲勤工俭学,随后与周恩来等人发起组织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并于192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5年3月4日,刘伯坚率部队转移突围时,不幸中弹被捕。在狱中刘伯坚写下了四封家书,发出“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呐喊。被捕17天后,刘伯坚壮烈牺牲在江西省大余县金莲山刑场,时年40岁。


赵一曼写给宁儿的信

“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节选)

(图源:人民网)

赵一曼,原名李坤泰,毕业于黄埔军校六期,抗日民族英雄。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二团政委,当年11月,赵一曼在掩护主力部队突围时受伤,三天后在小西北沟窝棚养伤时不幸被俘。赵一曼在狱中受尽日本宪兵各种酷刑,始终保持坚贞不屈的信念。1936年8月2日,赵一曼在押赴刑场的车中给儿子留下百字的绝笔信后,英勇牺牲在敌人的枪口下,年仅31岁。

     纸短情长,透过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我们能深深体会到革命先辈们的爱与梦、血与泪。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理应学习他们无畏的革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舍身为国的情怀,使红色基因代代传承,无愧于他们的奉献与牺牲。



>> 往期回顾 <<

征文 |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学习党史促进大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主题征文活动通知
学百年党史,讲百年故事:校团委直属机构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我校团干部代表参加石景山团区委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校团委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暨2021年春季学期首次团干部会议
党史学习教育 | 你的书桌上有它们吗?


内容来源|人民网、央广网等
文案|李梓琳
排版|谢可依
编辑|李晓煦 杨君慧
校审|苑媛 韩晓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