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不容易被压力打垮,还能原地满血复活?
Twitter
作者 | 酷炫脑主创
校阅 | 酷炫脑主创 & 小草
编辑 | 能能
1.
活跃的多巴胺奖赏系统, 让人不容易被压力压垮
富有心理弹性的人,大脑似乎更不容易被压力和逆境“压垮”,这得益于大脑的奖赏系统。
多巴胺可能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神经递质了。多巴胺在大脑当中扮演很多不同的角色,比如它既是奖赏回路的神经递质,负责让我们体验到“奖赏”的感觉,又是运动回路的神经递质,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运动。帕金森病人就是因为大脑运动回路中负责分泌多巴胺的黑质神经元大量死亡,导致他们无法做出想做的动作,变得行动僵硬。
帕金森与多巴胺分泌示意图 | 图源 epochtimes.com
大脑的奖赏系统是由边缘系统和大脑的高级前额叶皮层构成的回路共同组成的。多巴胺是大脑奖赏回路当中负责传递信号的神经递质,奖赏信号的传递可以让一个人在压力环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屡败屡战地去追求对生存必须的资源。
奖赏系统(黄色箭头为多巴胺)作用示意图 | 图源 sohu.com
海马体也是奖赏回路当中重要的一环,它也位于大脑中央深层的边缘皮层。健全的海马体保证我们可以形成新的记忆,可以正确区分危险和安全的环境,并且帮助调节我们的压力反应,因此对心理弹性十分重要。而高度发达的前额叶皮层是奖赏回路的另一个重要节点,它的功能也影响心理弹性,它可以通过抑制情绪中心——杏仁核来帮助调节我们面对压力的情绪和行为反应。
海马体与杏仁核在大脑中的位置 | 图源 brainhq.com
美国国立卫生院的神经科学家研究了美国特种部队的士兵,发现这些士兵的大脑奖赏系统和一般人不同。当这些士兵在玩游戏中损失了金钱,他们大脑奖赏系统的活动依旧可以维持在比较活跃的状态,让他们不会感到气馁;而普通人的大脑就脆弱得多,他们在经历损失之后,大脑奖赏系统的活动会变得不太活跃,这些普通人的主观体验就是,感到气馁,累觉不爱。
科学家用脑成像技术观察这些特种部队士兵的大脑内部结构,发现他们每一个人的海马体都比一般人更大一些,可能是更大的海马体帮助他们游刃有余地应付因为压力而漂浮在大脑中的肾上腺素。此外,这些士兵大脑的前额叶活跃程度也比一般人高,大脑额叶区域负责理性思考,更高的前额叶活跃度可以帮助这些人抑制原始的杏仁核情绪活动,从而以更理性的方式来应对威胁。
2.
神经肽 Y,压力下的闸控系统
神经肽 Y 是大脑在压力下释放的一种神经激素,作用类似于大脑中的刹车。当你感受到压力,大脑的杏仁核、前额叶、海马体和脑干就会有强烈反应,而神经肽 Y 的分泌会像关闭电闸一样,帮助你关闭大脑中这些响个不停的警报。这个闸控系统功能是否良好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弹性。
神经肽 Y(NPY)作用示意图 | 图源 ScienceDirect.com
对神经肽 Y 的研究最早是在 2000 年。当时美国军队的士兵参与了一个实战演习,这个实战演习中需要模拟在战争中被囚禁、缺少食物、缺少睡眠、被隔离以及高强度审问的状态。这些士兵在被审问了几小时后,科学家检测他们的血液,发现其中神经肽 Y 水平迅速上升了。
受试士兵遭受压力后(图例POST)与试前相比(图例PRE),血液中的神经肽 Y(NPY)明显上升 | Morgan CA 3rd et al., 2000
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专门训练成为有最强心理抗压能力的特种部队士兵,他们神经肽 Y 的水平比普通士兵还要更高。这说明,更强大的闸控系统帮助特种部队士兵更好地关闭大脑的应激警报,让这些士兵在面对高强度的环境考验时,可以专心致志地应对,而不被低级的情绪反应拖后腿。
科学家们还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来研究神经肽 Y 的作用。比如在一个研究中,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先把一只小老鼠放在紧身的塑料容器中,小老鼠在容器里动弹不得,感到十分恐慌焦虑。
图源 Research Gate
半小时之后,实验员把这只小老鼠放出来,把它和另外一只小老鼠一起放在一个盒子里。这时,之前被困的小老鼠因为在塑料容器里受到了太大惊吓,表现得非常焦虑,以至于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回避和另外一只老鼠互动。
接着在第二个实验当中,科学家采用了同样的实验条件,唯一的不同点在于,最开始把小老鼠放进紧身塑料容器之前,会先给它注射神经肽 Y。在这样的操作后,当小老鼠受了惊吓再被转移到盒子里,跟别的小老鼠呆在一起,它会马上开始和另外那只小老鼠互动,就好像什么可怕的事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类似这样的研究还有不少。这些研究结果一致地说明,大脑当中神经肽 Y 的分泌可能也是我们在遭遇压力后“原地满血复活”的生理基础。
同样是压力,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别?为什么在吵架后,男生常常可以很快平复情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倒头就睡,而女生可能在一边生很久的闷气,觉得男生不爱自己了?
解离是一种必要的,不可或缺的技能,如果一个人不会解离自我,那么他将不会懂得如何集中注意。
参考文献
1. Maier SF et al., Behavioral control, the 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and resilience. Dialogues Clin Neurosci. 2006;8(4):397-406.
2. Lyons DM, Parker KJ. Stress inoculation-induced indications of resilience in monkeys. J Trauma Stress. 2007 Aug;20(4):423-33.
3. Morgan CA 3rd et al., Plasma neuropeptide-Y concentrations in humans exposed to military survival training. Biol Psychiatry. 2000 May 15;47(10):902-9.
4. Sajdyk TJ et al., Neuropeptide Y in the amygdala induces long-term resilience to stress-induced reductions in social responses but not hypothalamic-adrenal-pituitary axis activity or hyperthermia. J Neurosci. 2008 Jan 23;28(4):893-903. doi: 10.1523/JNEUROSCI.0659-07.2008.
5. Virginia Hughes, Stress: The roots of resilience. Nature 490, 165–167 (11 October 2012) doi:10.1038/490165a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点亮这里,让朋友知道你热爱脑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