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跌停背后的反垄断疑云
2018年10月29日,上市公司贵州茅台出现了五年来的第二次跌停,并带动整个白酒板块股价下跌9.71%,五粮液、洋河股份、山西汾酒、水井坊等10只个股跌停。
有关这次罕见跌停的原因,各方做了广泛分析。其中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贵州茅台公布季报显示其第三季度营收仅增长3.20%,影响了投资者的信心。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茅台酒天价为何撑不住股价?渠道囤积爆炒,厂家控量反伤业绩》:
https://www.yicai.com/news/100048584.html
“茅台业绩低于预期背后,跟厂家主动控量有很大关系。”
由此可见,茅台高管事前掌握业绩发展的主导权,足以预见第三季度业绩公布后的股价走势。所以才会出现媒体所报道的情况《茅台跌停!国家队踩雷 外资精准减持大赚几十亿》:
“在机构投资者增持之际,贵州茅台高管、外资却在减持,6月底尚持有417万股贵州茅台的奥本海默基金,已在9月底退出贵州茅台前十大股东行列。”
至于上述情况是否涉嫌违规,有待监管部门进一步核查。以下仅简要谈一些茅台可能涉及的反垄断法问题。
首先,茅台自身也早已对销售渠道囤积爆炒有所察觉。可见高端白酒经销商的囤积行为早已成为业内众所周知的潜规则。经销商的这类行为本质上是相互串谋的横向限制竞争行为,不仅会限制销量上的竞争,也会限制价格上的竞争。但是,茅台并未将其发现的案源线索举报给反垄断执法机构,反垄断执法机构在过去5年里也始终没有对高端白酒经销商涉嫌违反《反垄断法》的限制竞争行为展开调查。
第二,根据第一财经报道《茅台酒天价为何撑不住股价?渠道囤积爆炒,厂家控量反伤业绩》披露:“有白酒行业资深观察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茅台现在采用的销售模式并非市场化,原来一级经销商以怎样的价格出售多少,有很大自主权,但现在必须按照每瓶1499元的价格卖。” 茅台这样的固定转售价格行为,或者以限制最高转售价格行为的名义变相固定转售价格的行为必然会限制各级经销商间的竞争,而且客观上导致不仅飞天茅台零售价格越来越高,还导致供应短缺,以至于更加激发了飞天茅台价格上涨的预期和投资囤积的行为,甚至可能积聚更多金融风险。对此,笔者已经在2017年8月14日发表在澎湃新闻网上的《茅台限制最高零售价格是否违反<反垄断法>》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62420 中有所分析。
第三,茅台与五粮液等高端白酒企业一样都有着自己的自销渠道,客观上它们与大批发商甚至零售商存在竞争关系。因此,高端白酒企业与经销商之间协调经销策略,同样可能构成限制竞争,涉嫌违反《反垄断法》。对此,笔者在2016年9月6日发表的《反垄断疑云下的高价白酒》中也有分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24855 。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茅台等高端白酒企业还与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存在战略合作。如果这样的战略合作包括协助厂家监控各电商平台相关高端白酒分销价格,那么也很可能构成违反《反垄断法》。类似的问题在上海物价局查处捷波朗耳机产品固定转售价格垄断协议案已经凸显出了,但并没能获得全国各地反垄断执法机构的重视,进一步对同类违法行为展开调查罢了。
综上,无论是茅台还是其他高端白酒企业很可能长期因为自身的固定或限制经销商最低转售价格行为而面临供求扭曲的困境,进而使证券市场也面临巨大的风险。在此,再次呼吁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能够及早对高端白酒行业展开反垄断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