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外语名师教学一生总结的高招!戳→

2018-01-02 外语教师联盟


 

资讯|教学|备课|语法|答疑

每一个爱孩子的外语老师

置顶了外语教师联盟

 



“当老师是因为喜欢被人探望”

彭铁城出身教育世家,他直言自己之所以成为一名教师,主要是因为其父母同为教师。常有教过的学生回来探望,父母脸上因此常有那种幸福与满足感,这令彭铁城决定要亲身感受一番。

“一个好老师会影响学生一生”

他记得中学毕业后接替父亲去当老师,学校当时安排他教英语,并送他去参加一个培训班。可彭铁城当时英语不好,准备放弃这一职位。这时,培训班有一位老师好心“收留"了他,并当着全班人说他今后会成为一名好的教师。受到激励的彭铁城因此大受鼓舞,花了一年时间刻苦学习,1977年恢复高考时考上大学命运由此改变。从不识26个英文字母到语言学家从一名语言学家,彭铁城的成功也许应该归结为:

“不甘平庸,挑战极限,态度改变人生,执著成就未来”。

也许正是这短短的20个字陪伴了他,见证了他的传奇人生路。


“当老师是我的梦想。后来我参加了一个月的英语培训班,学完以后大家要考试。当时我26个字母都不认识,心想怎么考啊?于是我很努力,每天五六点钟起来,在外面晨读,那时候根本没有语言环境,我就把墙贴、满小纸条,上面写着单词和语法规则,每天看每天背,那就是我所谓的语言环境,"

身教重于言传

作为一个教育学家,彭铁城在教育孩子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方法。彭铁城用自己的经历影响着孩子,在他儿子很小的时候他就问儿子将来想做什么,儿子说也想当老师。所以父母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彭铁城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要求孩子别做的父母首先要不做,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要做到。

如果父母晚上自己看电视,怎么能要求孩子不看电视呢?连孩子学钢琴的时候彭铁城也会在旁边跟着学,练习的时候和孩子一起弹。我们无不被这样的教育方法所感染,把自己想要孩子做的事情融于生活的点滴,因为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孩子的成长是很重要的。


他说:“到了我这个年龄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比挣钱更重要”。回国后的彭铁城针对中国教育现状结合中美教育理念,提出了“听读与说写同步、表达与思维同步、语言与文化同步”的“同步教学法”。


“同步教学法"


语言层面——听读与说写同步


听读就是通过获取信息音准来输入(input),这是一个被动的学习过程。说写是表达思想,通过说和写来输出(output),这是主动的学习。在语言学习中,说写是很重要的。听读与说写同步进行学习,事实上也有一个先后,这个先后和同时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同时并不是指每一分每一秒都同时进行,而是通过先听读再说写,以听带说,以读带写,听读与说写能力就会同步增长。

以听带说

没有听就没有说,一个小孩儿一生下来,谁都不跟他讲话,那么小孩儿长大了也不会说话。如果有人教他说日语,他长大了以后就会说日语;如果教他讲北京话,他长大了就会讲北京话,也就是说,听到的东西决定他将来乐使用的东西。同样,我们学英语的时候,你没有听英文,怎么能说英文呢?我们这么多中国学生不会讲英文,就是因为听得太少了,你听多了话你不会说也能说,你想不说还做不到,一定要以听带说。

以读带写

写文章一定要多看,“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胸有成竹就是这个意思。东西看得多了,要写的东西都在脑子里,我们学语言就是这样,脑子是一家工厂,你不知道它在学,而实际上它自动在学,当你需要的时候头脑中的东西突然就会出来,那也就是说,要以读带写,读多了你肯定就能写。

要带着目的去读,read for information (读是为了获取信息)read for pleasure(读是为了乐趣),不要为了学英语去读,要把读作为一种生活里必须使用的工具。比如说上网的时候看英文新闻要一目十行快速地看,主要看出大意就行了。既锻炼了阅读的速度,更重要的是获取了信息。这才是学习英语的目的。

听说领先

还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听说领先的原则。学语言一定要先听,然后再说,会听了会说了,读写就自然上来了。语言是一个交际的工具,这是语言的本质,往往也是人们最容易忽略的东西。和人交际的时候,用得最多的是听说。由于我们中国学生总是忽略这一点,往往读写没问题,就是听说成问题,好多人学了十几年英文,让他开口讲英文根本讲不出来,这是因为我们很多英语培训家和培训师在英语培训的时候,没有强调听说读写的先后关系。

像我们中国的学生,学到最后出来的都是哑巴英语。这是很可悲的。这是英语的浪费,同样也是金钱和时间的浪费。要把英语作为一个工具,天天用,一天花三十分钟用英语跟朋友交谈(是真正的交谈不是为了说英文),带着这样的目的,就有意思了,得到的结果往往就是语言提高了。


思維层面——表达与思维同步


在讲英文和写英文的时候,直接地用英文去思维,而不是用中文思维以后再用英文去翻译出来。现在中国的大学生们,大脑里先出现汉语信息,再通过汉语转换到英语,拐了一个弯。


拐弯有什么不好呢?


有三点:

 

第一点是浪费时间

比如说“我要取消今天的预约”,他就会去想,英文的“预约”怎么说?“取消”的单词是什么?万一单词想不起来,就不知道怎么翻译这个句子,这样下来就耽误了不少的时间。这句话可以说成

“I'll cancel my appointment."

但有的时候你还可以表达为

“I have no time to meet you.”

非常简单,很地道的英文很流利地就讲出来了,只要你有英文思维。

 

第二点是翻译不地道


比如说在很多大商场都会看到这样的牌子:

欢迎您下次再来!

“Welcome you to come again.”

这一看就知道完全是英文翻译出来的,外国人从来不会这么说。外国人会说

“Come again”或者说"See you next time.”


还有在申请工作的时候,人事部会收到很多申请信,第一句通常是,

“I'm sorry to disturb you(很抱歉打扰你).”

这是中文的思维。美国人绝对不会这么想,你来我这里工作干嘛sorry啊?应该说

“I’m very interested in the position posted in your newspaper.” 

即“我对你这个职位很感兴趣。"这オ是英文思维出来的结果。


第三是如果不用英文思维,会造成误解


一个经理发出过一个通知,通知上写着

“No one is allowed to read the yellow page." 

The yellow page字面上看翻译是“黄页”,但yellow page在美国却是电话本,黄页是放乱七八糟照片的书,我们看到这个通知就以为是黄页,结果闹了笑话。

还有一个例子是在酒吧里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Ladies are not allowed to have children in the bar.” 

意思是说“女士们,请你们不要把孩子带到酒吧来。”有的就把“have children”理解为“生小孩”的意思,这些都是人误解。


语言与文化同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时候我们讲英文,从语音、语法、词汇上来说是对的,没有一点儿问题,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它的文化通常就会引起误会。

比方说一个女总裁从美国来中国做生意。中国的一个秘书接待她,像我们中国人习惯上就会说: 

“哎,你坐飞机是不是很疲倦”

"Are you tired?"

但是对外国人这样讲就完蛋了,她会以为你是说她身体有问题,或者是生病什么的,这样她就会感觉很不好,这就是文化的差异。在国外是绝对不会这样说的,外国人会说

“Did you enjoy your trip?"

——“这次旅途还愉快吗? ”


美国人在与人交谈的时候,都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是他们的文化习惯。如果你离他很近,就会让他感觉不舒服,不够礼貌。还有美国人在吃饭的时候,不把碗端起来,也不把东西往下扔,要是像陈佩斯演的小品那样,人家早就吓跑了,说你这人没有教养,没有修养。

在美国吃面条怎么吃呢?要用叉子卷起来。在嚼东西的时候,嘴是关起来的,不能让人看到你的牙齿,而且不能有响声,哪怕是喝汤、喝茶的时候都不能发出响声,这些都是美国的饮食文化。


在国外有一些问题是禁忌,年龄、婚姻、收入之类不能随便问。

比如说不能问女士的年龄"How old are you?(你多大年纪)",特别是中年妇女,你问人家"How old are you?”人家会不高兴的。

不能问人家的工资“How much do you make(你赚多少钱)?”

也不能问你结婚了没有“Are you married(你结婚了吗)”。

另外美国人没有敬烟敬酒的习惯。

这些都是文化的差异。如果你不了解文化,就会出现misunderstanding(误解)。所以学语言的同时,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这些文化方面的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和看一些国外的电影获得,了解文化和学习语言同时进行,就不会有尴尬的局面发生。


同时,当你身处北美与当地人打交道时,了解一些他们的示意动作或形体语言是很重要的。

 

握手

北美人在见面时握手相互致意,他们从儿童时代起就学会握手时需要有力地紧握。

 

目光接触:

当向人致意或和人交谈时,北美人会正视对方如果不看着对方,通常被认为是羞怯或者是缺乏热情,甚至是懦弱。

 

挥手:

北美人在向人打招呼、告别或者是想要引起离他较远的人的注意的时候,就会举臂,张开手,来回摆动

 

召唤:

北美人要召唤别人通常是先挥手引起对方注意后,然后把手转过来做向内舀的样子。美国人还有一种召唤人的手势,就是伸出食指(手掌朝着自己的脸),再将食指向内屈伸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正常的社交情况下,北美人一般相互间隔30英寸左右,大约为一臂之遥。这个间距被认为是使人感到“舒适安逸的范围.

 

碰触:

北美人不喜欢碰触。好朋友之间会偶尔碰一下对方的前臂或肘部。非常好的朋友之间也许会用一个手臂围着对方的肩膀。但是点头之交决不会拥抱。

 

接吻:

北美人通常只是与爱人和母亲亲吻。有时亲近的女亲属之间也会亲吻。

 

吹口哨:

北美人会向漂亮女士吹口哨,但也把它当作运动场上或是演出中喝彩的方式。在这两种情况下,吹口哨都表示赞扬。

 

“听电话”:

北美人要表达这个意思时会握拳,把拇指和小指尽量伸直来模拟一架电话听筒,再把这个手势放在耳边。



英语是用出来的,不是背出来的

中国人学英语,最常用的方法是背单词,甚至有人以能背出一本词典为荣,但是词典上的解释是死的。语言的运用却是活的,机械的理解会造成很大的误解,词典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语境。

可以说,单词没有多少实际运用的价值,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也不会真正提高你的外语水平。


要养成背诵句子的好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能表明某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不要学"古董英语",任何语言都是活的,每天都会发展,学习陈旧的语言毫无新鮮感,而且基本无处可用。不鲜活、不入时、不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是我们要学的语言,多读外文报纸、多看原版影视作品才会有助于补充新词汇。很多人以为,把单词拆成一个个字母背熟就可以正确地拼写出来,其实科学的方法是把单词的读音、拼写和用法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眼口手脑并用,并把它应用到句子里理解。


一个形象的比喻,一个单词就像一块砖,你把砖放在地上没有用,是垃圾,只有把砖放在墙上,这块砖オ能发挥它的作用。同样的,要把单词放在句子里面才有用。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我走了好远的路,我的脚好疼啊”可以说“My feet are killing me”;

“我今天很累了”就可以说"I’m dead on my feet”;

“Zip your lip”就是“不能乱说”;

“靠口碑”怎么说?很多同学都不会“口碑"这个单词其实就是“by mouth”。


词汇量的多少不是学好英语的关键。外国很多人的词汇量通常不会超过两千,而中国一般的初中生,都掌握两千以上的单词量,但是说的时候还是很困难,这是因为没有按照大脑的规律办事。


学习有一个规律,就是从读、写、听中获取信息。人的大脑像一个计算机的CPU一样,把人的头脑内部看成一个工厂的话,信息就是材料,CPU就在工厂里面慢慢地把材料变成输出性产品,你听到和读到的信息就会变成写和说,大脑自动进行监控,这是一个语言流程的学习,也就是说你读的越多,说的越多,那么你写的就越多;听的越多,做的就越多。


不怕讲,不怕错

犯错没关系,犯错是我们学习语言积累经验的一个过程,要大胆说,不怕错。

多看,多读,多和别人交流,善于抓住任何一个可以说英语的机会,犯错才能改错,自然可由多错而少错,由少错而纯正。永远不说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问題在哪里,学英语就要脸皮厚一点儿,只有敢说オ能发现问题继而解决问题。


模仿是最好的老师


语言是人们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形成的认同符号。孩子学语言是个模仿的过程,他们每天模仿父母、周围的人、电视等一切可以模仿的东西,并且模仿得越来越像,突然有一天,他们停止模仿了,并且逐渐形成融合自己个性特征的语言方式。


作为英语学习者,必须模仿已有的东西,不到位的模仿的"创新”意味着错误。创新源于模仿,模仿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也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在你通过模仿,真正掌握了英语的灵魂、精髓之后,才可能谈到自己的语言风格。


学习英语时,模仿原则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在学习语音时,要大量地重复练习音标、单词发音,朗读句子和文章。而在练习过程中,要尽量模仿音标发音和单词发音,同时模仿句子的音调和节奏。模仿对学好语音至关重要。如果你要学习英语口语,模仿亦很重要。在学口语时,要尽量模仿你已经读过的东西和已经听过的东西。当然,如果你模仿已经用“重复原则"所读过的和所听过的东西,效果就会更好。如果你要学习英文写作,模仿的重要性更是显而易见。你要读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名家的文章,重复地读过多遍而能真正理解了之后,就要一丝不苟地去模仿。模仿得越像越好,这是英语学习最基本的常识。


彭校长在教书的时候,要求他的同学每天一定要找机会说英语,如果没人听那你就大声朗读。朗读也可以帮助口语的提高。可以模仿录音、磁,带、唱片或者电影,跟着读,同步读,在朗读的过程中查找自己发音与正确发音的差距,逐渐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


听不懂也要听


练习听力时,许多人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乐趣,半途而废。其实,即使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你自己觉察不到而已。


虽然暂时听不懂,但你的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你的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次飞跃。

所以切记:即使听不懂,你也在进步。

练习听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打开录音机播放外语磁带,使自己处于外语的语言环境中。也许,你没听清楚说些什么,这不要紧,你可以随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听,只要你的周围有外语环境的发音,你的听力就会提高。


敢于开口


彭校长在美国波士顿坐地铁的时候,一个七八十岁的老太太坐在他的旁边,在美国老人是很孤独的,她看见一个外国人,很高兴,马上跟他说话。最后离开的时候她问"Are you from London?"(你是伦敦来的吗)彭校长说:"No I'm from China.",她就特别吃惊她说:“你真的是从中国来的?那你怎么能说这么纯正的伦敦口音?"

学英语的一点是用来和他人交流,但开口难也是中国人学英语的很重要一大特点。问题出在以下几点:


一是有些人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

拿到一本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太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其实,练习口语的教材,内容肯定不会难否则没法操练。但看懂不等于会说,把这些你已经学会的东西流利地表达出来,才是口语教材最主要的目标。


二是千万不要用汉字来记英语发音。

学习一门外语如果发音不过关,始终不会真正掌握一门外语,而且最大的害处是不利于培养对外语的兴趣,影响下一步学习。现在有人用汉语发音标注英语,比如把"goodbye"记作。古得拜”,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这样做肯定后患无穷。


不敢开口的第三点原因是怕语法有错。如果没有具体问题,一般不要去读语法书。超前学习语法会使你如坠云里雾里,丧失学习外语的乐趣和信心。而且,语法好比游泳理论,对于没有下过水的人来说游泳理论是用处不大的。同样,对于语言实践不够丰富的初学者,直接学习语法的用处也不是很大。所以,一定要结合语言实践来理解语法,语法是学会语言后的一种理论思考。


学语言不存在对错,只要能说出来,意思让人家明白就可以了,不用费尽心机考虑用什么句型,只要能选准单词就行。学口语最好的办法不是做习题,不是背诵,也不是看语法书,而是反复高声朗读课文。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语感,只有具备了语感,才能在做习题时不假思索、下意识地写出正确答案。而且,当你熟练朗读几十篇课文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所谓的“用外语思维阶段”就会悄然而至。


重复是技能之母

英语有句谚语

“Repetition is the mother of skills(重复是技能之母)”。

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学习任何一种技能的过程。


无论是游泳还是骑自行车,都是重复同一类动作的过程。任何技能的获得,当然包括英语这项语言技能,均来自重复。一种事情重复多了,便产生了感觉和深刻的把握。因此,在发展英语技能时,也应该遵循重复原则。比如,在阅读时,当你读过20本初级读物后,就要在这20本中找出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来读10遍甚至20遍。同样的,当你读过20本中级水平的英语读物后,就应该在这20本中找出本自己最感兴趣的来读10遍甚至20遍。学习听力和口语也要遵循重复原则。比如说,在听了20盘初级英语听力磁带后,就要在这20盘已听过的磁带中选出一盘,再把这盘磁带听上20遍。在刚开始学习英语口语时,重复原则就更为重要。刚学习英语口语,背诵一些英语后,就应该找同伴来练,反复重复已学内容。


“重复原则”与“量的原则”缺一不可,要有机地把两者统一起来。


学习英语中的任何一项技能:阅读、听力口语写作都必须在量的基础上再反复重复。英语中一定有一些你理解得很透并且已经掌握了的单词或句型,你可以灵活自如地使用它们来交际。请注意,这些熟练掌握了的词和句型一定是你重复过无数遍的,这些被重复的东西已经变成了你的部分,因此你能把它们运用自如。重复是人记忆的最重要途径,重复使人准确、深刻理解事物本质和内在规律。


量的原则要求你多读多听多说多写强调一个"泛"字。而重复原則要求你将同一件事做很多遍,也就是强调“精”字。

如此看来两者相互矛盾,但是矛盾是必然存在的。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矛盾的。因为只有两个矛盾体,才能产生最大的动力使主体前进。好的英语学习方法也应力求矛盾的统一。既要有数量的积累把面铺开,又要同时将每一本阅读书、口语书、每一盘磁带、每一部电影学透彻。在量的基础上把部分内容学“精",这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个办法是复述课文(retell the story)复述课文电影或者某个故事都可以。有时候没有对象听你,你可以跟自己说,跑到厕所就把门关上,对着玻璃,把镜子里面的影子当成一个人,和他说话。


找个伙伴一起学英语

当然找个你不讨厌的人作为伙伴、搭档进行交流是最理想的。

这样的方法就可以提高你的口语,而且学习时间也会变多。学习英语还要有较大的动力。每次你坐下来学习,无论在家里还是在语言中心,都需要短期集中精力来读和听。

但学习更需要长期动力,要保证每天都这样做这是最难的。所以许多人学习英语,学过一段时间很快就放弃了。我们学习英语不是一个持续的提高过程,而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突然提高,并且其中间隔着似乎没有变化的阶段,这就是所谓“高原效应”。

在几个月的学习中,你可能都感觉不到英语水平的巨大提高,在这段时间,学习者最容易失去长期的动力并放弃学习。避免“高原效应”的好办法是,尽量不要一个人学习。如果你不能到语言中心学习,也至少应尝试找一个“学习伙伴”,这样,你们就能够互相鼓励和支持。当然,如果能到一个好的语言中心学习就更好了。


英语口语学习


我们学习口语的目的是为了与别人进行交流,所以英语口语中的几个要素的重要次序应为:流利-准确-恰当。

寻找学伴一起练习口语,英语角是个不错的地方。在那里我们不但可以练习口语,还可以交流英语学习经验,开拓视野,提高英语学习兴趣。

如果找不到学伴或参加英语角的机会很少,那么也没有关系,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自己练习口语。可以对自己描述所看到的景物,也可以用英语口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还有一种英语口语学习方法非常有效且很容易坚持——口译汉英对照(或英汉对照)的小说或其他读物。首先我们先读汉语部分,然后逐句直接口译成英文,完成一小段后,去看书上的对应英文部分并与我们的口译进行比较,我们马上可以发现我们口译的错误、缺点和进步。


请注意:开始要选择较简单的读物,且应大量做,只做一两篇效果是不明显的。开始时可能较慢、费时较多,但整体上这是一个加速的过程。高级阶段可进行计时练习,以加快反应速度和口语流利度。成人学英语,记忆力差是个拦路虎,做复述练习或背诵课文往往力不从心,或者由于词汇量太小而觉得直接作口译太难,那么这样做可以非常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先学习英文课文,通篇理解透彻后,再来看汉语译文,把汉语译文口译回英文。这样等于既做复述练习,又做口译(语)练习,可谓一箭双雕!


这样做的好处:

(1)可以自己练习口语,想练多久,就练多久。

(2)始终有一位高级教师指出你的不足和错误——这位教师就是英文原文。

(3)題材范围极广,可以突破我们自己的思维禁锢。比如我们总是喜欢谈论自己熟悉的话題,所以总是在练习相同的语言,进步当然就缓慢。

(4)选择小说,幽默故事或好的短文阅读,使我们有足够的兴趣坚持下去

(5)有一些我们在直接学习英语课文时熟视无睹的地道的英语用法会被发掘出来。

(6)对所学知识和所犯错误印象深刻。我们一直在做汉译英练习,很多英文译文是我们费尽心思憋出来的,所以印象相当深刻。这比直接学习英文课文印象要深得多。

(7)经过大量的练习,你会有这样的感觉:没有什么东西你不能翻译,你的翻译水平大大加强了,你的口语表达力大大提高了!


几种练习方法:

听译法:角色互换:

三人一组,模拟翻译实战。一人说汉语,一人说英语,扮演老外,一人做翻译。练习一段时间后互换角色。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翻译训练方法,也是很好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方法,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和能力。此法的高级阶段为同声传译,我们可以在听广播或看电视或开会时,把所听内容口译成英文。

 

口语作文和3分钟训练法:

此法适用于强化训练。找好一个题目做一分钟的口语作文,同时将其录音。听录音,找出不足和错误,就此题目再做两分钟的口语作文,同样录音,再听并找出不足与进步,继续做三分钟口语文。这是高级口语训练,效果不错。

 

复述练习:

最简单也是最有效的口语学习方法。从根本上攻克英文的方法,特别适合初学者和中级学者,用自己的话背诵所听的英语故事或短文章,总之要大量地练习。

特别注意短语(词组)和小词的运用,中国式的英语尤其是口语的一个很大缺点就是喜欢用大词,而真正地道的英语口语却是充满着短小活泼、生动的短语,富有生气,这些短语大部分由小词构成。

 

英语思维的培养


(1)根据图片来了解生词的含义,故事的情节。这是少儿英语中常用的方法,也适用于成人。

(2)习惯于使用英英字典而不是英汉字典会有相当大的收获

(3)加强听力训练,尤其是要听用英语解釋英语的课程讲解。

(4)如果没有机会拥有封闭的语言环境的话,就最好尝试一下自我封闭语言环境的创造与训练。如:强迫自己在一周内将所有要表达的话,全部用英语表达。只要你能坚持一周,效果就相当明显,不管你所表达的英语有多糟!口语虽自有特色,但也与英语的其他方面紧密相连。比如,经常练习写作,可使口语精密、准确。


英语口语学习的两大法宝


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已经是不言而喻的了,可实际生活中,由于对口语、听力训练不够,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毕业生口语发音不准,说话不流利且听力太差,无法用英语进行交流。这里我向大家介绍学习、英语口语的两大法宝:科学聊天法与句子库法。

日常会话属于非正式口语。平时多去英语角,多与人用英语聊天,是练习英语会话的不二法门。可聊天毕竟是为了学习口语,当然也要注意方法。我们所说的科学聊天法,方法实际上也很简单:


(1)     英语口语学习方法

①聊天前做好主题准备工作,包括了解话题:査找所涉及的单词准备能套用的几十个常用句型备用;

②身上装上一本、15000词左右的英汉小词典和本1万词条左右的汉英小词典;

③聊天过程一中不要怕在对方面前查字典无关紧要的话可以想法用其他句子说清楚,关。键的词则一定要查字典

④聊完天后应对从今天聊天中学到的单词、表达;法、句型进行记录总结,并背下来


(2)     英语口语学习注意事项

①   复习预习工作一定要做,只有这样,每次聊天才会有较大的收益; 

②不要怕丟面子。成年人学英语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尤其是自己的“面子";

③自我对话与口头作文也是一种很好的口语训练法。


一般会话,非正式口语就足够了,可要参加技术交流、商务会谈、正式会议等,练好正式的口语就很有必要了,我们可以通过句子库法进行积累。

方法如下:

①在阅读过程中、将书本例句中、将对话中看、听到的地道标、准、典型或优美的句子摘抄下来;

②将每一个摘抄的句子分别记在不同卡片或纸条上随身携带;

③随时取出尽量做到大声、快速、清晰地读几遍;

④经常回忆所记的句子;

⑤积累到一定量后分类总结设立“自己”的句子库


注意事项: 

①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句子库,现有的各类词典不是你“自己的”,不过可利用它来对句子进行分类摘抄,以便查找;

②一定要达到句子随口而出的地步;

③背诵的诗歌、文章也属“句子库”范畴;

④对自己背的句子、文章还可采用复述的方式来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这对自己的语法、单词量、反应速度都是很好的考验。


在实际生活中,在各种不同的情景或场合、对不同的对象表达某一意念时常使用的习惯用语并不太多。但这些用语大多具有固定的句型,往往不能用汉译英的方式直译出来。


一个对口语句型熟悉的人只要掌握了2500-3000个常用词和短语,就能较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在学汉语时,我们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英语学习也是这样可以这么说,,能熟背英语三百句,口语交流基本没问题。更何况那些优美的句子还会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呢!还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很好地进行口语会话需要记忆些过渡性、装饰性词语和插入语句。


对话总是双向的,除了要说得出,还要能听得懂,想练好听力,只能靠多听。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大多数国家,的商务、技术人员都会说。可是由于受母语影响,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发音,并不很准确,甚至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也有地方口音——就如我国各地的方言一样。例如,苏格兰人通常会吞掉一些音节,澳大利亚人常将“today"说,成"todie";不少新西兰人把"set"说成“sit”;拉丁语系的人说英语有,“r"结尾的单词往往加上小舌颤音;日本人说英语"r"与"l"分不清;东南亚的人说英语往往夹杂着本国母语的语调,而且“i”音常用"a"来代,替,等等。这些在对话时应注意,而且平时也应适当听听这些国家的英语电台,作为一种很好的练习。




来源:

姜伟. 站在17位英语名师的肩膀上[M].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本文编辑:Joyce

编辑助理:Jane


-END-


往期·知识

寻找外语学习的良法——特级外语教师经验分享

12-26 知识

优秀的老师凭借这三点能够超过90%的人

12-05 知识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