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22年6月27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知网是什么东西啊?」它靠论文年赚几亿 竟用阅读卡当稿酬

学者创业 2022-06-27



来源|募格学术

综合整理报道


本文来源:募格学术整理自新京报、杨三喜/科技日报、天眼查


 “知网是什么啊?”


翟博士的一句发问,打响了新年学术界“吃瓜”第一枪。在他被广大热心群众扒的明明白白的同时。和他一起走到聚光灯下的还有中国知网——一个毛利率高达60%,用阅读卡和百元现金当作者稿酬的公司。


较同行更高的毛利率、在学术界的垄断地位以及高收费使得知网从一个打假工具渐渐变成了大家质疑的对象。更有学者甚至公开声讨中国知网的论文“垄断生意”。


其实,因为知网连年上涨的价格,曾有不少高校都因“数据库商涨价过高”而将其停用,后又大多在“别的学校都能免费下载论文,为什么你不能”的声讨声中将其重启。


然鹅,就是这个主要以大家论文、期刊下载为盈利手段,年收入近十亿的公司,给论文供给者的稿酬却是“阅读卡”及百元现金。更有很多人反映自己连阅读卡都没拿到....更别提现金了。


到现在,是不是我们也该反问一句“知网是什么啊”?


为清华系旗下公司  毛利率连续多年超50%


公开资料显示,中国知网运营公司为《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1996年,由清华大学、清华同方发起,在教育部等支持下建成。

  

1996年12月底,在清华大学校园内,举行了《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首发式暨中国学术期刊文献检索咨询站成立大会。中国知网的建设受到了很大关注,1999年,中国知网还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奖项。

  

中国知网成立后,不断向社会推广。根据其母公司同方股份(9.710, -0.12, -1.22%)2007年年度报告,仅这一年,中国知网的运营公司同方知网就开展了近2000场培训会议,“参会近20万人,对科研人员、医生、教师、博硕士研究生、大学生进行知网产品的使用培训,推动了新兴市场的开发。”

  

数据显示,在2005年、2006年、2007年,同方知网的收入分别达到了1.5亿元、2.26亿元、2.8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2.78%、57.3%、58.09%。

  

2017年度,同方知网的营业收入已经达到9.7亿元,毛利率61.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6亿元。截至2017年年底,同方知网的总资产为20.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14亿元。

  

2018年上半年,同方知网的营业收入为5亿元,毛利率为58.8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57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同方知网2018年上半年毛利率下滑的同时,同方股份的业绩也在下滑。同方股份1月31日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18年度对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5亿元至-17.2亿元。

  

阅读卡及百元现金当稿酬  曾多次被起诉侵犯著作权


据中国知网官网介绍,中国知网目前在全球50多个多家和地区拥有2.7万家机构用户,年下载文献总量达到了20亿篇次,用户涵盖高校科研、党政企及其智库、公检法军、医药卫生、中小学与农村,其中高校用户覆盖76%的世界前500强大学。

  

机构用户众多的中国知网,通过买断或收入分成的形式获得版权。清华控股介绍称,“在知识资源采集方面,同方股份通过买断版权或收入分成的形式收录包括期刊、报纸、学位论文、图书、年鉴、工具书、未公开文献等在内的知识资源。”。

  

在中国知网,个人用户如果要下载学术论文需要一次性支付费用。根据“中国知网会员流量计费标准表”,期刊全文的常规数字出版(指在印刷版出版后,由中国知网同步数字出版的文献)下载,计费标准为0.5元/页

  

如果下载学位论文,则需要付费15元或25元不等,其中硕士学位论文的下载费用是15元/本,博士学位论文的下载费用是25元/本。


  

那么,中国知网会支付给学位论文著作权人多少稿酬呢?

  

新京报记者从中国知网版权公告栏目中的学位论文稿酬通告中看到,经杂志社审核后,被录用的学位论文制作权受法律保护,学位论文在中国学术期刊出版后,作者可以向杂志社连续领取稿费。

  

在稿酬支付标准中,大额的稿酬支付是博士论文著作权人或者硕士论文著作权人获得不同面值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相应现金稿酬。


但是,中国知网稿酬支付标准根据学位年度略有区别,其中2008年及以后的学位年度是更高一层次的稿酬支付。以2008年(含)以后的稿酬支付标准为例,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4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10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为300元人民币“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6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但是,有不少人都提出,压根没见过“阅读卡”,更别提现金了。



此外,新京报的新闻还透露这一点:在2008年,知网多次因涉嫌侵犯著作权被起诉。

  

根据天眼查数据,同方知网为被告的诉讼涉及14条,其中多人起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纠纷,但最终原告都进行了撤诉。

  

在一起原告樊某起诉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等侵犯自己著作财产权纠纷一案中,原告称自己是21篇文章的作者,这些文章也收录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与“中国知网”,起诉各被告侵犯自己的复制权、发行权、获得报酬权等。

  

2006年12月,一审民事判决中法院判定,在上述文章中有3篇,中国知网侵害了原告樊某的著作权,并判同方知网等支付原告相关经济损失。不过2008年8月,樊某却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称已经和同方知网等达成和解协议。

  

被指每年10%涨价幅度  北大曾因价高宣布停用


中国知网的用户群从高校学生到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企业中层等。按照中国知网官网介绍,其用户群有着“高学历、高收入、高社会地位、高消费能力”等特点。

  

目前的中国知网,已经有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腾云数字出版系统、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等软件产品。其中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被同方股份称作“在科研立项、项目验收、科研评奖、学术文献发表、研究生培养、职称评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发现,部分高校的图书馆系统与中国知网签署协议,让在校学生可以通过校园网在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库查询下载学术论文,也有的学校普遍用到中国知网的论文检测功能。

  

2月19日,新京报记者在北京大学法学院官网上看到,2016年9月,北京大学法学院发布的的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办法提及,“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学术规范检测,由学院通过中国知网“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进行。”

  

不过,根据公开报道,2016年3月,北京大学宣布知网即将停用,称“由于数据库商涨价过高,图书馆目前正在全力与对方进行2016年的续订谈判。”当时报道称,中国知网的涨价幅度每年都在10%以上,除了北大,多地高校也都曾出现过停用知网又重启的情况。


比如211高校武汉理工大学就曾发布知网停用通知。


武汉理工大学表示:“由于续订价格涨价离谱,我校与中国知网公司的谈判非常艰难。”武汉理工大学在微博上刊出的公开信中表示,“2000年以来CNKI公司对我校的报价,每年价格涨幅都超过10%,特别是2012年涨幅高达24.36%,从2010年到2016年(报价)涨幅为132.86%,年平均涨幅为18.98%。”



知网的报价高到什么程度呢?


小募在天眼查中以“CNKI”为关键词,搜索2019年全国各大高校的资源采购招投标,发现知网的报价相较于其他商家的报价依然贵出不少。


▲以辽宁科技大学为例


一边是师生的学术成果上传到知网几近是白给,知网支付给部分作者的稿酬或版税非常低;另一方面是知网年收入近10亿元,毛利高达60%。这种暴利收费模式很难说是合理的,也难怪有人批评知网用论文赚钱,让学术成为一门生意。


有论者认为,知网进行数据整理、运营,需要投入,都有成本。用户购买知网的服务,是一个市场行为,知网作为企业不是做公益。但首先,学术论文是一种公共资源,学术论文的共享是开展学术交流的基础。知网作为我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一部分,承担着实现全社会知识资源传播共享与增值利用的功能。这就决定了知网并不是纯粹的市场主体,而是一个公共企业,应该体现一定的公益性,承担更多社会责任。连年涨价获取暴利,阻碍了学术资源分享和学术传播,也违背了知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初衷。


降低学术资源传播的门槛,知网或许应当正视自身的社会责任,在商业性和公益性之间找到平衡,不能打着知识基础设施工程的旗号获取政策支持,又垄断公共学术资源进行高收费,回避社会责任。两头都要占,显然说不过去。


政府也应对相关数据库的商业化运作进行规制,降低学术分享和传播的门槛和知识获取成本。同时,高校之间学术资源的共享平台和机制也有待加强,目前已经有一些学术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免费的检索、下载。当有了可供替代的平台,知网也就会收起它的强势。


摘自募格学术。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平台编辑。



推荐好文:

稻盛和夫:除了拼命工作,不存在第二条通往成功的路

马云谈招商引资:吸引大公司不如培养中小企业

2018年高校教职工收入,真实一手数据!

丁磊:当初我没想创办一家伟大的公司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