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利文首次回顾与王毅三轮“长谈”,展望2024对华政策
王毅主任与沙利文26号和27号在曼谷举行了又一次低调、长时间的战略对话。沙利文一回华盛顿,就立即通过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平台,对外界释放信息。
这是沙利文对中美关系的一次全面阐述和展望,白宫国安会甚至在他讲话前,罕见提醒媒体朋友们不要错过这次讲话。沙利文讲话一结束,白宫就立即对外发表了他的讲话原文,种种迹象都显示出拜登政府对于沙利文此次讲话的重视程度。
那么,小沙这次究竟释放了什么重要信息?他本人在开场白中就预告说:“我今天的目的,不是试图公布新的中国战略,而是与你们分享在幕后我们如何在过去三年实现对华战略,以及我们对2024年的预期。”
在进入拜登政府前,拜登政府负责对华战略的这个团队,包括沙利文、坎贝尔、康达等人,都是退居智库,研究和重新审视美国对华政策。而进入政府之后,他们就沉浸于最新情报等现实问题的分析。而这个对华战略团队一致认为: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愿重塑国际秩序,又有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实力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国家。同时,他们也笃定地相信,在中国看来“东方正在崛起,西方正在衰落”。
因此拜登政府上任后,他们继承了特朗普政府的强硬对华方式,但同时又认为特朗普时期的对华政策太具对抗性,而不是竞争性,低估了盟友和伙伴的价值。但拜登政府又不想回到特朗普政府之前那种基于乐观的假设,也就是优先考虑如何避免摩擦而不是追求美国国家利益。因此,布林肯宣布了以“投资、结盟、竞争”为核心的对华战略。而过去三年,无论是投资美国自身,还是加强同盟关系,沙利文自认为成果丰硕,并且还为与中国进行更有效的外交创造了条件。
沙利文说:“一个可持续的对华政策就是要同时牢记多个事实,并反复调和它们。我们对与中国关系中的竞争结构动态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我们也敏锐地意识到,美国和中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解决跨国问题和减少冲突风险方面拥有共同利益。”
“美国意识到,几十年来塑造或者改变中国的努力,无论是明里还是暗里,都没有成功。我们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舞台上的主要参与者。这意味着即使我们竞争,也必须找到彼此共同生存的方法。“
沙利文认为,中美竞争不一定会导致冲突、对抗或新冷战。美国可以一方面采取措施推进与盟友和伙伴的利益和价值观,同时负责任地管理竞争。沙利文认为,这一点在2023年低开高走的中美关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2023年年初布林肯因为无人飞艇事件取消访华,到中美高层交流一度中断,再到5月之后展开密集外交,最后促成了旧金山会晤。
沙利文回顾了他与王毅的三次在第三国的长时间“低调会谈”。他说在每一轮对话中,双方已经逐渐达到了可以抛开讲话稿,真正进行战略对话的境界。
2023年5月,两人在维也纳对话两天,试图恢复两国关系的一些常态。当时,他们就高层接触的粗略路线达成共识,即在巴厘岛会晤的基础上,实现2023年晚些时候在旧金山的会晤。接下来的几个月,多位拜登内阁访华。这种密集外交的目的并非是修补关系而是为了解决当下棘手的问题。
2023年9月,两人在马耳他再次会面,为旧金山会晤制定路线。接下来几周,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率两党代表团访华,中方高级官员也相继访美。这包括2023年11月,沙利文和王毅在华盛顿第三次举行双边会谈。所有的这些会晤,都是为了旧金山会晤铺路。
2024年1月,两人在曼谷会面,这次是为了推进旧金山会晤的三大成果:禁毒合作、两军交流、人工智能对话。
当然,沙利文也谈到了外交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预见的风险,包括南海、东海等摩擦。他指出:“最重大的风险将是台海危机。应对这个危机,密集的外交至关重要。” 沙利文透露,在台湾地区选举结束后,华盛顿、北京等各方都在努力减少对各自意图的误解,这也是在选举后没有发生重大两岸事件的部分原因。不过未来的风险仍然存在。
那么2024年是美国大选年,拜登政府将如何推动中美关系呢?沙利文给出了他的预期:
就像过去三年一样,美国将继续在人权等分歧问题上采取行动。并且对中俄关系保持警惕,并采取必要措施应对。
与盟友和伙伴密切合作,确保南海、东海、台海和平稳定。
继续与中国密切互动,在利益一致的领域展开合作。
拜登政府称不打算重建过去双边关系中过时的结构和机制,绝不为了对话而对话。但沙利文又承认,一定的工作层面磋商是具有价值的,比如禁毒合作。未来,美方将继续推进合作,深化危机沟通机制,减少冲突风险。美国也准备好在气候、卫生安全、宏观经济稳定、人工智能等带来风险的领域进行协调。从红海到朝鲜半岛,美国也期待与中国进行讨论。
最后沙利文总结道,这一切都将不容易,紧张关系总是会出现,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有一件事可以确定:总是会有意外发生。
无论如何,2024年美国进入大选年,中美之间的互动并没有因此受到太大干扰,高层交流仍然稳步推进。沙利文透露,很快两国元首将再次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