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档案解密:真正阻碍解放军攻台的不是朝鲜战争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中国志愿军在朝鲜半岛的军事行动挽救了台湾和蒋介石政权。朝鲜战争的爆发,特别是美国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最终阻断了中共对台湾的收复。然而,沈志华根据中、俄、美三国最新解密档案研究表明,解放军武力攻台取决于国民党军队的抵抗能力、苏联对解放军的援助力度以及美国援台的政策取向等三个因素,真正阻止中共攻占台湾的,不是朝鲜战争和第七舰队,而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毛泽东访苏 中共备战攻台
1949年12月16日毛泽东抵达莫斯科,当天晚上与斯大林会谈。在谈到建立海军的问题时,毛泽东并非无意地顺便提到,国民党人在台湾岛上建立了海、空军基地,而中共方面没有海军和空军,难以占领台湾。“鉴于这一点,我们的一些将领主张呼吁苏联援助,即苏联可以派遣志愿飞行员或秘密部队,以便尽快拿下台湾。”
对此,斯大林谨慎地回答:“援助形式需要进行周密考虑”,“主要的问题是不给美国人提供干预的借口”。显然,斯大林不同意让苏联军事力量直接参与攻打台湾,但是愿意帮助中国尽快建立海空军。
访苏期间,毛泽东在想方设法与斯大林周旋,处理中苏同盟条约问题的同时,仍十分关注解放军攻占沿海岛屿和备战台湾的军事进展。
中共在明知海空军实力不如国民党,而苏联又不肯给予直接军事支援的情况,仍积极备战,计划首先解决沿海岛屿问题,再进一步攻占台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美国对台湾的消极态度。
新中国成立时,美国政府曾倾向于不让台湾被共产党军队所占有。12月8日国民党政府迁台以后,鉴于台湾在军事上的战略地位,美国曾设想利用岛内的自治运动来达到由美国控制台湾的目的。当蒋介石从大陆撤往台湾,并且加强了对台湾的控制之后,美国设想以所谓独立或托管方式,把台湾与大陆分离的方案,都行不通了。
于是,问题的焦点就转变为:为了美国的战略利益,是否应该介入中国内战,支持和援助蒋介石政权。这一点,鉴于毛泽东作为新中国最高领导人已经前往莫斯科而显得尤为迫切。 12月30日,美国国会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2号文件“美国关于亚洲的立场”,规定“美国应当通过适当的政治、心理和经济手段,利用中共和苏联之间,以及中国斯大林主义者和其他分子之间的分歧,同时谨慎地避免给人以干涉的印象”。至于台湾,其“重要性并不足以采取军事行动”。“美国应尽一切努力以加强它在菲律宾、琉球群岛和日本的总体地位”。毋庸置疑,这份文件确立的政策就是不准备干涉中国内战、不动用军队阻挠中共解放台湾。
1950年1月5日和12日,杜鲁门和艾奇逊分别发表声明和公开演讲,宣布将台湾排除在美国的远东防御线之外。同一天,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栗裕在军事会议上提出:美国不可能派军队保护国民党。他强调,美国已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如果人民解放军进攻台湾,它没有理由进行干预,也难以同英、菲、日等盟国取得一致意见。
粟裕认为,美国至少需要5年才能动员足够多的军队在远东发动一场重大的军事冲突,他们不会派军队到台湾,但可能会提供飞机、大炮和坦克。就当时美国高层的政策动向来看,他的判断是对的。
中苏同盟促美改变对台政策
杜鲁门选择在这个时候发表“弃台声明”,目的就是要在中苏之间插入楔子,防止两国缔结联盟。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对此非常清楚,所以频频向毛泽东示好,不仅指示苏联驻联合国的代表退出安理会,甚至被迫接受了中方关于中苏条约有关协定的草案。
同样,毛泽东为了表明与苏联友好、一致的政治立场,也做出了一系列敌视美国的举动,如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驳斥艾奇逊的宣言,动手处理美国经济合作署在华物资,并征用包括美国在内的外国在华军营等等。
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字并公开发表。艾奇逊主张的政治基础因中苏结盟而告消失,他的对台政策在国内备受攻击。蒋介石则敏感地预言:“美国远东军事不能不重新部署”。
中苏结盟后,美国明显加强了对中国动向的监视。驻亚洲的情报机构不断报告,苏联空军的飞机已经进入中国沿海机场,中共军队在东南沿海“屯兵百万”准备攻打台湾;“鉴于苏联对中共的广泛援助,国民党政府成功防御台湾的可能性很小”。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美国在亚洲的利益正在受到苏联“利用中共”发起的“新的、有力的挑战”。
面对美苏全面对抗的态势,杜鲁门频频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及各军部参谋长会面,一项新的远东政策开始酝酿并逐渐成熟起来。
其实,美国军方从一开始就没有理会国务院的对台政策。中苏同盟条约公布以后,美国军人的立场更加强硬,特别是1950年4月国家安全委员会提出第68号文件(NSC68),从根本上动摇了白宫刚刚确定的对台政策。
NSC68号文件对美国改变对台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决定性的影响。它提出“全面、无差别遏制”的概念,即在全世界范围内对任何威胁到美国安全利益的地区,进行包括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遏制,并以此作为美国长期的战略选择。
该文件不仅大大加重了遏制政策的军事化色彩,而且在地理上把遏制的范围扩大到整个欧亚大陆。文件认为,“共产党在中国的成功,加上南亚、东南亚其他地区的政治经济形势,为苏联进一步入侵提供了跳板”和“扩张的很好机会”,“远东局势进一步恶化”。无论如何,“苏联控制欧亚大陆的潜力,在战略上和政治上都不能为美国所接受”,美国必须制止苏联的扩张,担负起保卫自由世界的任务。
文件甚至断定,苏联很可能在美苏对抗中的所谓“松软地带”采取军事冒险行动。面对苏联的战略扩张态势,美国必须全面遏制,因为“自由阵营的任何一处失守,都将意味着自由阵营的全线受挫”。
NSC68号文件的形成,标志美国一个新的战略思考和设计体系建构完毕。很明显,遏制中国就是遏制苏联,阻挠中共解放台湾,已经成为防止台湾成为苏联远东战略势力的重要一环。
从4月至6月,美国国防部不断有人提议推翻杜鲁门1月5日声明的政策,尽一切力量保住台湾。理由就是情况有了新的变化,“苏联已经接管了共产党中国”。6月9日,约翰逊甚至要求参谋长联席会议考虑“出动美国军队阻止对台湾的进攻”这样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 6月14日,麦克阿瑟在一份给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备忘录中说,台湾是美国从阿留申群岛至菲律宾的远东防线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如果发生战争,美国能否守住防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是否在友好或中立政权手中。麦克阿瑟再次将台湾比作不沉的航空母舰,认为台湾的最终命运取决于美国,归属问题应重新考虑,美国应采取断然措施,不让台湾落入共产党手中。
麦克阿瑟把这份“保台意见书”交给了来东京访问的约翰逊和布莱德雷。6月24日,即朝鲜战争爆发前一天,约翰逊和布莱德雷带着这份“保台意见书”离开东京回国。临行前,约翰逊甚至向蒋介石的私人代表表示了对台湾实行军援的“恳切”态度和决心。
至此,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已经完全转向。一旦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出现,新的方针和政策就会应运而生。这个机会和条件可能是毛泽东攻打台湾,可能是金日成进攻南朝鲜,也可能是中共军队越过边界支援越共对法作战。
实际情况是,6月25日爆发了朝鲜战争。
苏联军援转向朝鲜
朝鲜半岛自1948年分裂为两个相互对立的国家以后,南北双方都试图通过武力实现民族的统一。不过,美国和苏联当时都无意在亚洲出现双方直接冲突的局面,因此,对其代理人均采取了限制和压抑的措施。然而,1950年1月底,由于中苏条约谈判中来自中方的压力,莫斯科突然改变了主意。
面对毛泽东签订新约的坚决态度和美国试图分裂中苏的阴谋,斯大林被迫于1月28日接受了中方提出的关于中长铁路、大连和旅顺港协定草案。这意味着斯大林谋划多年的以太平洋出海口和不冻港为核心的战后苏联远东战略,不到两年后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础。
为了保证苏联在亚洲的战略利益,以朝鲜半岛南部的港口取代旅顺港,1月30日,斯大林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同意金日成对朝鲜南方采取军事行动,并召他来莫斯科密谈。在4月10日-25日的秘密会谈中,斯大林与金日成详细讨论并最终批准了发动战争的计划。这一决定不仅改变了朝鲜半岛的命运,也对中共进攻台湾的计划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苏在朝鲜问题上的立场本来是一致的,所以斯大林在没有同金日成商谈及确定要采取军事行动之前,并不想让毛泽东事前得知这一情况。在通知金日成来莫斯科商议的电报发出后不久,2月2日,斯大林又向什特科夫发出了一个补充指示:“向金日成同志解释,在目前情况下,他想和我讨论的这个问题应该始终是机密的。不应该把它告诉其他任何北朝鲜领导人和中国同志。”不过,当他与金日成确定了将发动一场战争后,就无论如何不能瞒着毛泽东了,不仅要将情况向北京通报,而且还必须征得毛泽东的同意。5月3日,斯大林先向毛透露了一点消息:“朝鲜同志来过我们这里。同他们会谈的结果,将于日内向您专门通报。” 5月13日,金日成秘密来到北京,声称斯大林已经同意了他解放朝鲜南方的军事计划。周恩来连夜召见苏联大使,请莫斯科对此事予以确认。第二天,斯大林回电说,由于国际形势发生变化,他已经同意了金日成的计划,但如果中国不同意,这个问题可以重新讨论,最后的决定必须由中国和朝鲜自己做出。接到斯大林的电报后,毛泽东只得表示同意莫斯科和平壤的共同意见。毛说,他本来想让朝鲜人在中共占领了台湾以后再进攻南方,以便给予朝鲜充分的援助。但既然金日成决定现在就进攻,而这又是中朝共同的事业,那么他表示同意,并愿意提供帮助。
毛泽东建议朝鲜人民军要速战速决,不要贪图占领大城市,而要集中力量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如果美国人参战,中国将会派自己的军队帮助朝鲜,而且现在就可以向中朝边境调去军队。金日成认为,美国人在远东并未做好战争准备,既然他们没有干涉中国的内战,也就不会在朝鲜采取行动。金日成对中国的建议表示感谢,但没有接受,并一再保证朝鲜人民军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朝鲜问题。
在此期间,苏联加快了对朝鲜的军援,而原本答应给中国的空军和海军援助却迟迟没有如期到位。周恩来多次催促苏方交货,甚至明确告知中共进攻舟山、金门的具体日期和开始台湾战役的设想,但他的电报如泥牛入海,没有回音。
朝战爆发 攻台无限期推迟
得知朝鲜即将发生战事后,毛泽东明显加快了攻打台湾的准备工作。5月17日,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下达《保证攻台作战胜利的几个意见》,确定部队转入渡海登陆作战准备。海军和空军部队也全力进行人员培训、部队组建和装备购置工作。根据华东军区颁发的训练大纲:1950年7月至1951年3月,各军兵种部队分别训练;1951年4月至5月,进行陆海空协同登陆进攻合练,然后三军协同解放台湾。
6月上旬,粟裕在北京参加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期 57 33324 57 19040 0 0 5609 0 0:00:05 0:00:03 0:00:02 5608,向中央汇报了攻台作战的基本设想。考虑到台湾战役的重要性,他建议中央军委直接指挥攻台作战。毛泽东出于对粟裕的信任,明确指示:攻台战役,仍由粟裕负责指挥。
这时,随着国民党军队从海南岛和舟山群岛的撤退,台湾和防守兵力增强,解放军准备攻台的兵力也不断加强。从最初的8个军,增加到1949年底的12个军,至1950年6月,已增至16个军。
6月23日,粟裕向毛泽东报告了攻台作战准备情况和作战方案。鉴于“攻台作战关系太大”,粟裕再次请求军委直接主持或请刘伯承、林彪其中一人主持攻台战役。
在中共积极准备攻打台湾战役的同时,金日成也在加紧进攻南方的战役准备,莫斯科则大大减缓和压缩了对中共的军事援助,转而支持朝鲜。在莫斯科的大力帮助下,金日成的军事计划进展更快。就在粟裕拿出台湾战役的作战方案后两天,朝鲜战争爆发了。 美国迅速作出反应。6月27日杜鲁门抛出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借机进驻台湾海峡。此举表明,美国的对华政策已经出现了根本转变,也彻底中断了中共解放台湾的战役。
7月初,中共中央决定组成东北边防军,并调粟裕出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主帅调离,说明台湾战役已退T出C中共领导人的议事日程。7月中旬,粟裕向攻台作战部队传达了中央指示,推迟进攻台湾。
8月11日,经中共中央批准,第三野战军前敌委员会建制撤销。8月26日,周恩来在东北边防军准备工作会议上宣布:“推迟解放台湾”。此后,“解放台湾”就只是一句鼓动人心的宣传口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