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无假期,进击的以太坊已显露4大翻身迹象,难道要崛起?

火星财经



经过漫漫熊市的洗礼,以太坊,这个将智能合约带入人们视线的区块链2.0的代表,到底是会归零还是崛起?且听本文分解,四阶认知,带你看以太崛起的天梯。


再大胆的人应该也难以料到,区块链世界市值排名第二,流动性排名第一,生态排名第一的以太坊,会在这波熊市里跌去接近90%的市值。


大约两周以前,以太坊跌至170美金以下,各个群充斥着恐慌和绝望。那些曾在牛市被人们大肆宣扬的“以太坊要超越比特币”的口号,纷纷变成了“以太归零,ETH毫无价值”的哀嚎。听说还有人成立了VQ群,要去找V神算账。



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这次的大退潮,已经让很多空气币,露出了不穿底裤的丑陋样子。等待它们的,只有归零的下场。(这里的归零,并非是指价格真的为零,基本上,价格从最高点跌去99%,我们就可以将其按归零处理。)


一时间关于以太坊的归零言论也接踵而来,很多文章从项目方砸盘、ETH金融共识崩塌、ETH市值等角度剖析了以太坊一步步走向归零之路的可能性。


经过漫漫熊市的洗礼,这个将智能合约带入人们视线的区块链2.0的代表,是否也会在这次大潮中被浪花吞没,让位给所谓的3.0时代的公链呢?


以太坊到底是会归零还是崛起,这里不做过多争论。但是看过那么多归零的揣测,我们有必要也来梳理一些以太坊崛起可能性的认知。


毕竟若想看清事物的本质,要同时看到事物的正反面。正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名言:“同时保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


接下来本文将由浅入深,用四阶认知,一层层将以太崛起的天梯搭建起来。



以太崛起之第一阶认知:
公链生态的决定性因素


对于一条公链来说,什么最重要?


你可能会说:生态。


那么对于生态来讲,什么才是决定性因素呢?


用户数量?


NO NO NO……用户数量当然很重要,但在初期,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决定性因素,是开发者的数量。


DApp被更多用户使用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开发人员来构建它们。举个例子,假如你要在一所城市里大兴土木搞房地产,若没多少人来买房子,固然可怕。但是试想一下,倘若没有开发商过来盖房子,是不是一件更可怕的事儿?



以太坊上的代码学校CryptoZombies.io(嗯,就是开发僵尸LOOM的那个)已经拥有超过20万名用户,而且其在熊市还在以每月超过3万的速率增长。同时,Truffle(以太坊开发框架)的下载量自今年1月以来,已经超过76万次。


除了拥有最大的开发者社区,以太坊还拥有最完备的开发工具Truffle、Infura、Web3.js、OpenZeppelin、Geth等。这些基础设施是由不同团队花费数十万小时共同打造而成的,其他的公链想要超越以太坊,单就基础设施这一块,就不知道差距有多大。


而且正因如此,由于头部效应的堆积,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将会有大量的工具链基于以太坊开发,因为切换主链带来的重置成本非常之高,所以也使得公链上的颠覆变得愈加困难。


这将会是一条很难跨越的护城河。



以太崛起之第二阶认知:
Layer 2 链下扩容的影响


比特币和以太坊,最被广为诟病的,无非是那“感人”的TPS。


加密猫所带来的网络拥堵,至今让人历历在目。


由于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理论”的约束,以及以太坊不愿牺牲去中心化这个区块链最为核心的精神特质,所以无论是比特币还是以太坊,过去几年,在TPS的问题上,都没有大的提升。


而当前号称TPS过千甚至过万的一众公链,无非是牺牲了部分“去中心化”或是“安全”的一角,来换取“扩展性”,本身并非技术的颠覆。不然,你以为他们能想到的,V神想不到吗?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以太坊,直到Layer 2链下扩容技术(状态通道、子链、侧链等)的出现。


相较于比特币只有闪电网络,以太坊上已经有雷电网络,Liquidity Network,Celer Network,Loom(算半个)以及自家Plasma等一众链下扩容方案,虽然很多方案会在未来对接多个公链进行链下扩容,但对以太坊的支持,则是原生的。


顺道提一句,未来1、2年跨链领域的领军项目,比如Cosmos和Polkadot,也同样原生实现了对以太坊的支持。


有了链下扩容技术的支持,以太坊可以为第二层解决方案提供安全的基础层,将可扩展性放在第二层完成。


分层,就目前情况而言,或许是攻破“区块链不可能三角”最正确的姿势。


在这个接下来即将发生的区块链分层以及跨链技术浪潮中,毫无疑问,ETH会继续领跑。



以太崛起之第三阶认知:
金融属性不可小觑


对经济学感兴趣的读者,想必对著名的费雪方程式不陌生。


费雪方程式是货币数量说的数学形式,即MV=PQ。其中M为货币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Q为交易的商品总量。该方程式说明在V、Q比较稳定时,货币流通量M决定物价P。


去年年底就曾有人用费雪公式评估的以太坊市值以及币价。按照那种方法,以太坊目前即便是跌去了85%的市值,仍虚高几倍之多,让人不寒而栗。


然而,用这种模型估值,是一种静态且理性的数学估值。但是现实情况正像这句话说的一样,“我能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一旦金融属性被加入其中,几乎任何模型都失去了效应,尤其是一个新生的且还未被大众看懂的行业。连邮票、烟盒这些东西的价格都能被大众炒上天。那对于加密货币排名第二的以太坊,其未来价值潜力可想而知……



去年十二月,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第一次推出了受监管的比特币期货合约。现在,CBOE已经开始准备推出以太坊期货合约。很有可能在年底,你就会看到CBOE的以太期货。


值得指出的是,关于“比特币ETF申请是否通过”这个问题,业界当前的共识是“这只是个时间问题,而非‘过不过’的问题”。试想一下,当比特币的ETF通过之后,你觉得下一个上ETF的会是谁?答案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以太崛起之第四阶认知:

证券类代币的公链平台


火星财经之前有一篇文章《跌跌不休之际,首个受美国政府监管的稳定币悄然登场,变奏发生了…》,介绍了基于监管的稳定币GUSD的背景和背后的意义。


当GUSD刚推出时很多人说,GUSD很可能是美国在下的一盘大棋。也许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下一场“世界货币”之争,将会出现在区块链的战场之上。谁能够最终成为“基于区块链的最具流通性的稳定币”,谁便能笑到最后。



GUSD当然不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美金”的最终形态,而更像是一个排头兵。排头兵基于以太坊发行,这件事本身便能够说明很多事情。


再者,以太坊下一次大的转机很有可能是证券类代币,比如知名的Polymath。在不远的未来,股票、债券、风险投资、私募股权、股权和LP股票都将成为可编程支持用户身份验证(KYC)的证券类代币。而这些证券类代币最有可能选择的公链平台,就是以太坊。


关于“以太坊崛起”,你怎么看?



  作者:老白,本文经白话区块链授权发布。添加微信huyalu08,加入火星财经读者交流群,让我们产生更有价值的互动和连接。


   火星财经招聘编辑、记者、研究员,欢迎发送简历至简历至chenhongjin@huoxing24.com。欢迎垂询,来信必复。




重大消息


这两天微信又双叒叕改版啦!

火星财经附上认路指南:

咔咔咔星标一戳,

每天接收最新消息,看大图封面更爽哦~


 [王峰十问]精彩推荐


Sunny King | Dawn Song | 朱嘉伟

  赵长鹏 | V神 | 吴忌寒 | 赵明 | 周鸿祎 

  罗永浩 | 老猫 | 蔡文胜 | 孙宇晨 | 郑刚

  赵东 | 蒋涛 | 陈榕 | 宝二爷 | 杨宁 | 朱啸虎

  李笑来 | 曾鸣 陈伟星 | 帅初 | 薛蛮子 


更多[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