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小”农房撬动“大”资源——上杭县吴地村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宅基地和农房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和重要财产,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资源,有效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上杭县古田镇吴地村通过党建引领、资源整合、资产盘活,突破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使得村集体经济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党支部、村委会底子足了,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富民强村的规划更有格局,老百姓们也实现了增收致富。


吴地村全貌


吴地村位于古田集镇北部,地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梅花山南麓。全村共有3个自然村,人口1077人,耕地面积1832亩,山地面积5.21万亩,其中毛竹丰产林2万多亩,2020年村集体收入32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达19648元。近年来,吴地村坚持党建引领,通过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等资产,成功引进古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影文旅有限公司等共建“吴地”红军小镇,逐步打造“党建+红色+休闲产业”党建模式,2018年1月吴地“红军小镇”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被列为福建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福建省红领巾校外体验示范基地、龙岩市红五星红色党性教育培训基地,2019年被列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市级乡村旅游试点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基地。



红色村标

党建引领,让乡村振兴奏响新序曲


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中,吴地村突出党的建设,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积极主动作为,带领党员和村民抓住发展契机,严格按照“五个五”要求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制定了村民公约、“十种制约”和《古田华润希望小镇吴地村规划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不断完善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机制,组织成立了“红土先锋党员工作室”“红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向村民传递了正能量,营造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村民积极参与”的氛围,有效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让村民团结在一起,共谋发展、共同致富。

高位谋划,让土地资源焕发新生命


2011年,在村党支部积极争取和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吴地村迎来了历史性的转折点--与央企华润集团结亲共建“华润希望小镇”,整合优化土地资源,激活吴地村发展活力。通过对村内所有房屋分类,按框架、混凝土结构房屋为一类房,结构保存完好的砖木结构房屋为二类房,危旧砖木、土木结构房屋为三类房的标准,144栋一、二类房屋按客家建筑风格统一“穿衣戴帽”,进一步提升了村容村貌;57座三类危损旧房和村内所有旱厕全部拆除,拆除后对宅基地进行资源整合利用。




一方面,该村集中新建三处共85户安置房,并新建了村委会大楼、文化中心,改建了幼儿园、卫生院、敬老院,村内公共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另一方面,完成土地复垦约25亩,种上了成片的瓜果、蔬菜,成为村内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此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成村级广场、停车场、篮球场,完成村内主干道、农户宅前道路等建设,建成完备的交通道路网络,并配套实施垃圾收集处理、村庄绿化美化等项目。通过土地资源的重新整合利用,把原先的“脏、乱、差”吴地村改造成为了“村庄美、乡风淳、百姓富”的“福地村”。


稳步推进,让闲置资产成为“造血源”

红军小镇广场


做足调查摸底,“筑”巢“引”凤。

为了进一步补短板、强产业,保障招商引资工作的落地,村“两委”干部集中精力扎实做好前期调查摸底工作,制作“闲置资产情况调查问卷”,充分了解每家每户群众意愿,小到1间、2间,甚至一小块荒地,大到整栋房屋、整片林地,详细登记闲置房产数量、装修程度、所有权等信息,最后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档案。据统计,全村共有151户可提供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等资产,并百分百同意盘活资产、共同发展。有了调查摸底的基础,才可引“金凤”安然入“巢”,便于投资方公司一目了然知晓村级可利用的闲置资产信息,随后根据红军小镇建设规划需要,高效盘活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等资产,实现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吴地”红军小镇落地开班。


实行分类盘活,实现增收。

红军小镇建设遵循最大限度保持生态、保持原有客家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挖掘红色资源,增加红色文化元素的点缀。据统计,共盘活闲置资产87处(其中房屋35处、土地52处),其中归属村集体的有原有闲置的5套房屋和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大楼1栋,归属农户的81处,村集体和村民实现增收100余万元。盘活的闲置资产用于建设阅兵广场、铸魂广场、红军运动场等五个重要节点和改装红色党性讲坛、红军兵营、红军食堂、红军澡堂、国营商店等项目,设置了“十个一”课程,目前红军小镇已形成可容纳培训600人次/日、住宿300人次/日的接待规模,34人穿上红军服成为“红军小镇”的员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在红军小镇项目的带头下,部分村民也通过盘活闲置资产发展各种新业态拓宽增收渠道,现有农家乐、休闲农庄共13家,生意红火,原本冷清的小山村现在每天都是“军歌嘹亮”,2020年度红军小镇共承接党性教育培训、研学培训444批次3.2万人次,接待散客4.8万余人。

如今,吴地村不断激发资本人才创业创新热潮,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通道,大力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让“小”农房撬动“大”资源,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看到了高质量超越发展的前景,吴地村已经从远近闻名的“光棍村”华丽转身成人人羡慕的“凤凰村”。


来源:福建省农业农村

编辑:郑嘉雯

编审:徐富华





扫码关注我们




点击下面的链接,查看历史文章

龙岩1人入选2021年度农民教育培训“百优保供先锋”资助项目人选

“三资”整治|上杭:专项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监管

福山福水出福茶|藏之名山 杯酒闲茶 大用山 漳平水仙茶

典型案例·产业振兴|④永定区高陂镇西陂村:加强红色资源保护 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市农业农村局传达学习贯彻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

我市优质稻丰收在望

典型案例·组织振兴|③新罗区小池镇培斜村:组织共建人才共育 村企实现共同发展

致富有道︱武平“生态秋茶”如此炼成

典型案例·文化振兴|③上杭县人民法院:创新司法审判举措 保护红色文化遗存

“三资”整治|永定:抓问题 强治理 见成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