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降低越来越大的贫富差距?

2017-07-08 量子投资


文/萧山


最近和人聊天发现,即使一些学过经济学的人也对贫富差距、福利也存在误解,而这些误解又促进他们实施了一些既损人又损己的错误反对。我以为这是很大的浪费——虽然我尊敬他们的勇气。之前我多次谈过这个话题,但是很多人仍不理解。


一道简单的经济习题


现在,无论你有无学过经济学,先把你的脑袋清空,回到“常无”状态,然后看下面这道习题。之前以稍为不同的形式叙述过此例子,这里我给出简洁版。


北京五环外的地铁口有三类出租车,一类是三轮车,一类是低端轿车,还有一类是高端轿车。这三类车都是没有出租牌照的“黑车”(但Z·F基本上不打击它们)。


现在问:这三类司机的收入从高到低会如何排序?


先别看后面的答案,在下面做选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解释下为何五环外的黑车并没有受到多少打击。


由于五环外人口流通量没有内城那么大,绝大多数正规出租车不在五环外拉客,因而这些“黑车”并不影响正规出租车的生意,所以,Z·F几乎不打击“黑车”。


注意,我们要摒弃一个错误的惯性思维:以为所有不合法的东西就是真的黑。比如,“黑车”,“黑户”并非真的“黑”,他们“黑”只是因为不合理的法律定义。为何要控制行业准入(“黑车”的来源),要控制城市户口呢(“黑户”的来源)呢?主要原因是为维持城里某些人的垄断收益,这些人才是真黑。


现在给出上面题目的正确答案。这三类司机的收入从高到低的排序为:高端轿车司机,低端轿车司机,三轮车司机。我简单解释下。


一个人的收入等于劳动收入和资本收入之和。若没有Z·F管制且没有黑社会干预,一个市场会趋向于完全竞争或近似乎完全竞争(Z·F管制和黑社会干预的实质是暴力干预市场,它们会扭曲市场),那么我们有以下两个原理:


1. 某种劳动技能越稀缺,越具有垄断性,其劳动收入越高。如果一些劳动技能没有“垄断性”,它们之间容易相互转换,那么它们劳动收入会大致一样。


由这个基本原理,我们能理解NBA大中锋姚明的收入为何比世界大多数人高,而在地铁口做手机贴膜和开三轮车的劳动收入会差不多——因为它们之间容易相互转换——如果做手机贴膜比开三轮车赚得多得多,那么一些开三轮的人就会转去做手机贴膜。


2. 门槛不高领域中的各类生意,其投资回报率相差不大。这个道理也容易理解:如果一种门槛不高的生意投资回报率很高,很多资本就会争相进入,从而降低这种生意的投资回报率。


进一步我们可得,在这些领域,资本收入的差异主要决定于资本投入,资本投入越大,绝对回报(回报的绝对值)越多。


由原理1,我们知道三类司机的劳动收入相差无几,因为这三类司机的劳动技能门槛不高,三类司机工作容易相互转换。


由原理2,我们三类司机的资本收入相差比较大。一辆三轮车投入几千块,低端轿车投入几万块,高端轿车投入几十万,所以,资本收入的差别会比较大。


劳动收入加上资本收入等于司机的总收入,所以,我们得到三类司机的收入排序。读者朋友可以去实地考察下,看看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对理解贫富差距的启发


由上面的例子容易知道,社会具有自然的强者越强的趋势——因为资本收入的差距非常巨大。相比一个中等聪明、中等勤奋、中等运气的穷人,一个中等聪明、中等勤奋、中等运气的富人的财富绝对值增加的更多。


举一个例子。假定在第一年,一个中等富人的资本投入为100万,一个中等穷人的资本投入是10万。两人相差90万。再假定,两人的资本回报率都为10%——约等于近40年中国GDP平均增长率。第二年,中等富人的财富增长了10万,而中等穷人的财富只增长了1万。所以,财富差距的绝对值拉大了——拉大了9万。


那么,穷人就没有可能拉近与富人的差距吗? 并非如此悲观。


我们可以合理的假定,穷人和富人两类人的智商相差无几,运气也相差无几,资本投资回报率也相差无几,那么,在一个完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社会,穷人要拉近与富人的差距就需要:


1. 比富人更勤奋。穷人可以更努力学习,更努力工作,缩小劳动收入的差距。


2. 比富人的消费比重更少,投资比重更大。穷人可以缩衣节食,更少旅游、娱乐、休闲等消费支出,把省下来的钱更多的用于投资。


读者朋友想到了什么?你应该想到了中国与发达国家收入差距缩小的过程。中国人正是比欧美人更勤奋,比他们消费更小投资更大,才拉近与他们的差距。其实,已经成为发达经济体的韩国台湾早走过了中国近40年的路,它们是此种发展模式的先驱。


注意,这里其实还隐含了一个重要因素。穷人只要努力,可以模仿富人,向富人学习,为自己节省大量的摸索成本,这会降低穷人致富失败的概率。而富人处于“生产技术”的前沿,没有现成的经验可模仿,失败的概率相对较高。


上面只是粗略的提到一个“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的概念。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后发国家,一些具体的制度安排会拉大贫富差距。


拉大贫富差距的制度 


最重要的拉大贫富差距的制度是金融制度。后发国家的金融制度会实施“奖励投资”的倾斜战略。


这种倾斜战略使得富人比穷人能获得更多的各种形式的贷款、创业补贴等等,这使得本就资本不足的穷人在资本投入上更加不足。我以为这是中国贫富差距拉大最大的结构因素。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金融制度的改革,大力发展针对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者的普惠金融,使得肯干的穷人也能获得投资性的贷款。茅于轼先生之前做的小额贷款项目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实践证明,这些贷款的回报率并不低。


另外,针对贫困人口的一个重要的投资性贷款是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项目。比如,茅于轼先生的保姆学校(富平学校)项目可视为一种变相的助学贷款项目。显然,在快速产业升级的中国,人力资本也需要快速的资本投入,穷人孩子若能获得足够的助学贷款,投资回报率肯定是丰厚的。比方说,穷人的孩子若能获得10万元助学贷款上大学,带给他/她未来的额外收益(相比没有获得助学贷款的情况),是50万元,那么,助学贷款的投资回报率就是5倍。那么,若贷款方收取5倍一下的利息收入,将使得贷款方和穷人都受益。


另外一个重要的结构因素就是人人皆知的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一种歧视性的福利制度——在大城市打工的外地人补贴大城市居民的福利。但这个反向补贴导致的最大危害不是补贴本身,而是因这福利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支持控制外来人口的荒唐政策。


大城市的服务业——吃喝玩乐、快递、保洁、保姆、教育、医疗……等行业存在大量的工作机会,如果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完全放开控制人口的政策,而是反过来,积极降低农民工进入大城市的成本,帮助他们在大城市扎下根来,那么,更多边远农村的农民得以大量的进入大城市,他们的收入几乎可以“瞬间”提高几倍(提高的倍数约等于大城市人均GDP对穷地区的倍数),中国7千万贫困人口在几年内可以降低很大的比例。不必说,他们的下一代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贫富差距的代际“遗传”也会大大降低。目前着力于发展农业,让农民扎根于农村的“精准扶贫”只能越扶越贫。


最后说说危险的错误扶贫方式——建立福利制度。


我曾写过几篇文章批评免费教育,免费医疗,也写过几篇文章批评最低工资制度和罢工权——它们其实是劳动力价格管制,并非福利。篇幅关系,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我支持国家为老弱病残建立兜底的福利制度——当然我并不认为这是最高效的方式,强烈反对国家救助健康人的福利制度。可把福利制度的祸害总结如下:福利制度加大了穷人的失业率,不仅不能帮助到穷人,反而会害了穷人,它降低了人的进取之心,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变成懒人。


读者朋友只要深入思考下面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免费教育、免费医疗的逻辑荒谬。


教育医疗比吃饭穿衣更重要吗?不吃饭会饿死,不穿衣会冻死,显然,教育医疗并不更重要。改革开放使得吃饭穿衣完全市场化,无需政府搞免费吃饭免费穿衣, 我们大部分人现在吃得饱穿得好,那么,不比吃饭穿衣更重要的教育和医疗为何不能完全市场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