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报丨我校三篇论文入选“上海社联2022年度十大论文”!

恭喜各位老师的 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 2024-06-12

点击蓝字关注复旦大学文科科研处


NEWS

近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发布了2022年度十大论文。我校哲学学院教授孙向晨《“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经济学院教授范剑勇为第一作者的《地理距离、投入产出关系与产业集聚》、古籍整理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龚宗杰《汉语虚字与古代文章学》三篇论文成功入选。恭喜各位老师!


评选活动简介

“年度论文”评选活动由上海社联2013年组织发起,至今已连续开展至第十年,已评选出100篇年度论文。与大多数评奖活动不同,该活动无需作者自行申报,主要依托各学科权威专家学者、学术期刊主编、资深学术编辑等开展多轮评审推荐,每年从上海学者发表在全国哲学人文社科期刊上数以千计的论文中,最终评选出10篇年度论文。


2022年度论文评选活动是对近一年(2021年9月1日至2022年8月31日)以来,上海学者发表于国内学术期刊、引起学界高度关注的原创性研究成果作出推荐,旨在反映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扩大前沿研究成果的社会影响。


获得2022年度推荐的10篇学术论文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主要学科,兼及跨学科和新兴学科研究。入选论文的共同特点是密切关注社会现实和学界动态,善于发现和提炼问题,彰显了学术论文的创新性、学理性、科学性品质,并具有一定前瞻性和开拓性。 


入选论文简介


“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

孙向晨


摘要:对于人类共同的普遍关切,不同的语言世界会有不同的本源性思想资源加以回应。建基于汉语之上的哲学理应深入思考在此语言世界中所形成的普遍关切。不少学者开始使用 “汉语哲学”这个概念,并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与 “中国哲学”不同的范式与概念。“汉语哲学”问题的提出与表达直接涉及汉语世界的精神 结构、汉语概念的构成以及汉语本身的特质与规律。“汉语哲学”建立在 “迂回” 他者的自我省思之上,而这需要将 “西方哲学”的 “普遍性”重置为 “他者”才能完成。这是一种哲学上的 “范式转换”。在这个意义上,从普遍性问题、本源性思想、规范性建构三个层面来梳理 “汉语哲学”的理论框架,意在突出 “汉语哲学” 的原创性、规范性、开放性、未来性、世界性等特征。


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2期

孙向晨


孙向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院长,复旦大学通识教育中心主任、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委员会主任。曾先后在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巴黎高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大学做过访问学者、访问教授。入选多项国家级人才项目,在教学方面获得多项荣誉,2019年获评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上海市育才奖、复旦大学本科毕业生“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其牵头或参与的教学项目多次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在科研方面,其多项著作、论文获得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双重本体:形塑现代中国价值形态的基础》《现代个体权利与儒家传统中的“个体”》两篇文章分别入选2015、2017年“上海社联十大年度推介论文”,《“汉语哲学”论纲:本源思想、论域与方法》入选《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度好文章。


地理距离、投入产出关系与产业集聚

范剑勇  刘念  刘莹莹


摘要:论文以新企业选址为研究对象探讨制造业空间集聚机制。主要工作是从地理距离与投入产出关系出发构建行业间距离指标,并基于工商企业注册数据、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据与投入产出表等相关信息,实证分析行业间距离对新企业选址的影响。论文发现,新企业选址倾向于靠近上下游头部企业所在城市,与上游行业(下游行业)头部企业的距离每增加1%,新企业数量将减少0.302%(0.331%);头部企业所属的产业链生态圈增强了距离负向效应。拓展性分析表明,16个制造业二位数行业(占比53.3%)表现出同时靠近上下游头部企业所在地的倾向。实证结果对推动国内贸易大循环与城市间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发表于《经济研究》2021年第10期

范剑勇


范剑勇,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与上海市“曙光”学者,复旦大学“卓识”人才,复旦大学产业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已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管理世界》这三本国内权威期刊杂志以单独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近20篇,在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Economic Inquiry, Urban Studies,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二等奖、上海市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多项。


汉语虚字与古代文章学

龚宗杰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观念中对虚字的认识,大致呈现从训诂到修辞、从字类到文法的发展趋势。《文心雕龙》“语助余声”及“弥缝文体”说的提出,推动虚字研究由经学传统向古文辞传统靠拢。唐宋以后,随着文章创作和批评的开展,文学视野下的虚字论主要从文章体用、节律和声气三个层面推进,体现出古代文章学注重文体功能、语言形式、审美形态的特征。在清代古文家、小学家围绕声音、文字的关系探讨中,虚字不仅进一步沟通语言学和文章学,也借助以文字为本位的文学观念,成为清末以降“中国文学”研究及文学史书写的知识资源。以汉语虚字为线索,揭示古代文章学发展过程中语言和文辞的互动关系,可以彰显中国文学基于汉语言、汉文字的本民族特性。


发表于《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

龚宗杰


龚宗杰,浙江慈溪人。文学博士,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青年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元明清近世文学、中国古代文章学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明代文话研究》《明代戏曲中的词作研究》、古籍整理《稀见明人文话二十种》等。获全国优秀古籍图书奖二等奖,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

\ | /

来源丨上海社联

*入选论文摘要及作者简介由本人提供

图片丨复旦大学公众号

编辑丨王开阳

▼▼往期回顾▼▼



▼ 点击查看更多复旦文科新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