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一座不喝酒就没朋友的城市

太喜 上流UpFlow 2019-04-01

作者 | 李欢乐

编辑 | 大锤


在喝下不记得第几杯后,晓茹彻底崩溃了,她不知道原来领导说“随便喝点”的真实意思是,“对方要是还没松口,就不能停。”在厕所吐完,给男朋友回了条微信:来接我

 

晓茹也是在大学才学会喝酒的。毕业散伙,借着酒劲跟好朋友抱头痛哭,酒里是不舍。到北京工作后,却越来越发现:


这是一座不喝酒就没朋友,甚至没工作的城市。

Part.1

 年轻人很多,但更多的人已不再年轻 

 

前几天有一个刚毕业的学弟问我关于北京的就业情况。我问他:“除了北京,不考虑其他城市吗?”

 

“不考虑,一定得是北京。”

 

问他具体原因,他也含含糊糊,说北京这个地方机会多,“反正自己还年轻,想在外面折腾折腾。”

 

▲2017年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地区统计《博雅数据库》

 

虽然近来北京人才流入率已经大幅下降,但每年仍旧有数以万计的大学毕业生涌入这座城市。据统计,2017年不计算新增的外来人口,单单北京本地高校就可以为这座城市输送10万多大学毕业生


刚毕业的年轻人是北京这座城市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虽然没有人可以永远年轻,但这座城市里从来不会缺少年轻人。

 

▲《2018全国城市年轻指数》,北京的年轻人聚集程度仅次于深圳。via.腾讯网

 

所以这里机会大,压力更大,好在年轻人们仍旧无所畏惧。就像是韭菜,割了一茬以后又会迅速长出一茬来,迎风而立,青春无敌。

 

其实这里的每一代年轻人没有什么本质不同。

 

八十年代生气蓬勃的北京青年,和现在的“积极废人”都拥有相同的迷茫和沮丧。


今年刚二十五岁的小楠说她在七八年前也这么想:


从外地来北京上大学,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留在这个城市工作。刚来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有无限可能,在这个城市能大施拳脚。


她人生第一次喝酒,还是大三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去的酒吧。那时候觉得酒这种东西很美好,偶尔喝一下,就当是取悦自己。

 

小楠频繁喝酒是从开始工作之后开始的。也不是多爱喝酒,她说只是觉得自己喝酒的时候像个成熟的大人了:“因为觉得只有大人们才有这么多的愁事儿。”



她在互联网公司做新媒体,平时挂在口头的词就是“抑郁”“焦虑”她这么形容自己,也觉得身边大多年轻人也总是处在这种状态里:


“大家都挺丧的,再过几年同龄人的话题就该变成买车买房,结婚养娃,那些事情就像一个个标杆一样摆在你面前。所以现在虽然大家都是90后,可哪儿还有点儿年轻人的样子。”

但是好在最近不用再考虑买房的事儿了。

 

刚刚出台的这个公积金新政好像把很多人打醒了。

 

▲来自北京经营报


上周日我去银行办业务,门口咨询柜台附近挤满了人,其中一大半都上来咨询住房公积金的。公积金新政出来后大家很多人都对贷款买房失去了信心,准备把里面公积金里的钱取出来做一些其他方向的投资。

 

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公积金新政一出,大家短暂绝望过后很快就恢复了理性可能有人发现了公积金的合理用途,比如刚够补上刚涨的房租。

 

也有可能是经此变革之后彻底对长留北京失去了念想


 邻居一对情侣都是广东人,来北京5年了。周一晚上请我们吃饭,说十月一之后准备离开北京,回老家结婚。


每个人只有在热情冷却下来之后,才能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更理智的分析和规划。

 

北京已经饱和了,一切政策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有迹可循,从拆除周边公寓到限制购房,北京正一步一步减少人口。


而这对已经在北京站稳脚跟的人们来说却是很有必要的。

 


▲2017年底到处张贴的限时搬离通知



留在北京的年轻人有几个是甘心离开的。但北京的人口太过于密集,现在欢迎不过来你了。


如果长期生活在一座没有根基的城市,现实的压力就容易令人沮丧。越来越狭小的社交空间,生活的全部重心几乎都在工作上,大家已经很久没有为了生活好好取悦一下自己。

 


于是对于决心留在北京的年轻人来说,成了一个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短暂逃离出来的通道,让他们得以短暂喘息。

 

Part.2

 酒是利器,也是监牢 


小饮虽然怡情,但很多时候喝酒却是不得不成为一个人的习惯。

 

来自微博


“酒是曲意逢迎觥筹交错的社交中的一环”,反正在陈涌看来就是这样。

 

他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但普通的家境其实并没有给他带来超出一般人的优势。学习不怎么好的陈涌早早出来工作,跟着爸爸送货,后来自己去做销售,现在能在北京有几套房几辆车,都是自己拼命换来的。


 我本质上对酒并不讨厌,但也没喜欢到天天喝顿顿喝的程度,还不是因为这么多年干销售,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他不跟外人提人生里的那些“苦”。比如时刻穿戴整齐,曾经战战兢兢工作到深夜;比如喝酒喝到要吐却还得吐完了再战;比如他现在还壮志未酬,想继续牛X下去……

 

来自微博


他也觉得无奈。提着一股劲儿往前冲,眼瞅着辛苦挣来的钱无止境地用来还完车贷还房贷,现在又在考虑送孩子出国,“能怎么办,现在因为工作得忙到后半夜也是常有的事儿

 

即便陈涌现在并不像以前那样要面对那么多情非得已的不得不喝,但多年来早已形成习惯。面对很多人的时候“来,喝几杯”,“来,今儿个不醉不休”,当只剩下自己的时候也离不了酒,“好吧,喝一点。”

 

▲领导劝酒的困扰不是个例 来自微博


他也感觉矛盾,有时候酒是他无往不利的武器,有时候他又像酒的俘虏。

 

对陈涌来说最温情的时刻或许是跟从小喝到大的发小偶尔小聚。不会再有人催他“赶紧的”“快点”,推杯换盏时嘴里的话换成“行嘞悠着点吧,喝几口得了。”

 

Part.3

 有时,酒成了维持友谊的方式 


 

其实想好好喝顿酒的不一定是酒肉朋友,也可能是推心置腹的挚友。毕竟关系不够铁谁,愿意跟他浪费时间。

 

在北京,喝醉一次的时间成本实在是太高了。大家都在拼命平时没什么业余生活,少有的业余时间还被交通环境大大压缩了。


所以哪怕是几年前朝夕相处的老朋友,现在经常倒腾了半个月才能空出一天时间来酒桌上相见。

 

拿上班时间来说,所有上班族的平均上班路程为13.2km,平均花费时间56分钟。

 

▲来自极光大数据


房租的影响,很多人都被挤到了通州、沙河、亦庄、将台,以及东南西北五环之外。地铁沿线是每个北漂少年们租房时坚守的底线。只要两千米之内有地铁,甭管离公司多远也是可以接受的。


加班时常事儿,其实本来也没多晚,然而到家就几乎没早于过十点半。有时候到家以后一看表心态都崩了,只能洗洗歇了哪儿还有什么业余生活。

 

成年人的日常生活是无奈且压抑的,有些话只有在酒桌上说出来。大家花一个多小时赶地铁过来,几杯啤酒下肚保准已经有人开始嗷嗷叫着痛诉衷肠无话不谈。

 

喝完吐完该回家睡觉的回家睡觉,该加班的加班,生活又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来。

 

 

Part.4

 四合院和老北京,花生米与二锅头 

 

与北京的年轻人们相比,老北京们的酒就没那么“丧”。

 

“早就看得透儿透儿的了,所以没必要成天哭丧个脸。”

 

老陈便是天性嗜酒的老北京,老陈年轻时候就住在四合院里,与他经常走动的有几位老朋友,夏日傍晚时分轮流聚在各家的小屋里。


他们也不会多喝,配上花生米或者猪头肉,一般也就二两。似醉非醉地聊聊家长里短,操着一口正宗的京腔讲点荤段子。

 

▲图片与内容无关


而且不是所有酒都能入了他们这样北京人的眼,常喝的也就是二锅头、烧酒和老白干。红星二锅头谁人不知,老陈如今年过六旬,二锅头依然是他的心头极品。

 

 ▲图片来自央视网


但老陈现在的生活有点无奈,他总自嘲说觉得自己就像一辆汽油耗尽的破车,跟不上时代发展的单向道。


他在儿子看来无非就是北京话里常说的“酒腻子”,年纪大了以后整天待在家里无事可做,嗜酒但酒品又不怎么样,喝一点儿就哭哭啼啼撒酒疯的。

 

他们是北京再寻常不过的人家。老陈是普通工人,在工厂里一干就是几十年,退休以后恍然发现,出了胡同、工厂这片狭小天地,似乎整个城市没有了他的位置。



他说不出“借酒消愁”这种文绉绉的话,但实际上他和他那些酒友确实像一种旧式生活的遗迹。

 

更让他惆怅的是,眼见着以往一起喝酒吹牛的老友们要么与世长辞,要么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着,而且常年饮酒也给他自己的身体添了一堆毛病。


我有高血压,心脏也不好,说不定哪天喝着喝着就死了。可是我们这些人就是这么过来的,都差不多,就这么凑合过吧。

 

他说到了他这个年纪,一切在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只是不说,都在酒里了。

 

 ▲北京胡同


剩下的那些拎着酒晃晃悠悠走在夏日傍晚狭窄胡同的人,要么在外人眼里只是个“酒腻子”,要么就像是即将要被时代冷冷地遗弃。

 

但是你要是想让他们跟着年轻人们往后海三里屯什么的地方钻一钻?


不可能的。



今年春天的时候流行了一阵子汤浅政明的动漫《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许多人把“世间有酒,我就喝不够”当做了口头禅。


似乎在酒里我们能无忧无虑,酒杯碰在一起尽是狂欢,而没有梦碰碎的声音。


《春宵苦短,少女前进吧》


生活中令人不自在的事情很多,压力和焦虑也没有穷尽,每个年龄都有深深的无力感和愁苦,管你是六十岁、四十岁还是二十岁,都有自己的苦和酒。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感叹“你多难得,但城市继续转动”

 

酒可以成为你的朋友,但是它不能代替 朋友。

 

就像《人造天堂》里写过的一段话:

 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喝酒的人的快乐,除了酒的被喝的快乐。的确,酒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着亲切的角色……酒和人是两个斗士朋友,时而搏斗,时而讲和。战败者总是拥抱战胜者。

酒精构建了一个虚幻的天堂,是现代人越来越离不开的一种物质。

 

其实“人造天堂”这个名字多适合北京啊!


大家心里都清楚,在这座城市打拼的人没几个是混日子的,也没人把酒当命,更没人真以为喝大酒能换来真心朋友或者其他什么实质性的东西。

 

酒是被灌下去的,还是喝下去的,已经不重要了。等你醉也醉过了,骂也骂爽了,生活中的这股火气怨气也都就着下酒菜喝进了肚子里。

 

等到第二天酒醒,生活又可以轰轰烈烈地继续下去了。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留言里等你!


[1]四九城.老北京人是怎么喝酒的?搜狐新闻,2016-07-17

[2]北京人喝酒去哪?这些小酒馆真是隐藏甚深啊!搜狐新闻,2017-02-09

[3]知乎问答:北京有哪些不错的酒吧?

[4]“北漂”现象的社会学解读——基于布迪厄文化再生产理论视角[J]. 孙运宏.  西安社会科学2011(04)

[5]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实证调查和特征分析[J]. 赵军.  当代教育科学2015(01)

[6]夏尔·波德莱尔.《人造天堂》.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点击图片,可查看以往的文章:


PS:动动手指戳广告,上流君的鸡腿靠大家!


戳“阅读原文”,阅读其他城市知识点!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