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墓挑不好,做鬼都不会被别人放过
作者 | 钟亦可
编辑 | 大锤
没想到蓝洁瑛再一次登上热搜,竟然是因为墓地遭人熏黑,祭台上还摆放着燃烧过的蜡烛油,无人清理。
蓝洁瑛本人是天主教信徒,祭拜多以献花替代。然而在中国的传统习俗中,只要是祭拜,就一定少不了香烛冥纸。尽管很多经营性质的城市公墓已经普及了献花代替明火的祭拜方式,但如果有条件,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里,仍然会想要为逝者供奉一柱香火。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祭拜方式当然只有信仰之分,没有高低之别。但是作为公墓的管理者,却有责任对这些有意或无意的行为进行必要的引导甚至约束。
part.1
入土难安
之前我们也曾聊到过墓地。
“小时候跟兄弟姐妹争零食抢玩具,油尽灯枯了还得跟别人争风水抢墓地。曾经以为两眼一闭就可以一了百了,然而看看现在的天价丧葬费才发现:自己根本死不起……”《在中国,如何才能死的体面》(←点击跳转)
能在百年之后拥有一块安身的墓地,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然而你现在却发现得来不易的公墓也未必靠谱,各种墓地被破坏的案例屡见不鲜。
2017年泰州泰兴河失镇洋碾村公墓内有100多个墓穴被破坏;2015年,广东东莞市虎门镇南栅村村民就曾爆料他们村子的公墓遭人打砸,数十户村民的墓地被毁;
▲泰兴河失镇洋碾村公墓
2005年,辽宁省辽阳市望水台村公墓内10余穴坟墓被掘,部分死者的骨灰甚至被扬撒在墓穴外。
▲辽阳市望水台村公墓
相比起来,名人陵墓也并不好过。
7年前,北京中华文化名人雕塑纪念园内的冰心、吴文藻夫妇的墓碑上被其孙子吴山用红漆写下“教子无方,枉为人表”八个字。至今一直未被清理干净,墓碑上的红漆都是自然脱落的,红色漆迹仍然点点可见。
▲图片来源:中新网怀思堂
清末名将陈炯明在惠州紫薇山的墓园面积已经严重缩水,除墓穴、墓碑尚基本如旧外,陵墓周边违建民宅、公用马路横穿而过,路面直接与墓基相接;而清末刑部尚书薛允升的陵墓就只剩下一对石旗杆和一堆倒落在田野中的青石,连陵墓主体都找不到了。
▲薛允升陵墓
就连烈士公墓陵园也没有幸免于难。
▲南召县抗日将士烈士陵园遗址烈士墓碑被随意丢弃 | 来源:南阳同城会
福建长乐的一个地下党革命烈士陵园曾被发现用来饲养家禽,河南洛阳的烈士陵园也被曝出用来搞商业地产开发,烈士墓碑破坏严重……
一边是死者为大,一边却是一直未被重视的墓葬保护制度,足见中国的现代化墓葬维护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part.2
见材起意
只要胆子大,公墓就是你的“新蓝海”。
鉴于中国的厚葬风俗,给墓葬这件事留下了很多暧昧的想象空间。《吕氏春秋》里就有关于靠盗墓发财的描述:因陵墓“具珠玉玩好财物宝器甚多”,于是“无不抇之墓也”,“大墓无不抇也”。
▲图片来源《盗墓笔记》
到了现代公墓,慢慢演变成了盗墓者和“扫”墓者的行当。不同的是,前者或多或少还需要一些技术含量,后者则纯粹靠道德薄弱脸皮厚就行了。
▲河南最夸张的地方几乎每隔50米内就有7个盗洞。
相比之盗墓者“扫”人祖宗的墓,“扫”墓者则纯粹是为了将扫墓者的祭祀之物一扫而光。
在很多非市属经营性公墓中,是存在一条从回收到二次售卖的产业链的。每当有带着鲜花果品等物品的祭拜者祭拜结束离开后,躲在一旁观察许久的人就会立刻上前收走祭品。
▲偷盗祭品之人从公墓“扫荡”之后带着“战利品”离开。一个包装鲜花、一个包装水果和食品、一个包装的未烧完的红蜡烛。| 来源:网易博客@王浩峰de眼
这些祭品有的直接送到周边的花店当天卖出给下一批扫墓者;有些状态好的鲜花与水果会被低价卖给一些商场,重新包装后等待二次摆上货架;就连烧了一部分的红蜡烛也会进入蜡烛厂熔化,变成新蜡烛。
▲蜡烛厂的生产线 | 来源:网易新闻
除了最常见的鲜花果品,现金、手机、白酒...什么都收,只要能扛得上山,这些人来者不拒。如果不是局限于扫墓祭品的品类太少,在公墓里简直能“偷”出一整个大千世界。
▲身处偷盗祭品产业链之中的不乏未成年人 | 来源:网易新闻
一家公墓淡季一天平均可以“回收”4车,清明期间一天则能拉回8车,实在是无本万利、稳赚不赔的生意。网易新闻曾经报道过武汉的一家蜡烛厂,清明节期间生产蜡烛的油料全从公墓里“捡”来的。这家蜡烛厂一个清明节至少要赚五万块钱。
part.3
尴尬的“守墓一族”
1913年,上海的地产商经润山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近代意义上的公墓“薤露园”,坐落在上海虹桥路1290号,也就是现在的万国公墓,鲁迅也被安葬在这里。
▲原万国公墓正门
截至 2015 年,中国共有经营性公墓服务机构 1567 家,但具体经营规范性则参差不齐。
“58周岁以下的男性,身体健康,胆子要大,耐得住寂寞。录用后的待遇是与文保所签合同,交五险,年薪不低于2.8万元。”
这是2013年“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徐文长墓的守墓人招聘条件。
▲徐文长墓
这样的待遇对于“朝九晚五,忙时带客游览,闲时打扫卫生”的守墓人来说,并不算低。但也因为墓园一般都地段偏僻又断水断电,晚上偶尔还有值夜班的需要,导致胆子不大的不敢来,胆子够大的也不想来。
▲71岁的浙江省某公墓区的守墓人李阿祥 | 来源:新浪@冰彬兵
很多墓园里的管理员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比如这一届守墓人突然离职,或因为老迈去世找不到合适的接任者,那不管这个墓地的主人生前多么声名显赫,这所墓园可能也将进入到一个长期荒废、无人打理的状态。
6年前,长沙城仅存的一座清末民间古墓周边已成垃圾场,看护扫墓的人竟然是一个九十岁的老人。
▲年过90的周娭毑正在清扫古墓 | 来源:华声在线
学者陈先枢表示,仅长沙城就约有三成的名人陵墓没得到很好的修缮和维护。修缮经费和维护意识的缺乏,完全扼住了陵墓保护命运的喉咙。
迄今为止,距离中国第一座公墓的建立虽然也有105年的历史,但整体而言,从民间到官方,从意识到行为,目前国内还是没有建立起一个看起来靠谱、统一的公墓维护体系。
所以在公墓管理规范化,“守墓人”职业化专业化之前,不管蓝洁瑛和冰心,应该都不会是最后一个“受害者”。
[1]名人纪念园无人问津冰心墓碑红漆仍有痕迹[N].北京青年报,2019年4月5日
[2]浙江诸多名人墓散落乡间难管理[EB/OL].中国新闻网,2013年11月29日
[3]王先明,王琳.亡灵“公共空间”的制度建构——近代天津公墓的历史考察[J].史林,2013(03):1-18+187.
[4]美媒:美公墓为华人市场转型允许扫墓留供品[N].参考消息,2014年4月2日
[5]马金生,张楠.我国经营性公墓的经营状况与发展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14(01):64-68.
[6]危险的诱惑:中国盗墓者卷土重来[EB/OL].纽约时报中文网,2017年7月19日
[7]祭祀人一离开鲜花就被盗卖.[N].新京报,2019年4月8日
点击图片,阅读相关文章:
戳“阅读原文”,阅读其他城市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