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解放和新生!70年前攻下这道防线后,尖刀连仅剩8人!

2017-09-12 燕赵都市报

编者按

公元1947年11月12日11时,经过人民解放军六昼夜奋战,华北重镇石家庄宣告解放。斗转星移,于今已70年了。70年来,英雄的石家庄从硝烟中挺起身姿,成为华北乃至全国版图上一个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并将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下,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70年沧桑过去,回到“解放”那个时空原点,我们发现,尽管岁月飞逝,不变的仍是当初的激情与信念。历史的温度,在触摸中依然温热、依然烫手。


从今天起,燕赵都市报全面启动纪念解放石家庄70周年大型报道。“继往”正是为了“开来”,我们希望,在追忆、抚摸英雄时代波澜壮阔画卷的同时,服务于当下这个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城市。


大石桥见证历史↑


骄傲与繁荣,

抑或沧桑与衰落,

所有见证过历史的建筑,

都能给我们或赞叹或震撼。

一座城市的地标建筑,

是这座城市活着的历史,

是一个时代的记忆。


70年来,

在高楼大厦之间,

位于石家庄市中心的

大石桥和正太饭店,

承载着110年的岁月,

默默相守。


1青苔映阶 百年老店解放了


110年历史的正太饭店↑


1907年,

法国人把正太铁路铺到了石家庄,

彼时的铁路局为了接待

来往于铁路上的中外要员

及地方上的官僚政客,

于同年修建了正太饭店。

此后,围绕着车站交通枢纽的发展,

不少人聚集在了这个小村庄。


最后一个据点


1947年11月12日,解放石家庄战役正酣,正太饭店是最后一个据点。弹雨中,晋察冀解放军炸开了正太饭店的大门,冲入楼内打到地下室。11时,国民党1000多名残部被押出正太饭店。至此,国民党军固守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克。


正太饭店外景↑


赵顺东曾是晋察冀独立二旅六团四营的副营长。当时为了解放石家庄成立了尖刀连,赵顺东兼任连长。战役中,他先是率领尖刀连突破了外市沟防线,随后转去攻打柏林庄,与敌人在市区展开街巷战,同时向国民党固守的核心工事火车站、大石桥、正太饭店进行攻击。


枪炮中的回忆


赵顺东的儿子赵建刚回忆说,父亲在世时曾多次讲述当时的场景,遍地尸体、轰隆隆的枪炮声,到处都是惨不忍睹的景象。进入石家庄后连续的交战让尖刀连损失惨重,当最后的防线也插上红旗时,120余人的尖刀连包括赵顺东在内仅剩8人。


正太饭店一角↑


赵建刚的母亲李淑琴同样参加过解放石家庄战役,已经90岁的她虽然反应有些迟缓,但提起当年的情景还是记忆犹新。李淑琴接到命令后,与战友从保定向石家庄行进,突破外市沟后那几天,战士们一直是躲在小巷中。“村民对我们特别好,看我们都窝在胡同里,就给我们拿些可以盖的东西。后来抓住刘英的消息传来,村民们更是高兴,给我们送鸡蛋、送烙饼,但我们的损失也很大,不少战友都牺牲了,我们排活下来的连我在内就3个人。”


眼前,长了青苔的墙角让正太饭店显得越发古朴。从孙中山到张学良,从军阀混战,到日据时期,再到抗战胜利,最后到人民解放军解放石家庄,这座正太饭店,一直是石家庄历史的见证者。那些曾经发生在这里的一幕幕,如今都已成为回忆。


2弹痕犹在 大石桥看尽70年风雨


大石桥桥壁↑


与正太饭店相邻的大石桥正在沉睡,

4个石狮子威严地坐在东西桥头。

1947年解放石家庄时,

大石桥成了敌人的核心工事,

敌方指挥部就安在了大石桥的桥洞里。


浴血奋战石家庄


游德顺,河北唐县人,曾是冀晋二旅六团二营四连的一名通信员。他在《浴血奋战石家庄》回忆,敌人把大石桥桥孔堵死,垒了枪眼、挖了壕沟,暗堡、高堡日夜把守。“敌人一看,我们的人一点点地逼近,就开始狂轰滥炸,从东炸到西,把我们的阵地都炸成了废墟,许多民房都被炸坏了。”当时在大石桥西北方向有一棵大杨树,连长利用杨树为掩护向大石桥方向射击,敌人一个炮弹打过来,咔嚓一声,大杨树就被拦腰打断了。当年11月12日,大石桥终于被攻下,国民党第三军三十二师师长刘英在桥孔里被活捉。经过近一周的休整,游德顺所在连离开了石家庄。“连长在临走前说,我们连战士的鲜血不是白流的,石家庄人民一定能把它建设好。”


解放军攻下大石桥


大石桥桥壁↑


83岁的王仲玉也亲历了这段历史。1947年,13岁的王仲玉跟随父母一起搬到积福里胡同(现阜康路一带)。11月12日早晨,听到一阵急促的敲门声,王仲玉壮着胆子开了门。“带头那个人说自己叫李路文(音),是解放军。他们在我家屋里转了一圈,最后和我爹说,要在我们家院子西墙上凿个洞。”王仲玉后来才知道,这是为了从东面攻入敌人占据的大石桥。战士们挨个从仅容一人通过的洞中钻过去,很快就与敌人交了火,枪声不断。当天中午,便传来了解放军攻下大石桥的消息。


1987年,市政府重修了大石桥。2016年,大石桥再次进行修缮。


history钩沉
正太饭店初印象 百年洋楼不减当日优雅

110岁的正太饭店,如今已是“老态龙钟”,却依然留存着当年的豪华与优雅。


正太饭店一角↑


在这座法式古典造型的小洋楼内,青砖墙、实木窗、拱形门,楼道、屋内都是清一色的木地板。饭店里的楼梯,造型别致、曲线流畅,不仔细看,很难找到连接的缝隙,足见工艺的精良。半圆拱形的露台已被爬山虎占据,不知道当年,曾经有多少人在上面凭栏眺望。


正太饭店一角↑


新中国建立后,正太饭店做过售票大厅、单身宿舍。北京铁路局石家庄建筑段的退休工人王增其告诉记者,他就曾在这里住过,“可以说冬暖夏凉,由于有天井,北面的房间采光也很好”。


大石桥疑问 是否曾跨越两条铁路线

据《石破天惊》一书中写道,“由于正太铁路与京汉铁路两条铁路从市中心穿过,火车轧死撞伤人畜事故时有发生。”鉴于这种情况,正太铁路全线2500名职工每人捐出一天的工钱,筹齐建桥经费。唐山人赵兰承担起建桥重任,以用“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最低的造价”,建起一座“最有良心”的大石桥,行人走桥上,火车走桥下。


大石桥桥面↑


如今,大石桥中间的两孔下还保留着两截曾经的“米轨”。然而对于大石桥跨越正太铁路与京汉铁路两条铁路线的说法,车辆厂离休干部李万成(音)在《我记忆中的正太铁路大石桥》手稿中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其一,大石桥是专为正太铁路修建,是跨越正太铁路的高架桥,所以桥下不能通过京汉铁路的车辆;其二,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的两个车站东西相距40多米,两侧还有售票处和候车室等房间,两条铁路线相距近百米,以大石桥的长度,哪能跨越两条铁路呢?”


在历史学者王律收藏的一本1913年出版的摄影集《正太铁路》(法文版)中,一张大石桥的老照片也显示,桥孔下穿行的是正太线的窄轨铁道。


点击“阅读原文”听H5讲故事↓↓↓

来源/燕赵都市报

记者/呼延世聪文 史晟全图

编辑/谭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