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案了!石家庄69岁老人吐露涉200人婚宴!大学生被隐瞒的行踪牵出14例密接!
“某某,某市某区人,
现居住某小区,
某月某日经过某处……”
疫情期间,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
类似的确诊病例活动轨迹通报。
这些来自疫区最前线的“一手素材”,虽然只有短短几十字,却能为医治、消毒、管控、处置等工作环节提供科学参考,迅速斩断疫情蔓延链条,同时也为临床救治争取宝贵时间。
每一个时间、每一条细节的背后,是现场流调人员日以继夜的辛苦付出。
河北此次流调有何特点?
怎么查?难在哪?
如何抽丝剥茧?……
连日来
记者采访河北省疾控中心
藁城流调队队长回延良
揭开“福尔摩斯”们工作的神秘面纱
看他们怎么抽丝剥茧
解开病毒传播的迷雾
↓↓↓
怎么查?
借助聊天支付软件,
时间细到几时几分,
最顺利的也要问三四个小时
1月12日晚上,河北疾控藁城流调队前往增村镇南桥寨村,对新报告的阳性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河北日报通讯员 李锦摄
“叮铃铃……”
1月12日晚23时,
一阵急促的电话声划破夜的寂静:
“某村某某患者确诊阳性。”
自打1月5日进驻藁城开展流调以来,这样的急匆匆的电话铃声每晚都会响起。
接到通知,流调第一时间开启。根据提供的联系方式拨过去,得知对方正在收拾行李,当晚全村村民要转运到隔离点。
“立刻出发,必须把患者拦住!”回延良深知,和病毒“赛跑”必须争分夺秒,每耽误一分,传播风险就高一分。大巴车和隔离点都是密闭空间,如果阳性患者跟随全村转运,后果将不堪设想。
N95口罩、护目镜、乳胶手套、防护服,做好个人防护,他和队友迅速赶往现场,不敢有一刻耽搁。
事实上,考验流调队员的,绝不仅仅是速度。
和记者做采访、警察做笔录差不多,现场流调的第一步是:问。轨迹中一句简单的“某某于某日几时几分乘坐多少路公交车”背后,可能是好几名流调员反复追问几个小时的结果。
“时间精准到每一分钟都不为过。”回延良举例说,就比如病例说坐过车,那就要问坐的哪趟车,几点几分坐的车,和谁一起,戴没戴口罩,坐在什么位置,旁边有几个人,在哪里下的车。因为越精确,就越能警示同时段乘坐同线路的公众,请他们注意自我监测和防护。
为了尽力拿到精准信息,回延良和同事们想出了种种提问办法:到过哪些地方,去过哪个诊所,乘坐什么交通工具,接触过哪些人,接触方式和程度等。
一下回忆十几天,记不清了怎么办?“历史记录可以帮助你。”回延良介绍,现在大部分人都使用聊天软件和支付软件,我们还可以通过大数据、监控录像等帮助患者回忆起每天的具体细节,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虽然有新技术助力,但即便是最顺利的流调,也要花上三四个小时。经过对这名阳性患者连夜流调,最终确定了5名密切接触者,这让回延良深深松了一口气。
成功锁定了密切接触者,回去终于可以休息了吧?
不!这只是完成了流调工作的第一步。现场流调结束后,回延良和同事们还要连夜撰写流调报告,因为24小时内要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报告包含患者基本情况、发病经过、生活轨迹等内容,每一个细节都必须详细严谨,写一份报告至少需要一两个小时,甚至更多。”回延良说。
这样一来,
他们加班到凌晨三四点钟是常有的事。
然而不管多晚,
第二天早上8时都要做好准备,
因为新一天的流调又要开始了。
难在哪?
农村人口居多,
方言沟通有障碍,
记忆力差想不起来
近日,河北疾控藁城流调队队员在南桥寨村进行现场流调。河北日报通讯员王伟摄
从武汉到新发地再到藁城,
回延良曾参加多次新冠疫情流调工作。
对比以往流调,
他认为,
此次的主要特点是
面对的农村人口居多。
这给流调工作带来诸多难题:一些老年人只会说方言,沟通起来困难;年纪大,记忆力差,常会回忆不全;语言表达能力弱,电话流调效果差。每一项难题,都会导致流调工作量成倍增加。
他们开展流调工作没多久,就碰到了一个棘手案例。患者A是一位69岁的农村老太太,1月6日发病,被送往定点医院救治。
对老太太进行电话流调,由于当地方言晦涩难懂,无论流调员怎样竖起耳朵听、提起嗓门喊,一句都听不懂。
沟通困难,流调工作一度陷入僵局。这时,一位流调员想出个好主意:找个当地人,给大家当“翻译”。
“翻译”很快到位,话是能听懂了,可是很快又发现第二个困难——年近70的老人,记忆力已经明显减退,无论怎样提示,都想不起几天前干了什么。
调查又一次陷入僵局。
怎么办?老人想不起来,就扩大流调范围,请子女等共同生活的人共同帮忙回忆。这招很快见效,从子女那里问出一个很重要的线索:老人曾于2020年12月28日到本村参加婚宴。
终于对上了!老太太是在婚宴上被传染,另有多个确诊病例在这次婚宴上有暴露史、接触史。
流调人员继续追踪,经过大量调查确定,当天共摆了25桌、200多人出席。立即对这些密接人员采取了隔离措施。
近日,河北疾控藁城流调队队长正在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河北日报通讯员温博强摄
偌大一个饭店,有些人可能离确诊患者较远,为什么非要全部列入隔离名单?
“饭店是一个密闭空间,吃饭时大家都会摘掉口罩,还有人不断流动,所以必须全部进行隔离,严防传播范围扩大。”回延良解释,目前,名单上至少已有几十人确诊感染。
此外,与以往流调相比,此次面对面流调数量明显增加。
说起隔离病房内的注意事项,回延良积攒了一大堆“体会”:有些老人身体虚弱声音小,必须把耳朵贴得近些、再近些。虽然工作万分火急,但跟患者说话不能太快,他们心理本来就恐慌,对我们是有抵触的。
每次进去,一做就是两三个小时。由于说话多,护目镜上常常是一层雾气,一轮调查下来浑身是汗,头发湿得像洗过澡。
为了避免风险,他们不能把纸笔等物品带出,需要在隔离病区销毁。那要如何将调查表内容传出?回延良说,他们会用手机将调查问卷一页页拍摄下来,再发回给办公室的值班同事。
那么危险,非得进入隔离病房吗?
“进入隔离病房肯定存在风险,但该上的时候还得上。”回延良解释,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更深入地了解他们的活动范围、密切接触者等情况。截至目前,已进行面对面流调50多次。
有人隐瞒信息如何破?
讲完法律讲道理,
耗时耗力辨真伪,
追查还原传染“图谱”
1月14日,河北疾控中心藁城流调队员在南桥寨村好运来宴会厅进行溯源。河北日报通讯员郭大伟摄
流调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不是所有的患者或疑似病例
都能密切配合调查,
这也给流调工作带来困难。
回延良就曾遇到这样一个案例。
1月9日,一名大学生确诊。电话流调时,大学生自述,2020年12月31日学校放假,打网约车回家后,直到1月3日封村,再也没有出过门。
为了弄清患者是从何处染上病毒,流调队员找了他五六次,梳理他发病前14天的行动轨迹。
亲友、网约车司机、同学、宿舍舍友……流调人员使出浑身解数,对这14天里他接触的每一个人逐一排查。
蹊跷的是,这些人都没问题。
“直觉告诉我们,他一定隐瞒了一些事情。”回延良说,一切只能回到原点,他们重新找到患者。然而,患者始终坚称,31日放假回家后从未外出。
无奈之下,流调人员一次次打电话联系,对他讲完法律讲道理:“第一,你是大学生素质比较高,法律规定公民有义务配合调查,隐瞒事实要承担法律后果。第二,和你接触的都是家人朋友,如果因为你隐瞒导致更多人被传染,你一定会后悔的。”
几经电话回访之后,这位大学生终于松口了。12月31日回家当晚,曾与大姐、姐夫一家聚餐。1月1日下午,去村子附近营业厅办理业务,进大厅后与营业员面对面交流,没有戴口罩。1月2日下午,带大姐、二姐家孩子去室内游泳池游泳。
这桩“悬案”最终破解。这位患者与营业厅内的感染源建立了流行病学联系。14人作为新增密切接触者,16人作为次密切接触者,立即被隔离观察。
为了追查这段被“遗忘”的轨迹,
回延良和他的队友打了几十个电话,
电话打到耳朵疼,
深更半夜仍在调查记录……
1月12日晚上,因为变压器故障,全楼停电,河北疾控藁城流调队员们用手机照明,继续办公。河北日报通讯员温博强摄
这位大学生为何要隐瞒自己的行程?回延良分析,可能是因为担心自己说太多,害怕家人被隔离;或是心理受到了创伤,有些恐慌。
在流调队员所调查的人中,还有一些像大学生这样刻意隐瞒行程的人。他们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抽丝剥茧,尽量还原疫情传染“图谱”。
“当我们花很多时间去辨别真伪,就势必会给流调工作带来更多困难,给争分夺秒的防控工作造成损失,甚至可能造成更多人感染。”回延良坦言。
回延良想借助媒体呼吁:一旦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一定要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提供个人基本信息、发病情况等活动轨迹,排查清楚接触史、暴露史,尽早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
如何抽丝剥茧?
大胆猜想,小心求证,
一步步接近真相,
力争找到关联
“破案了!”
调查人员一声兴奋的大吼,
打破了深夜的寂静。
让调查人员如此兴奋的,
是前几天已经公布轨迹的一桩“悬案”。
患者是一名中学生A,身边没有确诊病例,行动轨迹也非常单一,一直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始终没有找到传染源。
这样的流调结果,让回延良和同事们颇为迷茫。看上去没有任何机会感染,究竟哪个环节才是真正的“元凶”?然而,寻找传染源如同“大海捞针”,一时理不出头绪。
正当调查人员一筹莫展之际,几天后一次病例报告“回头看”,让案件有了转机。
已经公布过的轨迹,为啥还要“回头看”?回延良解释,有空余时间时,会对轨迹报告进行一次“复盘”,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不漏掉任何一个环节。
在这次“回头看”中,本村中学生B的确诊,开始进入大家的视野。
原来,梳理到确诊病例B时,发现他曾经去过当地一个补习班。回延良心里一个激灵:“都是学生,A有没有去过补习班?”
回延良说:“只有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才能一步步接近真相,力争找到关联。”
果然,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了这个遗漏的环节——补习班。经过反复询问,病例A曾在同一时间段去过补习班。这个信息在初期接受调查时,A并未讲述,因为“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就没有专门报告”。
而就在同一时间段,病例B也在此补习班上课。场所拥挤、空间小、空气流动不畅,几乎没有人戴口罩,这种环境极易造成病毒传播。
根据“蛛丝马迹”,将一个个看似毫不相关的片段,串成一条条紧密相连的链条。就这样,补习班里的病毒传染之谜逐步被解开。
这份流调病例,至此才得以结案。
河北疾控藁城流调队队员们全天在办公室工作,中午累了就趴桌子上短暂午休。河北日报通讯员温博强摄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通过对多个病例疫情报告开展“回头看”,使原有的密切接触者从两三千人增加到了五六千人。
总结这些疫情调查结果,回延良建议:“一是有疫情高发地区旅行史的人员,需要居家隔离,避免和他人接触;二是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场所,在公共场所必须要佩戴口罩,不要聚餐聚会。”
这些案例只是省疾控中心藁城流调队流调工作的冰山一角。每一个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及密切接触者身后都可能是一个传播网,流行病学调查正是发现这个传播网,斩断传播链条的第一步。
和时间赛跑,与病毒交锋
谢谢你们!
白衣执甲逆行战“疫”的
福尔摩斯们!
来源/河北日报客户端
编辑/董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