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雨中泪别!市民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今天13时07分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

享年91岁

此前报道

听到这个噩耗后

网友悲伤痛哭:

一定是天堂也需要粮食了



据科技日报报道

惊悉袁隆平院士逝世后

钟南山院士

送上简洁而深情的缅怀之辞:


隆平大哥:


我的挚友


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己经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


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钟南山



而“长沙市民雨中送别袁隆平”

则冲上了热搜




今天下午,大批长沙市民自发来到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手中捧着鲜花,在雨中送别袁老。



下午16时许,灵车自医院地下通道驶出,他们一次又一次齐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



从长沙芙蓉路到营盘路,袁隆平院士灵车经过之处,车辆鸣笛送别。



还有市民在悼念现场喊道:“我一定好好吃饭,用功读书!”



央视新闻报道称,应家属要求,运送袁老遗体的车驶向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让袁老最后再看看他毕生钟爱的“杂交稻”,回到育种实验室再看一看。




据悉,其实今天下午2时许,已有许多群众自发来到德安县袁家山,袁隆平院士故里,缅怀袁隆平院士。在袁家山科普教育基地,展示着袁隆平院士的生平简介及生活区等。




天空下起蒙蒙细雨,人们撑伞前来,表达对袁老的尊敬和爱戴。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

对袁隆平先生逝世表示沉痛哀悼


5月22日,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袁隆平先生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始终为端稳中国人的饭碗和保障世界粮食安全不懈奋斗。自1976年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以来,我国水稻亩产大幅度提升,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杂交水稻还在亚洲、美洲、非洲等众多国家大面积种植,为消除世界饥饿与贫困作出了突出贡献。


该负责人表示,袁隆平先生的离世是我国三农领域的重大损失,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哀悼。我们将学习和发扬袁隆平先生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格,持续推进种业创新,坚决打赢种业翻身仗,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新华社发文:

建议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这位为中国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做出重大贡献的老人走了,举国同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15条规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作出杰出贡献的人逝世,可下半旗志哀。袁隆平先生的贡献是为全人类做出的贡献,是世界性的贡献。他的去世是全世界的一大损失。建议以高规格的纪念,缅怀感恩这位老人作出的杰出贡献。


联合国发文缅怀袁隆平:

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联合国官微今天发文缅怀袁隆平。


文中称:“袁隆平院士为推进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造福民生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士无双,一路走好!”


此前,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于也发文缅怀袁隆平。


屈冬玉在社交平台上写道,“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屈冬玉表示,袁隆平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帮助数十亿人实现了粮食安全。屈冬玉称袁隆平是自己的“灵感源泉”,是自己敬爱的“老师”,对袁隆平的逝世深感悲痛。


下面让我们来回顾一下

袁隆平院士

伟大的一生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

研究、应用与推广

创建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

世界粮食供给

作出杰出贡献


毕业后从事教学工作

因粮食短缺开始水稻育种

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后

被分配到湖南安江农校做老师

袁隆平最初从事红薯育种研究教学

但当时国家粮食非常短缺

于是他转而从事国家最需要的水稻育种 


△青年袁隆平


1961年7月的一天

袁隆平发现一株稻株籽粒多达230粒

他推算用这个稻株做种子

水稻亩产会上千斤

而当时高产水稻才不过五六百斤


当时世界权威遗传学认为

水稻不具有杂交优势

然而袁隆平经过在试验田不断选种

在1964年发现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

此后,他耗时9年

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法”终于成功

比常规稻增产20%左右

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

从1976年到1987年

中国杂交水稻累计增产1亿吨以上

每年增产的稻谷可养活6000多万人


“谁来养活中国”

他给出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上世纪9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向世界发出

“谁来养活中国” 的疑问

在此背景下

我国提出了超级稻育种计划

袁隆平领衔的科研团队

接连攻破水稻超高产育种难题

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

1000公斤和1100公斤的五期目标相继完成

袁隆平团队一次次刷新世界纪录

对这一世纪问题

给出了中国人自己的答案


袁隆平院士将毕生精力

用在了水稻育种事业上

“大家吃不饱饭,我亲眼见过”

当记者问他会不会害怕

那样的场景再次出现

他坚定回答,“不可能了”!

在2019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后

他说“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

要尽量发挥新的贡献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

饭碗要牢牢地掌握在

我们中国人自己手上”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曾经历过粮食短缺的痛苦


袁隆平这一代人

对于粮食格外珍爱

2013年,袁隆平接受采访时说的一番话

给无数人敲响了警钟

“我们辛辛苦苦地钻研来提高水稻产量

每亩提高10斤、5斤都是很难的

提高了单产之后呢,又浪费了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浪费不但可耻,更是犯罪”



珍惜粮食

也是袁隆平对学生的要求

他曾表示

自己挑研究生有一个条件

不下田就不带

只有亲身下过田

体会过“锄禾日当午”艰辛的人

才会对“粒粒皆辛苦”有深刻体会


袁隆平的梦想

“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


临近90岁时

袁隆平仍每天去试验田“打卡”

他说要再完成两个目标

才能放心退休

第一要做到杂交水稻大面积示范亩产1200公斤

第二是耐盐碱的海水稻培育

将沧海变为桑田

他一直在朝着这两个目标不断努力



袁隆平曾多次畅谈他的两个梦想

除了让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之外

还有另外一个“禾下乘凉梦”

他曾梦见试验田里的超级杂交水稻

长得比高粱还高

穗子有扫帚那么大

谷粒有花生米那么大

他和助手坐在瀑布般的稻穗下乘凉



“年轻人去奋斗去贡献

会有回报”


袁隆平曾寄语

正在追求梦想的年轻人

他表示

年轻人要为了理想而努力奋斗

不要被不好的现象所影响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你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

而是实现你的理想去奋斗

你真正有了成绩、有了贡献

会有回报的”



把一生浸在稻田里

把功勋写在大地上

缅怀!国之脊梁

致敬!国士无双


送别袁隆平院士!

一路走好!


 来源/燕赵都市报综合

新闻晨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联合国

编辑/董征


往期回顾



事关拆迁!最新回复来了!涉及石家庄桥西区、裕华区、新华区、高新区……医生半天接诊11例患儿!有的烧出幻觉!最近高发……太突然!知名企业创始人去世,年仅50岁身家千亿立案调查!知名超市摊上事了3死35伤!多地地震!云南、青海各发生400多次余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