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廷娘娘追捧的“顶流”?汉服配饰界的“LV”?竟是来自咱河北这里→
不久前
文旅部对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进行了公示
河北又有41人上榜
其中有一位90后小伙儿刘超
他的作品真称得上是
“璀璨夺目”“富丽堂皇”
不信?
先来看视频!
👇👇👇
大家猜猜这顶礼冠
价值几何
24万!
没想到吧!
小编听到这个数字后也大吃一惊
这款礼冠
出自咱们河北廊坊香河县
宫廷娘娘追捧的“顶流”
“采金为丝,妙手编结,
嵌玉缀翠,是为一绝。”
花丝镶嵌制作技艺
作为“燕京八绝”之一
于2008年被列入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千载古艺
其精致、细腻、华丽的特色
代表了金银器传统工艺的巅峰
两千多年来
精妙细腻的花丝镶嵌工艺
一直为宫廷御用
故宫所藏有的旷世奇珍中
清代金瓯永固杯、
银六万盆金桃树盆景、
金嵌珠宝朝冠等
都是花丝镶嵌的经典之作
花丝镶嵌又称细金工艺
是“花丝”和“镶嵌”
两种制作技艺的结合
花丝工艺,就是通过手工拉丝
将粗细合适的方条状金银
制成纤细如发的素丝
再经过搓揉
将几股素丝合为一根
带有花纹的细丝
也就是“花丝”
随后
通过掐、填、焊、攒、编等技术
使花丝在饰片上
织成花样繁复的图案
拉丝。图自香河文化旅游
镶嵌工艺
则是以挫、锼、捶、闷、
打、崩、挤、镶等技法
将金属片做成托或瓜子型凹槽
再镶以珠宝翠钻、晶石美玉
最终将其制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制品
险些“失传于当代”
然而
这项精妙绝伦的手工技艺
“萌芽于燕赵,奠基于辽金,
繁荣于明清”
由于工艺繁复、定价高
市场认可度不高
卖不出东西,匠人转行
险些“失传于当代”
河北90后小伙儿刘超
是花丝镶嵌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亲身经历了
这项传统艺术瑰宝的低谷
图自万宝德官方微信公众号
随着时代的高速发展
传统手工技艺
都面临着机械化生产的强大冲击
花丝镶嵌这门技艺
也不可避免地没落
“那几年,我和家人一起
带着花丝镶嵌的工艺品
跑遍了全国。
各类跳蚤市场、珠宝集市
和古玩市场
都是我们摆地摊的场地。”
《复原古代龙凤冠》。图自万宝德官方微信公众号
眼看着这门手艺逐渐没落
刘超也尝试过
进入其他领域闯荡一番
但是,当刘超回到家里
看到这项珍贵的技艺
只能靠着零星的订单
苟延残喘
他还是犹豫了
“我不能让传了三代的手艺
在我这一代失传。”
凭借这个信念
他再次回归
准备用接下来的十几年
专注于这一事业
汉服配饰界的“LV”
2015年
刘超接手了外公的厂子
那时,他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就是如何打开新销路
刘超在网上购物的时候
发现了不少花丝镶嵌制品的
潜在消费群体
他们醉心中国传统文化
乐于收藏中国传统手工制品
对花丝镶嵌也有一定的需求度
只是缺乏了解或购买
花丝镶嵌制品的渠道
于是,在2018年
刘超开了一家网店
专门售卖花丝镶嵌制品
销量明显见好
一些国外的买家
还会特意使用中文与他交流购买
图自香河文化旅游
刘超在传承技艺的基础上
创新融入“国潮”元素
把“老古董”做成日常佩戴饰品
在保持传统技艺的同时
推动材料的创新应用
产品时尚度上来了
价格下去了
如今,他的作品
被爱好者们戏称为
汉服配饰界的“LV”
产品年成交额已超过千万元
原创逍遥花鸟冠。图自万宝德官方微信公众号
复古宫廷耳坠。图自万宝德官方微信公众号
又美又宝贵的技艺文化
走出河北,走向世界
来源/纵览新闻微信综合香河融媒发布、燕赵都市报、光明日报、香河文化旅游、中华好家风、万宝德微信公众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