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秋日的杜塞与德国相遇 | MBA国际商务方略@德国

北大光华MBA 北大光华MBA
2024-10-27

德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一个年轻的国家,一个兼具秩序与开放的社会,自文艺复兴以来,诗人、艺术家、思想家、科学家层出不穷,同时也诞生了许多伟大的企业,更有各行各业的隐形冠军。德国在工业和商业领域的成功,离不开其在文艺、思想领域的巨大成就,离不开多瑙河与莱茵河的哺育。杜塞尔多夫,这颗莱茵河畔的明珠,正是德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缩影。当商务方略课程启动报名时,我毫不犹豫并满怀期待地申请了德国之旅。我想借此难得之机会亲身看一看,德国产业的崛起与强盛之道,这是旅游和书本远不能代替的。


这次北大光华MBA项目德国商务方略牵手德国WHU奥托贝森商学院(后文简称WHU),一起探索德国商业世界的“隐形冠军”。此次课程涵盖四大模块:课堂讲授、德国文化体验、企业参访和案例分析。这四个模块的有机结合,让我们不仅在理论上得到充实,还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深刻理解了为何全球半数的产业隐形冠军能在德国诞生。








“德国-杜塞尔多夫”

2024北大光华MBA国际商务方略

Hidden Champions in Germany


隐介藏形的冠军


德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更是一个制造业强国,在高精尖领域出口规模仍然位居世界第一,其中超半数是由中小型企业创造的。一大批小而强的工业企业,既是德国制造业的特点,也是孕育德国隐形冠军的基础和摇篮。我们的课程主要由WHU两位教授来担当。Professor Dr. Dries Faems 目前任WHU创业、创新与技术转型系主任,主要讲授《隐形冠军与创新》课程,并担任案例分析导师。Prof. Dr. Holger Ernst目前任WHU技术与创新管理系主任,主要讲授《创新、战略与竞争优势》课程。根据两位教授结合德国管理学家Dr. Hermann Simon给出的定义,隐形冠军需要具备三个条件:细分领域市占率的绝对领先者,年销售额超过5亿欧元,公众知名度低。自有该项统计以来,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总数就远超过其他国家,这一领先优势一直没有改变。截至目前,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德国企业超过1500家,占到全球一半。其中,86%的隐形冠军来源于工业实业领域,在过去五年里都实现年均10%以上的增长。


德国隐形冠军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三个要素,分别是:创新,国际化,和长期主义。超过80%的隐形冠军企业在过去三年里,引入和推进了产品或流程的创新,超过其它同等规模企业的10%。另一方面,这些隐形冠军的出口均超过了各自销售额的50%。可以说,创新与国际化是隐形冠军企业生生不息的动力。


促成隐形冠军企业不断推进创新和国际化的背后,则是其所秉持的长期主义。德国隐形冠军企业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部分为家族企业。这是非常意外的收获。当我们在谈论家族式治理的种种弊端时,德国隐形冠军的存在,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角度的思考。现代化治理和家族式治理并不存在天然冲突。家族企业依然可以在治理中引进现代化治理思想,并保留家族式治理的优势。由于没有短期的业绩和财务压力,家族式企业能够更加聚焦长期目标,较好地约束管理层,通过在创新和国际化上持续的投入,而不是快速扩大生产规模,来获得细分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些家族主导的隐形冠军企业不会把大规模融资当作一个经常性选项,尽管他们的产品和企业本身具备这样的投资潜力,是投资人眼中的优质标的。他们会刻意远离聚光灯,远离记者、投资人和研究者,以保持专注。他们更习惯于拿出利润的一部分来投入创新和扩大生产,这种稳健的作风固然保守,却也让他们更加努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在一次次危机中,安稳度过。

 



无声的力量是文化


德国在企业和创新领域的持续成功,离不开德国社会文化的丰厚土壤。德国文化的吸引力,一方面来源于它波澜壮阔的历史,一方面来源于持续的传承和开放。


简单回顾文艺复兴以来的世界史就会发现,有太多耳熟能详的思想家、诗人、艺术家、科学家诞生于德国。蔡孑民、陈寅恪、季羡林这些与北大渊源颇深的大先生,也曾在德国求学。这既让人羡慕,也让人疑惑。


为什么是德国?Peter Watson认为,这源于德国知识分子的与众不同。德意志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同时又是一个年轻的国家,1871年才由普鲁士完成实质统一。17世纪晚期,虔敬主义逐渐在德意志境内兴起,人们开始重视今生今世的善举,追求教养和求知的生活。普鲁士的大学开设经济学、财政学、法学等专业课程,政府鼓励低阶官员通过教育通达高阶职位,引导社会通过教育提升公民整体素养,并逐渐形成积极进取的社会风气。到18世纪早期,德意志境内已拥有近50所大学,而同期英国只有牛津和剑桥。这些大学逐渐获得了较大自由,它们限制神学院的审查权,推动思想解放,及写作与出版的进一步自由。至18世纪晚期,德意志境内的出版物已超过1200种,而同期法国仅80余种。德意志境内逐渐形成一种新式的教育理念:人们不仅应在道德层面有所追求,亦应在知识和智慧层面保持进取和追求自我实现。这一理念的推进,使得德意志的知识分子不仅仅来源于教会和贵族,亦从平民阶层大量涌现,这一情况与当时的欧洲国家截然不同。这些知识分子,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智慧,积极投入到德意志各个领域的改革中,并最终终结了王权和神权的统治,同时也使阅读、思考和追求教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逐渐重塑了民族的整体性格。


长期居于北京,并致力于中德文化交流的Astrid Oldekop女士带领我们回顾了整个德国的历史。在此之前,我们参观了杜塞尔多夫郊外的本拉特宫。本拉特宫位于莱茵河畔,是一座洛可可式建筑,粉色的宫墙是少女们挚爱的外景地。我们在参观时就遇到了拍摄婚纱照的情侣。该宫建于1750-1769年,对应中国乾隆15-34年,由选帝侯Karl Theodor公爵修建,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可以说完整见证了德意志民族的崛起。


 


WHU所在的杜塞尔多夫,同样孕育出不少杰出的人物。出生于平民家庭的Peter v Cornelius是文艺复兴后德国最著名的历史画家,在19世纪重振德国湿壁画艺术,创办新式的美术教育,让德国告别新古典主义,确立德意志民族自己的绘画风格。而出生于商人家庭的诗人Heinrich Heine,更是家喻户晓,被誉为德国古典主义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更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两位出身于平民家庭的知识分子,是这座城市的骄傲。我曾在Peter v Cornelius的铜像下流连,在夜幕的笼罩下和昏黄的灯光前,一遍一遍触摸斑驳的锈迹。我曾在Heinrich Heine的故居前徘徊,在如今已成为书店的屋宇下,遥想诗人面对民族衰弱时以笔为刀的决绝,追忆诗人躺在巴黎的病榻上,心心念念依然是莱茵河畔的祖国。



杜塞尔多夫不只有璀璨的历史,在当代的大学教育中,依然是耀眼的明珠。杜塞尔多夫大学、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杜塞尔多夫应用科学大学、杜塞尔多夫舒曼音乐学院,以及WHU商学院等等,这些大学至今仍在引领着德国乃至欧洲的风气。今日的杜塞尔多夫,人口约60万,并不算多,在德国也仅排在第七位,却是欧洲最大的日本人聚居区和德国最大的华人聚居区,分别有数万日本人和华人在这里生活。更有土耳其、英国、南美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这里生活。但是,大量移民的涌入,并未使得杜塞尔多夫像其它欧洲国家的城市那样,治安彻底失控,整座城市依然维持着良好的秩序。这或许也正得益于德国对于教育和教养的推崇。



隐于当地的冠军


我们参访了三家当地企业,可以说都是各自行业的隐形冠军,尽管在规模上,可能暂时还达不到5亿欧元这个标准。这里面包括位于杜塞尔多夫老城的当地最大老啤酒生产企业BRAUEREI Kuizer。老啤酒,当地人称为Alt Bier,微苦,以新鲜出罐者为佳。杜塞尔多夫当地有上百家酿酒商都在制作Alt Bier,基本都是家族企业,Kuizer无疑是其中最受欢迎的品牌。我们在参访时发现,整个工厂加上老板只有4-5位工人,生产高度机械化和自动化的同时,还能保证啤酒原有的口感,或许是Kurzer在热衷于传统啤酒的杜塞取得成功的关键。Metals Hub则是一家聚焦矿产的网上交易平台,与中国公司有着良好的合作,全部雇员只有20余人,大约一半是软件工程师,另一半是管理层、财务和销售人员,但达成的合同额已经超过100亿欧元。其中,主持分享的是一名来自山西大同的年轻雇员,他原本来杜塞就读WHU MBA,但在校期间即通过产学研合作,获得了Metals Hub的工作机会。而Metals Hub的创始人亦毕业于WHU,由此可见WHU及德国大学与产业界的深度结合。



最让我难忘的一次参访,是中国五矿集团旗下株洲钻石切割工具公司ZCC-CT欧洲总部。光华管理学院周长辉教授曾对五矿集团的战略转型做过深入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汇集成《以战略的名义》一书,内容详实,论述精彩,令读者可以一睹国企在战略转型之际的波澜壮阔。因曾摩挲此书良久,故一听到五矿集团之名,便倍感亲切。正是得益于老一辈五矿人对于战略的先见之明,因而五矿在创新与国际化的实践中,迈出的步子才如此之远而坚定。ZCC-CT是五矿旗下有代表性的隐形冠军企业,在创新、国际化与长期主义方面,让世人见识到了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这些品质与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高度一致。当有同学问有没有什么建议给到即将出海的中国企业时,ZCC-CT中方代表认真地说起一个词:坚持。ZCC-CT欧洲总部在最初的十年里都没有盈利,而是研究市场,建立组织,建立品牌,建立信任。没有坚持,没有长期主义,这十年是走不过来的。

秋日的杜塞尔多夫



在杜塞尔多夫只有短短一周时间,遗憾无法深入到德国文化和德国人的生活。尽管如此,我亦不打算走马观花去游访尽可能多的地方,而更愿意在这座小城徜徉,静坐,思考。在我看来,杜塞就是德国,德国就是杜塞。


杜塞秋日的早晨,太阳升起很早。清晨五点多,朝晖就越过层层耸立的枫树、低矮错落的楼房、并排交错的轨道和往来交汇的列车,越过静谧的马路和摇曳的秋草,照见我面前的落地窗,明媚得紧。信步走在街上,选一条没走过的路,你可能会不经意间路过一座博物馆,或一个细分行业领军企业。你会遇到晨跑的人,或者骑自行车上班的人,也有带着宠物慢走的,也有推着孩子溜达的,但总体上,杜塞的街,人很少,有轨电车上也常常空着座位。这很不像国内的早高峰。


傍晚的杜塞,又是另一番景象。太阳落下很晚。结束一天的课程,穿过国王大街和欧洲最长的酒吧街,一路熙熙攘攘。来到莱茵河畔,不同肤色、不同年龄的人,或坐在台阶,或坐在草坪,有的依偎,有的并肩,有的饮酒,有的吸烟,有的静默,有的聊着彼此感兴趣的话题。时而有声援难民的人,时而有呼吁和平的人,伴着街头歌手和乐队的喧哗,与流淌的莱茵河水,一起诉说。坐在莱茵河畔,就像坐在世界的窗户里。饮一口老啤酒,足可以观照三生。


我非常喜欢随张建君教授和同学们一起,坐在莱茵河岸,望着行船和往来的人们。置身异国,暂时抽离,更能体会身处国内时的尘务扰攘。于是在思考隐形冠军时,也不自觉推及于家国与个人的命运。创新,国际化,长期主义,远不止于企业的范畴。于是隐隐的顾虑,便也被河面阵阵袭来的秋风,慢慢吹散。


 








教授洞见

张建君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组织与战略管理系教授


杜塞尔多夫,这个从中世纪的村庄演变而来的现代化城市,展现着传统与现代,自信与包容,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学习德国企业和历史文化的理想地点。在过去的几天里,和MBA同学们一起通过课堂听讲、实地考察以及与企业领袖的深入对话,领略了那些低调却又领先行业的 “隐形冠军”。他们以长期主义的视角、对创新的不懈努力和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我们理解了为什么曾经是价廉质劣的代名词的“德国制造”如今成为世界的标杆。此外,我们的访学之旅还探索了杜塞尔多夫这座城市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生活。通过参观各种各样的博物馆、现代艺术画廊等,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德国文化的厚度和开放包容。正是这种文化的厚度和包容为德国企业的创新精神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和文化土壤。一周的访学之旅不仅增强了我们对德国企业,尤其是对创新的理解,相信在同学们心中也种下了成为“隐形冠军”的种子。






供稿人

王鹏洲

北大光华MBA2019级校友


向上滑动阅览

将行

欲游西国野,借道浦江东。

层城叠高雲,万树摇海风。

晓籁长舟慢,晨晖远客匆。

百年徒回首,踉跄开愚蒙。

吾曹爱穷理,竟与西人同。

皓首习圣教,缘何失天聪。

今番求知去,襟怀先一空。

瀚之

2024年8月18日,沪上


杜塞秋早

红日枫树颠,碧雲客窗前。

野鸽飞檐上,秋草曳道边。

小城犬鸡少,百代称苦寒。

竟革万古运,何惧犯险难。

拷问须侵骨,沉思莫自怜。

扶摇凭奋力,飒沓不待鞭。

俯瞰列车道,往来疾若川。

瀚之

2024年8月20日


夜饮

夜饮莱茵畔,诸事暂一抛。

直倾千家酒,漫飨万国肴。

四海良人聚,八荒妙樂交。

论道多高言,相逢尽夷巢。

边城已和同,夷夏并为胞。

清浊如泾渭,毋为守函崤。

瀚之

2024年8月20日,杜塞



更多精彩内容

请持续关注“北大光华MBA”微信公众号

来源 | 北大光华MBA2019级校友 王鹏洲

编辑\排版:陈天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大光华MBA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