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高丽本·和刻本·越南古籍的鉴定

2017-11-20 点滴聚合


  高丽本

  

高丽本又称朝鲜本,是指古代朝鲜刊印的图书,包括所刊印的汉文(汉字文言文)、谚文(朝鲜文)与汉文谚解(汉文原文附加谚文注解)三大类书籍。而作为中国古籍版本鉴定中常用的一个术语,高丽本专指古代朝鲜刊印的汉籍图书。

 

朝鲜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渊源关系。公元2至3世纪(约当中国汉朝末至三国时期),汉字传入朝鲜,此后直到19世纪末,汉字文言文一直是朝鲜官方正式文字。其间李朝世宗李构(t60)与郑麟趾等臣僚创制了有28个字母的谚文,于1446年(中国明正统十一年)刊布于《训民正音》一书中,以期改变由于朝鲜语音与汉字语音不同而出现的“愚民有所欲言而终不得伸其情”的局面,自此开创了朝鲜历史上汉文、谚文并行长达450年的文化景观,高丽本因此也就有了汉文、谚文、汉文谚解等不同类别。

  

在大汉籍圈内,高丽本最主要的特色是活字本印书数量众多。除了常见的木活字和铜活字,高丽本中还有用陶、瓢(葫芦)、铁、铅等材料各异的活字印刷的书籍。另据统计,在14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中期,朝鲜官私雕造木活字不下29次,铸造金属活字(绝大部分是铜活字)约35次。从版刻史的角度看,高丽本还有两项世界之最值得一提。一是1298年(中国元大德二年)高丽朝刊印的《清凉答顺宗心要法门》,为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本,一是1438年(中国明正统三年)李朝所印《通鉴纲目》,为现存最早的铅活字印本。

  

高丽本的最大特色是其内容讹误较少。由于中土许多古书在早期即传入朝鲜,故高丽本往往保存了中国已失传的古书、或同一部书中版本更好的本子,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比如南宋着名学者李壁笺注的《王荆文公诗》,此书现存的中国刊本均是已经宋元之际学者刘辰翁删节原注的本子,唯有日本蓬左文库收藏的一部朝鲜活字本保留了比通行本多至一倍的注释,据考证其底本源自一种未经刘辰翁删节的宋刻本,是目前已知的《王荆文公诗》李注本的最佳版本。

  与中土刻印本相比,高丽本有许多自身独有的明显特征,这是鉴别高丽本的主要依据:

  1、纸张。高丽本基本均用高丽皮纸印刷,其厚度相当于中国刊本通常做封面的皮纸的厚度,纸纹一般比较清晰,做工上乘者色白而有韧性。也有一种色泽较黄而纸薄者,用这种纸所印之书均开本较小,但仍比中土本纸张厚,且开本大。因此同样一册书高丽本往往比中土刊本重许多。

  2、封面。高丽本的封面远比中国刊本封面厚,常用一种泛光的高丽厚皮纸制成,通常能见到者是褚黄色带暗底纹的一种专用纸,也有用很厚的旧磁青纸背面做封皮者。其制作方式也不同于中国刊本常用的办法,中国刊本封面的制作方法是用一张跟整版书页同样大小的纸对折,折口向外作封面,再取同样一纸对折作封底;高丽本的方法是取一张比半版书页稍大的纸,上下左右四边向内折,与书页齐平,然后将书页内芯的第一张扉页粘连在封面的背面,封底亦同样。

  3、订线。中国刊本线装本的装订线一般较细,用双股,不染色。高丽本线装本的装订线一般都较粗,用单股,而且常常被染成与封面纸张同样或相近的颜色。中土印本线装书的装订是四眼装订,朝鲜本线装书虽然也有四眼装订的,但更常见的是五眼装订,亦见有七眼装订者。从装订比例上讲,高丽本打眼的位置要比中土本靠近书根。

  4、开本。高丽本一般开本都较大,类似于明代前期藩府刻本那样的大开本者较多。中国古籍里常见的那种中型开本书在高丽本中不常见,巾箱本则几乎没有。中土本有些书开本大,主要表现在用纸的天头地脚留得大,看上去悦目,同时也是为了便于读者批校;高丽本开本大,版框也大,故每个单字要比中土本大得多。

  5、字体。高丽本字体常见者有两种,一种是方形略扁的楷体字,另一种是有些像宋版书的方体写刻体。而高丽铜活字的字体是一种仿自中国明代永乐年间(1403~1424年)内府本刻书的字体,这种字体最早出现在朝鲜李朝世宗十六年(1434年),这一年为甲寅年,故这种字体被称为甲寅字。现在常见到的高丽铜活字本大多是这种字体。

  6、鱼尾。高丽本大多是花鱼尾,就是常常在鱼尾的内部镂刻阴文的图案或文字。最常见的是刻四片两两相对、向中心倾斜的叶状图形,也有刻六片或更多的。还有的则刻字,如一种翻宋本的《山谷外集诗注》,鱼尾内便刻有“吴”“惠”等字。这种在鱼尾内部镌刻阴文的叶状图案或文字的形式在中国刊本中是几乎见不到的,因此它是鉴定高丽本的一个重要依据。

  和刻本

  

日本古称大和,日文又叫和文,故日本所刻之书称为和刻本。其中用日本传统制作方法刊刻的中文图书,尤其是由中国人所写的中文古籍,即所谓的“和刻汉籍”。

  

日本现存刊刻年代最早的和刻汉文印刷品是8世纪中叶奈良时代刊刻的一批《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据记载这些经折本是被放在100万个小木塔的塔基里的,所以又称“百万塔陀罗尼经”。此经刊刻时,汉字假名混合体的日文尚未形成,所以它同时又成了现存的古代日本最早的版刻印刷品。

  

从8世纪中叶到13世纪后期,和刻汉籍大都是汉文佛典,从事和刻本刊印的也大都是寺院。寺院刊本在日本版刻史上被称为“寺院版”,现国内拍卖场上时能见到寺院版刊刻的佛经,其装帧形式大多为卷轴装。自13世纪中后期起,寺院版中出现了在和刻本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五山版”(“五山”之名源自中国南宋时代禅宗的“五山十刹”),在镰仓和京都相继出现了仿中国“五山十刹”的日本“五山”寺庙。到16世纪为止,禅宗僧侣们大量刊印汉籍,所刻即被后来学者统称为“五山版”。

  

16世纪末、17世纪初,和刻本由寺院版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因“官版”的崛起而被打破。在江户时代,出现了后阳成天皇和后水尾天皇分别敕刊的“庆长敕版”和“元和敕版”,以及德川幕府首脑德川家康命人主持刊印的“伏见版”与“骏河版”,四者皆为官版,均用活字刷印,部分活字来源于朝鲜。

  与中土本、高丽本相比,和刻本有如下特征:

  1、开本。和刻本的开本一般没有朝鲜本那么大,比中国印本略显得方一些;和刻本版框外左右边的空白往往较中国印本多,而上下的空白则比中国印本少。从分册厚度上讲,和刻本一般比中土本要薄,当然比高丽本则更薄。

  2、字体。和刻本汉籍的字体比较板硬,笔锋外露,略乏韵味。和刻本书还有一些刻本在汉字旁边刻上日本注音符号,这是和刻本书最重要的特征。同时可能是为了给读者加注训读符号留出空间,和刻本汉籍常常将中国原本所有的界栏略去不刻,因而整体上字行显得比较疏朗。

  3、装订。和刻本线装书与中国线装书一样,也是四眼装订,但中国线装书通常中间两眼比较靠近,和刻本则装订眼之间基本等距离。此外,和刻本的装订线类似朝鲜本,多为单股,也染色。

  4、封面。和刻本汉籍的封面通常比中国印本厚,其制作方式类似于朝鲜本,即取一张比半叶书稍大的纸,四边内折作封面,又用同样的形式作封底。

  5、纸张。和刻本用纸多用日本褚皮纸,其质地一般比中国印本通常所用纸要稍显粗厚,而比朝鲜本用纸略微细薄。和刻本后期还有一种名为“美浓纸”的印书用纸,此种纸张薄而有韧性,浅米色,无帘纹,用这种纸印出的书手感极佳,光绪间(1875~1908年)杨守敬、黎庶昌所编《古逸丛书》即用这种纸刷印,至今为书界所重。

  越南古籍

  

传说越南古王朝瓯雒是中国东南部的越族的一支,从南越王赵佗时代始(公元前207年),到吴权建都古螺的1000多年间,越南北部一直是中国的一部分。从1527年起,越南进入“自主时代”,但以汉文化为主体的科举制度却一直实行到1919年,所以古代越南文化是汉文化的一个分支。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拉丁化的越南文才取代了通行的汉字与喃字(越南在借用汉字的年代里,为了书写越南语而借用的汉字,以及仿照汉字形式创造的越南字统称为喃字)。

  

越南本在国内外已比较罕见,现存大部分是阮朝(中国清嘉庆七年至民国34年,1802~1945年)印本。这一时期的越南本外观与清刻本颇为相像,所以粗看很容易误认为是中国清代某种地方印本,但只要仔细翻看,越南本还是不难鉴别的。越南本用越南纪年,有关年号常出现在内封、牌记或序跋里。现存的越南本多为准汉籍的越人着述,这从书内的地名、史实甚至书名即可考得。此外,越南本还有一种很特别的现象,就是一部分汉籍的书脊部分经常涂有厚厚的深褐色涂料,因为涂料带有明显的胶质成分,所以光滑而有亮光。还有的是在书根、书口等部位也经常涂有一种较浅的酱红色涂料。一般认为,这是由于越南地处东南亚,气候潮湿,书易霉损,所以需要在书的外部涂抹特殊的防护涂料,以延长图书的寿命。如此,外加防护涂料也就成了判定越南本的又一重要的参考依据。

  

从开本上讲,越南本的特征与中国古籍印本基本相同,封面做法与朝鲜本、和刻本不同,而与中国古籍一样,是将两大张纸对折分别作封面、封底,经常是用已经写过字的废纸,涂抹一种酱红色的涂料制成。越南本装订形式很独特,类似中国古籍中的毛装,即用单股粗线(有时就是纸捻),在一二和三四孔之间分别系扎。越南本纸张厚度与中国清刻本的纸张厚度接近,但纸质略粗,颜色近似奶黄色。越南本的字体是软硬两体都有,有时因受越南喃字的影响,会出现一些在中国读者看来属于错别字的汉字。


(本文转自网络 欢迎读者投稿)


点滴聚合一个有用的公众号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