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穆先生年表及主要著作

學人Scholar 2019-08-03


年代( 西元 )重要记事
民国前十七年(1895)农历6月9日,宾四先生诞生于江苏省无锡县荡口镇延祥乡啸傲泾上七房桥之五世同堂。
民国前十五年(1897)长弟生,不幸夭折。
民国前十一年(1901)偕兄前挚及堂兄等入私塾读书,每日记诵生字由20增至80个。
民国前十年(1902)年幼聪慧,强记不忘。
民国前七年(1905)先生在果育学校读二年级时,因作文成绩优异,曾两度越级升班;平时在家,父亲教导兄长时,先生可以旁听,有问题亦容许发言。
民国前六年(1906)5月17日(农历四月廿四)上午10时,父亲逝世,享年41岁(1866-1906),临死叮咛先生要好好读书。
民国元年(1912)春,先生把恩鑅改名为穆,任教无锡市郊秦家水渠三兼小学校,同年以《国民今后外交政策》一文,获《东方杂志》征文第一等奖。
民国七年(1918)是年,再回荡口镇鸿模“果育”学校任教一年;11月,著作《论语文解》交由上海商务书馆出版。
民国九年(1920)秋,转入后宅镇泰伯市立第一初级小学校任校长,同年冬,〈爱与欲〉一文于上海《时事新报》学灯副刊以大一号字首幅刊登,为先生生平在报纸投稿的第一篇。
民国十年(1921)是年春,转任「泰伯市立图书馆」馆长。
民国十七年(1928)夏秋之交,先生的妻儿及兄长先后逝世;长侄钱伟长随他在苏州中学读高中一年级。
民国十八年(1929)是年先生函辞广州中山大学之聘,仍留苏中。
民国十九年(1930)续娶张一贯女士,并迎养母亲至苏州。3月,《墨子》、《王守仁》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同年秋,顾颉刚推荐先生到北平私立燕京大学国文系任讲师,而先生在《燕京学报》发表的〈刘向歆父子年谱〉一文,震动当时的北平学术界。
民国二十年(1931)秋,先生转入国立北京大学历史系任副教授,讲授「中国上古史」、「秦汉史」等课。
民国二十一年(1932)先生在北大开「中国政治制度史」,并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同时在清华大学兼课,《老子辨》由上海大华书店初版。
民国二十二年(1933)秋,先生在北大首开「中国通史」课,仍讲授「中国近百年学术史」,同时在燕京大学兼课。
民国三十年(1941)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五),母蔡氏病逝江苏故乡,享年77岁,先生题斋名曰「思亲强学室」。是年先生应四川嘉定武汉大学历史系邀请,讲授「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秦汉史」一月(3月23日至4月28日),严耕望院士即当时受教学生之一;期间先生应马一浮的邀请,至岷江对岸乐山的复性书院演讲「中国传统政治」。12月,转入重庆国立中央大学任历史研究所导师。
民国三十八年(1949)大陆时局紧张,先生又应张其昀之约南避香港;并与谢幼伟、崔书琴等学者筹办「亚洲文商学院」,借用华南中学在九龙伟晴街的课室三间;10月10日正式开学,有学生60余人。
民国三十九年(1950)是年新亚设分校于北角英皇道海角公寓;同年秋,得上海商人王岳峰斥资在九龙桂林街顶得新楼三楹,供作新校舍,并更名为「新亚书院」,先生任院长。同年冬赴台,先应台北省立师范学院邀请,演讲「文化学大义」;继而应国防部总政治部邀请,演讲「中国历史精神」。
民国四十一年(1952)4月16日应朱家桦邀请为「联合国同志会」作演讲,借用淡江文理学院新落成之惊声堂,演讲完毕答问之际,忽被屋顶掉下的大水泥块击晕,即时送院急救,事后赴台中养病四个月,期间任职台中师范学院图书馆的新亚学生胡美琦常来相陪,因而促成日后的婚姻。
民国四十五年(1956)1月30日,先生与胡美琦小姐在九龙亚皆老街「更生俱乐部」举行婚礼,仅新亚同事眷属十余人参加;是年,《先秦诸子系年》由香港大学再版,《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及大学问节本》交由人生杂志社出版,《中国学术史论集》则由台北中华文化事业出版社出版。
民国四十九年(1960)是年1月,先生应邀赴美国耶鲁大学东方研究系讲学,7月往访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又赴三藩市、西雅图和加拿大多伦多等地考察,后赴英国牛津、剑桥、伦敦等大学参观,顺访法国巴黎和义大利罗马。是年,《湖上闲思录》出版,新亚书院添设物理化学系。
民国五十三年(1964)是年6月,先生正式辞去「新亚书院」校长之职,结束先生在香港办学16年的生涯。
民国五十四年(1965)是年夏,新加坡南洋大学拟聘为校长,为先生婉拒。7月,赴吉隆坡马来亚大学讲学一年。
民国五十六年(1967)是年5月,先生应中大新亚书院学生之请演讲「五四运动」;8月决赴台定居,10月他偕夫人迁居台北,先住「自由之家」,继租居金山街。
民国五十七年(1968)7月,先生荣获中华民国国家最高学术殊荣,当选为「国立中央研究院」人文组院士;是月,迁入台北市郊士林外双溪「素书楼」。同月,《中华文化十二讲》出版。
民国五十八年(1969)先生应新亚新任校长沉亦珍教授邀请,自台赴港参加新亚二十周年校庆。
民国六十三年(1974)是年完成《八十忆双亲》一文。9月,《孔子与论语》出版。
民国六十四年(1975)《中国学术通义》出版。
民国六十六年(1977)5月,《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出版;冬季,先生的胃病剧作,几不治。
民国六十七年(1978)夏,由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金耀基院长等筹设的「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正式成立。
民国六十八年(1979)8月,《历史与文化论丛》、《从中国历史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出版。同年先生偕夫人赴港,参加「新亚书院创校三十周年纪念」,并会晤协助新亚书院的前耶鲁大学历史系的卢定教授。
民国六十九年(1980)夏,先生偕夫人再度赴港,与留在中国大陆的儿子钱拙、钱行、钱逊和幼女钱辉欢聚一周。
民国七十二年(1983)4月,北京大学朱光潜教授,应邀来香港中文大学「钱宾四先生文化学术讲座」讲授「维科的新科学」,先生不顾年迈跋涉,自台北赶赴香港会晤故友。《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 、《宋代理学三书随札》先后出版。
民国七十五年(1986)6月9日是先生告别杏坛的「最后一课」,逯耀东教授、孔令晟中将、宋楚瑜先生等都赶赴外双溪素书楼上课,先生对前来上课的学生说:「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便正式宣布自中国文化大学荣休,之后仍持续在家讲学两年,方结束从事教育77年的生涯。
民国七十九年(1990)6月1日,迁出居住二十二年的素书楼;8月30日,先生逝世于台北杭州南路新迁寓所,享年96岁;9月26日在台北举行公祭,先生留在大陆子女闻耗,申请赴台奔丧未果,仅参加9月30日在香港新亚书院举行的公祭。二年后,先生的骨灰遵照他生前的遗愿,运回中国大陆江苏故乡,安葬于苏州太湖中的西山。



年代(西元)重要记事
民国七年(1918)《论语文解》,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11月出版。
民国八年(1919)《朱怀天先生纪念集》,上海自刊本,1919年8月出版。
民国十四年(1925)《论语要略》(国学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3月出版。
民国十五年(1926)《孟子要略》,上海大华书店1926年出版。
民国十八年(1929)《墨子》(百科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出版。
民国十九年(1930)《王守仁》(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10月出版。《 刘向歆父子年谱》,《燕京学报》第七期。
民国二十年(1931)《周公》(国学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1月出版。《国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5月出版。《惠施、公孙龙》(国学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8月出版。
民国二十四年(1935)《老子辨》,上海大华书店1935年出版。《先秦诸子系年》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出版。
民国二十六年(1937)《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出版。
民国二十九年(1940)《国史大纲》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6月出版。
民国三十一年(1942)《文化与教育》,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年6月出版。《清儒学案》,为重庆国立编译馆写,1942年稿成佚失。
民国三十四年(1945)《政学私言》(人人文库),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11月出版。
民国三十七年(1948)《中国文化史导论》,上海正中书局1948年7月出版。
民国三十八年(1949)《中国人之宗教社会及人生观》,台北自由中国社1949年5月出版。
民国三十九年(1950)《中国社会演变》,台北中国问题研究所1950年10月出版。
民国四十年(1951)《庄子纂笺》,香港东南印务公司1951年12月出版。
民国四十一年(1952)《文化学大义》,台北正中书局1952年1月出版。《中国历史精神》,印尼天声日报1952年7月印行。《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香港自刊本1952年11月出版。《中国思想史》,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年11月出版。
民国四十二年(1953)《国史新论》,香港自刊本1953年5月出版。《宋明理学概述》,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6月出版。《四书释义》,台北中华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6月出版。
民国四十四年(1955)《阳明学述要》,台北正中书局1955年3月出版。《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香港自刊本1955年03月出版。
民国四十六年(1957)《秦汉史》,香港新华印刷股份公司1957年3月出版。《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及大学问节本》,香港人生杂志社1957年6月出版。《庄老通辨》,香港新亚研究所1957年10月出版。
民国四十七年(1958)《学籥》,香港自刊本1958年6月出版。《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香港新亚研究所1958年8月出版。
民国四十九年(1960)《湖上闲思录》,香港人生杂志社1960年5月出版。《民族与文化》,台北联合出版中心1960年6月出版。
民国五十年(1961)《中国历史研究法》,香港孟氏教育基金委员会1961年12月出版。
民国五十一年(1962)《史记地名考》,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10月出版。
民国五十二年(1963)《中国文学讲演集》,香港人生杂志社1963年3月出版。《论语新解》上下册,香港新亚研究所1963年12月出版。
民国五十七年(1968)《中华文化十二讲》,台北空军总政战部1968年10月出版。
民国五十八年(1969)《中国文化丛谈》(一)(二),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11月出版。
民国五十九年(1970)《史学导言》,台北中央日报社1970年5月出版。
民国六十年(1971)《中国文化精神》,台北自刊本1971年7月出版。《朱子新学案》一至五册,台北自刊本1971年9月出版。《朱子学提纲》,台北自刊本1971年11月出版。
民国六十二年(1973)《中国史学名著》,台北三民书局1973年2月出版。
民国六十三年(1974)《理学六家诗钞》,台湾中华书局1974年1月出版。《孔子与论语》,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4年9月出版。《孔子传》,台北综合月刊社1974年出版。
民国六十四年(1975)《中国学术通义》,台北学生书局1975年9月出版。《孔子传略‧论语新编》,台北广学社印书馆,1975年10月出版。《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邮光丛书),台北邮政总局1975年出版。
民国六十五年(1976)《灵魂与心》,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2月出版。《历史与文化论丛》,台北国防部总政战部1976年7月出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1),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6年6月出版。
民国六十六年(1977)《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2),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2月出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3),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7年7月出版。
民国六十七年(1978)《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4),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1月出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5),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7月出版。《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6),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年11月出版。
民国六十八年(1979)《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7),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9年7月出版。《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香港中文大学1979 年8月出版。
民国六十九年(1980)《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8),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0年3月出版。
民国七十年(1981)《双溪独语》,台北学生书局1981年1月出版。
民国七十一年(1982)《古史地理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2年出版。
民国七十二年(1983)《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出版。《宋代理学三书随札》,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10月出版。《中国文学论丛》,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3年出版。
民国七十三年(1984)《现代中国学术论衡》,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4年12月出版。
民国七十六年(1987)《晚学盲言》,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7年8月出版。
民国七十八年(1989)《中国史学发微》,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3月出版。《新亚遗铎》,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9年出版。
民国七十九年(1990)以九十六岁高龄完成<天人合一>一文。


往期精选


学人书单 |  36位学人荐书(文史哲)  |  36位学人荐书(政经法) | 中国近现代史书单 | 2018年学人Scholar编辑书单 | 东西方文化通识读本  | 世界史书单

学人访谈展江 | 杨福泉 | 何义亮 | 路新生 | 姜克实 | 萧功秦 | 钱理群 | 伍国 | 刘清平 

学人往事&逝者金观涛 刘青峰 | 余英时 | 杨小凯 | 许良英 | 扬之水 | 麦克法夸尔 | 林向荣 | 江绪林 胡适诞辰127周年 | 高华逝世七周年祭

学人史料 | 赵元任 | 王小波 | 钱穆 | 胡适逝世57周年 | 名家写给胡适的挽联 | 一瓣心香祭高华 

专题韧性的生活 | 思想史研究 | 学术批评 |  打工诗人 | 修昔底德陷阱 | 学术伉俪 | 学人萌照 | 青年与时代 | 资中筠

学人·思想的芦苇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