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走出时代的困境: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社会文化、教育篇)

学人君 學人Scholar 2021-04-25


学人君按:年份戛然交接,世界变幻莫测,这一年,我们在人的脆弱中发现思想的韧性,在远处和近处的哭声中反思知行合一的实践,在区隔中尝试共同体的重建,在失落与破碎中探索沟通与联结的可能,而阅读仍然是一种重要的交流途径,一种古老的联结方式,也是生活中寻常感与永恒感的宝贵来源。

冬日严酷,但知识温热。2020年岁末,学人君继续邀请50余名不同领域以阅读、思考及写作为志业的“读书人”,挑选出本年私人书单,偏于学术但不废通俗,经汇编整理后分期推出,凡200余本。第八期私人书单汇编主题为社会文化、教育学,文中分中国文化、西方文明、教育学等部分。图书分类、排序大体按内容所属主题、时间,但一些“模糊地带”只能“模糊处理”,还请读者理解。


本期荐书学人

(依照荐书顺序排列)

马 勇 吴远鹏 樊 星 伍 国

周 俊 吕文浩 谢志浩 辛允星

段永朝 刘业进 李文倩 鱼宏亮

孟钟捷 维 舟 唐小兵 周 定



- 中国文化 -


《论语我注》

作者:刘传铭

 上海辞书出版社,2020年/配图有误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论语》是孔子的语录,是中国人的圣经,百读不厌,常读常新。千百年注释、解读者无数,依然有许多不易理解处。这是大学问家大思想家的正常现象。孔子对历史与现实的理解,从来不囿于一偏,而是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反复斟酌,前后解说往往有相当不同。如何理解这些不同,历代研究者下了大量功夫。刘传铭先生这本书广泛搜集历代注释,更从日常情理直抒胸襟,根据自己的理解追根溯源,时有新见,极具参考价值。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作者:余英时

聯經出版公司,2014年


吴远鹏 独立学者


《论天人之际》是余英时先生在2014年初出版的一部关于中国思想起源的专题研究论著。实话实说,我关于这个话题所知非常有限,不过在二十年前读到李慎之先生的《泛论天人合一》的文章之后,对这个话题也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时常关注。之所以要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在阅读这部著作时感觉非常畅快,这种阅读体验是近几年来少有的。


雅斯贝尔斯本书有一篇篇幅很长的《代序:中国轴心突破及其历史进程》,可以说是全书的简要主旨内容,由此可知余先生是采用德国学者雅思培(编按:大陆译作“雅斯贝尔斯”)的“轴心突破”理论,以比较文化史的视角,对中国古代的思想起源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考证、分析。讨论中国的思想问题,当然不一定非要使用洋理论,但余先生之所以采用雅思培在1949年提出的“轴心突破”的学说,正是为了“凸显中国文化的主要特色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而且我认为,这样也有助于外国学者对于中国传统思想的理解。毕竟余先生是中西学界都非常关注和重视的学者。


余先生这部著作的正文部分由引论、轴心突破与礼乐传统、天人关系的新转向、从巫传统到气化宇宙论、孔子与巫传统、“天人合一”的历史演变、结局:内向超越,这七章组成,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思想起源所牵涉的各个方面。余先生在驾驭古代典籍、历史资料方面已经是炉火纯青的境界,而且其论证方法更是丝丝入扣、严丝合缝,这些严谨的考证、深刻的内涵却是用明白晓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其功夫真是让人叹为观止,艳羡不已。


本书最为重要的创见是,余先生论述了中国古代思想的源起与“天”“人”之间的关系有密切的关联,他更发现孔子对“天人合一”的内容,有了不同于之前的理解和阐释。经由孔子的解释,“天人合一”这个概念开始出现了一个全新的转向。结果就是形成了对“天命”的新看法,认为“天命”不再是君王的垄断专权,而是每个人经过一定的努力都有可能在精神上与“天”合而为“一”,都有可能接受“天命”。这就是余先生说的孔子通过“内向超越”的途径来让“天命”得以“个人化”的突破,是孔子作为“士”在古代中国带动的“第一次精神觉醒”。这个精神觉醒为中国文化发展出了一个真正独特而且是富有“原创性的超越”,它开始“对于现实世界进行一种批判性、反思性的质疑”,同时“对于超乎现实世界之上的领域发展出一种新见”,使得“道”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出现。古代中国的系统性思想史由此开篇,中国文化的发展特性也因此奠定。


孔子这个重新阐释的“天人合一”的新内容,着眼于每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得到自身的“精神觉醒”的新观点,其实就蕴含了每个人在“天”和“道”之前都是一样的,这似乎离“人人平等”的观念只有短短的一步之遥了。可事实是中国在孔子之后仍然在“君君臣臣”的等级专制主义笼罩之下运转了二千多年。是什么原因使得这最后一步迟迟不能迈进?这个疑问是我在读了余先生大著之后一直萦绕心头的。


余门弟子、旅居加拿大的丘慧芬副教授曾经披露过余先生是在病中,“做了四十二次化疗、外加电疗”,与病魔辛苦对抗中完成的这本著作。余先生的坚强意志和精神、学术超越生命的信念、坚韧的生命力,实在让人感佩万分。


丘慧芬副教授说:不论如何,这本书撰写的时间与过程,都已经可以看作是余先生和“天”或“道”的一个互动交往。让人高兴的是,“天”与“道”,显然都决定支持老师,让他在对抗病魔中完成了这本书。谨以此语,结束本文。


《国学概论》

作者:章太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在热热闹闹的“国学热”中,读这本薄薄的《国学概论》,很有感慨。书中关于“中国数千年来,不是没有讲论国学的人,却很少真正研究国学的人。所以国学愈讲愈失其真,荆棘蔽途,苦煞后生小子”之说,关于“要找出国学的真面目”之论,都发人深思。


国学本博大精深,论者众说纷纭。此书当然也是一家之言。但其中质疑大儒朱熹一生研究儒家经典,“可是纠缠一世,仍弄不明白”;指出唐太宗治国有方,可“他的家庭,却糟糕极了,杀兄,纳弟媳”;谈庄子“面目上是道家,也可说是儒家”,因为他的“无我”与孔子的“毋我”相同;论宋代哲学,“北宋不露锋芒,南宋锋芒太露了。这或者和南北地方的性格有关”;评王阳明“知行合一”的主张,“是在贵州时讲的。后来到南京,专讲静坐,归江西后又讲‘致良知’了”,都点出国学乃至历史的丰富与微妙,难以简单化笼而统之。虽然普及只能取简单明了之法,但至少推广者心中应有国学博大精深、充满变化与矛盾的意识,这样才不至于沦为干巴巴的空洞教条,也不至于误导青少年。


术与道: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性特征》

作者: 刘康德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


樊星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


中国文化素有“尚柔”之风。然而,“尚柔”绝不只是“温柔敦厚”、“上善若水”。这本书提出了“是否自古就存在着‘阴盛’现象”的问题,并从历史中提炼出“阴盛现象学”,指出了“小人多、君子少”,小人又多“以术为主”,不择手段谋求私利。由此产生了“人之弱化”,表现在“曲笔史记”、“婉晦语言”、“诡道兵法”、“主静养生”等等文化品种中。


这样的归纳令人想到当年曾国藩关于“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的感慨,还有梁漱溟关于国人“一向总偏阴柔坤静一边,近于老子,而不是孔子阳刚乾动的态度”的批评,以及鲁迅关于“施以狮虎似的教育,他们就能用爪牙,施以牛羊似的教育,他们到万分危急时还会用一对可怜的角。然而我们所施的是什么教育呢,连小小的角也不能有,遇大难临头,惟有兔子似的逃跑而已”的叹息,加上柏杨在《丑陋的中国人》中对“器小易盈”、“神经质的恐惧”的针砭,乃至民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俗语,发人深思。那么,如何培养“刚柔兼济”的品格?现在社会上“狠人多”、黑恶势力嚣张的乱象如何治理?其中有一言难尽的困惑,也恐怕难有根治之术。


《中国文化的展望》

作者:殷海光

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伍国 阿勒格尼自由文理学院副教授


殷海光的思想是后五四的中国知识分子所能产生的最深刻全面的文化批判。首先,他是一个哲学家,这一身份定位注定他不可能完全抛离价值,只谈事实。第二,他是哲学家里极为重视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人,因此他的逻辑极为严谨,尽可能地做到价值中立。殷海光很多地方喜欢用图式来分析。他指出了以下一些问题: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语义约定乘以逻辑秩序。作者要尽力写清楚,但也不得不受时代和环境,以及自我主体性的局限。学者的自省和对作者/读者关系的反思是非常重要的,而殷海光是极少的注意这个问题的学者。


站在自由主义的立场上,殷海光对中国文化中的大一统、自大自足、地理知识匮乏、自我孤立反复批判。他似乎把中国问题都看作文化问题,而文化问题都围绕“变”与“不变”。为此,他以人类学为基础,列举了四十七种对文化的定义,似乎接受文化的定义是行为模式、价值观、秩序、观念、风俗。在他看来,因为文化的内核/规范特征/抵抗性极强,成为冲突的战场,所以很难改变。他提到在现代化压迫下的本土运动,却又贬低当代新儒家如牟宗三等人的贡献,认为他们反理性。这点颇为矛盾,也成为其论述中主观性和门户之见最强的一部分。在书后的评论中,社会学家金耀基也指出了这一问题,认为殷海光终究未能把研究和个人价值分离。


殷海光认为,中国人会恭维,也会骂人,但不会平等讨论,中国文化内部有层级差别,家庭是中国文化的堡垒。长期自我封锁和太重的文化负荷造成“心性凝滞”,在单一的环境中只有同质和重复的刺激。定型化的思维和严厉的社会控制,对创新的限制构成社会文化的“合模作用”。中国的保守主义体现在权威崇拜、父亲意象、文化声威和以道德之名行使暴力;在知识分子身上则是依赖权威,一旦失去权威就茫然失措,惶惶不可终日,亟需抓住新的权威。他认为理想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不盲从权威,不依附任何势力集体的。他批判中国的种族中心思想和等级制垂直思维,但又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理解孔制。在他的眼里,中国学者文人的弱点是主张太多而分析太少,情感太强而理知太弱,没有为知识而知识的兴趣。


殷海光的自由主义包含对现代文明弊端的批评,包括过度追求速度、机械化等,因此,他的自由主义批判一切全盘西化论和过度的危机感,包括陈序经、何炳松等人,也反对近代的革命主义和道德乌托邦。认为梁漱溟对人生有极深的体验,可是体验如果不通过思想技术的处理,不能成为知识(意谓梁为进入现代社会科学思维,仍是传统的印象式的论断)。关于现代科学,殷海光仍是价值决定论,即认为价值观决定了对科学现象是否采取“是什么就说什么”的态度,抑或泛道德、泛政治的态度。另外,殷海光辨析了自由、民主、专制、极权的关系,认为存在排列组合。民主制度(选举/多数决定)可能产生反自由的结果,尽管民主政制接近自由,而自由主义的死敌是极权主义。就人类的前景来说,殷海光认为人类文化总有混同的一天。


综上所述,殷海光的思想立场是政治上的自由宪政,文化远景的普世主义,历史和比较文化意义上对传统执行严厉批判,但路径上温和渐进,反对儒家文化的人为复兴。


《再造“病人”: 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

作者:杨念群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年


周俊 早稻田大学招聘研究员


在21世纪的今天,可能没有一个中国人再会把代表西医的临床手术治疗看作是一件非常奇特的事情,哪怕他心中并不喜欢。然而,生活在19世纪末晚清的中国人却将传播西医的西方传教士视为恶魔,并把手术看作是西方传教士剖腹挖心的邪术。杨念群先生笔下描述的中西医的冲突和融合,实际上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与西方文明冲突融合的一个缩影。这一议题直至今日也具有现实意义。无论是从选题(包括题目本身的考量),还是时间维度的设定,再到案例的提取,本书都可以说是一本非常独特的著作。特别重要的是,本书的第八章《防疫、社会动员与国家》非常大胆地论述了朝鲜战争期间的细菌战问题。美军是否在朝鲜战争中进行过细菌战?这在今天的中外学界仍然极具争议。至今,争论的双方都缺乏决定性的直接证据。杨念群先生的问题意识在于,中国政府是如何将爱国主义与卫生工作进行结合,从而达到社会动员的目的。换而言之,所谓“医”的本质,是不是一种政治?


《家庭革命:清末民初读书人的憧憬》

作者:赵妍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吕文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赵妍杰的这本书今年4月初版,至年底已重印两次,坊间关注度很高,最近被评选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十大好书”之一。我想这本书的主要价值在于系统地梳理了从甲午到新文化运动期间家庭革命思潮演进的脉络及其诸多面向(破坏的、建设的,理性的、情感的都有展示)。以往关于清末民初家庭观念变动的综合性研究,关于五四时期废婚毁家、妇女解放、儿童公育的研究,都积累了不少成果。不过这些研究大致偏于揭示其正面功能,对于其虚妄的、想象的一面往往语焉不详,本书略于前者而详于后者,呈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作者拟将家庭革命的对立面另成一本专著,使这场持续时间长、波及面广的思想运动得到更完整的研究。我翘首期盼这一姊妹篇早日问世。


《生活·观念与多维的社会文化史:梁景和学术论文集》

作者:梁景和

人民出版社,2018年


吕文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梁景和是中国社会文化史的领军人物之一,在社会文化史理论探索、领域开拓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功勋卓著。这本书最集中、最系统地展示了他的社会文化史研究成果,对他的探索历程、学科建设活动也有相当完整的呈现。可以说,这本书是了解梁景和及其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社会文化史研究团队诸多成果的最佳入门书。读其书,知其人。从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梁景和的开拓精神、逻辑思维和组织能力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他在坚持史学本位的同时,努力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方法,并将研究时段从近代史延伸到建国后几乎六十年间;他注重概念界定的明晰和推理的严密,将历史叙述和理论分析结合起来;他在学科建设上有层次清晰的会议系列和出版系列,将个人研究和团队研究结合起来。凡此种种,都可细心琢磨。至于由于时代的局限,梁氏对西方当代学术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读者当能辨别,此处毋庸再说。


- 西方文明 -


《文明的表现:对5000年人类文明的评估》

作者:阮炜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谢志浩 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


记得2005年始,中文系给本人安排了一门课程——《世界文明史》,当然,随着教学计划的修订,也有不同的名称,比如《西方文明简史》《西方文化概论》,以至于今天的《西方文明导论》。用得比较长的教材,当推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该书属于陈乐民先生的“天鹅绝唱”,老夫子“透析”之余,用尽了浑身力气,把平生体悟倾囊相授。北大出版的“十五讲”系列,陈乐民先生真正是在“讲”。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与思想家顾准的思路,一脉相承,那就是——欧洲中心论。


近十年来,受到高王凌先生的点拨,服膺“正面观察、贯通古今”的理念,于是,用阮炜先生的《文明的表现》取代了陈乐民先生的《欧洲文明十五讲》。阮炜先生乃一海归,但是,洗尽铅华,返璞归真,充分尊重世界文明的多元性,把埃及和波斯放在希腊和罗马文明之前,恢复了历史的本真,同时,对于犹太、伊斯兰、俄罗斯、欧美、印度和日本,均有一种理性的观照。


阮炜先生把中华文明列为全书的最后一章,大有深意存焉。阮炜先生殷切希望,未来的文明互动中,中国应保持“不出头”的智慧,值此大国博弈的历史关头,重温《文明的表现》,更为阮炜先生二十年前的远见卓识所叹服。


《文明及其缺憾》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著

车文博 主编

九州出版社,2014年


辛允星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讲师


本书是车文博先生主编的《弗洛伊德文集》第12册,由四个部分组成:《一个幻觉的未来》《文明及其缺憾》《为什么有战争》《弗洛伊德自传》,其中前两部分是核心内容。本书主要围绕人类文明的内涵及其与人之本能之间的“二律悖反”关系而展开论述,对人类社会文明的本质、起源、作用、弊端等一系列问题给出了极为深刻的解释,同时,还分析了宗教在人类社会中的演化及其发挥的作用,提出了“甜蜜的毒药”一说。作为从精神病学和心理学角度来认识人类社会文明的经典著作,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考路径。


《稻草狗:进步只是一个神话》

作者: 约翰•格雷

译者: 张敦敏

新华出版社,2017年


段永朝 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


思考李约瑟问题,就免不了“东西方文化比较”。文化比较可谓伴随近代史的全过程,虽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西方世界对自己文化意蕴的反思与批判,在过去百多年中也并未停歇。英国学者约翰·格雷的《稻草狗》即是这一长长的文化批评书单中的一本。


对西方文化的批判,从尼采开始,一直以来有一条清晰的主线,即对进步主义的反思。然而需要警惕的,或许是这种反思并未在“他者”的意义上,表达对异域文化的赞赏。这一点可能时常被东方学者所误读。正如萨义德的《东方学》被批评为“西方口吻下的东方学”,以及“西方口吻下的殖民主义”,男性口吻下的“女性主义”思潮一样,某些批判的框架,其实隐含更深的“暗线”,批判的目的是拯救而不是否弃。按辩证法的说法,叫扬弃。


东方的学者反思“李约瑟之问”的冲动,往往来自“西方列强”的羞辱。这一冲动迄今不绝。芝加哥大学历史学家彭慕兰的《大分流》,好像一帖抚慰剂,让东方学者颇感心宽:至少在300年前,“祖上的荣耀”曾傲视全球。


一众西方汉学家对东方典籍的搜求与解释,让东西方文化比较学者们大有“吾道不孤”的感叹。但这恰恰又是另一个埋藏更深的问题:当我们做跨文化比较的时候,我们到底在比较什么?期待什么?


《人类成功统治地球的秘密》

作者: [美]约瑟夫·亨里奇

译者: 赵润雨

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


刘业进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


地球上的人类物种显然人独一无二,有复杂技术、社会规范、大规模合作和使用复杂的语言现象。


我们人类成功的秘密不在于个人智力在面对复杂问题时的应用,而在于——人类已经发展出“文化”并沉溺其中。文化在进化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中指——由实践、技术、探索方法、工具、价值观和信念构成的整体。我们在充满文化的环境中成长,从父母和其他人那里习得文化。文化和文化演化构成遗传上塑造我们的基因进化的重要选择压力,驱使人类走向自然界中从未出现过的全新演化途径——文化-遗传共同进化(文化-基因共同进化)。基因进化对文化的出现和文化进化有直接的影响,例如直立行走、脑容量的增长都是人类中出现文化和文化进化的必要前提。与此同时,共同演化论者提出文化进化也会直接影响人类基因进化。因此塑造出目前人类这个模样和生存状态的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基因-文化共同进化的结果。

延伸阅读:刘业进年度荐书:通往秩序下的自由




《从黎明到衰落》

作者: [美] 雅克·巴尔赞

译者: 林华

中信出版社,2013年


李文倩 湖南大学外国哲学博士后


雅克·巴尔赞的《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是一部800余页的巨著,我断断续续读了两个多月才读完。对于当下国人中的一些文化“自信”论者来说,这本书可能是一个有益的参照,因为当我们讨论文化问题时,一种比较的视野或许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毫无批判地肯定任何一种文化。


《族属的考古:构建古今的身份》

作者: [英] 希安·琼斯

译者: 陈淳 / 沈辛成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鱼宏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许多人将自己定义为一个普通历史作品的阅读者,或者出于爱好,或者出于好奇,认为历史学总是远离当下的政治,徜徉于过去总是让人心情得到放松,心理得到宁静。实则不然。历史学家们早已经深陷入种种文化的争执之中,甚至在权力的争夺方面,他们也似乎一直在进行无声的厮杀——虽然这种权力仅仅表现为一种历史解释的话语权。在这个领域,考古一直以超然物外的姿态凝视这这种喧嚣,似乎这些地下无言的牢什子不会再跳起来表达什么反对意见。其实不然。


《族属的考古》是一部有关考古学中渗透的文化霸权与意识形态争端的专业著作。正如作者在一开始就指出:“考古学在构建集体文化认同和使之合法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正在被视为考古学理论与实践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纵观考古学史,物质遗存一直被归于历史上特定的人群,而现代人群渴望寻根,上溯到某个想象的最初源头,这在这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旦涉及到人群的问题,事情就会变得复杂起来。不同文化间对某种考古现象的不同解释与心理需求变成一个让专业考古学家也无法置身其外的现象。


所以,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和使用的考古学的基本概念、工具与理论模式,无不打上殖民时代和某种文化中心论的色彩。《族属的考古》一书抽丝剥茧地将这个过程展现出来,将我们自以为客观中立的叙事模式背后的观念与意识形态揭示给大家。这是一部让你阅读起来时而不禁会心一笑、时而掩卷沉思的著作,更是一部让我们对历史、历史学中的解释充满警醒的著作。


《死刑:起源、历史及其牺牲品》

作者: [德]卡尔·布鲁诺·莱德

译者: 王银宏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


孟钟捷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这是一本有关死刑的文化史作品,涉及死刑的各种执行方式、死刑背后的社会观念变迁以及死刑所起到的社会功能。作者是以死刑反对者的立场出发的,追问的是死刑与追求正义之举之间的关系。或许这种问题意识仍然可以继续加以争论,但该书所给出的历史画面足以为接下去的任何讨论提供丰富的史料基础。


《记忆之场:法国国民意识的文化社会史》

作者: [法] 皮埃尔·诺拉 主编

译者: 黄艳红 等

南京大学出版社,2020年


维舟 作家、书评人


历史记忆研究的里程碑式巨著。这不仅仅是史学界内部的思想变动,也应和整个社会1980年代初的后现代转型密切相关,换言之,这一历史学思潮其实是敏感的现实关怀的产物。


“记忆”在这里并不仅仅是“回顾历史”而已,而是指一种后现代的历史观——它不再是一元的、仍与当下现实生活密切关联的“历史真相”,而成了一堆纷繁多元的“记忆”,强调了历史的断裂性,意味着“历史”本身成了“遗产”。这既使人与历史产生了距离感,也使得历史被“脱敏”了,从而方便加以客体化的研究。


这虽然是一系列法国的研究,但对当下中国也极具启发:如今中国社会的现实是不同的历史观并存,政治论战经常以历史争论的形式出现,但历史也正在被“遗产化”。如何对待这些“记忆”,实际上是我们当下巨大的问题。



- 教育-


《娇惯的心灵: “钢铁”是怎么没有炼成的?》

作者: [美] 格雷格·卢金诺夫 等

译者: 田雷 / 苏心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0年


唐小兵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这是一本讨论当代美国的校园文化与青年文化的著作,通过大量的经验事实与比较研究,呈现了在过度保护与安全主义文化之下形成的美国互联网一代,在政治正确的名义下系统性地压制了校园与社会的多元主义特征。作者提出的很多问题跟长期困扰我的观察殊途同归,比如互联网的存在促进了年青一代更加开放和多元的心灵吗?它会让青年人获得一种更为理性地透视这个世界和时代的认知能力吗?而在过度焦虑的中产阶级父母保护下成长的学生群体,显然呈现出来的是越来越焦虑和脆弱的面相。错误、挫折和失败成为人生旅途中必须全力避免的状况,而与此伴随的恰恰是人的生命的韧劲与智慧的集体性萎缩,内卷成了当代年轻人的宿命,而通过无数夸大其词、耸人听闻的屏幕新闻所构造的对于这个时代与世界的“表述”,已经成功地塑造了我们的感觉结构与情感世界。


我们更多的不是活在这个时代的真实而暧昧的情境里去勇敢地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通道,而是活在一种象征性的感觉真实之中。因此,活在真实中超越了极权主义语境里人追寻自我存在的意味,而获得了一种在所谓电子媒介时代探寻存在的真实形成道德勇气的语义。两位作者坦陈其写作初衷:


“贯穿本书的主要观点便是质疑安全主义,在学生苦苦挣扎于情绪障碍之时,安全主义的救助往往会雪上加霜。安全主义还连带破坏了大学里自由探索的风气,因为在它的教导之下,学生视言论为暴力,在解读思想和演讲者时,动辄套用要么安全、要么危险的两分框架,而不是单纯追问对或错。一旦以这样的方式来思考言论,就有可能助长揭批文化,而这无疑又给学生增添了焦虑的理由。”


周定 长沙师范学院


教育是个公共问题,却长时间在专业圈子内话语循环。国内教育研究著作大多都是在专业性的出版社,如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或者师范大学出版社,如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故而,每逢三联书店有教育主题类图书出版,大多都是属于能引起公共思想界关注的教育话题。《娇惯的心灵》这样一部主题图书,进入多个年度图书榜单也就在意料之中。


从内容来看,《娇惯的心灵》是一部强烈批判美国现行教育状况的反思性著作。从第一篇,对三种错误观念进行批判:脆弱人性的谬误(凡是伤害,只会让你更脆弱)、情感推理的谬误(永远相信你的感觉)、“我们vs他们”的谬误”(生活是好人与恶人之间的战斗)。这些情况,在中国也存在,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然而中国“娇惯的心灵”可能首先是城乡区别的问题。主题的类似,容易忽略背景的差异。


这样强烈的批判性,容易让人想起《美国精神的封闭》等著作。事实上,美国有强烈的批判教育传统。在专业教育学界就有“批判教育学”这样的流派纳入教材,近些年其代表人物阿普尔、麦克莱伦等多次访问国内高校交流,其著作也有多种翻译成中文简体出版颇受关注;然而从多篇学位论文研究“批判教育学”来看,以专业知识生产方式来研究公共教育界的问题可能是起点就存在偏差。毕竟当下已经成名的教育学专业学者中,也极少有公共思想界的影响力。《娇惯的心灵》提供的启示意义,大概是长远的。


《我的二本学生》

作者:黄灯

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年


周定 长沙师范学院


书名中的“二本”字眼很有吸引力。在985、211、双一流等中国当下高等教育专有名词高光的时下,“二本”学校及其学生群体的沉默安静发声能大概率引起异样关注。其实,作为统一招生制度不同录取批次的产物,“一本”、“二本”、“三本”以及专科、高职等均是制度设计而已,但在中国当下分层社会及其固化趋向明显得背景下,“二本”的意味就有质问教育公平的社会学含义。


作者黄灯是这段教育史的见证者和记录者。


1995年大学毕业时的那所湖南高校后来就是“二本”行列;2005年博士毕业后又进入广州一所二本学校任教。从任课教师到导师制的角色经历中,深度接触到众多“二本”学生而对他们的生活有近距离观察;同样的农村起点,类似的“二本”学校经历,又让这位文科博士记录下来,提供了一份见证二十多年教育变革个体经验的重要文本。其实,还可以从中看到在大学城建设、高校扩招等区域教育政策对师生群体的影响。


本人在阅读时想到,可以把本书与《工蜂》《蚁族》等并置在一起来阅读,也许能看到现行教育制度下的一个群体,尽管它们的关注群体只是有部分重叠而并非完全重合。但也许恰好都是某个群体的真实反映。


《“教”与“育”的古今中外》

作者: 桑兵/关晓红

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周定 长沙师范学院


当下教育问题实质,归根到底大概就是“古今中外”的双重转换问题。年初见到这个书名,确实让我惊喜。当然,它反映出桑兵教授及其团队的学术关怀,同时也意味着需要相当实力的学者来承担才能研究出深度。


桑兵教授学术以史料扎实而著称。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这个研究重镇,在中山大学工作多年,现作为资深教授被引进浙江大学,著《庚子勤王与晚清政局》等多本重磅力作。这个团队出了较多的优质教育文史研究著作,其中,关晓红教授对晚清学部的研究、许小青对中央大学的研究等,均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基础性必读著作。此次均选择精华收入本书中。


由于该书是主编的著作,八章内容仅是主题相关,而非严密体系性的专著。从科举终结、学政改制、私塾改良、乡村建设以及中山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作为个案,均从不同角度展示近代教育转型的艰辛历程。桑兵教授的这个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既然是在转型中而未定型,那么对于任何一所大学的颂歌都是需要质疑的,包括西南联大等常见的宣传!


我个人阅读中,最感兴趣的事有关学政的第二章,目前关于传统教育行政的实证研究极为匮乏。最让我有收获感的却是前言,桑兵教授关于哥伦比亚大学师范毕业生的观点(本书P52)。钱锺书的讽刺、陈寅恪的批评,当值得当下教育研究者的自我警惕与反思。


《看教育:名家答问录》

编者: 马国川

广东人民出版社,2020年


周定 长沙师范学院


记者马国川先生对文化教育界一系列人物的访谈录结集而成,如副标题所示,“名家答问录”。访谈时间跨度10余年,显示他对教育的长期关注。在2014年,与朱永新先生等共同发起“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为国内教育领域为数不多的有影响力的公共论坛,是这位财经记者教育情怀的另一种实践。


访谈录是易读的,马国川先生的访谈录很有料。他将自己对教育忧心忡忡的问题和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聚焦到微观教育制度上来观察,向国内一流学者和校长提问。诸如:高考制度、高校办学、基础教育资源分配等。金耀基先生评价说:“马国川有媒体的专业修养,对时代性的课题有敏锐的触悟与捕捉。”读马国川先生的访谈录,能获得不少创见。


从内容来看,《看教育》主要是关于高等教育,章开沅、刘道玉、郭位、金耀基、朱清时、罗征启等著名大学校长,经济学家钱颖一也是在高校工作。对基础教育弊端的关注内容,主要在杨东平、朱永新、汤敏、张力等人的访谈中。


本书适合闲读,碎片化时间里“开卷有益”。马先生另曾出版有《大学名校长访谈录》(华夏出版社,2009年)


《学校如何运转》

作者:李希贵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年


周定 长沙师范学院


李希贵是当代基础教育界的一个传奇。《学校如何运转》是年过六十的李先生续写这份传奇的最新成果见证。


从地处乡村的高密四中(莫言同乡朋友)开始职业生涯,历经县城高密一中校长、高密市教育局长、潍坊市教育局长等岗位,这是国内那一众有作为的教育局长的一般成长路径,并不传奇。从教育部新组建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的负责人,回到基础教育一线的十一学校当校长,也仅是以选择的勇气开始了传奇。在十一学校期间,从学生走班制上课、分层式课程开发、扁平化的分布式领导等方面的改革,引起的国内基础教育界的轰动式关注。2014年教育部的新春教育发布会史无前例地搬到十一学校现场召开,是对十一学校改革的制度性认可。


李希贵真正的传奇之处在于教育改革精神实质:将“因材施教”落实到微观教育制度。理解这一点,十一学校的现行教育改革的制度特点仅是切入点。也许从阅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开始,到《学生第一》《面向个体的教育》《新学校十讲》等著作,看到李希贵先生这一路走来的教育改革创新的积累过程,能有更深切的体会。


当下诸多的教育问题,其实归根结底是近代以来的西式学校制度的本土化调适反映,很难说这种学校教育已适合中国人文化心理结构的本土生长需要。从一线成长起来的李希贵先生明白地看着这样的问题而进行有极富针对性的改革,显得尤其有教育家的魅力。而其文章的晓畅明晰,其实是一种阅读享受。建议翻阅完本著后,从《教育随想录》开始系统阅读李先生系列著作。


《老照片背后的清华故事》

作者:金富军

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年


吕文浩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清华大学校史研究几十年来经过几代学人的耕耘,已经是成果累累了。系统利用卷帙浩繁的清华大学档案,做出有根有据的研究还不多见。上世纪90年代出版的四卷本《清华大学史料选编》披露的档案资料多为宏观记述学校主要工作,除此之外,还有极其大量的专题档案资料沉睡在档案馆里等待开发。清华大学校史馆副馆长金富军博士在繁忙的行政工作之余,以老照片为线索,挖掘档案资料,讲出了很多有根有据,鲜为人知的校史故事。本书收录校史札记65篇,篇篇资料充实,分析有理有据。本书虽然不是专题论文的合集,但并不缺乏学术的含量,所缺乏的只是从更广泛的学术立场上揭示这些史实的意义。当前大学史研究在近代史学界已经蔚然成风,产生了一批优秀的研究成果。我相信这本书可以为这一新的学术潮流贡献若干可靠的史实,同时也希望清华校史研究机构能够整理出版系列专题性的档案资料,为大学史研究增添新的动力。


往期书单:

时过境未迁: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中国史篇)

从世界看中国: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全球史篇)

恰如那风中芦苇: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知识人篇)

通往自由的秩序: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经济金融篇)

文学需要更多诚实: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文学篇)

不要相信权力: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政治学、科学篇)

正常社会应是有温度的:50名学人的年度私人书单(社会学、心理学篇)


文中部分推荐书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