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吴军:对科学最感兴趣的那群中学生,我们的教育广度不够,课程内容也太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爸爸真棒 Author 勇敢的特雷西
【爸爸真棒】:“爸爸真棒”是一个K12原创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融合教育探索。
第一次采访吴军的时候(可点击直接阅读),还是疫情前的2019年,当年中国学生的赴美留学数据达到历史最高;再访吴军时,已是新冠疫情肆虐,各国都在各展拳脚地与病毒缠斗之际,国际关系上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不免令人感到眼花缭乱。
许多人都说,中国正处于百年未遇之大变局中,“内卷”、“创新”、“超越”、“领跑”……每个名词都代表一种新变化和新思潮。
而作为家长,在大变局下,我们关心的不仅是孩子眼前的竞争力,更是要把格局放大,眼光放长远——怎样培养出未来中国崛起的栋梁?因为,只有把个体的命运,放置于群体的发展的宏大命题中,才有可顺应乃至引领时代的潮流。
而“科技创新人才”,无疑将是中国未来最需要的人才,也是中美博弈中,我们最需要借鉴、学习之处。就着这些问题,“爸爸真棒”又专门采访了我们的老朋友吴军博士(点击看之前文章),他是——
清华子弟,自己也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系,并曾在清华执教三年; 2002年,他在美国顶尖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了计算机博士学位;毕业近10年之后,更是应邀担任了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进入了美国教育和科研的核心圈层;
知名的计算机科学家,是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主要设计者,曾担任腾讯副总裁,并在硅谷创立丰元资本
他还是著作颇丰的作家:
▲吴军是畅销书《数学之美》、《浪潮之巅》、《硅谷之谜》、《文明之光》、《大学之路》、《智能时代》、《见识》、《态度》、《格局》的作者,多部著作曾获得“文津奖”,从2016年起,吴军在《得到》上陆续开设了《硅谷来信》(共三季)、《数学通识50讲》、《阅读与写作50讲》和《科技史纲60讲》等课程,订阅量近百万人次,刚刚又出版了新书《给孩子的科技史》。
因为有着科学家的严谨和实业家的视野,谈起教育问题,吴军博士总能够抽丝剥茧,直指靶心。
这次访谈紧紧围绕,如何培养出中国“前5%的对科学最感兴趣的人”,即科技创新的人才储备,从科技创新差距开始,谈到了如何将中国孩子的“理科优势”转变为“创造力优势”,从对抗“内卷”谈到“未来20年的热门的科技领域”,让我们一起开始一场开阔视野之旅。
01
科技差距在缩小,技术创新还不够
我们经常谈论的一个问题是:
差距不是用一个维度可以衡量的,因为不同的领域,优势和劣势也不一样。
我们这样打比方吧——20年前,中国和西方的差距有20年,现在经过了20年的努力,依靠“举国体制”的优势,中国把差距缩短到了差不多5、6年,这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而近年来,中国科技和创新发展突飞猛进,申请的专利数量也在迅猛地增长(背景数据:2019年,中国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途径提交近5.9万件专利申请,超过美国首次跃升至全球第一位)。
这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有同时也有一个严峻的事实是——中国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是很多。
我们说评价“科技创新”,你不能单从“专利的数量”来看,因为世界上的专利是不平等的——有些专利非常有用,有些并没有那么有用,所以光看数量是不行的。
中国企业是工程做得很多,工程上有一些是有创新的。但是很多工程,是人家已经告诉你怎么去做的方法,你是把它给做好,做得成本比较低,这个也能叫做创新,但这个是工程上的创新,不是技术上的创新。
举个例子,通讯从4G到5G,这是一个技术上的创新。但你把4G的基站做得更便宜,是一个工程上的、财务上的创新。
中国科技要获得根本上的发展,光有工程和财务创新,那是远远不够的。
科技创新的人才储备功能,需要依靠教育来承担。我们对比中美之间的教育,就会发现,中国学生的教育都比较相似——大家在学校上的都是一样的课,课外也喜欢学习一样的东西。
比如,如今计算机比较热,STEM也比较热。想去考很多好中学,编程好还能加分,结果就导致很多孩子就一窝蜂地去学编程。
而美国孩子的差异性比较大,他们基本上依靠的是“兴趣驱动”——如果孩子对科学没兴趣,家长一般不会逼着他去学这个课程,也不会说“你去学个编程,将来可以上好高中。”
另外一个,美国孩子分流比较晚,他小学中学是按学区来划的,不用考试,没有这些升学的问题。那么,如果是对科学感兴趣的孩子,他基本上就真是感兴趣,不是被逼出来的。
把中国的所有学生,和美国的所有学生进行比较的话,那并不太好比——
中国学生的优势,是数理化的“平均考试成绩”要高一点,但是分布比较集中。比如大家都是从“良好”到接近“优秀”,达不到良好的比较少,超过优秀的也不是很多。
美国学生呢,从0分到100分都有。相当一部分美国学生,在高中毕业的时候,连一元二次方程都不会写,但也有很多特别好的学生。
所以说我们经常讲的,中国学生的数理化基础比较好,其实是他们这几门课的平均分数比较高。但科技创新人才,一百个人里不一定有一个,去比那个平均分没用。
如果只比较“对科学最感兴趣的那5%的人”(科技创新人才储备),那么中国的中学教育广度不够,课程内容也太少。
美国高中的AP课,单是“计算机”这一个学科,就会开设很多门课程;“物理”会一直深入学习到大学物理,用微积分来重新讲一遍物理知识;“数学”不但会讲微积分,还有线性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化学”是讲量化的大学化学……
在中国,大部分同龄的孩子都去学习同样的课程;而美国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教育进度的快慢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是15岁的孩子,有的人高三课程都学完了,有的人才刚刚开始上高中课程。
从这个角度来讲,对于我们所说的“前5%的对科学最感兴趣的人”来说,倒是美国学校的基础更扎实一些。
03
怎么给“前5%的创新人才”提供土壤?
另外,中国教育对“完美分数”的追求,也限制了许多“尖子生”往上冲的高度和向外拓展的广度。比如,一个很厉害的孩子,他花50%的力气就考到了95分,但是却需要再多花50%的力气去考到96分,单单为了这一两分,多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这实际上是毫无意义的。
美国教育中还有一条是中国没有的,那就是到了高中阶段,很多美国学生就已经开始做科研了,他们甚至有机会到大学里去,像博士、博士后一样,在杂志上和科技会议中发表论文。
美国还有许多针对中学生的科技竞赛。比如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nternational Science & Engineering Fair),谷歌科技大赛(Google Science Fair)等等。
那么,美国中学的孩子们是从哪些渠道获得类似的科研机会呢?
首先,美国不少大学有专门针对中学生的科研项目。
比如在加州,有一个很有名的夏令营,是UC Santa Cruz这所大学,每年有几位教授,固定地向湾区的高中开放若干名额,那么大家通过公开的渠道申请就可以了。这是地区性的。
全国性的项目,最有名的比如说MIT的RSI,全美招收75名高中生;还有斯坦福大学的SIMR,是有关生物和医学的夏令营……
在美国,中学的物理化学数学老师会通知孩子们:今年的某个夏令营开始报名了啊。然后大家就可以去自己申请,也可以要求老师帮忙给写推荐信……这些渠道都是畅通的。
而中国的高中生,没有太多渠道去搞真正的科研。高中教育基本上还是老师教、学生学,孩子缺少这样的机会。
中国的中学生不做科研的另一个原因,是科研和高考不挂钩。在美国,大批高中生都会去上AP(大学先修)课程,因为如果你在高中上不了10门AP课,那么基本没办法申请前25的大学,搞科研也是申请大学的加分项。
要说获得科研机会,咱们中国也有老板、科学家、大学教授和工程师的孩子,但问题是,一旦科研和高考不挂钩,爸爸们暑假肯定也是把孩子送补习班去了,也不会把孩子带到实验室去啊。
04
中国需要更大的人才库
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中国学生的数理化优势,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优势,前面说过了,高中数理化三门课,教的内容非常少。
👇👇这是我女儿在美国高中做的数学作业,微分方程。
朋友和读者曾经给我留言,说这种难度的题目,在中国,需要是好大学的大二数学系,才能做得到。
所以咱们讲大国崛起、科技创新,你首先就要从中学开始培养出一大批数理化非常好的人。比如咱们中国有很多奥数选手,他们的数理化是真的好,可惜人数还不够。而中国科技发展,需要这样的几万人的队伍。
要大量培养数理化人才,那么我们最好的高中,比如海淀的那几所附中,北京西城的二、四、八中,然后上海的“四大名校”、“八大金刚”……这批中学里,每所学校应该有一百人左右,能够在高中的时候,把大一的数理化全都学完。
我们要有一个梯队的概念,每年可能要选拔几万名对科学感兴趣的年轻学生,这几万人中呢,最终可能会有几千人成为科学家,有几百人成为优秀的科学家,有几十个人成为世界一流的科学家……每年这样做,经过十年八年,情况就会很不一样。
05
未来发展,要关注这3个科学领域
最后,想说一下国内在热议“内卷”,其实在中国大家担心和焦虑的所谓内卷,即在封闭体系内越来越剧烈的竞争,在欧美国家可能早就出现了。
美国的政府部门中、大企业中、NGO中,各种职位的数量可能几十年都没有增加,人与人只能通过内部竞争谋求生路。近几年来申请谷歌工作的成功率才2%左右,只有申请哈佛大学的一半。
至于教育上的竞争,虽然不是看高考分数,但激烈程度一点不差,只是表现不同而已。
所以,所谓“内卷”,不过是社会经过高速发展之后,到达平稳的发展状态时出现的一个必然结果。
中国因为刚刚达到平稳发展的阶段,因此社会上这两年开始关注这个问题。究其原因,实际上是在社会发展相对放缓之后,各种机会增加的速度较原先显得少了,竞争显得激烈了,仅此而已。
那么,未来的青年人,如何在内卷的大环境下突破重围,获得更多的机会呢?
从总体上来说,如果只考虑就业,不考虑兴趣的话,你就重点关注三个领域:
具体到职业,IT、人工智能就属于信息产业;医生、制药、生物研究、种子,这些都属于生命科学。
可以说,未来所有和这三个领域有关的专业,就好就业,和这三个无关的,就难就业。这是未来20年的趋势。
从个体上来讲,你要增强孩子的竞争力,应该怎么做?
大前提,孩子的智力水平和能力水平,在什么水平上面,就去做什么事情。比如以咱们普通人的身高,就不要去和姚明比赛打篮球了,不是那块料,着急也没有用。
身高差异是看得见的,但能力差异光从表面是看不出来的。比如有的孩子并不擅长数学,他擅长写作,可很多家长就是不认这个死理,就要死磕数学,这没有好处。
在能力所及的大前提下,我说有两点做好就行——
第一,是尊重孩子的意愿,把他的特长最大化地发挥。你如果真想要他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而不是干一份简单的事务性的工作,那他必须要喜欢这件事;他如果不喜欢那肯定不行。
第二,是我们不能太着急。因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做好都需要时间。有些人喜欢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擅长,比如喜欢踢足球,踢得越好就越喜欢。
但是擅长做某件事情是需要时间的,比如你去练习踢足球,不能是只踢了两星期,说我不试了;又去打篮球,又试了两星期,又去打排球了……这肯定什么都做不好。
认真做一件事情,你可能需要一年多时间,才能看出效果。在这方面,咱们中国家长普遍比较着急,送孩子去个补习班,要是一个月里成绩不提高,马上开始抓狂。那不行,要给孩子时间,家长要有点耐心。
为什么要和变量一起行走黔东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