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内容因违规无法查看 此内容因言论自由合法查看
文章于 2018年7月13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环球时报:西方舆论莫逼这位女士投身政治】

【亚美导读】中国已故异议人士刘晓波的遗孀刘霞于7月10日乘飞机离开北京前往德国。中国外交部表示,刘霞是根据本人的意愿赴德国治病。据法新社引述消息人士称, 刘霞昨天上午11时左右乘坐芬兰航空AY86班机从北京飞往赫尔辛基。该社晚上8时许发出刘霞抵达赫尔辛基机场,等待转机前往柏林的照片;深夜11时许,该社发出电讯说刘霞已抵达柏林。

刘霞抵达赫尔辛基机场,等待转机前往柏林


自刘晓波去年病逝后,西方舆论一直关注刘霞的情况,声称她遭到“软禁”,要求“还她自由”。而据我们了解,刘霞的情况并非像一些西方人说的那样。


刘霞这一年中的确处在中国官方的“视野范围内”,但她的情况决不能用“软禁”来描述。刘霞居住在北京一个正常社区内,可以自由会见亲朋好友,自由逛街购物、聚餐,去训练场打羽毛球等。


刘霞与外界的通讯联系也是畅通的,知道她号码的人都可以给她打电话,比如德国使馆就经常给她打电话。现居德国的异议作家廖亦武几个月前发了他与刘霞通电话的录音,当时刘霞的情绪听上去不太好。但是廖能与刘霞通电话,本身就说明后者并非处在与外界的隔绝中。

关于刘霞出国的问题,中国官方一直没有表示“不可以”。刘霞星期二得以飞赴德国也证明了她最终能将这一选择付诸实施。现在的这个结果是很多知情人士之前就预判到的。希望外界多从这个结果而非从当中的周折理解中国官方的态度。


估计一些西方媒体还是会把刘霞出国当成噱头热炒一番。不过这也没什么。刘晓波话题本身的能量还没有耗尽,西方舆论无论如何还会借各种由头往上凑。但这个话题能够提供的热度越来越有限,呈递减之势无疑。


中国是个社会管理相对严格的国家,这与西方社会相比一目了然。中国社会当中有一些异议人士,如何在管理的同时包容他们,或者说在包容的同时把他们管理好,这是中国政治上的一道课题。


真正的难点是,如何保障他们的各种权利,同时又不让他们对社会产生太多负面影响。在互联网时代,把控这种平衡有来自各方面的挑战,西方力量的过多干预是其中的挑战之一。


最近一个时期,异议人士向公共舆论平台发声的能力受到一些限制,但他们的人身自由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充分的。这种情况与改革开放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今天的中国不希望异议人士过多影响国家发展的进程,但决无“迫害”异议人士的意思。西方舆论的镜头喜欢对准中国异议人士,而后者当中的一部分人也喜欢面对那些镜头作秀。


刘霞是中国最著名异议人士的遗孀,但从之前的情况看,她本人似乎并未打算也做个典型的异议人士。西方的一些力量如果能“放过”这位女士,而非一味消费她,逼她做所谓“人权斗士”,也是一种该有的克制。


西方力量总是把对中国“人权”的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异议人士身上,慢慢地,西方嘴里的“人权”异化成为地缘政治的一种特殊工具,而与中国波澜壮阔的人权建设分道扬镳。其结果是,大部分中国人现在很讨厌西方与我们讨论人权,搞得西方“费力不讨好”。西方自己应当反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