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两种

中西书局 辞书研究Lexicographical 2020-01-18




《事件分解和持续性语义研究》

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

王媛  著

2018年11月,定价38.00元


作者简介

王媛1981年生,山东烟台人。2000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言专业,2004年获文学学士学位;后继续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现代汉语方向的硕士(2007届)及博士(2011届)学位,师从郭锐教授。2011-2013年于南京大学文学院作博士后。2014-2017年就职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为烟台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现代汉语的时体语义研究,多项研究成果已在《当代语言学》《世界汉语教学》《外国语》《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并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若干项。




目  录


总序(蒋绍愚)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问题

1.2 持续性

1.3 理论背景

1.4 各章介绍

第二章 进行体研究中的争论

2.1 进行体的核心语义

2.2 形式语义学的刻画

2.3 现代汉语的进行体范畴

2.4 现代汉语的进行体标记

第三章 均质性持续:“着”的语义

3.1 “着”和“在”表达不同的持续义

3.2 “动态”和“静态”的二元分析

3.3 均质性

3.4 “动词+数量宾语”的进行体

3.5 复合事件的进行体

3.6 连动结构中的“V着”

3.7 存在句中的“V着”

3.8 结论

第四章 增长性持续:动结式的进行体

4.1 动结式在持续性上的不同表现

4.2 动结式的事件性分析

4.3 动结式的进行体分析

4.4 与“着”共现的动结式

4.5 结论

第五章 重复性持续:复数化事件的进行体

5.1 复数化事件

5.2 重复性语义解读

5.3 名词论元的复数性的影响

5.4 完全重复和不完全重复

5.5 复数化事件的语义类型

5.6 复数化事件和“着”

5.7 结论

第六章 测量性持续:时量结构的语义

6.1 时量结构语义研究中的问题

6.2 现有分析

6.3 事件测量和时量结构的语义

6.4 时量结构的整体测量义

6.5 时量结构的部分测量义

6.6 事件测量和持续义

6.7 时量结构的歧义分析

6.8 结论

第七章 结论及前景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贡献

7.3 研究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专家评审意见(一)

专家评审意见(二)

《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章程



内容摘要


持续性是动词、动词结构及句子所陈述的情境的一种重要的事件性特征。具有这种性质的谓词结构所指称的事件在时间上可延展,即具有可以从内部进行观察的过程。由于受谓词结构本身的事件性特征、不同语法体标记的选择、句子特殊的语义解读及事件测量的不同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持续性表达存在不同的语义类型,受制于迥异的语义机制。

本书着重分析了谓词结构的持续性语义表达的两种主要方式:进行体和时量结构。基于事件语义学对“体”(词汇体和语法体)研究的丰富成果及部分事件分解分析的思路,我们提出具有持续性的事件对应于时间轴都可以分解为若干的子事件,不同的谓词结构所指称的事件和其子事件在“整体部分”关系上会体现出不同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句法表达,我们提出四种不同的持续性语义:“均质性持续”“增长性持续”“重复性持续”和“测量性持续”。

均质性持续是指在持续过程中的每一个子事件(包括子状态)都具有相同的性质,它反映了“着”在表达持续义时所受到的限制。现代汉语有两个进行体标记“在”和“着”,长期以来基于“动态(‘在’)/静态(‘着’)”二元对立的语义分析(Li &Thompson 1981;Smith 19991;郭锐 1993;戴耀晶 1991,1997;方梅2000;Xiao&McEnery 2004等)面临无法解释的难题:一方面,“着”也可以用来表达动态动作的进行,但是“着”在表达动态动作进行时受到怎样的语义限制,以及表示动态动作进行的“着”和表示静态状态持续的“着”是否具有一致的语义核心,现有的文献都没有做出合理的解释;另一方面,现有文献关注“着”和“在”在使用中的对立,但没有解释二者可以互换及共现的条件。我们通过分析“动词+数量宾语”结构带“着”的使用限制、“同时/顺次进行”解读和“分配/集合性”解读跟“着”共现时的限制、指称复合事件的谓词结构跟“着”共现的限制及连动结构和存现结构中的“V着”的特点,论证了“着”只能与具有均质性特征的谓词结构共现,“着”所表达的持续义是均质性的持续。

与均质性持续相对立的是增长性持续,它是指持续过程中的每一个子事件都具有不同的性质,对应于参与对象的不同性质或不同状态,判断的标准是只能与“在”共现。我们通过分析动结式结构的进行体表达来论述这类持续性语义。现代汉语的动结式指称某种瞬间结果的实现或者状态的改变,比如“打破、推倒”等,通常认为不能用于进行体(Teng 1974/1979;Tai 1984;Lin 2002等)。但是如果处在逐渐或者缓慢进行的语义下,一部分动结式可以用在进行体中,比如“染红、推广”等。我们从分析动结式结构的事件性特征的生成过程入手,主张动结式结构的终结性取决于相关论元所指称对象的某方面性质与补语谓词所指称事件之间的同态关系;如果该终结性的获得需要一个逐渐发展的内部过程,那么动结式具有持续性,反之,动结式只表达瞬时的事件。另一方面,有的动结式结构还可以与“着”共现,这时它们仍需遵循均质性限制,要么指称均质的重复性量级变化,要么指称均质的结果状态的持续。

均质性持续和增长性持续是谓词结构的持续义表达的两种基本类型,其他与持续义表达相关的问题都各自以不同的方式与这两种基本的持续义类型相联系。

一方面,一些具有瞬时性特征的谓词结构,比如“咳嗽、到达”等,当指称单次事件时,不能出现在进行体中;如果把它们所指称的事件加以复数化,那么就可以出现在进行体表达中。我们讨论了两种情况:重复性语义解读所造成的复数化事件及受相关名词论元的复数性特征的影响所造成的复数化事件。但是复数化事件在与“在”或者“着”共现时,表现出不同的情况,即体现为“片段重复”和“事态重复”的对立。片段重复可以构成一个大的均质性事件,因而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均质性持续;而事态重复由于每一个子事件都涉及不同的参与对象,或者涉及不同的时间/空间位置,所以可以看作是特殊的增长性持续。

另一方面,现代汉语的时量结构无论出现在动词前还是出现在动词后都可以表达丰富的语义。现有的分析重视动词后的时量结构的语义表达,并且建立了以“持续义”为核心的语义分析(马庆株 1981;Li 1987;郭锐 1993;沈家煊 1995;Lin 2008等)。但是时量结构可以不表达动作或者状态的持续时间,而只表示对事件的计量;并且时量结构所表达的持续义和谓词结构的进行体表达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对应关系。我们主张,时量结构的基本语义是对事件的测量,具体有两种测量方式,即“整体测量”和“部分测量”。其中,均质性的持续只能通过部分测量的方式来表达,而增长性的持续既可以通过部分测量,也可以通过整体测量的方式来表达。不同测量方式的选择受制于谓词结构不同的事件性特征。持续性语义只是时量结构对事件测量的一类特殊情况。 




《敦煌写本〈俗务要名林〉语言文字研究》

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

高天霞 著

2018年12月,定价:55.00元


作者简介

高天霞,女,1978年生,甘肃张掖人。2001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10年获该校文学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博士后,河西学院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汉语音韵、词汇及敦煌文献语言文字等领域的研究,在《汉语史学报》《汉语史研究集刊》等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完成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项。




内容简介

敦煌写本《俗务要名林》是一部按义类分类编排的童蒙识字读物,全书辑录当时日常生活用语并加以注释,堪称“全新的类义词典”。本书在前人整理研究的基础上,从性质、体例、语音、文字、词汇等不同角度,用形音义考察相结合、个体描写与系统比较相结合、语言研究与文化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对《俗务要名林》的语言现象做了了深入的探讨。



目  录


总序(蒋绍愚)

凡例

第一章绪论

1.1《俗务要名林》简介

1.2《俗务要名林》研究现状概述

1.3《俗务要名林》语言文字研究的方法

第二章《俗务要名林》性质、体例及其价值研究

2.1《俗务要名林》的性质

2.2《俗务要名林》的编撰体例及编辑思想

2.3《俗务要名林》的价值

第三章《俗务要名林》音切研究

3.1《俗务要名林》音注概况

3.2《俗务要名林》的声类与声母

3.3《俗务要名林》的韵类与韵母

3.4《俗务要名林》的声调

3.5《俗务要名林》的语音特点

第四章《俗务要名林》俗字研究

4.1《俗务要名林》俗字字样的选取与研究角度的确定

4.2《俗务要名林》异构俗字及其类型分析

4.3《俗务要名林》异写俗字及其类型分析

4.4《俗务要名林》俗字的特点

第五章《俗务要名林》词义训释研究

5.1《俗务要名林》义项的建立

5.2《俗务要名林》词义训释的方法与方式

5.3《俗务要名林》词义训释的特点

第六章《俗务要名林》词语笺疏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  录

1.《俗务要名林》录文

2.《俗务要名林》音切与《广韵》反切对照表

3. S.617号《俗务要名林》俗字谱

后记

专家评审意见(一)

专家评审意见(二)

《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章程



序 言


敦煌写本《俗务要名林》是一部按义类分类编排的童蒙识字读物,全书辑录当时日常生活用语并加以注释,堪称“全新的类义词典”。前辈学者如刘复、蔡元培、周祖谟等及日本学者庆谷寿信都曾有所关注。张涌泉教授主编的《敦煌经部文献合集》曾汇集前贤成果对此书加以校录。总体而言以往的研究成果仅仅侧重于叙录和校勘,还谈不上系统而全面的研究。本文首次从语言文字学角度对《俗务要名林》作了深入、细致的探讨和发掘,较之以前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在语音方面,作者在描写和比较基础上分析了《俗务要名林》直音和反切的使用情况,并进一步对其中声类、韵类及声调的分合作了全面分析,揭示了其在语音方面的特点——轻重唇音分立、舌头与舌上音基本分立、有浊音清化的迹象、东冬不分、庚与耕合并、庚与清混用、止摄各韵混用、浊上变去现象才初露端倪等。既为该书的时代判断提供了语言学上的佐证,又彰显出其在汉语语音演变史上的重要价值。尤其是作者经过细密论证后指出,《俗务要名林》的语音面貌与张参《五经文字》相当接近,具有介于《经典释文》和慧琳《一切经音义》之间的许多特点(例如声母方面轻重唇已经分立、舌头舌上基本分立、齿音保持精庄章三分、浊音清化初露端倪),这一结论符合语音事实,很有创见。其次,论文还揭示了通俗辞书《俗务要名林》所蕴含的西北方音性质,例如见群互注、止摄和遇摄互注、浊音与清音相通、流摄唇音字与遇摄唇音字同用、浊上变去等现象,对于探讨中古及近代汉语语音史特别是西北方音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文字研究方面,论文在确定“俗字”标准的基础上,运用汉字构形学的相关理论,通过对部分写卷俗字现象的分析(如指出在S.617写卷上1460个可辨识的词目字中,有俗写现象的达563个,占到了38.5%),重点对俗字的异构和异写类型作了分析。准确地揭示了其俗写程度高、形体变异任意性大、原因复杂、各类型之俗字数量不均衡等特点。在翔实统计的基础上,论文还进一步揭示了异写俗字(481例)比异构俗字(82例)多的原因——异构可能改变汉字构形理据,进而会影响对字的形音义关系的理解,而异写以不改变构形理据为前提,因此不会受到所记录词的音义关系的制约。作者的统计数据为全面了解唐代社会的实际语言文字生活状况提供了真实的材料,其分析结论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唐代字样学的政治学和文化学价值。

辞书编纂方面,论文在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并论述了该书“据义分类”和部类内“义近相次”的词语排列原则、以“单义项为主”的义项设立模式、以“解物释名”为主的名物词训释方式和方法,进而归纳出词义训释中训语通俗、训式灵活的总体特点,揭示了作为民间常用词小词典的《俗务要名林》在分类、收词、注音、训释方面所体现的通俗性特色,彰显了其在汉语辞书编纂史上的价值。

从文化学角度来看,作者从词义类聚的视角梳理了《俗务要名林》所收录的称谓、居住、服饰、聚会、饮食等部类的文化词语,紧密联系民俗文化考释相关词语,展示出这些词语所折射出的七世纪前后敦煌地区的社会文化风貌。作者对《男服部》《女服部》服饰类名物词语的考证多有创获。

高天霞博士自2010年考入四川大学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开始,立志从事敦煌文献语言的研究,在读期间心无旁骛,孜孜以求,志存高远。她的论文从选题到写作一气呵成,可谓举重若轻。论文对《俗务要名林》作了全面而彻底的清查,可以说没有留下任何“死角”。正因为如此,在不虞之誉的同时,难免带来求全之毁。当时外审专家和答辩专家在高度评价的同时建议精简篇幅,让亮点更为凸显。这次有幸入选“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第四辑之后,作者参照专家意见和出版社的要求,从核心内容的形式与结构两方面做了大刀阔斧的提炼和深化,凝练了内容,突出了创新点。比如新整合增加的第六章“《俗务要名林》词语笺疏”就将原稿中散见于全书的作者在写卷校勘和词语考校方面的新见集中展现了出来。将原第六章“从《俗务要名林》词汇看唐代社会文化”修改为“《俗务要名林》的社会文化价值”,并大幅度精简内容后整合到“《俗务要名林》的价值”之下作为一小节,使其名实相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

虽说敦煌文献研究方面才人辈出,硕果累累,但总体而言,从语言学角度的研究成果远远逊色于其他各个领域的研究。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经过反复打磨的高天霞博士的学位论文是近年来对敦煌文献从语言学角度系统加以整理和研究的优秀成果。希望她以此为起点,登堂入室,脚踏实地勇攀学术高峰。

 

雷汉卿

2017.2.11日元宵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