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母 单 到 底 怎 么 成 为 母 单 的?

李五六 RealCoolGirl 2022-04-25



编辑:壁壁

 

友友们,扎了。

 

牛小玲的老家是牡丹江,咱大中国的国花是牡丹花,而我20来年无人入侵的精神角落唯一的借口是——母单。

 

母胎单身又称作母胎SOLO,该词源自于韩国,指从来没有谈过恋爱,从未有性生活的人。

 

 

前几天优酷新出的综艺节目《没谈过恋爱的我们》,炸出了全网的母单。

 

报名表填起来比填居家体温监测表还快,本以为大伙都是独居单身贵族,凭本事母单,没想到脱单热情高过水的沸点。

 

 

母单花想绽放的心情不是一天两天了,母单最多的各大高校表白墙上,就能探知一二。

 

更不要说成为有恋爱经历的人这件事,在第二青春期蓬发的时代,对于母单来说,不亚于新世纪的成人礼。

 

 

从单飞保持者到纯爱战士,母单要破茧而出到底有多难?

 

今天RCG唯一母单李五六想和辣妹们唠唠,我们母单的心路历程。

 

 

我,李五六,一个21年母单的纪录保持者,从子宫里出来就没牵过男生的手,恋爱经验基本为0。

 

为什么说是基本呢?因为我不是没试过,但大多数缘分都只有开头没有结尾,就像吃螺蛳粉不放酸笋,索然无味。

 

我的高中秩序森严,把恋爱称作“男女生交往过密”,早恋无从下手,大多数时间都用来卷死同学。

 

毕竟抄一百遍单词,知识就是我的;写一百首情诗,ta也不会注意你。

 

 

今年emo的时候,有高人点醒了我:这孩子打小缺爱!

 

缺爱,那我找点儿爱是不是能治好emo呢?

 

为找到脱离母单的机会,我进行了约50次恋爱试验。

 

第一次缘分起源于今年春天,一个交配的季节。

 

正被气温变化折磨得emo的我,结识了1号男嘉宾,与我同校的体育生学长,我们就叫他龟哥吧,他曾想送只乌龟给我。

 

 

作为体育生,龟哥见面后发出了死亡三连问:

 

1.“你有没有男朋友?”

 

2.“你以后和我在学校待三年吧?”

 

3.“真是个小傻瓜,送你个乌龟吧?”

 

本直球选手面对连环香蕉球,根本招架不住,但我不信邪,感觉还得会会他。

 

 

后来我邀请龟哥去医院正骨,龟哥吊着脖子,医生上去就是一顿揉,左捏又拽,又躺到隔间拔火罐。

 

治疗途中,龟哥躺在里面的床上发消息:

 

“一点也不疼,下次你来正骨吧,我想听你尖叫。”

 

“这个火罐拔得不好,我下次给你拔吧。”

 

虽然人类的XP是自由的,但很想劝龟哥要不要再看看别的科的医生。

 

 

我没谈过恋爱,可P站的观影经验让我觉得不对劲,很快便让龟哥的形象只保存在聊天。

 

后来的2号到50号,每个人聊天时间加起来还不如经期长,各有各的奇葩。

 

有直接询问生理周期的;

 

 

有上来就聊骚要照片的;

 

 

有名字里带Doctor却不会治病的:

 

 

几十次走进异性的尝试仅仅使我懂得社会行为的一部分如何运转,恐男症稍有治愈。

 

也发现恋爱并非少女漫或合家欢电影中相遇相知相爱,程序化过程可遇不可求。

 

在尝试之前,我以为恋爱会是美好又带点苦涩的东西。

 

但实际上更像另一种人际交往,说实话,有点小失望,甚至想要中途放弃,许多事情都可以替代恋爱,并非必不可少。

 

脱单,还是母单,这是一个问题。

 

 

回过神来,我发现比起恋爱,更希望在这其中学到恋爱的知识,也就是——为何人需要恋爱?

 

摆脱母单的心情也并非如此急切,正如考砸了安慰自己那样,努力了就无所谓失败还是成功,改善emo需要自身努力,不能靠把一个人拉进生活里解决。

 

 

对于恋爱这件事的好奇,促使我寻找更多母单的原因,而其中大部分已经显而易见:没谈过恋爱让母单无法恋爱。

 

毕竟钱也可以买到虚拟男友/女友,谈恋爱不如搞钱是我等母单的人生信条,仿佛只要对爱情失去信念,就可以预防电信诈骗。

 

 

母单们没有恋爱经验,却会在朋友需要指导时化身情感大师,可谓恋爱NB症典型。

 

与母单相关的消息下,不是教你如何脱单,就是哭诉solo的愁苦,本以为红书er早就阅人无数,没想到母单的呼声依然很高。

 

 

但是母单是否真的想恋爱,却很少有人提起,我们母单好像被隐身了,爱成了必修课。

 

母单到现在,在我的人生里,为另一个人而做的计划越来越少。

 

与date App网友交流时,冥冥之中算八字的人从媒婆变成了高科技,在还未进化到赛博人的时代,唯有披着精修照片和世俗标准的两人交换初印象。

 

多年的幻想帮我设置了一个理想型,但是寻爱与爱人的技能却仍然缺课,在怕吃亏之前,我还是个有需求的人。

 

漫画《我们都病了》

 

友友们发现了吗?

 

经验的缺乏让母单面对好意时无从分辨。

 

像一个刚侵占人类身体的外星人进行第五类接触,很容易被别人牵着走。

 

如果再有恐男症或者恐女症,那么情况更复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连异性的情况都不了解,再何谈亲密关系?

 

 

更不要说我们这些从小泡在电脑里长大的人,可以自己给自己做性教育。

 

问题是,爱的教育却无法通过网线传递。

 


从小习惯于崇拜二次元虚拟恋人,或是梦想与浪漫偶像剧的主角有接触,都阻挡了我们对真实人类的喜爱。

 

母单是一种状态,明星最好是母单,纯洁性才能得到保障,不要被扒出来恋爱“黑历史”,这是某种意义上的处子综合征。

 

 

母单也是一种证明,恋爱似乎是成熟的标志,那母单仿佛就代表着缺乏人生经验。

 

母单最后成了一种生活方式,比起改变自己,吸引他人,母单选择在恋爱面前“躺平”,只要不谈,爱情的苦就轮不到我们。

 

 

据民政部估计,2018年成年单身人数已突破2.4亿,结婚年龄和离婚率逐年上升;从出生就没谈过恋爱的人也不在少数。

 

近年来,谈论单身的话题没断过,《人民日报》呼吁大众警惕单身社会,谈恋爱有多甜的热搜花式催婚。

 

可是,虽然我们母单和单身贵族们都没有伴侣,但不能简单归于一类,母单最显著的特点便是——从未进入过恋爱关系。

 

我们母单之所以成为母单,因为连试都没试过,一步都未踏出过。

 

失恋、分手更是无从说起,SOLO标签牢牢贴在身上,是我们与众不同的证明。

 

 

简•奥斯汀小说里的英国女性,因为攒不齐嫁妆而单身一辈子,成为“老处女”,而恋爱环境轻松许多的当代,母单又是因为什么从未打卡过恋爱这餐饭?

 

1.他们有的心中坚定一个the one,必须遇上对的人。

 

2.有的回避依恋,恐惧爱别人与被爱,恐男症与恐女症不在少数。

 

3.有的想省钱,甚至有女孩认为,只要不碰男人,就不用打HPV疫苗。

 

4.也有人足够强大,能够凭借自我得到乐趣,根本没必要恋爱。

 

 

不过我们都是弱小又需要陪伴的大多数,是要慢慢学会忍受孤独的人,打破母单困局,对谁来说都不容易。

 

更不要说在女性意识纷纷觉醒的今天,独立、自主本身就是一种英雄主义。

 

 

找到一个“正常男性”,是现今直女的最低标准,男女求偶的不同标准和性别不平等,给更多女孩心中蒙上了对爱情的深层恐惧。

 

千禧年之前敢爱敢恨的女主角们不再好找,如今的母单们精打细算,为每一步设置“安全词”,敢爱也敢逃才是当代女孩的典范。

 

Thank u, next.

 

 

陈小春唱着“如果没爱过,人生是黑白色”,求老天赐予缘分,虽然夸张了一些,但也道出爱的力量。

 

弗洛姆在《健全的社会》中说过,爱的经验使人不再需要幻想。

 

母单们就像恋爱管培生,徘徊在象牙塔与社会的门口。

 

对工作和恋爱仍然只有幻想而无经验,马克思的理论在这儿依然管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母单何解:唯有尝试,迈出第一步,是好是坏都把它当作我们人生经历的一部分,然后再出发。

 

like a river flows, 

surely to the sea

darling, so it goes, 

somethings are meant to be

 

猫王的经典唱段回应着这份心事。

 

solo或是破壳而出都由你自己决定,我们一个人来到世间,又注定一个人走,但旅途上的伴侣,只有走出家门才会相遇。

 

就像河流入海,有些事注定会发生。

 

❤️

·THE END·





* design by  Elaine & J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