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组件技术迈入5.0时代!

广告位招租

6月初,泰州隆基乐叶技术研究院再传捷报:结合自主研发的“无缝焊接”技术和创新的组件设计,研究院研发的双面双玻PERC组件正面功率率先突破行业瓶颈,达到了500.5W。经第三方认证,该组件技术第6次刷新世界纪录。


此外,今年1月份,该研究院研发的单晶PERC电池转换效率提升至24.06%,单晶PERC电池技术第5次刷新世界纪录。

无缝焊接技术示意图

自主研发“无缝焊接”技术

研究数据显示,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每提升1%,意味着度电成本的大幅降低。

高效率、高功率是光伏组件技术演化中的持续追求,也是降低光伏度电成本的关键因素。随着研发的不断深入,电池和组件光电转换效率每一个百分点的提升都来之不易。


新型组件采用“无缝焊接”技术,并利用焊带实现了电池片“叠瓦”式的互联,完全消除了通常2毫米宽的电池片间距,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组件的BOM成本。此外,“无缝焊接”可集成M6单晶硅片、薄硅片或反光焊带等技术,有很好的技术兼容性。

多项测试确保性能稳定

光伏组件经技术改造升级后需要经过多项测试,确保性能稳定后才能投放市场。

组件实验中心测试

针对“无缝焊接”研发的双面双玻PERC组件,研发团队在组件实验中心开启了为期3个月的稳定性测试,从湿冻、热循环、湿热到紫外老化,总共十多个项目,涵盖了组件及原材料几乎全部的老化及性能测试。

泰州组件实验中心去年5月正式建成并投入运营,占地2000平方米,拥有60多台(套)老化及检测设备,涵盖了原材料、组件及电站端所有测试项目,给组件研发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以往,组件产品都要送往上海等地的第三方实验室进行测试,至少需要8个月才能完成所有检测。如今研究院有了自己的实验中心,产品性能测试不仅时间缩短了一大半,检测费用也直接降低80%。

实证电站评估

在组件实验中心东北侧,是泰州隆基乐叶技术研究院自主开发建设的第一座实证电站,一排排面朝正南方向的光伏阵,所有电池组件固定倾角20度,很是壮观。


实证电站可以验证高效组件在不同安装方式、场景下的发电量增益,为组件在不同安装环境下的发电性能及可靠性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在进行实验室测试的同时,双面双玻PERC组件也在实证电站进行了发电能力评估,数据显示,该组件较常规产品具有明显的发电增益。


综合所有测试数据,双面双玻PERC组件已具备非常高的量产成熟度与稳定性,隆基旗下所有产线均已切换为PERC产线,具备双面生产能力,一些新的高效技术也会在下半年陆续用于量产。


每一次技术创新给客户带来效益的同时,也让隆基进一步奠定行业领导者的地位,成立至今,研究院已经11次刷新世界纪录,成为业界极具影响力的光伏研发中心。

光伏领跑者创新论坛

文章来源:泰州发布

☞ 点击在看 | ♻ 转朋友圈 | 👆 扫码关注

往期精彩内容回顾

大数据分析!光伏行业跨境发展报告!

光伏下一个明星材料——钙钛矿背后的现实

2018光伏全产业链企业(共35家)财报梳理

青海“绿电15日”,怎么还有火电呢?

福利!异质结电池专题信息汇总

福利!IBC电池专题信息汇总

福利!PERC电池专题信息汇总

晶硅太阳能电池走向:单晶硅的天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