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通过这种方式能进一步提高钙钛矿效率!

TestPV 光伏领跑者创新论坛 2022-05-20

研究发现,混合有机 - 无机钙钛矿特别成功。通过使用多晶钙钛矿膜作为有源层,转化效率提高多达24.2%。


但是,混合钙钛矿的表面容易出现表面缺陷或表面陷阱,其中电荷载体被捕获在半导体材料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并减少陷阱的数量,必须钝化晶体表面。


在使用前,钙钛矿可以用化学溶液,蒸汽和大气气体处理,以去除使材料效率降低的缺陷。详细了解这些处理工作的物理和化学机制是增加太阳能电池中载流子收集的关键。实验证明,利用苄胺来实现无异于是一种最佳选择。


在实验中,研究员用苄胺处理混合有机 - 无机钙钛矿晶体,以研究晶体表面钝化的机理,并减少陷阱状态。“这种分子已经被用于太阳能电池的多晶领域,人们已经证明太阳能电池得到了改进。”相关人员介绍到。“我们想要研究,在一个清洁的系统中,为什么太阳能电池在改进,为什么添加这种分子会使设备更好。”


经苄胺处理后的强重构晶体表面的电子显微镜图像


结果表明,苄胺进入晶体表面,在三维晶体表面形成一种新的二维材料——二维钙钛矿。当2D版本形成并随后脱离表面时,就会出现阶梯式蚀刻图案。


“主要目的是钝化表面以减少缺陷状态,”研究人员解释到。“令我们惊讶的是,我们发现表面被修改了,这不是一个预期的机制。人们报告说,这种分子可以提高设备的质量,但没有人报告说,实际上,它创造了一个二维层,也可以重组材料。”


另外,实验同样证明,苄胺与大气气体的结合是最有效的钝化。这似乎意味着存在不止一种陷阱状态。未来,或许可以通过对多种陷阱态的进一步研究,精确地调整为高效光电器件制备晶体所涉及的机制。

商务合作:胡小姐 180 1772 7437(微信同号)

投稿邮箱 / E-mail:editor@testpv.com


推荐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

报名第二届中国工商业分布式光伏高峰论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