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图森破|年薪终于要超过首富了!

2018-03-17 你包叔 包邮区


2013年年底,南方周末的记者专访了李嘉诚。写稿之前,记者在自己文档顶端敲了一行字:将李嘉诚还原成一个人,而不是一个神。

 

那篇稿子叫《孤独是他的能量》。记者最终也不得不承认,写出来还是一个神。


他说,李嘉诚太完美了,完美得不像一个常人。

 

12岁逃难香港,寄人篱下,目睹父亲从备受尊重的小学校长沦为苦工;14岁承担起全家的责任;22岁创办塑料厂,26岁财务自由。

 

此后60年,在港、中、英三颗鸡蛋上跳舞的李嘉诚,企业没有一年是亏损的。75岁三分家产,早早把豪门恩怨扼杀掉;90岁平稳退休,结束誉满天下、谤满天下的商业生涯。

 

老李在华人世界做了15年首富。2015年,这顶首富的帽子被国民公公王健林抢走。之后几年,帽子三易其主,从王健林到马云再到许家印。

 

难怪评论说,有的人风光几年,有的人风光几十年。有的人吹的牛逼还是热的,就四处借钱;有的人闷声倒腾,几千亿资产游走如过江鲫。

 

接受南周记者采访时,李嘉诚撤资的苗头刚被大陆媒体发觉,新华社要到几年后才喊出来《别让李嘉诚跑了》。李嘉诚找到南方系,说自己绝没有撤资的意思。

 

实际上,他当时已委托戴德梁行出售内地地产项目。戴德梁行的“梁”,是当时的香港特首梁振英。

 

就在他自己的告别发布会上,李嘉诚依然否认撤资,尽管五年间已卖了超过千亿的内地项目。

 

香港媒体对于李嘉诚撤资讨论的历史,远比大陆媒体要早得多。80年代李嘉诚进军内地之前,就早已受过一波“撤资香港”的讨伐。香港下层人民对于小李卖楼投资内地的积怨,到现在都没消解。

 

2011年,一个香港小学生写的作文《李家的城》,引发了很多香港年轻人的共鸣,“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2010年神父罗国辉,在公开场合大骂李嘉诚是魔鬼。

 

数年后,李家果然弃城而去,不带一丝犹豫。

 

李嘉诚手里掌握了香港、大陆,甚至英国的经济基础设施。香港自不必说,通讯、水、电、气、油等产业,都能追溯到李家的公司。

 

在内地,李家手里握着的,除了北京、上海、广州和重庆的土地,还有广州、深圳、汕头、成都、重庆的高速公路和跨海大桥,还有厦门、宁波、广州、深圳的港口和机场。

 

他对中国内地还有另外一项重大贡献——发明了住宅公摊面积这个概念。

 

1991年进入英国后,李嘉诚买下大量港口、机场、铁路、电网、水务、燃气公司和通讯公司。

 

李嘉诚是真正的第一代全球化商人,一个完美的交易者。有人评价过他,“每当他出手买入某项资产,它肯定无比划算,而一旦售出,那肯定是个再好不过的价格。”

 

因而以国界民族来评价他,失之偏颇;以地产投资来评价他,显眼界窄小。

 

《人民日报》说他,“遇到困难不能共度难关,不必挽留”;新华社说他,别让李嘉诚跑了。这种言语,放在任何一家公司身上,都够得上雷霆万钧。

 

但李嘉诚依旧安然退休。自始至终唯一受损的,也只有中国人民的感情了。

 

在写给32万3000名员工的告别信中,他说,稳健中求进步,是我们的主轴。

 

我心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超人永远是超人,岁月并没有恍惚他的精神。他一辈子头脑清晰,从不犯浑。

 

但两个正值壮年、受尽西式教育的儿子未必能如他。这也是他过去几年争议如此之大的退休计划一部分。

 

他显然知道,接班人并不具备与他同样处理复杂政商关系的能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