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

微光探索 微光探索
2024-09-20

一、三张表的关系


企业的三张财务报表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反映了企业有多少家底及收益,是收益的视角。而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了一家企业是否能存活下去,是风险的视角


  • 如果你是银行家,你最担心的是企业还不起钱,自然最关心的是现金流量表

  • 如果你是投资人,你最关心能有多少收益,通常最关心利润表

  • 如果你要收购一家企业,你需要考虑你买到的是什么(所有者权益),当然最关注资产负债表

当然事实上,我们只有将三张表联合起来,才可能对企业有全面的了解。

 

在数据上,三张表存在以下关系:

  • 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增加额。

  • 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利润表中“营业收入”×(1+增值税税率)-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增加额+资产负债表的“预收账款”增加额

    注:现金流量表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含增值税,利润表的“营业收入”不含增值税。

  • 现金流量表中“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利润表中“营业成本”+资产负债表中“存货”增加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增加额+“预付账款”增加额

  •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应付工资薪酬”增加额+本期为职工支付的工资和福利总额(包含在利润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中)

  • 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不包括耕地占用税及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利润表中“所得税费用”+“税金及附加”-资产负债表中“应交税费”增加额

  • 现金流量表中“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它资产收到或支付的现金”=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其他科目变动额(增加了计入收到的现金流量中,减少了计入支付的现金流量中)


二、财务分析方法


1. 同型分析


用资产负债表的每个项目除以总资产,用利润表的每个项目除以营业收入,看各项目所占的比率。


2. 比率分析


(1)盈利能力

  • 毛利率 = 毛利润 / 营业收入=(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收入

  • 净利率 = 净利润 / 营业收入


(2)营运能力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2 /(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 365 / 应收账款周转率

  • 存货周转率 = 营业成本 × 2 / (期初存货+期末存货)

  • 存货周转天数 = 365 / 存货周转率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2 / (期初流动资产+期末流动资产)

  • 流动资产周转天数 = 365 / 流动资产周转率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2 / (期初固定资产+期末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周转天数 = 365 / 固定资产周转率

  • 总资产周转率 = 营业收入 × 2 / (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

  • 总资产周转天数 = 365 / 总资产周转率


(3)偿债能力

  •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 速动比率 = (流动资产-存货)/ 流动负债

  • 利息收入倍数 = 息税前收益 / 利息费用 = (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

    注:利息费用一般用财务费用代替。

  • 资产负债率 = 总负债 / 总资产


(4)投资回报

  • 总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2 /(期初总资产+期末总资产)

  • 净资产收益率 = 净利润 × 2 / (期初净资产+期末净资产)


三、几个概念


有几个概念经常容易混淆,阅读财报时需要注意。


1.  营业税与增值税


  • 营业税为价内税,由经营者承担,体现在利润表“税金及附加”中。

  • 增值税是价外税,由消费者承担,体现在资产负债表“应交税费”中。


价外税指公司采购时支付增值税,不计入成本;销售时收来的增值税,也不计入收入。


2.  关于“预”与“应”


  • “预”代表交易还未发生,不算收入成本;

  • “应”代表交易发生了,算收入成本;

  • 预收账款不算营业收入;

  • 应收账款算营业收入;

  • 预付账款不算营业成本;

  • 应付账款算营业成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微光探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