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戏曲文化(连载之七)

2017-08-24 制度智库

河南豫剧演变与创新


上世纪60年代,样板戏作为中国戏曲的绝对存在形式几乎影响了近20年,戏曲凋敝只剩下十几台别无选择的剧目,但没有人质疑样板戏不是戏曲范畴之内的,样板戏的倡导者都是严格按照程式办事,只不过是老瓶新酒,老旧的戏曲赋予革命内容罢了。

而在民国初年以降,以梅兰芳为首的各类名角们都有过更加丰富的戏曲改良经验。以梅兰芳先生为例,梅先生甚至演过文明戏(话剧),也试图用各种手段“突破戏曲的束缚”,以崭新的姿态做一个新社会的时髦人士,索性梅先生有梅党支撑,最终还是选择了在中国戏曲程式下创新,也就是1949年之后梅先生总结的“移形不换步”。

昆曲八百余年,被誉为“戏曲活化石”。无论是昆曲本身还是欣赏者需要的是看到八百年前的戏曲,虽然不可能百分百的做到“穿越”,至少依模画样地传承上一代人教授的昆曲就已经让人敬佩了。但总是有人希望在“化石”上做些创新工作,认为有足够的能力通过创新昆曲获得名利,不过以现有社会价值观看也无可厚非。

而河南豫剧的演变表现在哪里?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演员的变化

  1.演员性别的变化

  原来豫剧是男性演员一统天下,自陈素真等一批坤旦登上舞台后,豫剧舞台的性别成分才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六十多年前,男女演员的比例趋于平衡,而现在豫剧舞台上呈现阴盛阳衰的局面,有些剧团演小兵娃的龙套演员也要由女性充当。

  由于演员男女比例的严重失调,豫剧剧目也发生了较大变化。六十年前,男性生行演员为主演的戏还不少,例如《让徐州》、《地堂板》、《闯幽州》、《薛仁贵征东》、《姚刚征南》等戏还经常上演。到现在男演员为主演的戏,除了贾文龙、金不换的《村官李天成》、《七品芝麻官》及豫东红脸王的《打金枝》、《刘墉下南京》等为数不多的几十出戏外,豫剧舞台多为旦角演员所控制,几乎成了女性的天下。

  2.名演员演出数量的变化

  那时名演员除了女演员产假期间,几乎很少离开舞台。像常、陈、崔、马、阎、桑六大名旦、高兴旺、牛得草、唐喜成等名家,哪一个都有百八九十出戏,如今名演员每年却不能演出几场戏了。也许这样是给我省豫剧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演员的演出机会。

 3.名演员演唱功力的变化

  过去老演员都有跑高台的演出经历,没有音响,没有布景,面对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如果唱腔不字正腔圆,唱得没有独到之处,恐怕很难压得住台。常香玉、崔兰田、马金凤等名家吐字清晰是当今演员无人能比的,豫剧六大名旦的唱腔特点鲜明、极具个性,是她们的艺术能够存活到今天,依旧很受欢迎的根本原因。当今演员唱腔多的是模仿,缺乏厚度,缺乏自己的棱角。

  4.演员行腔用气方法的变化

  过去演员一年360年几乎要在台上演出,这就要求他们要学会行腔运气的方法,不这样唱几天戏嗓子就出问题了。阎立品的嗓子小,被称为有一副“小奶腔”,但唱了一辈子戏,老来还是一口少女的声腔。马金凤幼时嗓子并不好,凭借着对着瓦罐喊嗓子,练就了一副金嗓子。她们唱起戏来不见多费力,却能把大段唱腔处理的游刃有余,足见她们吐字运气的功力。当今部分演员虽都是经过戏校培训,但不注意揣摩用气方法,唱起戏来,一味地拔高腔,扯着喉咙唱,要让他们主演一出大戏,非累坏不可。

  5.由演员为中心体制发生了变化

  旧时戏班子虽然是班主领班,但靠的是名演员支撑台面,靠名演员挣钱吃饭,所以名演员分成比例很大,逐渐形成了以名演员为中心的体制。六十年前,出现的“香玉剧社”、“素真剧团”、“兰光剧团”(崔兰田主演)、“冠英剧团”(汤兰香主演)、“立品剧团”就是在那种环境下的产物。当前不一样了,演员的地位下降了,剧团由书记、团长说了算,排一出戏也要绝对听导演的(可能有些剧团不尽然)。

  (二)剧场的变化

  1.剧院数量的变化

  旧时农村的剧院多为土台子,或临时找几块木板搭建个戏台子,一些乡镇有个戏楼子就很不错了。城里有固定的戏院,但都很简易。当时开封是河南省省会,除了人民会场上档次外,和平戏院、工人戏院、同乐戏院等戏院都是用席棚搭建的。从建国后到80年代中期,洛阳市有几十座剧院(不少兼演电影),随后戏曲进入了它的衰败期,剧院一个一个地改作他用,目前作为河南省第二大城市的洛阳仅有洛阳歌舞剧院。

  2.剧场氛围的变化

  我国传统戏几百年来都充满着喜庆和欢乐,其中笑料不断,即使在悲剧如《窦娥冤》中,也有许多很轻松、让人一笑的地方。六十年前,你买票走进戏院,总能听到观众的笑声,让观众从戏中得到愉悦与欢快。如今观众进剧场感觉不一样了,编剧或改编为剧本设定了太严肃的主题,戏词也太具说教与“艺术营养”,观众看戏时剧场常常一片沉寂,走出剧场后内心总感到沉重与过多的思考。

 (三)舞台的变化

  1、舞台设施的变化

  解放前舞台很简陋,包括天幕在内,有三道幕布就已经很不错了。最初还用汽灯一左一右,挂在前台上面的木梁上,还要备用汽灯。那时还没有追光灯之类的高科技灯光、音像设备,与今日的舞台设施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当今灯光、音像设备及功效,让非专业的人士根本说不上来。

  2、舞台布景的变化

  很早舞台上只有一桌两椅,六十年前虽有了灯光布景,但比现在简陋的多。建国后有了机关布,还要在戏报上吹嘘一番。如今排一出新戏,没有几汽车布景是不行的,舞台布景加上高科技灯光,比真景还漂亮。观众花钱买票,是看景,还是看戏?

  (四)表演艺术的变化

 1、豫剧哭戏越来越多了

  六十年前豫剧的哭戏也不少,因为那时河南人穷,演员更穷,于是《三上轿》、《邵巧云》、《铡美案》、《卖苗郎》等戏变成了豫剧的基础戏,但在600出豫剧中,所占比例还是小的。而现在,哭戏越来越多,哭爹、哭娘、哭夫、哭妻的戏不绝于耳,演员们个个哭的是梨花带雨,声泪俱下。但在唱法上不像陈素真、崔兰田的哭戏唱法,唱得惊天地,泣鬼神,让人听了犹如身临戏境,不知不觉的潸然泪下。

 2、豫剧的戏装变化了

  六十年前豫剧的戏装很破旧,一些剧团有几身蟒、靠就很不错了,到哪里演出,也要穿出来亮亮本剧团的箱底(旧称亮箱戏)。陈素真的剧团,除她的厢(戏装)不少外,其他演员的戏装都很一般。张新芳在开封演《陈三两爬堂》时,一身青披很破旧,水袖也是脏兮兮的,而四个衙役的戏装都是士林蓝布做的。如果留到今天,都应该送博物馆了。

  3、豫剧的化妆方法变化

  豫剧传统戏的化妆是从京剧那里学来的。拿旦角演员的化妆来说,六十年前的化妆仍然是包大头,个别时候也梳古装头。自建国后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电影播出后,豫剧演员也学习袁雪芬、范瑞娟的化妆方法,使女演员的头饰、服装更加丰富多彩。那时没有录像,演员不用考虑上镜不好看,所以化妆是“看远不看近”。而今包大头的少了,用不着贴水鬓、吊眉、挘头等让演员很受罪的化妆方法,演员化妆增加了很大随意性,而往往是略施粉黛,“看近不看远”。过去演员化妆需要用铅粉打底色,可能因为质量问题,老演员卸妆后,往往脸上留有洗不掉的雀斑,今天演员再用不着这种担心。

  4、唱腔板式 48 27841 48 13550 0 0 6039 0 0:00:04 0:00:02 0:00:02 6038的变化

  原来豫剧的板式是固定、很少有变化的。例如很早前,演员和乐师没有配合就可以上台,只要做个手势告诉乐队我唱什么板式(甚至直接来个“我唱二八”的叫板),乐队就能酬和下来。现在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板式变化太多太大。常听戏的戏迷,有时也分不清演员唱得什么板式,听不清是戏,还是戏歌。

  (五)剧本的变化

  1、对传统戏的改编幅度太大

 认真讲起来,真正属于豫剧的传统戏就不多。六十年前有人对《天河配》进行了改编,将天上神仙换成了人间凡人,织女换成了农家女子,王母娘娘变成了地主老婆,改的不伦不类,没有演出几场就寿终正寝。如今对传统戏动不动就进行“颠覆性”改编,真能取得好的票房收入还说得过去,但都与当年《天河配》的改编如出一辙。

  2、现代戏变成了话剧加唱

  六十年前,就全国来讲,还留下了《刘巧儿》、《小女婿》、《罗汉钱》、《杨三姐告状》、《杨乃武与小白菜》等几出影响全国的好戏,随后豫剧《朝阳沟》步入其列,成为其中娇娇者,文革中八大样板戏就不必细说了。我省当今现代戏从质量上、数量上都在全国名列前茅,但能超过《朝阳沟》的几乎没有。当今豫剧现代戏也脱离不了“话剧加唱”的模式,对这种模式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各执一词。

  (六)豫剧功能的变化

  1、豫剧的功能发生了变化

  戏曲的基本功能是娱乐。建国前,老百姓看戏图的是看个热闹,图个消遣。建国初期政治运动多,给戏曲附加了过多的社会功能,为宣传婚姻法、抗美援朝、三反、五反,排了不少现代戏。之后从1957年反右到文化大革命,在“阶级斗争,一抓就灵”的年代,戏曲的社会功能更强了,往往是一出戏以抓住几个敌人煞戏。粉碎四人帮后,政治气氛发生的根本的变化,但没有解除那个年代的禁锢,演先进人物脱离不了“高大全”的影子,叫人看了不是那回事。

  2、奖项越来越多

  六十年前,戏曲没有评过什么奖。陈素真的“豫剧皇后”、“梆子大王”等称号,还是30年代戏迷及报界经评选送给她的,她和常香玉、司凤英被誉为“开封三大名旦”也是这样一个产生过程。直到1956年我省才举办了第一届戏曲会演,省内名演员才榜上有名。现在的奖项过多过滥,梅花奖、白玉兰奖、文华奖及许多老百姓叫不出名堂的奖项数也数不过来,还有什么省内的奖。奖这么多,也就不值钱了,失去了评奖的本来意义。对一些戏获奖,老百姓会撇撇嘴,“这戏还能得奖!”根本不买你的账。

  3、戏剧的对象也变了

  六十年前,花个了了的钱就能看一场戏,这可能与那时排一出戏的成本低有关(如上面说到的,戏院设置那么差,舞台那么简陋,演员戏装是那么旧,灯光音响也费不了多少钱,基本不要掏租赁费,演员除按月支付几个钱外,也不用发加班费等等)。那时可以说戏曲是大众化的。而今一般老百姓是看不起戏的,在城市最少看一场戏也得二三十钱,够一个三口之家一天的饭钱。那些动辄几百元的一张的票价连想也不敢想,难道戏曲真要搞贵族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