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姜思达谈创作:“我不是艺术家,我是艺术”

Runzhi Lou Artsy官方 2022-09-23


 姜思达

图片致谢姜思达



从综艺节目中的公众人物到突如其来的艺术家身份,姜思达始终做到了诚实:这既是对情欲的坦诚,也是对自我的坦诚。此次在 X 美术馆举办的展览“爱我”是他艺术实践的首秀。在矛盾却统一的主题对子中,姜思达展开了对情感、情欲与个人的思考。


展览标题“爱我” (F*ck Me)并不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而是冲动的决定。中英标题如硬币的两面,很好地总结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当他站在完成的作品面前,能够抽象和提炼出来的只有这简单的二字。



←  左滑查看

姜思达,《⾃我介绍》,2020

丙烯画,1000mm*1000mm 


图片致谢姜思达

和 X 美术馆



对姜思达而言,这场展览是一场归纳,而不是演绎。这个答案说明了他想要表达的一切,无需包装与赘述、拆解与编码。根据他的阐述,“爱我”是没有主语的祈使句,其中既有“祈”,也有“使”。因此,这两个字既可以是一种被动的请求,也暗喻着一种主动的要求。在他看来,这场围绕“爱我”的展览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私的,甚至自恋的——但无论被爱也好,强制要求的爱也罢,展览并不想讲述宏大叙事,而是努力向“我”看,成为一种微观层面的情感研究。这其中或许也包含着某种解放,但它并不是一种主义性质的“大解放”,而是对某一根神经、某一官能的解放。


数年来,姜思达间或有过类似艺术实践的行为,形成了艺术概念的雏形;但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没有将自己看作一名艺术家,也没有直接将自己的作品视为艺术作品。他曾在展览序言中写道:“我不是艺术家,我永远不会是;我是艺术。”在演艺圈存在着“素人”的标签,它是对经验的审判与揶揄,有去能的意味。在艺术界,“素人艺术(outsider art)”却是一种赋能,“野生”艺术家拥有的自由与赤诚是不可或缺的艺术力量。



 姜思达,《躺下》,GANGSIDA,8.19 2020

时⻓:7:17,1920 × 1080

图片致谢姜思达

和 X 美术馆



掩藏着的艺术内核直至去年6月才发生了本质改变。在他状况不佳时,姜思达产生了邀请众人前往朝阳公园躺下的想法。《躺下》这一互动性的艺术行为非常纯粹,众人根据有限的信息按图索骥,在语焉不详的公园某处与他相遇。喊叫、狂奔、睡眠、跳跃,这种非语言的表达在姜思达眼中拥有前所未有的张力,从而促使他完成了一系列相似或不相似的、靠别人或不靠别人的作品,也最终促成了这场展览“爱我“。


“爱我”中包含的情欲,与他生命中存在过或仍然存在着的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在他的肉体与心灵中留下了许多印记,成就了这场展览的主题。与其割舍,姜思达选择聚焦,将痛苦与欢愉视为自己创作与思忖的起点。



←  左滑查看

姜思达,《躺下》,图像碎⽚,

尺⼨:不等,可根据空间等⽐制作 

写真布,GANGSIDA 11.12 2020


图片致谢姜思达和 X 美术馆



在作品《自我介绍》中,情感的纠葛与人格的定义让姜思达屡次处于情绪崩溃的边缘。《自我介绍》由与他情感经历特别相关的8个人参与完成。这8个人写了关于姜思达的自我介绍,以第一人称来描述他,并被翻译成世界语、缅甸语、日文等多种语言。在 A 面,姜思达用自己完全听不懂的语言阅读了这些“自我介绍”的翻译;而在所谓的 B 面,谜底得到了揭露,姜思达阅读原文时的情绪波动也被全程记录。黑箱状态中的姜思达在对内容和观众无法掌握时几近失控,趴在桌上嚎啕大哭;而在 B 面录制之时,又出现了惊人的巧合——以外语讲述时的所有哭点,几乎都能与汉语书写的内容一一对应起来。在这件视频作品中,艺术家先是与过去的情感世界玩了一场哑谜,后又以直面的方式反刍了其中的情欲。



 姜思达,《⾃我介绍》A⾯,10.13 2020

时⻓:1:25:08 :

图片致谢姜思达

和 X 美术馆



这种对连续性的执着和对割裂的拒斥,在姜思达的身份转变中也是显性的。他觉得艺术身份与公众身份是不可分离的,而且从本质上来说也没有区分的必要。“辩手”的标签也好,艺术家的称号也罢,这两者并不矛盾——他无需变化,也不想澄清自己现在究竟是谁。对姜思达而言,这项工作的主体并不在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搁置身份的纠葛,是他从事艺术的初衷;另一方面,所有的艺术创作又都来源于人们对世界和对自己的部分认知。这种认知与之前的职业经历有着不可分裂的关系,也奠定了自己艺术实践的创作基础。在没有知名度的情况下,以粉丝见面会为形制的行为艺术,是不可能实现的空中楼阁。



 姜思达,《⾃我介绍》B⾯,10.29 2020

时⻓:1:25:08

图片致谢姜思达

和 X 美术馆



内嵌的艺人身份与事业,也让他在创作场地与时间方面作出了特殊的抉择。在《思路不能断》中,姜思达前往了一处与众人隔离的住所,以封闭式的环境完成了作品。他在与 Artsy 的专访中表示,自己“很不受控,不是一个自驱力特别强的人”,只有处于一个极端的情况之下,才有可能逼迫自己创作出好的作品。但这场创作之后,姜思达却对自我有了新的认知。在没有外界联系的八天七夜里,他忙前忙后几乎精疲力竭,却一点也不觉得无聊空虚。在第三、四天的时候,他进入到了一个很可怕的状态——只要闭上眼睛,所有的创作符号都会在他眼前飞过。这些没有关联的意象接连不断,与作品的题目《思路不能断》相映成趣。



←  左滑查看

姜思达,《思路不能断》,复合材质

3000mm*3000mm,11.16 2020


图片致谢姜思达和 X 美术馆



除了创作的环境,《思路不能断》也让姜思达忖度了语言与诗歌的角色。在第一天和第二天的时候,他并没有创作出自己满意的诗歌,因此将很多随笔都悉数删去。但从第三天开始,他开始意识到症结所在。诗歌的要求应该是更情绪化的,讲一个小空间,一个小叙事,而工整的格律则会让其陷入桎梏,无法自由表达。诗歌可以异化我们的生活,让我们无限接近动物性。“(我意识到),原先的创作是抖机灵的,是不真诚的,是乱用意象的。”姜思达说,“在那个创作状态中,诗歌自然而然地诞生了。就像抽卫生纸一样,你抽了一节又一节,成为了必要的存在。”尽管如此,最终作品中,他的诗歌仍是隐形的。言语被覆盖、打散,公众无法直接感受到它的存在。之前,姜思达一直在追求语言的遒劲,上综艺节目时也是如此。但是从《自我介绍》到《思路不能断》,他却在做相反的事,不断拆解文字,使其前后不成文,化作如繁花一般的表象。



←  左滑查看

姜思达,《思路不能断》

诗歌扫描⼿稿 (共90⻚),11.16 2020


图片致谢姜思达

和 X 美术馆



而聊到互动行为作品《皇后》时,姜思达表示:“我想要做的,就是想看这帮男男女女究竟谁喜欢我,而我又喜欢谁,我和他们能聊到什么程度,能不聊到什么程度,能尴尬到什么程度,是不是能够‘亲亲抱抱举高高’。”被选中的观众可以进入暗房,期间与艺术家的互动都会保持私密,成为不可透视的事实。可以说,一切兜兜转转还是回归到“爱我”这两个字,完成了一次服从自我内心的权力演绎。在与观众的互动方面,姜思达表示,他要么不互动,要么就互动到极端:“要么守身如玉,要么恣意疯狂,我大概就是这个状态。”在他眼中,除了必须遵守的底线,这个世界上没有度,没有所谓的“中庸”——当你想要表达时,要不就干脆什么都没有,要不就极端到底。“我不认为这里面存在着一个什么两边都能兼顾的状态。既做我自己,又让世界都满意,这么想会成为你幸福的困局。


姜思达称自己为“艺术”,是因为在行为过程中,他本人化身为了作品的基调。而对艺术家称呼的拒绝,更多的是源于其背后的社会架构与光环。他不希望以功利的方式看待自己的艺术身份,也不想将艺术当作自我表达的避风港。他坦言:“有人觉得,反正看艺术的人少,懂的人也少。你可以不说,不解释,不交流,你也可以用它作为武器,去反对一些什么东西。但我并不打算这么做。你可以认为我是网红,也可以认为我是艺术家,都可以。我就是这么一个乱糟糟的人。



Runzhi Lou







近期文章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