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现成品创作“文物”,认真的观者会得到相应的“奖赏”

Harley Wong Artsy官方 2022-09-23


←  左滑查看

Danh Vō

detail of untitled, 2021


Danh Vō

2.2.1861, 2009-Ongoing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Xavier Hufkens, Brussels


Xavier Hufkens

€350



傅丹(Danh Vō)的作品往往很容易识别,但其内涵却并非一目了然。这位出生在越南的丹麦艺术家以挪用现成品,制作含有宗教、政治和流行文化意义的文物为创作重心。乍一看,他的雕塑作品好似像杂乱无章的组合,2009年的作品《Oma Totem》就是很好的例子:一台笨重的电视机堆放在装饰着大十字架的迷你冰箱上,下方则由一台洗衣机支撑。然而,那些为作品停下脚步而不是匆匆略过的观众却会得到相应的“奖赏”——人们得以领略傅丹对西方消费主义的见解,一睹天主教传教计划的隐秘动机。


傅丹的同名个展涵盖各类新作,不久前在布鲁塞尔的 Xavier Hufkens 画廊展出。与以往一样,这批作品也参考了丰富的资料,为好奇的观众缓缓揭开历史的幕布。在布鲁塞尔画廊的背景下,傅丹巧妙地挖掘了比利时的历史,重点关注该国殖民统治下的艺术以及艺术家的角色。



Danh Vō

installation view of untitled, 2021, 

at Xavier Hufkens, 2021

Photo by Allard Bovenberg.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Xavier Hufkens, Brussels



在展出的一件于2021年完成的无题作品中,傅丹将在生长灯下维系生命力的旱金莲封装在一个玻璃橱窗里。无独有偶,这件玻璃橱窗制作于1890年,是由发端于布鲁塞尔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关键人物之一、比利时建筑师保罗·汉卡(Paul Hankar)一手设计的。在1897年布鲁塞尔举行的世界博览会上,汉卡尔操刀设计了民族馆(Ethnographic Hall),展出了从比利时统治下的刚果地区获取的殖民战利品,并将展览的背景模糊处理。


要知道,新艺术运动之所以能够如此蓬勃发展,是因为比利时在刚果帝国的剥削带来了极大的经济繁荣。傅丹在作品中加入了象征爱国主义、胜利和征服的旱金莲,进一步强调了这段鲜为人知或不被人承认的历史。


傅丹展览中的其他作品对观众来说可能更为熟悉。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破败基督雕塑分散在画廊的各处:一个是损毁到无法辨认的基督雕塑所遗留的躯干;另一个则是有着清晰可见的荆棘冠冕的基督头颅,但其面庞却被平整地削去。这种渎神的残缺究竟得归因于时间与自然的侵蚀还是傅丹的艺术干预,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声援被暗杀的天主教徒、南越第一任总统吳廷琰,傅丹的父亲在1963年皈依了天主教。



←  左滑查看

Danh Vōuntitled, 2021


Danh Vō, detail of untitled, 2021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Xavier Hufkens, Brussels



展览上的其他作品混淆时空,将过去和当代融合在一起,更清楚地显示了艺术家的干预手迹。《肉缆》(Meat cables, 2021)将一件16世纪的丘比特雕塑以及另一件罗马大理石雕塑“肢解”,小心翼翼地装在了一个 Rimowa 的行李箱中;同时,另一件2021年完成的无题作品则取来以萨洛米(Salome)为主题的16世纪椴木浮雕以及施洗者圣约翰的头颅,并将其放置在了一个本用于运送金宝牌仿甲鱼汤的空木箱里。


傅丹的作品以拥有独特历史地位的质料为根基,在质疑艺术创作可读性的同时,也对过去进行重构,思考遗漏在主流历史之外的叙事。



*了解更多关于傅丹的市场信息,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Harley Wong







近期文章回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